创业失败恐惧的来源与差异性分析

2022-09-06 06:08涂玉琦郝喜玲杜晶晶
企业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内源性韧性因子

□涂玉琦 郝喜玲 杜晶晶

一、引言

创业失败的常态和负面代价,常使创业者对潜在失败产生恐惧。事实上,恐惧伴随创业者实现价值性目标而采取行动的整个过程,甚至成为创业之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如霍夫曼、雷军那样的成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也有失败恐惧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个体面对创业危机及挑战时,联系潜在失败可能和失败不利后果而产生的涉及情绪和认知属性的心理体验。《GEM 2018/2019 报告》显示,在中国创业者创业的失败恐惧排名13 位,高达41.7%,说明失败恐惧普遍存在于中国创业者内心深处。

创业失败恐惧(Entrepreneurial Fear of Failure,简写为EFF)作为一种捕捉了创业者认知、情感和动机在成就情境中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不仅可以帮助理解创业者的职业选择,也为复杂多变的创业行为提供一个新视角和解释逻辑。纵观已有研究可发现,一方面,创业情境下失败恐惧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存在多样性和模糊性,这大大限制其理论发展。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创业失败恐惧的来源解析,主要将其作为创业者内在对失败的恐惧情感和认知,不能深入了解创业个体对创业失败恐惧的察觉过程及其来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失败恐惧作为一种基于失败可能性的认知评估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具有不同个体特征和经历、处在不同外部环境的人,对潜在失败信号和线索的感知、接收和处理具有差异,进而表现出不同强弱程度和表现特征的恐惧反应,但目前尚缺乏针对创业实践者的创业失败恐惧差异性现状的全面分析和系统解读。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的目标可分为内部(intrinsic)和外部(extrinsic)两方面,既有内在自我接纳和实现的倾向,亦有对外在价值和社会赞许的追求。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创业失败恐惧是个体内部与外部互动的结果,既有可能聚焦创业者内部,以自我为中心、从认知视角评价失败可能给自我带来不利后果,亦有可能从外部人际关系考虑,以他人为中心、强调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联结变化带来的情绪和反应。此外,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个体对自我行为作出的自由选择,建立在对个人需求和环境信息的充分认识基础上。创业失败恐惧是个体反应性和情境依赖性的综合反映,个体要素会影响其差异性,外部环境也会对创业失败恐惧产生差异性影响。因此,需从个体因素和外部因素出发考虑其差异性表现。基于此,在自我决定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创业失败恐惧来源和差异性的分析,本研究旨在拓宽失败恐惧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情境,同时也为理解创业失败恐惧的复杂现象提供帮助,为探索创业认知和行为打开新突破口。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创业失败恐惧的来源

自我决定理论对个体目标作了分类,包括内外部两种情况,前者反映了内在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表现为对自我接纳和亲密关系等的追求;后者则主要依赖于外在评价,表现为对财富和名声等的追求,反映出对外在价值和社会赞许的向往。创业者在创业中难免产生失败恐惧,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这种创业失败恐惧是个体内外部互动的结果。不仅会出于自我内在需要,担忧失败可能给自我带来不利后果,也会担忧他人负面评价,以他人为中心、强调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联结,极力避免自己的行为带来不良影响。

联系中国创业情境,一方面,中国创业者具有内敛的特点,在意自身能力和价值得到的认可和关注,中国式的创业失败归因更倾向于归为创业者的自我责任。遭遇创业挫折障碍时,创业者从自我价值和能力的内部归因角度,会诱发对暴露创业者的能力缺陷和自我价值不足而感到的内源性的失败恐惧。另一方面,国内的商业活动更多是建立在关系纽带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依赖人际关系的特点,创业不仅基于自我能力的强弱和发挥,关系创业者自身价值和感受,也是处在社会关系网络下与外界不断联系的过程,如害怕失去社会影响力和令重要他人失望,正是国内创业者“关系纽带”“重情义”等社会特征的重要体现,是以他人为中心,从外部人际关系考虑而产生的外源性的失败恐惧。

因此,创业者的失败恐惧包含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和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两方面,前者更多聚焦创业者内部,是以自我为核心评价失败可能给自我带来不利后果;后者侧重从外部人际关系考虑,是以他人为中心、强调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联结变化带来的恐惧。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创业失败恐惧可分为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和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

(二)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性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在充分认识个人需求和环境信息基础上,个体对自我行为做出自由选择和决策。作为从事创业活动时,受创业障碍、挫折、困难等影响,创业者联系潜在失败可能而产生的一种个体心理状态,创业失败恐惧具有个体反应性和情境依赖性。基于此,从差异性角度分析创业失败恐惧表现情况和强弱程度,分别体现于个体和外部环境要素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影响,这里主要选择性别和创业韧性作为个体因素,以地区为外部因素进行探讨。

1.个体要素对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性影响

性别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个体要素,即使人力资本投资和累积水平等特征条件相近,男女性个体的行为选择和模式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对男女差异的考虑,内源性和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会呈现出不同表现。

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聚焦创业者内部自我方面。不少学者认为面对不确定和挑战,男性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内在容忍度、接受度和更强的自信性,而内心细腻的女性更容易紧张、采取更高的风险估计,更倾向于规避风险,进而产生内部的高程度恐惧。如Koellinger 等(2013)利用GEM 数据里的跨国数据证实了相对于男性创业者,女性失败恐惧程度更高。女性往往比男性对各种非金钱问题更敏感,表现出对各种内在细节的敏锐性,她们重视自己的技能、知识和创业能力等内在的自我价值,害怕创业失败带给自己能力不足等标签。有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群体对实际能力和风险水平认知不同,男性会对自我能力表现出强烈的自信倾向,以更乐观的眼光看待自己,所以相比男性,女性创业者可能更重视失败带给内在自我方面的负向影响。因此,在性别方面,不同性别的创业者会表现出差异的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联系自我,在潜在失败信息的刺激下,产生对自己能力缺陷和价值不足的恐惧。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1:不同性别创业者的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存在差异。

然而,对于创业失败恐惧而言,尚不能下结论,认为女性比男性的恐惧程度高。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主要以他人为中心的外部人际关系角度进行考虑。基于自然和社会角色的差异,男性和女性与外界关联的方式不同,通常扮演着不同行为角色,表现出不同特征,进而产生具有差异性的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如男性往往在人际网络的维系和建设中,希望在重要他人面前表现成功、成就的一面,害怕失败后自我对社会而言价值降低,可能会产生更高程度的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国内就有学者利用大学生样本研究创业失败恐惧差异性时,发现在“害怕失去社会影响力”这种层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此外,基于男女的身份中心性和情感承诺不同,男女性通常被赋予不同的身份期望和义务感,“养家糊口”更多被视为男性责任,社会对男性创业拥有更多期许,也给男性创业者造成更多的外部压力,产生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因此,聚焦性别方面,不同性别的创业者会呈现出差异的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相较于女性,男性表现出更高明显对失去社会影响力和令重要他人失望的外部关联性恐惧。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2:不同性别创业者的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存在差异。

创业韧性作为困境中缓解外部压力、进行内部认知调节和情绪恢复的积极心理要素,是助力创业者有效化解困境甚至获得持续成长的重要能力。通过对各种影响创业者自我价值能力的负面信息进行认知处理和情绪管理,不同创业韧性的个体表现出差异性的失败恐惧。

从内部认知调节角度出发,高创业韧性主体不仅拥有更积极的失败态度和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能理性看待暴露缺陷和能力不足的信息,而且能通过有效调动自我认知资源来加深和扩展对信息处理的深度和广度,改善对自我能力和价值负面信息的不良感知,减缓内部关联而产生的不良应激反应。而从情绪缓解层面出发,具有高情绪调节功能的创业韧性在帮助创业者走出内心负面情绪阴霾的同时,调动积极情绪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提高自我价值认同感并保护自尊,进而减少内部关联性的失败恐惧感受。综上,具有恢复和适应功能的创业韧性能有效减少创业者内部以自我为中心,对创业失败暴露的缺陷和能力不足而感到的害怕和担忧,即不同创业韧性的个体表现出差异的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相较于拥有低水平创业韧性的创业者,高创业韧性者的内源性业失败恐惧往往更低。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3-1:不同创业韧性水平创业者的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存在差异。

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聚焦外部人际关系,强调由与外部关系网络和重要他人关联的信息和事件等诱发的失败恐惧。以积极适应、调节恢复等为主要特征的创业韧性会降低对失去社会影响力和令重要他人失望的担忧和焦虑。从创业者的认知过程看,高创业韧性个体往往具备积极自我认知,这种正面的认知倾向使个体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有积极感受,进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分析和处理外部环境相关信息,减少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此外,从情绪恢复的角度看,积极的创业韧性要素通过控制和缓解不利情绪,为处理与重要利益相关者等的联系和关系打下基础,有信心化解当前的不利局面,进而帮助个体调节由于外部关系网络受到损坏、与重要他人无法保持良好关系而产生的尴尬、难过等心理负担。综上,相对于低创业韧性个体,具有较高创业韧性的创业者,能削弱侧重他人为中心的外部人际关系角度考虑的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即不同创业韧性的个体表现出差异的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创业韧性越高,创业者就呈现出越低的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3-2:不同创业韧性水平创业者的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存在差异。

2.外部要素对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性影响

不同地区往往表现出鲜明的区域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发展等异质性特征。创业失败恐惧是具有情境依赖性的创业者心理状态,受外界信息和环境态势影响,从区域这一外部要素考虑,不同地区创业者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往往呈现不同表现。

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源自个体自身,以自我为核心评价失败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后果,这种内部关联性的失败恐惧通常与区域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创业氛围和群体认知连接。失败恐惧的形成是一种特定的认知过程,刻画了“创业友好”等创业氛围的地区,对失败包容度高、失败后保护措施完备,创业者较少因失败而造成大规模的经济损失、产生自我否定、形成内在对创业失败带来不利影响的恐惧,进而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较低。此外,在这种地区,创业失败容易被大众接受,大众群体拥有“失败宽容”的价值观,社会意识倾向于包容创业失败者,创业者容易形成失败不代表自身价值受损的认知,不会轻易造成内在对创业失败的担忧和害怕心理。因此,受区域特定的创业氛围、群体认知和社会价值观等影响,不同地区创业者的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具有差异,创业氛围热烈、大众对失败包容的地区,表现出低水平的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4-1:不同地区创业者的内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存在差异。

区域会形成特定的文化认知、社会规范和制度环境,从而导致外界对创业行为的不同看法。创业失败恐惧是一种特定的社会过程,相对于创业高认可度的环境,在创业认可度低的制度环境中面临着“失败污名化”,一旦创业失败不太容易获得外部的理解和支持,因此会给创业者带来高程度的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害怕失去社会影响力、担心令重要他人失望。如Wyrwich 等(2016)通过东德、西德创业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在创业认可度较高的西德,观察社会中的创业榜样不仅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同群效应,创业失败得到他人的更多理解,进而减少对创业失败的恐惧,而在创业低认可度的东德,这种效应明显较弱,认为区域条件在创业失败恐惧水平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具有不同创业认可度和活跃度的国家或地区,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程度也具有差异,创业制度完善、创业投资来源多样化、经济发展程度好并且市场开放程度高的区域,表现出低水平的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4-2:不同地区创业者的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存在差异。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理论分析框架图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从2019 年5 月开始,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数据收集,包括:(1)在江苏苏州和安徽蚌埠等地的创业园区、孵化机构调研,同时借助企业家交流会等,进行实地走访,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帮助下发放问卷;(2)选择并委托国内专业调研机构,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数据采集;(3)发动各种人脉联系创业者,采取二维码扫描和链接传递等方式,邀请被调查者进行问卷填写。整个数据采集采取科学严谨的流程和细致规范的工作,以确保问卷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调研前后历时半年,在全国收集了638 份问卷,经过筛查,最终得到316 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9.53%(表1)。总体而言,样本符合正态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二)变量测量

变量测量均使用成熟且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并结合中国情境和具体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和修正,反复通过回译和讨论避免语义偏差。本研究中变量的问卷测度采取5 点计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企业和创业者的基本信息则使用选择或填空的形式。

创业失败恐惧的测量采用的量表为Conroy 等(2002)的PFAI。PFAI 是当前对失败恐惧进行测量时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之一,有较多学者借此进行创业者心理与行为活动探究,包含“降低一些人对我的价值评估”以及“若是被别人知道了我的失败,我会很尴尬”等测量问项。

创业韧性的测量主要借鉴Connor 和Davidson(2003)的量表,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包括“我能应对创业中的负面情绪”“相信应对创业困境可以助我成长”等13 个题项。

地区主要由创业者进行填写和选择,划分标准主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办法,将数据按照东北、中部、东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区域进行分类,并在数据核对时通过数据来源记录等进行多次检查。此外,创业者的性别等由创业者进行选择,并在问卷收集后进行再次核对。

四、实证分析

检验创业失败恐惧的来源与构成,主要通过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作为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是进行建构效度检验的重要步骤,能有效捕捉潜在的共性因子。此外,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不同创业者的失败恐惧差异性。

(一)创业失败恐惧的来源分析

将316 份有效问卷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两组数据在性别、教育水平、年龄、创业规模等样本特征分布上都没有显著差异。

探索性因子分析。对第一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共同因子。根据逐次剔除最不适合题项的原则,综合考虑本维度的因子载荷值,是否同时与多个因子高度相关,同时,在多个因子上有较大载荷值、题项与因子含义的一致性、方差贡献率等,将与其他题项不能明显区分、不合适的题项删除,经过多次迭代后,得到最终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共得到4 个因子,包含16 个测量题项,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0.571%。因此,可认为提取的因子能较好解释测量变量。此外,各个变量的Cronbach's a 系数均在0.799 以上,组合信度在0.794 以上,表明具有较好的信度。

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各维度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检验,初步得出创业失败恐惧的结构,为进一步探索,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加以挖掘和验证。利用Amos 软件,对剩下的158 份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探究因子结构的适配性。模型分析结果和拟合指标分别如图2 和表2。

表2 测量模型的拟合指标

图2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 检验值为0.718,Bartlett 球形检验通过(p=0.000)。各测量题项在各自因子上的载荷值所代表的路径系数,基本满足大于0.6 的条件,可认为问卷的建构效度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由于一阶因子构念有中高度的关联程度(因子间相关系数最低为0.48),而且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与样本数据适配,满足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前提。在二阶二因子模型中,一阶因子对二阶因子的载荷值最低为0.65,表明二阶因子能支持一阶因子的变异量。根据创业失败恐惧模型的拟合指标结果,显示在适配度上,二阶模型和基准模型都拥有较好拟合效果,根据简约性原则,可发现二阶二因子模型最佳。

通过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前两者和后两者受到一个较高潜在特质的影响,某一高阶构念可对一阶因子构念进行解释,分别为内源性EFF 和外源性EFF。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可发现各个测量题项在各自因子上的载荷值,基本大于0.6,而且各个维度的AVE 值分别为0.564、0.681、0.579 和0.513,均大于0.5,说明存在较好的收敛效度;比较各因子间相关系数与该因子AVE 的算术平方根(见表3),可发现各因子的AVE 算术平方根均明显大于该因子同其他因子间的相关系数,表明区分效度较好。

表3 各维度相关系数及AVE 平方根值

上述分析后,可发现创业失败恐惧包含内源性EFF 和外源性EFF 两方面,H1 得到了验证。内源性EFF可进一步分为害怕羞耻和尴尬和害怕贬低自我价值,外源性EFF 包括害怕失去社会影响力和害怕令重要他人失望。其中,羞耻和尴尬是创业者担心通过失败事件暴露了自己的真实缺陷,从而让自己感到尴尬和羞愧;贬低自我价值意味着创业者对于无法证明自身价值而感到忐忑不安和恐惧心理;失去社会影响力,强调创业者担心自己无法利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来影响他人;令重要他人失望,突出创业者害怕不被自己重视的他人认可。此外,本文将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害怕羞耻和尴尬”“害怕贬低自我价值”“害怕失去社会影响力”和“害怕令重要他人失望”的均值分别为52.356、54.634、48.927 和50.484。从这能发现:相较于其他方面,中国创业者对创业失败暴露的缺陷和能力不足会感到更加敏感脆弱,容易刺激自我内部的羞耻尴尬感以及价值挫败感。

(二)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性分析

由于创业失败恐惧为连续变量,性别为二分类变量,因此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考察创业失败恐惧在性别上的差异,而创业韧性和区域为多分类变量,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1.不同性别创业者的EFF 差异性

Levene 检验进行方差齐次性考察,发现性别在内源性EFF(F=0.294,p=0.588>0.05)和外源性EFF(F=0.269,p=0.604>0.05)上均未达到显著性,两组样本方差齐次,这时看“假设方差相等”时的t 值,未满足显著性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H2-1 和H2-2 未得到验证。

2.不同创业韧性水平的EFF 差异性

先进行样本的方差齐次性检验,内源性EFF(F=2.979,p=0.001<0.05)和外源性EFF(F=7.510,p=0.053<0.05)未满足方差齐次性条件。在实际操作中,若方差分析违反齐次性假定,就可在事后比较时选择合适方法,而不用先进行数据转换。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创业韧性对EFF 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创业韧性按照吴明隆(2010)提到的通过求高低分组的临界分数进行分组的原则进行,以27%的临界值为标准,共分为低水平、中水平和高水平三个组别。由表中数据能看到,创业韧性对内源性和外源性EFF的差异影响的F 值分别为14.101 和4.069,对应的p 值分别为0.000 和0.018,满足显著性条件。因此,H3-1和H3-2 得到验证,创业韧性水平不同,影响创业者对于内源性EFF 和外源性EFF 的差异。

LSD 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详细分析内源性和外源性EFF 在韧性上究竟存在怎样差异。表5 为多重比较的检验结果,可发现在内源性和外源性EFF 方面,低等和中等创业韧性组别显著低于高等创业韧性组别。

表5 不同创业韧性的EFF 差异的多重比较

3.不同地区的EFF 差异性

Levene 检验进行方差齐次性检验时发现,内源性EFF(F=0.540,p=0.655>0.05)和外源性EFF(F=0.248,p=0.863>0.05)都满足方差齐次性条件。分析结果如表6,能看到内源性和外源性EFF 的F 值分别为2.634 和1.476,p 值为0.050 和0.221。鉴于此,本文认为创业者的内源性EFF 在地区上存在差异,H4-1 得到验证。

表6 不同地区EFF 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LSD 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内源性EFF 在不同地区上究竟存在怎样的差异性。表7 为多重比较的检验结果,由此可发现西部地区创业者的内源性EFF 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创业者。

表7 不同地区EFF 差异的多重比较

五、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一)研究结论

1.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捕捉到内源性和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

如表8 所示,这一发现也强调了环境与个体互动对创业失败恐惧产生影响的重要体现,拓展了对失败恐惧构成和来源的理解。

表8 内源性和外源性EFF

2.结合内外部互动要义,选择个体特征和地区作为内外部因素,分别考察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性

一方面,创业韧性不同会造成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性,在内源性EFF 和外源性EFF 方面,低等和中等创业韧性组别显著低于高等创业韧性组别。这一结论也说明不同创业韧性的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呈现出不同的失败恐惧表现,个体情感和认知因素影响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创业者所处地区不同会造成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西部地区创业者的内源性EFF 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创业者。中国学者强调中国创业态势的性质和活跃度在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受地理情况和发展水平差异所造成的创业障碍和文化传统影响,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创业活动更为活跃。创业失败恐惧具有情境依赖性,这一发现进一步强调了地区的重要性,说明创业失败恐惧的形成受到当地环境与创业者的社会互动影响。

(二)管理启示

1.了解创业失败恐惧现状,厘清自身的恐惧来源与表现

创业压力无处不在,诸多创业实践者在创业过程中都有过对创业失败的恐惧,需全面了解创业失败恐惧现状、厘清恐惧来源与表现。本研究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报告了创业者在面对创业负面应激状况时,受内外部关联性影响而诱发的失败恐惧,并从差异性表现角度呈现了中国创业者的创业失败恐惧现状。创业者们可结合研究结论,辩证分析自身的恐惧来源和表现,勇敢面对现实挑战和内心恐惧,调整自身状态。

2.纠正创业失败恐惧偏见,化恐惧为激励自身的力量

对于创业失败恐惧的影响,需要正视。创业失败恐惧具有多面性,亦敌亦友,带来的行为反应不局限于消极层面,既有抑制作用、压抑表现,也存在动机、激励层面的影响。不同来源的创业失败恐惧存在不同的作用方式和途径。因此,创业者和广大有创业想法的群体在明晰恐惧这种心理要素、多方位了解创业失败恐惧不同层面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每种失败恐惧,化恐惧为激励自身的力量,甚至在适度创业失败恐惧的刺激下提升创业努力程度,助推随后的创业活动。

3.启发创业教育和培训者关注创业失败恐惧等心理状况

创业教育者和培训者都应该重视潜在创业者的心理和情绪及其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关注创业失败恐惧现象,培养创业者接受失败、不惧怕失败的心理,并且需识别不同来源的创业失败恐惧内容并进行相应引导,结合个体差异性,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性地应对创业过程面临的创业失败恐惧状况。此外,还需注重心理培训和情绪的内在管理,指导创业者面对创业过程的实际问题时,及时理性调整自身状态,以解决创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是帮助创业者增强心智模式,提升应对压力能力的重要途径。

①资料来源: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官网的2018/2019 Global Report。调查中的失败恐惧对象指18—64 岁之间,能识别到机会但因害怕失败而不敢进行创业的人。

②为便于理解,将创业失败恐惧各维度的因子得分值转化成一个最低分为0,最高分为100 的分值,分值越高,则表示失败恐惧水平就越高。

猜你喜欢
内源性韧性因子
芝麻种子中内源性蛋白酶的热稳定性及其运用
数字孪生技术打造韧性城市
主题:建设韧性城市 助推城市发展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轻车”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新常态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内源性及防范策略研究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