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Wiltse入路微创小切口手术在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2022-09-13 12:11常青王伟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0期
关键词:入路椎体微创

常青 王伟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疾病,在脊柱骨折中的发生率高达50%,该类型的骨折主要致病原因是暴力因素,对胸腰椎的骨质造成了连续性损伤,临床对于该疾病主要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1-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技术在各科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骨科所收治的患者大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症状,传统的普通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在术后会带来强烈的疼痛感,从而给患者的身心上带来了伤害,而微创技术创口较小,术后疼痛程度有所缓解,且易于皮肤组织恢复,留下的瘢痕也不明显,有利于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受到患者及临床医生的认可[3-4]。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改良Wiltse 入路微创小切口手术在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中的疗效,为单节段胸腰椎体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法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7 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18 例单节段胸腰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确诊且明确没有神经损伤;(2)属于爆裂性和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排除标准:(1)严重复合伤患者;(2)精神、意识等障碍性疾病;(3)具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106 和观察组112 例。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30 min 均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并辅助患者在脊柱手术架上呈现俯卧体位。对照组使用传统Wiltse 入路进行手术:于患者的后正中位置作切口,完成皮下组织的分离后棘突旁3 cm 位置将胸腰筋膜切开,在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位置进行肌间隙钝性分离,到上关节突关节位置,最后使用人字脊定位方法进行椎弓根钉的安装和复位。观察组应用改良Wiltse 入路微创手术:为患者垫腰桥,将腹部处于悬空位置,使用C 型臂X 线机进行伤椎椎根骨的定位和标记,作纵向切口,至腰背筋膜位置,在棘突旁2 cm 的位置将腰背肌面膜切开,食指沿着乳突向下触到峡部嵴,向外侧触及副突嵴和人字嵴,用食指将人字嵴压住内凹,引导椎弓根开口器在指端上缘处开创口,完成置钉,连接杆连接好后适当撑开,螺帽拧紧将C 臂固定在合适的透视位置,对皮内组织进行冲洗并将切口缝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2)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病椎高度丢失率、Cobb 角矫正度、疼痛评分以及功能障碍评分。病椎高度丢失率=(术后椎体前高-术前椎体前高)/术前椎体前高。Cobb角纠正度测量为:伤椎上邻椎体的上终板与伤椎下邻椎体的下终板的垂线交角。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量表进行疼痛程度评估,满分为10 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严重[5];使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进行功能障碍评估,总分50 分,分数越高障碍程度越严重[6]。(3)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显效:无疼痛症状,具有良好预后功能,突角度和椎体高度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有效:腰背部有些许疼痛感,预后功能较好,突角度和椎体高度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甚至有加剧的表现。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研究中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58 例,女54 例;平均年龄(35.42±10.71)岁;平均病程(2.39±1.04)d。对照组男56 例,女50 例;平均年龄(34.98±13.46)岁;平均病程(2.46±1.32)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长度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3 两组病椎高度丢失率、Cobb 角矫正度、疼痛评分以及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观察组病椎高度丢失率、Cobb 角矫正度、疼痛评分以及功能障碍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椎高度丢失率、Cobb角矫正度、疼痛评分以及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表2 两组病椎高度丢失率、Cobb角矫正度、疼痛评分以及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2.4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1,P=0.025)。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胸腰段脊柱是骨科尤为常见的骨折部位,常由暴力损伤导致,选择非手术治疗需要患者严格卧床休息5 周以上,且患者身体恢复后椎体高度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丢失,因此大多数患者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临床医务人员也更推荐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7-8]。实施手术治疗的主旨是帮助患者恢复椎体高度,解除对神经的压迫,重新建立脊柱稳定性,而传统的入路方式虽然能充分减压,但该入路方式对椎旁肌和周围的软组织切割范围较大,因而对肌肉功能会造成一定影响,改良Wiltse 微创入路方式则具有微创、疗效佳、恢复快的特点[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长度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是改良Wiltse 入路微创使用食指按住人字嵴内凹软组织后,引导椎弓根开口器进行开口,在指尖的引导下完成置钉,而传统的置钉方法需要对软组织进行广泛的剥离后才能将位置显露出来,从而对身体造成了额外的出血和创伤[11-12]。同时在准确度方面,改良Wiltse 入路微创和传统手术不具有明显区别,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方法。Wiltse 入路微创在C 臂的引导辅助下,能够更快地完成置钉,使得手术时间大大减少,且该方法不需要引流,出院时只需检查切口的一期痊愈情况,住院时间有效缩短[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椎高度丢失率、Cobb 角矫正度、疼痛评分以及功能障碍评分相较对照组均较低(P<0.05)。可能原因是改良Wiltse 入路微创手术能够避免对肌肉进行剥离,减少瘢痕组织生成的同时对于脊柱后伸肌肉组织完整性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使得缺血性萎缩和肌肉肿胀现象大大减轻,进而很好地保护了肌肉纤维化、神经化以及脂肪化,从而大大缓解了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尽早开始功能锻炼[15-16];同时保障了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病椎高度丢失率和Cobb 角矫正度,有利于患者预后[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能原因是改良Wiltse 入路手术过程中主要出血阶段在于钉道,其他阶段的出血量都极少,因而总体的出血量相比较传统Wiltse 入路明显要少,C 臂引导下的置钉手术减少了传统的射线损伤,也能很快的显露位置,缩短了手术时长,避免了很多手术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更快恢复,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19-20]。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Wiltse 入路手术,改良Wiltse 入路微创小切口手术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入路椎体微创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