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

2022-09-20 03:06田丽莎李海宁
大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师德师高校教师师德

田丽莎 李海宁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2021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在这一系列重要理论的指导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将理论转化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向指导、政策创新、工作举措等,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批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典范。然而,不少高校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现实困境,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明确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立足立德树人背景探索解决困境的有效路径,对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与输送口,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能力水平对人才培养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才的素质又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关乎人才培养者的素质与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深远。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时就如何做好一名好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与此同时,高校要实现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高校教师承担着伟大光荣的历史使命,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广大高校教师要牢记“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为国争光、为祖国做奉献的爱国情怀;“师者,人之模范也”,要时刻牢记师者身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高尚的品德感染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人的表率;还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以文化人,跟随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保持学习状态,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指导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与效果。

二、部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困境

(一)师德师风工作保障力度不足

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21 年12 月印发的《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强化工作保障,配齐建强工作力量,选优配齐党委教师工作部专职工作队伍,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2021年底,教育部召开师德专题教育总结交流暨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工作落实推进会上指出:“加快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配合的大教师工作格局。”党委教师工作部是各个高校开展师德师风工作的专职部门,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各高校积极部署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由党委教师工作部作为牵头部门进行统筹协调,协同各相关部门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长期以来,合署办公等原因使得部分高校相关工作保障力度不足,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甚至无专职人员,从而导致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存在进展缓慢、成效甚低等问题。对国内30余所高校(包括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名单中的10 所高校)的网站进行浏览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师德师风新闻专栏,还有少数高校建设了专门的师德师风专题网站。但是,通过对这些网站所发布的文件、新闻等信息的浏览,发现当前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内容基本上以传达教育部、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文件为主,而且相关政策及新闻更新滞后、活动方式简单、活动内容单调,未能将师德师风工作常态化、持续化地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工作效果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二)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尚不完善

教育部近几年颁布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师德师风工作的相关文件,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各高校也积极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制度、文件。然而,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执行实际与政策依据脱节的现象,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甚至部分高校还出现了严重的师德失范问题。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德考核机制实效性差。目前,虽然各高校都已制定并实施师德考核制度,但是部分高校的相关考核只是设置了简单的等级,如优秀、合格、不合格,无实际量化考核指标且对考核等级不设比例。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高校在未出现师德失范行为的情况下,给予全员师德考核结果优秀。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师德考核机制的可行性、考核力度、考核效果都不够理想,未能真正体现出教师之间的师德素养差距,对于高校教师师德素养的提升无法发挥出理想的激励、督促作用。二是存在师德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当前国内高校尚未形成顺畅的师德监督与举报渠道,使得一些师德失范行为未能及时被反馈并受到相应的处罚。当前高校内对师德失范行为的反馈主要来源于举报投诉,而主动查摆发现问题的力度和幅度都存在很多不足,如有些高校只在每学期之初开展例行检查,或是在校内出现师德失范情况时才进行重点排查整治,对于师德监督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尚未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监督环境。三是处理师德失范行为不到位。这个主要表现在部分高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心不够,在考虑学校声誉、考核等方面因素的前提下,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对于出现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仅在校内或者部门内部进行处罚,以图掩盖其造成的更大范围的负面影响。这就难以使师德失范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造成师德师风建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三)存在师德失范风险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将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虽然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师德失范行为依然时有发生,进而引发一些负面的网络舆情及社会影响,给学校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近几年,国内高校的人才争夺之战愈演愈烈,优秀人才是各个高校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发展水平的原动力,因此很多高校掷重金抛出橄榄枝招才揽才。优厚的待遇和奖励必然对应着高标准的考核要求,一些教师在面对优厚待遇的吸引、严格的考核、职称晋升的压力时,将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置于潜心教书育人之前,忽视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对自身师德素养和思想品质的提升,出现了育人意识淡薄、价值观功利化的情况。比如个别教师将自身的错误价值观在课堂上进行传播,对学生造成误导和消极影响;有些教师急功近利,违背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为获得职称晋升、科研奖励等,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投入不足,甚至出现违背学术道德、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学术不端行为;还有个别教师注重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的获取,热衷于校外兼职等活动,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校外有偿培训、咨询等活动当中,教学精力不足、育人热情不高,削弱了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人民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良好形象,给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师德失范风险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困境与难点之一,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防范与减少这些风险发生的有效路径。

三、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师德师风工作保障

2020 年,教育部在《关于成立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的通知》中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实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快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专家组织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咨询和指导作用,我部决定组建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其中,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由26位专家组成,这一举措再次表明了国家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高度重视与高位引领。首先,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本校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理顺党委教师工作部与校内其他协助部门的职责,对师德师风重大决策、工作创新以及工作重点、难点、热点等方面起到高站位、高水平的咨询与指导作用。其次,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想要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高水平发展,需要重视做好党委教师工作部的人员配置。通过选用具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良好职业素养、较强业务能力的专职工作人员,选优配齐工作团队,保障师德师风工作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开拓创新。再次,从学校现有的思政教师及专任教师中选拔或调用优秀的兼职工作人员,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供人力保障,同时增强工作活力,从而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常态化、有效化和持续化。另外,还要在办公场所、专项经费等方面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支持与保障,使其得以顺利推进、有效开展。最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推进不能仅靠党委教师工作部,还需要学校领导、教学院系、统战部、纪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处等校内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二)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一是优化师德考核评价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师德考核体系,优化师德考核评价指标,通过科学制定考核程序、考核周期,突出多元主体评价,真正发挥师德考核工作对高校教师队伍师德素养提高的督促、激励作用。其次,要合理运用师德考核结果,将这个结果存入教师个人人事档案,在教师入职选聘、职称评审、评优评先、项目申报、科研奖励等工作中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二是着力加强师德监督。首先,要建立由社会、学校、师生、家长等群体构成的多元师德监督体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使师德失范行为曝光于阳光之下。同时,对于师德失范举报投诉事件要及时查实、处理与反馈,降低其负面影响。还要建立师德失范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师德失范情况。其次,要通过加强师德监督常态化,将师德失范风险降低,营造良好的师德规范自律环境。三是师德师风制度建设要与其他政策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教育培训和教师自觉自律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独立发挥作用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从高校全局发展的高度,将师德师风制度建设与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科研奖励、导师资格等政策制度建设统筹发展,形成合力,才能使各项措施发挥更大效用。四是严格执行师德失范处罚制度。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坚持高位引导和底线管控相结合,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使制度约束作用得到有力彰显。同时要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根据职责权限和责任划分,对监管不力、履责不力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依纪依规问责。

(三)关注教师思想动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宣传与警示教育

一是关注教师思想动态。通过定期开展思想调查工作,以集体座谈、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主动及时收集和发现教师在思想政治、师德师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异常情况,并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化解问题与风险,进而使教师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思想和心理状态,确保其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二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在当前疫情常态化、国际环境复杂化的背景下,高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寻找、开发优质培训资源与课程,增强培训力度和深度,常态化、持续化、全员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三是重视师德师风宣传。拓宽师德师风宣传渠道,通过建设师德师风网站专题栏目、汇编印制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手册、举办校园文化栏目等方式,将师德师风制度政策、师德师风工作动态、师德师风榜样、师德师风警示等内容进行动态更新、全面宣传,在校园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环境。四是高度重视师德师风警示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结合教育部公开曝光的多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进行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规矩意识、法治意识和师德意识,引导教师牢固树立底线意识、红线意识,自觉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通过警示教育进行自查自纠,唤醒教师自觉,严明师德师风行为底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师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对高校教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贯彻落实,还需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师德师高校教师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