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腔内心电图技术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

2022-09-26 08:52吴贤琳蔡益民向秋红方玉琦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尖端成功率心电图

吴贤琳,蔡益民,向秋红,方玉琦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指经患者外周静脉(包括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股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其留置时间长,临床主要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营养支持治疗等[1]。研究表明,PICC尖端位置与导管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2]。美国静脉治疗实践标准规定,PICC的尖端理想的位置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3-4]。目前,临床判断PICC尖端的方法包括传统的体外测量定位、胸部X线定位、腔内心电图定位等[5]。其中体外测量虽然操作方法简单,但由于个体误差较大,不利于精确掌握。国际上将拍摄胸部X线视为PICC尖端定位的金标准,但拍摄X线需要术后去放射科实施,不能于术中及时调整定位,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存在耗时以及辐射暴露等不足[6-7]。近年来,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已应用于辅助PICC导管的尖端定位。但与传统解剖+X线定位方法相比,腔内心电图技术的优越性尚不是特别明确。本研究对传统解剖和腔内心电图定位的准确性进行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21年4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等。中文检索词:心电定位或心电监护或心电引导,PICC或中心静脉导管。英文检索词: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m or IC-ECG or EKG,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or PICC。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每个数据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索表达式,同时使用滚雪球的方式根据检索到的原始文献追踪其他相关文献。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首次置管成功率、尖端定位准确性;②随机对照试验;③年龄≥18岁,神志清楚;④对照组接受传统解剖定位,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实验组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⑤能检索到全文;⑥有明确的样本量介绍。排除标准:①文献为中英文之外的其他语言;②安装有心脏起搏器、心电图有异常P波、房颤、心功能异常,中途退出者;③不能获取全文的文献;④同一家机构或作者的重复研究;⑤缺乏必要的统计数据。

1.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通过提取标题和关键词寻找相关文献,使用EndNote导入题录并剔除重复题录,由两名评价人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索后文献进行初步筛选,提取可用信息,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如果遇到有争议的情况,反复斟酌,或者咨询第3名研究人员讨论,必要时联系原作者进行解决。主要提取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国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对应的样本量、干预组措施结局评价指标等。

1.4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Cochrane手册提供的偏倚分析评估工具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者对每个项目做出偏倚风险低、偏倚风险高、不清楚3种判断[8]。标准如下:①如果原始文献与上述标准完全吻合,质量等级为A;②如果部分满足上述标准,则评价质量为B;③如果完全不满足上述标准,则评价质量为C。A、B、C分别提示发生偏倚的风险等级为低、中、高,当文献质量评价为A、B时纳入研究。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I2检验对纳入文献间的异质性进行分析。I2>50%、P≤0.1提示临床异质性较大,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反之,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本研究结果测评指标属于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为效应分析统计量,分别计算出95%CI。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Begg秩相关分析,对纳入研究进行发表偏倚的检验。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1篇。其中包括Cochrane图书馆5篇[9-13],中国知网2篇[14-15]、万方医学数据库3篇[16-18]、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篇[19]。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基本特征

纳入的11篇文献中,英文5篇[9-13],中文6篇[14-19]。共纳入样本量4 930例,其中实验组2 842例,对照组2 088例。实验组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下进行PICC,对照组接受传统解剖定位,在超声引导下置管。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本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1项,根据Cochrane手册提供的偏倚分析评估工具,其中1篇文献质量等级为A[10],10篇文献质量等级为B,提示纳入的文献总体质量较好。11项研究均采用随机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且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共有9项研究描述了随机顺序的产生[10-17,19],有2项研究未报告具体采用哪种随机分配方法[9,18],3项研究报告了对随机方案的分配隐藏[10-11,13],2项研究报告了盲法的实施[10,19]。见表2。

表2 文献的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首次置管成功率8篇文章报道了不同置管方式对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异质性较低(I2=0%,P=0.4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腔内心电图技术能更好地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OR=3.0,95%CI:2.48~3.64,P<0.01),见图2。

图2 两组之间首次置管成功率的比较

2.4.2 尖端定位准确性9篇文章报道了不同置管方式对尖端定位准确性的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各研究间异质性较高(I2=89%,P<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腔内心电图技术能更好地提高尖端定位准确性(OR=4.39,95%CI:2.08~9.27,P<0.01),见图3。

图3 两组之间尖端定位准确性的比较

2.5 敏感性分析

根据Cochrane网建议,两个结局变量指标纳入文献分别少于10个,故不采用漏斗图分析其发表偏倚。为了检测各个研究对本次Meta分析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合并模型所得效应量间差异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首次置管成功率(固定效应模型,OR=3.0,95%CI:2.48~3.64,P<0.01),经Begg法检验,P<0.05,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尖端定位准确性(随机效应模型,OR=4.39,95%CI:2.08~9.27,P<0.01),经Begg法检验,P>0.05,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腔内心电图技术能提高PICC首次置管成功率。PICC传统解剖定位,是首先通过超声引导下选择肢体的体表进针血管和部位,测量从穿刺点到导管尖端需要达到部位的大致长度,穿刺前再次使用超声定位血管位置,当导管送入至15 cm时,采用超声探明颈静脉位置,使超声探头压迫颈静脉,继续送管至预定长度后退出插管鞘,撤出导丝[20]。整个操作容易受到置管时静脉痉挛、手术、静脉瓣、血管分叉弯曲的影响,所需跨越的血管路径长且复杂,不能在置管过程中调整导管的尖端位置,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或者操作者的主观因素容易导致导管异位、置管过深或过浅,很难保证每次操作都能一次性成功[15],常常需要穿刺后进行X线定位来不断调整,增加患者的不适和X线辐射。使用腔内心电图作为定位引导时,操作者可以在穿刺过程中动态调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21]。

腔内心电图技术能提高PICC尖端定位准确性。在置管的过程中,因为血管的解剖学特点,PICC导管的尖端可能会进入对侧锁骨下静脉、颈静脉、脐静脉、腋静脉等。采用腔内心电监护引导PICC置管时,P波的电位高度及变化可清楚地显示PICC导管尖端所处的位置[22-23]。操作者可以在心电监护仪上动态观察患者Ⅱ导联上的心电图波形,根据波形的变化预判导管是否进入上腔静脉,通过观察心电图P波形态的特征性改变来判断导管是否处于最佳位置,也可以及时判断及纠正导管异位,提高尖端定位准确性[17,24]。而单纯应用传统体外测量方法容易受到操作者的测量方法、最终穿刺点的变化等影响,虽然置管过程中通过B超可判断颈内静脉异位,但对进入上腔静脉过浅或过深及导管尖端进入到对侧锁骨下静脉、腋静脉则无法判断[17],不具有实时可视性,所以经常无法对导管尖端的位置做出精确定位,大大降低了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准确性。

与传统定位方法相比,腔内心电图技术可以通过心电图P波的变化监测提高PICC首次置管成功率及PICC尖端定位准确性。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监测导管是否出现异位,并能正确引导导管到达最佳位置,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PICC置管的相关并发症。但由于纳入的部分研究在方法学上存在缺陷,比如盲法报道不全,这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纳入文献均是已发表的,缺乏灰色文献的数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这将会对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于心房纤颤的患者无法利用P波识别导管尖端的位置,给患者的普及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因此,今后可以开展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完善实施过程的细节,使干预更加系统、科学,为后期高质量的循证研究提供证据基础。

猜你喜欢
尖端成功率心电图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Finding Another Earth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条纹先生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