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规格H 型钢产品轧制缺陷分析及优化

2022-09-26 14:53彬,潘
山西冶金 2022年4期
关键词:翼缘孔型轧件

李 彬,潘 利

(中国宝武集团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马鞍山 243000)

热轧H 型钢是一种具有优越力学性能的经济断面型材,其截面模数大,连接方便,在建筑结构中具有良好的抗压、抗弯性能,同时具有利于抗震等特点,广泛用于工业厂房结构、设备基础桩、机械设备的构件、铁道车辆的大梁、市政及民用建筑等钢结构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3]。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对H 型钢有价格更低、轧制精度更高、性能更好的预期,对于生产企业而言,低投入和高回报始终是其最终的追求目标。中国宝武集团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全文简称“马钢”)作为拥有国内第一条H 型钢生产线的企业,多年来凭借该产品优越的产品性能,一直有着中国名牌的称号。但是在生产美标W21 系列产品时,其中W21×57/50/44 三个极限规格在开坯轧制后存在反舌头,万能轧制阶段反舌头较长的问题,如图1 所示,极易发生翼缘撕裂,甚至插入立辊箱体的事故,其综合成材率仅为83.88%,大大限制了企业产能的提升。

图1 万能轧制后舌头形状

本文通过对坯型、开坯孔型系统、轧制规程设计进行创新,提出了设备和工艺改进措施,大大降低了该系列产品轧制缺陷,以对H 型钢的研究提供参考。

1 马钢大H 型钢生产工艺流程

马钢大H 型钢分厂主要生产工艺[4-5]:步进梁加热炉→高压水除鳞→二辊可逆开坯机(BD)→串列式(U1-E-U2)万能粗轧机组→万能精轧机(UF)→热锯→步进链式冷床→辊式矫直机→冷锯→精整→打包。目前马钢大H 型钢生产采用的是X-X-H 的轧制方式,X-X-H 的轧制代表的是U1-U2-UF 三个机架,U1-U2 是往复轧制,轧制时钢的形状是X 形状,UF是成品孔,轧制时起到整形作用,把轧件从X 形变成H 形,工艺布置如图2 所示。

图2 马钢大H 型钢平面布置

2 万能轧制阶段翼缘撕裂的原因分析

美标W21 系列极限规格W21×57/50/44 三个规格生产过程中一直存在BD 轧后反舌头,进入万能轧机轧制时翼缘延伸较长,端部翼缘向两侧扩展发生撕裂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采用BB1 坯型轧制时,开坯轧制后已经有反“舌头”形貌,在万能轧制阶段造成腹板和翼缘的延伸不均衡,由于轧件翼缘部位在自由变形区,翼缘延伸较长且外扩,易造成翼缘撕裂甚至扎入立辊箱体的生产事故;二是受坯形限制,异形坯在BD 轧制阶段采用外形尺寸750 mm×450 mm×120 mm 的BB1 坯型,而为得到合适尺寸的万能来料,且该孔型系统要兼顾W21 系列其他规格产品,因此在轧制小规格产品时,轧件首先需在箱型孔压腿,方可在异型孔延伸轧制,BD 阶段轧件腿部金属经过反复镦粗,相对于腹板延伸较多,开坯轧制后轧件头尾端部表现出反舌头形状,下页图3 为开坯孔型布置。

图3 开坯机延伸孔型(mm)

进入万能轧机轧制时,轧件在原规程轧制下,整个轧制过程中翼缘的压缩比较大,且延伸偏大,这就会拉缩腹板的金属量,万能轧制前几道次轧件腹板的金属量较多,腹板受翼缘延伸所带来的拉力影响不大,就会产生翼缘拉缩腹板拉不动的现象;最后几道次翼缘部位金属已不多,翼缘延伸较大,拉动腹板金属,易造成腹板延伸大于翼缘延伸,打破了腹板和翼缘延伸平衡,也就产生了较长翼缘部位反舌头现象,甚至在圆角处拉裂。轧制时很容易发生头尾部位扎开翼缘插入立辊箱或者侧导板的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严重限制了该系列产品的产能提升,因此,对该系列产品轧制工艺进行开发很有必要。

3 改进措施

由于该系列W21×57/50/44 三个规格产品在万能阶段均有产生翼缘撕裂的风险,且新工艺BD 和万能轧制阶段采用同一孔型系统,加之产生撕裂的问题主要原因集中在BD 阶段变形不均匀,限于篇幅,这里仅以W21×44 规格为例,对轧制工艺的改进做简要介绍。

3.1 更改坯料类型

采用BB2 坯型轧制,该坯料尺寸为500 mm×300 mm×120 mm,该坯型在加热炉执行加热制度工艺,加热制度的制定以钢坯加热均匀、保证钢坯完全奥氏体化、奥氏体晶粒均匀化为目的[6],保证加热段温度在1 150~1 290 ℃,均热段温度在1 200~1 300 ℃。

3.2 优化开坯孔型和轧制规程

开坯轧制阶段是工艺开发的关键,需要采用合适的坯型,并搭配合适的孔型系统,使得开坯后轧件变形为正向舌头,在万能阶段腿腰延伸匹配的前提下,避免产生翼缘撕裂的情况,优化后的孔型系统如图4所示。新孔型系统由4 个异型孔组成,轧件在异型孔即可完成开坯轧制,整个变形过程主要为扩腰和压腿高,同时对腹板和翼缘变形而言更为适合,由原料至成品各部位变形更均匀,进入万能轧制无反“舌头”现象发生。

图4 开坯机延伸孔型(mm)

采用新的孔型系统和轧制规程生产W21×57、W21×50、W21×44 规格时,轧件在4 个异型孔中依次完成扩腰、压腿的过程,BD 轧后还有轻微正向“舌头”,如图5 所示。在万能轧制阶段,轧件也未发现有明显的反舌头情况,基本改善了轧件翼缘撕裂或者插入立辊箱的风险。

图5 BD 轧制后舌头形状

3.3 优化万能轧制规程

万能轧制阶段需根据BD 轧制后原料尺寸,同时配合新的轧制规程,将整个万能轧制过程腹板与翼缘的压缩比控制在1∶1.15,从而使整个万能轧制过程腿腰变形较为均匀,得到最终满足表面尺寸标准要求的产品。为进一步改善反舌头的情况,在改善来料正“舌头”的基础上,将整个变形过程中翼缘的压下量适当减小,并在一定程度适当减小翼缘的延伸量,改善变形翼缘拉缩腹板的情况,可基本消除翼缘扎入立辊箱体的风险。

3.4 优化轧辊设备

马钢大H 型钢生产线采用1-3-1 串列式的万能轧机,翼缘撕裂事故起因是延伸较长的翼缘使其处于自由变形区的端部,从而形成向两侧扩展的形状,在往复轧制咬入轧机瞬间,扎开的翼缘首先接触立辊,容易插入立辊箱体。鉴于此,在每次组产装配轧辊前,控制好立辊本体和轴承座端盖之间的空隙,保证立辊辊面与端盖之间的间隙在3 mm 以内,这样即使出现类似扎开或者撕裂的情况,也不至于使翼缘端部插入箱体,可在一定程度减少事故发生率。

4 结论

1)优化轧制工艺后,成功解决了W21×44 等极限规格H 型钢在万能轧制阶段翼缘撕裂问题,产品表面质量和尺寸均符合标准要求;

2)将设备和轧制工艺相结合,可降低翼缘撕裂造成的故障发生率;

3)生产实践证明,坯形和轧制规程优化后,W21系列产品综合成材率由原来83.88%提升到了91.63%以上,极大释放了该系列产品产能。

猜你喜欢
翼缘孔型轧件
某变电站工程翼缘加宽型钢框架结构受力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TA15钛合金不等厚L型材热轧有限元模拟
孔型对弹簧圆钢成型后表面裂纹的影响分析
工字形薄壁梁翼缘弯曲切应力的进一步分析1)
苏里格气田马家沟组膏模孔型储层特征及成因
5356铝合金三辊连轧过程的数值模拟
浅析轧件在开坯机孔型中稳定性控制
T型钢连接梁柱半刚性节点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热轧棒材孔型设计探究
冷弯薄壁拼接梁承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