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摄影实践探索“双减”背景下习作教学新样态

2022-09-29 06:24赵军
关键词:样态双减习作

赵军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 北京 100102)

2021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笔者根据小学生习作表达的实际问题,借助摄影实践,探索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习作教学需要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在感悟过程中记录真实的生活,升华思想。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观察不够细致,体验不够深入,造成学生习作积累素材不够,一写作就千篇一律;还有的同学取巧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模仿修改成自己的习作。这样的习作不仅缺少真实性,还会造成畏难、厌学情绪。

“双减”要求落实后,学生课业负担减轻,课后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生活实践。探寻一种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解决习作素材的积累问题,并深入体验感悟生活,对发展学生思维尤为重要。摄影让生活向美而生,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和表达;小学生的习作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记录和表达。二者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和创造性表达,因而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借助摄影实践探索习作教学新样态

借助摄影实践让学生充分观察、体验和表达生活美,可事半功倍地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美好感受,进行创造性表达,是一种很好的习作教学新样态。

1.以摄影实践的方式体验美好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昼夜不息。”小学生的生活看似简单,实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摄影活动是一道门,引导孩子们从“我”的视角,领略大千世界,感受多彩生活。从单一的“我”的生活,走向广阔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孩子们在摄影实践的天地中,小镜头装满大世界。小镜头里大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孩子们内心的世界也会异彩纷呈。将摄影与作文教学结合,笔尖流动的也将是独特的生活。

(1)摄影实践记录校园美好生活

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 “红色”系列、种植研究、小花园拔草劳动……开展活动时,将学生分成小组,使用带到学校统一管理的手机和学校的平板电脑进行视频和照片拍摄,记录活动的精彩瞬间。在拍照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各抒己见,选景、拍照、讲解拍摄照片的意图,使他们既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又丰富了习作素材的积累。

(2)摄影实践探索自然美好生活

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孩子们去发现、去探索。落实“双减”要求后,每个双休日,笔者都会布置“走进自然,记录美好生活”的学科融合实践作业。让孩子们将眼中独特的美景记录下来,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个性化的生活,避免了千篇一律的习作素材的呈现。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个性化鲜明的生活积累在方寸照片中,成为孩子们写作的源头活水。

(3)摄影实践开拓社会美好生活

在日常教学中,引领学生会以小记者的身份走上街头,走进民居,走进各种文化名城……引领他们记录街头亮丽的风景,采访居民,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采访前叫孩子们设计采访提纲;采访中引导孩子们细致观察,记录要点;采访后整理材料,完成报道稿件;最后将采访的照片与采访报道一起举办展览:写展览前言、内容介绍、结束语等。在这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学生们的感受是真实的、细腻的,这都是独特的、新鲜的写作素材。

2.借摄影实践探索作文教学样态

学生在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拿起相机拍摄有意思的照片,我将这些照片进行分类,作为资源库,在课后服务时段,对不同学段的学生们进行创意写作训练。

1.观察——想象——讲故事,提高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

利用这些照片,对学生进行创意表达的训练,是一种很好的习作教学课堂样态。

(1)以句、段为主进行低年级创意训练

摄影实践创意表达课第一阶段是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句子和段落说、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创意不仅仅停留在句子的训练上,还要把照片中的形象做各种角色变化。看这张照片,在创意写作训练课上,有的同学把小鸟想象成舞蹈家,迎着朝阳练习;有的把小鸟想象成旅行家,不畏困难,勇敢上路;还有的将小鸟想象成森林守护者,每天坚持巡视树木,无私奉献……思维空间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就灵活了。在低年级进行创意句子和段落写作的启蒙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

(2)以篇为主进行中年级创意训练

第二阶段是以篇为主的创意训练,培养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个阶段,通过分镜头故事的写作训练,让学生为多幅图片设置出不同的故事情节,产生多样的分镜头故事。看下面这幅图,有的同学写母爱的伟大;有的写陌生妈妈的关爱,体现仁爱之心;还有的写小鸟急切想自立自强;更有学生写小鸟用智慧战胜敌人得到奖励……将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社会经验运用在表达中,既展现了思维的独特性,又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培育了学生美好的品质。

(3)寻找联系进行高年级创意编故事

第三阶段是多图为主的高级创意写作训练。这种训练不只停留在一幅图片的创意上,要跨越单一主题照片的限制,寻找到照片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创意思维,创编故事,表达生活的美好。

在这两张照片的创意写作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的写戴胜鸟是这一家人曾经救助的小鸟,小鸟追随这一家人,不远万里来到北京,体现人与动物和谐共生;有的写戴胜鸟小宝宝不小心掉落地面,是人类父女俩帮它们重新回到鸟窝里;有的想到父亲是河流污染管理者,发现戴胜鸟生活的区域,小河水源有问题,开展治理水源的行动;还有的写小女孩与小戴胜鸟比赛,每天坚持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体现克服困难,有顽强毅力……

实施“看照片,编故事”摄影实践习作训练,是利用摄影实践照片资源进行习作训练的课堂教学样态,是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基础。这样的训练也为学生自己拍摄生活精彩瞬间做前期准备。在整个训练中中,学生的心灵再一次得到净化,美育在习作的过程达成良好效果。

2.拍摄——体验——说、写故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学生利用自己拍摄实践后的照片,写照片背后的故事。这种课堂教学,呈现两种样态,无论哪种样态,都强调充分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不仅提升习作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

(1)摄影实践与习作指导相结合

第一个环节是现场拍摄。教师与摄影教师紧密合作,现场对学生进行拍摄指导,学生按照前期预定的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创作。教师进行观察与选材的指导,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自己拍摄的过程,就是寻找与众不同的写作素材的过程。用“摄影家的眼光”来记录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拍摄兴趣,为后面的语言表达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蝴蝶园之行》用广角对全景拍摄,体现了整体布局,体现生活祥和之美。微距聚焦一只蝴蝶,能展现蝶翅的花纹、色彩,能看到蝶眼无瞳的现象,这是放大自然独特之美,引导学生尊重每一个物种。学生还会关注人物在实践中的画面:蝶落人肩、人蝶同乐;抛下书包,救护伤蝶;摆放食盘,为蝴蝶创造便利……学生拿起相机,也开启心灵智慧之窗,方寸镜头中展现纯纯真情。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交流指导。摄影实践活动后,组织学生对自己最得意的摄影作品进行交流,训练学生有序表达,引导学生互相读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树立自信,懂得欣赏他人,学会诚挚提出建议。并指导学生在交流后将最深刻的记忆用文字表达出来,注意使用上课前收集到的好词、好诗句、好段落,使文章写的更有吸引力。

第三个环节是习作展示。在互相的欣赏中,学生肯定自己、悦纳他人,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2)日常抓拍与习作指导相结合

我们学校在“双减”要求落实中,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三至六年级要求在课后辅导阶段提升作业辅导的质量,所有孩子的作业都要在学校完成。孩子们回到家里有充分的时间去体验生活。教师将摄影实践与教育活动、单元习作内容相结合,确定体验主题。例如“我的中秋节故事”“父母之爱”“我的心爱之物”“我眼中的美景”……

在观察、体验的同时,让学生到书中、网络中、有经验的家人及著名作家作品中去丰富知识和语言储备,为习作做好准备。把生活场景拍下来,变模糊的记忆为清晰的照片,把“水过有痕”定格为“打动心灵”的深刻记忆。

在讲述故事中思考“中秋节文化”“父母言行背后表达的情感”,让文章内涵深刻起来,也让学生的思想深刻起来。在学生学会“选择美好生活”,唤醒“美好感悟”后,写作时语言就会顺畅无比。

借摄影实践进行习作教学的方式,是语言实践、审美体验、情感抒发交融共生之旅,这样的习作过程走向真实情境,走向深刻思维。学生在观察、选择、欣赏、表达的过程中实现美好品质的培育。

三、借摄影实践进行习作教学

摄影实践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习作指导在摄影实践的基础上,再现并记录生活。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用摄影家的眼睛发现生活的精彩,用文字再现的生活也自然是丰富而温馨美好的。

雪中故宫角楼、夕阳中十七孔桥;垃圾分类桶旁志愿者忙碌的画面;社区工作者顶着烈日给居家隔离的自己送饭菜;老奶奶背着猫粮到街心小公园中救助流浪猫……孩子们在讲述这些照片时,美好有趣的生活在摄影实践中被定格,童年的趣味在习作中蔓延,学生的美好品质也在这一次次的体验与定格中得到强化。

通过摄影实践,学生更加深入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写出了生活中的独特体验,思想也更加深刻,创意更加独特。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更加创新。

摄影实践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的同时,也会引导学生贴近社会,关注人文内涵,以敏锐的视角和个性解读社会现象,思想在思考中汇聚,对社会的感悟更加深入,日久见真功,写出的习作也必然逐渐增加文化气息和底蕴。

借摄影实践进行习作教学,既是落实“双减”要求,进行多学科融合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又是借助现代技术探索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实施德育的一条很好途径。不仅探索出小学作文教学新样态,还创新了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形式,提升了学生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更是丰富了课后服务课程的资源,让课后服务课程更加有趣,可谓一举多得。

不过笔者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后期会随着课程的完善与实施,继续推进研究走向深入。

猜你喜欢
样态双减习作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探索评价新策略,营造课堂新样态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新样态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