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两型并存伴隐藏重度狭窄一例

2022-09-30 06:49余明众董徽李弘武王娟刘如邹玉宝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串珠肾动脉造影

余明众,董徽,李弘武,王娟,刘如,邹玉宝,蒋雄京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1 岁,因“发现高血压2 个月余”入院。2 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血压182/126 mmHg(1 mmHg=0.133 kPa),随后多次测量血压均明显升高,最高达240/140 mmHg,无明显不适。当地医院予氨氯地平10 mg qd 和培哚普利8 mg qd 降压,血压仍波动于140~ 150/90~100 mmHg。既往无糖尿病、高脂血症,不吸烟,无高血压家族史。

查体:血压150/92 mmHg,心率83 次/min,体重指数25.86 kg/m2,无其他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钾3.36 mmol/L,血肌酐58.8 μmol/L,立位血浆肾素浓度73.5 mU/L,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C 反应蛋白、血沉正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大致正常。主动脉CT 血管造影(CTA):右肾动脉远段串珠样病变,轻-中度狭窄可能;左肾动脉远段管腔变细,中度狭窄可能(图1A)。分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左肾65.76 ml/min,右肾86.04 ml/min,双肾摄取及清除功能正常,但左侧较右侧低20.28 ml/min(23%)。24 小时动态血压:全天平均142/96 mmHg,白天平均145/99 mmHg,夜间平均134/91 mmHg。

基于上述资料,初步诊断为: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肾血管性高血压。入院后行肾动脉造影:右股动脉入路,6 F Cordis 导引导管(强生,美国),先常规角度前后位投照,仅显示左肾动脉远端轻度变窄(图1B),右肾动脉远端串珠样病变,轻度狭窄(图1C)。因该造影所见无法解释患者的临床表现,随后进行多角度投照造影,在特殊角度下终于显露左侧肾动脉主干远端局限性狭窄95%(图2A),右侧肾动脉远段串珠样病变,末端约狭窄80%(图2C)。于双侧肾动脉病变处分别予球囊顺序扩张,直径2.0~5.0 mm,扩张后无明显残余狭窄、夹层(图2B、2D)。术后第2 天,患者血压降至119/79 mmHg。出院后停用降压药,1 个月随访患者无症状,家庭自测血压波动于110~120/70~80 mmHg,复查血钾3.75 mmol/L,血肌酐55.2 μmol/L。

图1 患者肾动脉CT 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图像及常规前后位肾动脉造影图像

图2 患者经皮球囊成形术前后特殊投照角度的肾动脉造影图像

2 讨论

患者青年女性,新发重度高血压,主动脉CTA和选择性造影示双侧肾动脉中远段病变,右侧呈典型串珠样改变,左侧呈局限狭窄,查血常规及C 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均正常,根据病史和相关检查可排除动脉粥样硬化和大动脉炎等病因,可确诊肾动脉FMD、肾血管性高血压。FMD 是国人肾动脉狭窄第三大病因[1]。目前肾动脉FMD 的诊断大多基于影像学特征,分为多灶型(“串珠样”改变)和局灶型[2],国内以局灶型多见[3]。由于两型肾动脉FMD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有明显差异,有学者认为它们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疾病[4]。同一例患者往往只存在一型病变,而本例患者两型不同病变并存,实属罕见,应考虑为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

CTA 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是诊断肾动脉FMD 的首选方法,但其空间分辨率有限,难以清晰显示小分支病变、高度局限性分叉病变、小侧支循环形成等改变,经导管选择性血管造影仍是诊断FMD 的影像学金标准[2]。然而,经导管血管造影常规角度投照也并非能轻易破解CTA 或MRA 的空间分辨率局限性,本例患者肾动脉最狭窄处非常局限,且隐蔽在主干末端分叉处,CTA 及常规前后位选择性造影均难以发现严重狭窄处,导致低估狭窄程度,延误后续的腔内治疗。鉴于患者血压高达240/140 mmHg,肾素明显升高,并出现低血钾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表现,且左肾GFR 较右肾低23%,提示肾动脉狭窄严重,这与临床表现不符,故随后进行多投照角度造影,终于在特殊投照角度位显示双侧肾动脉均为局限重度狭窄。因此,当临床表现高度提示存在FMD 相关的严重肾动脉狭窄时,如无创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应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对分叉、迂曲和多血管重叠等容易遮蔽局限狭窄的血管影像,需多角度投照造影,以充分显露病变细节特征。如FMD 累及的肾动脉串珠多而长、过度迂曲,且可能合并动脉瘤、动脉夹层等,导致这部分病例影像学难以判断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受损情况,建议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评估病变血管腔内细节,并用有创压力导丝测量血流储备分数和跨病变压差,评估和指导病变的介入治疗。

虽然两型FMD 的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不同,但目前共识推荐均首选肾动脉球囊扩张治疗[2]。

两型共存的肾动脉FMD 国内外均少见报道,这可能是解开不同分型FMD 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差异的重要钥匙。基于肾动脉FMD 形态的多样性,我们强调了其病变的隐蔽性,并在肾动脉狭窄评估方面提供了几种可行的方法供临床参考。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串珠肾动脉造影
肾动脉供血形式与DeBakey Ⅲ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肾萎缩的关系探讨
血压“飙升”或因肾动脉狭窄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
血压“飙升”竟是肾出了问题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种类:彩色串串珠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串珠里藏着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