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南木特”藏戏传承人口述访谈录

2022-10-08 18:25李娜
西藏艺术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拉卜楞寺松赞干布藏戏

李娜

“南木特”藏戏主要流行于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的藏语安多方言区,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独立藏戏剧种。多维传承载体及各具特色的传习方式有益于“南木特”藏戏实现多层面的存续,本文以“南木特”藏戏多维传承载体中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实录为主,以期从多维视角呈现“南木特”藏戏传承的实质。

访谈1:南木特藏戏僧侣班社传承人——麦洼藏戏团负责人:琪美(以下简称琪)

人物简介:琪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麦洼寺僧人,麦洼寺藏戏主要负责人,担任红原岭格萨尔藏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法人。

访谈时间:2014年9月3日下午14:00

访谈地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麦洼乡

文化背景:“南木特”藏戏诞生伊始,皆为宗教文化的产物。青海省隆务寺“南木特”藏戏为僧人专属之物,供僧侣自娱;夏河拉卜楞寺“南木特”藏戏诞生之初,由僧侣组建班社编演拉卜楞地区的第一部“南木特”藏戏《松赞干布》。僧侣班社是“南木特”藏戏的主要传承载体,通过对甘、青、川三省境内现存“南木特”藏戏僧侣班社主要负责人的访谈,呈现其生存现状及独特的传习方式。

笔者:琪美团长,请您大概介绍一下咱们剧团的发展历史。

琪:1948年由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多智钦寺的日洛活佛传入麦洼地区。网上所说的1935年是有误的。日洛仁波切赴拉卜楞寺学习藏戏后,有意在康区传播“南木特”藏戏,首先在麦洼地区开办了第一个藏剧团,是在麦洼寺院里面开办的,所有演员都是僧人。以前的麦洼寺院就在我们今天所在的地方,后来,寺院搬走了。1948年开始,在“文革”期间中断,1982年恢复。

笔者:虽然寺院搬走了,但是我们藏戏团还是留在了这里,是吗?

琪:是的。

笔者:那现在演出藏戏的僧人是哪里的呢?

琪:僧人都是麦洼乡的,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僧人是属于麦洼寺的,但是他们不在麦洼寺修习,在色达五明学院、甘孜的佐钦寺院修习,有空的时候来此地从事藏戏演出。

笔者:那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应该称为什么?

琪:麦洼乡藏戏团的中心点,类似于佛殿,可供给老百姓转经祈福。

笔者:您前面提到麦洼地区的“南木特”藏戏是由拉卜楞寺传过来,是哪几部戏剧呢?

琪:我们的藏戏是由日洛活佛传过来的,传来的有《松赞干布》《智美更登》。其他的剧目是在日后慢慢扩展的,按照《松赞干布》《智美更登》的演出模式扩展到其他剧目的演出。1982年恢复演出后,阿坝州在此地建立了麦洼乡文化站,当时没有太多的僧人,演员包括僧人,但不全是僧人,包括麦洼乡的群众,后来麦洼乡的群众参加劳动等不能保证藏戏的排练,麦洼寺贡唐村有很多僧人,便交由麦洼乡贡唐村演出。当时交由贡唐村时由一位活佛主管,但在两年前赴外地旅游途中,不幸身亡。之后,通过僧人的投票选举,由我(琪美)跟另外一名僧人保管。之后继续演出,《松赞干布》和《智美更登》是主要的,也演出了《卓娃桑姆》《白玛文巴》《顿月顿珠》五大戏,已知藏族有“八大藏戏”,目前正在着手准备其他三部戏的演出,将来可以完整的演出传统“八大藏戏”。除了演出这些大戏以外,他们还演出佛祖释迦摩尼本生传中的历史,算一些小型的演出,大概有十三部戏,可以随时演出,剧本都在。

笔者:现在咱们戏班都是僧人出演吗?

琪:是的,刚开始,县里面就说藏戏不能全是僧人,包括男的、女的、在家的都要参与演出。这个活佛没有去世之前,僧人和俗人混合演出,活佛去世之后,我去县里跟有关负责人商议,可以保留僧俗共同去演出这个戏,但因为在家的人有自己的劳动,要养家糊口,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投入排练演出,那么需要发放一定的补助。最好还是只有僧人演出,后来县上同意,只有僧人演出。

笔者:具体的时间是怎么划分的?

琪:1982至2012年僧俗混合,2012年之后,由僧人演出。

笔者:所有的演职人员都是僧人吗?

琪:藏戏演出的舞蹈演员是由村里的15—16岁的男孩女孩担任,僧人跳舞不好看。

笔者:演员中年龄的结构比例?

琪:最小的25岁左右,最大的38岁左右。

笔者:在演员的选择上有什么条件?

琪:演君王或者松赞干布要选择长相帅气的,演女性角色的看脸型方面长相清秀的。嗓子要好,要具备这样的条件。从五六十个僧人中选择出来。演出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松赞干布有八个大臣,唐朝皇帝也有八个大臣,八个人同时要饰演两个角色,在换服装、造型的时间方面非常紧张。但是,没有办法,唐朝要八个、吐蕃要八个、尼泊尔要八个,没有那么多的财力支持。除了演员以外,自己还有乐队,包括扬琴、笛子、鼓,都是现场演奏。

笔者:藏戏团一共有多少个演员?

琪:最少35人,少于35人就不行了。

笔者:演员的培养模式?

琪:在演出之前要进行排练1—2个月的排演,如《松赞干布》每天排演两遍,包括动作表情,唱腔。当然,他们都不是非常专业的,但是都很认真。

笔者:年轻的新演员谁来教?

琪:通过老演员教授。我16岁中学毕业,17岁参加该藏戏团,当时,有很多以前参加该团的老人还在,老人教他们唱歌、跳舞、表情等。后来由他们来演出,现在由我们教授新演员。

笔者:在演唱时有没有乐谱?

琪:没有乐谱。

笔者:有没有剧本?

琪:《松赞干布》和《智美更登》有剧本。《白玛文巴》是我根据同名的书籍改变的,别的剧本由其他僧人改编的。

笔者: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对曲谱的学习是通过老演员的口传心授?

琪:通过老演员的口传,如松赞干布、智美更登、白玛文巴三个人物的唱腔是一致的;松赞干布和智美更登的大臣的唱腔是一致的。运用这种技巧可以演出其他的藏戏。

笔者:“南木特”藏戏传入后唱腔是跟拉卜楞寺的一模一样吗?

琪:基本上是一样的,可能有一点点的差别。去年我自己去了拉卜楞寺观看“南木特”的演出,现在是由俄巴扎仓(红教寺)僧人在演出。他们演出的《松赞干布》和《智美更登》跟我们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白玛文巴》差别比较大,红教寺走路、对话都没有讲究。壤塘地区演出的“南木特”藏戏与我们非常相近,因为都是有日洛活佛传授的。日洛活佛在拉卜楞寺学习过藏戏,加之自己又很有天赋,懂音乐,嗓子很好,可能对戏做了稍微的改动。

笔者:那我们应该怎么称呼咱们剧团呢?

琪:麦洼藏戏团。

笔者:在甘肃夏河红教寺演出时会采用售票制度?咱们剧团的运营方式是什么呢?

琪:我们从来没有售过票。去年是我们藏戏团成立30周年,6月份举行了演出,当时阿坝州文体局局长巴桑等人前来参加。要不然一般都是过年期间演出,所有观众在这个院子中观看演出,不收取任何费用。白天我们演出藏戏,晚上演出如弹唱、小品、相声等节目。

笔者:晚上演出弹唱、小品、相声的都是僧人吗?

琪:因为过年,白天看完藏戏以后,晚上自发组织的弹唱、相声等,不光是僧人,其他人员都可以参加。村中嗓子好的都可以请他们上台唱歌,这边还有一个麦洼锅庄,还有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一个老人会的牛角琴演出。

笔者:政府现在有没有资助?

琪:之前什么都没有,如演出时,文成公主的服装是由被套做成,其他道具由村子里手巧的人利用纸箱做成。去年县文体局给了他们5万块钱,做了《松赞干布》的所有服装和布达拉宫的背景幕,舞台也由政府资助修建。去年开始,县上要求我们演出一些“格萨尔”藏戏,之前,我们是没有演出过“格萨尔”藏戏的。

笔者:在演出之前有没有什么特定的习俗?

琪:没有,直接开始演。

笔者:演出之前有没有什么禁忌?

琪:没有。

笔者:传统的演出时间是什么时候?

琪:以前在夏天演,为藏历六月四号,是藏族聚居区的煨桑日,但是后来因为该地是牧区,夏天非常忙,后来改为冬天,为藏历的十二月二十七、二十八日,或者藏历十二月三、四日。

笔者:起初为什么会选择藏历六月四号这样一个时间呢?它有什么特殊性?

琪:当地原来都是游牧,大家居住的十分松散,只有在这一天,所有的人在此汇聚煨桑,如盛会一般,所以选择这一天主要是因为人员比较集中。

笔者:一般藏戏的演出持续几天?

琪:一般是两天,中间隔一日,一天只演一部戏。

笔者:现在也是这样的习俗吗?

琪:是的。活佛在世时,去过阿木乡、色地乡、若尔盖,受到了一定的好评。去年赴成都参加了西部博览会,在县上也演出了几次,虽然都受到好评,但是我们的条件依然很差。

笔者:观看藏戏的演出观众的年龄层次结构?

琪:都有。可能老年人多一点,但是年轻人也很多。对于老人来说,他们是喜欢看戏的,但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信仰,因为当时日洛活佛说看一部《松赞干布》的藏戏相当于念了100遍嘛呢,因此他们看戏更有动力。

笔者:在没有修建现在的舞台之前,咱们在哪里演出?

琪:就在这个院子里面演,舞台布景挂在两根柱子之间。在此之前,麦洼乡有个大礼堂,我们在那里面演出。大礼堂大概是1969年修建,修建的非常好,都是用木头搭建,宽有50米,长有200米左右。舞台设计的非常好,是圆形的,两边有上下的梯子。

笔者:舞台背景是怎么来的?

琪:以前是绘制的,现在是在网上搜索后,选择像素非常高的图片印制。

笔者:人物造型主要是通过什么来完成?

琪:主要是通过服装、化妆造型去完成。

笔者:在购买服装时怎么选择的?

琪:藏族服装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随意选购;唐朝的服装的选择借助网络搜索,查询同时代唐朝的服装什么样子,根据这个购买。刚开始演出时,演出《松赞干布》就穿本地的藏装,因为不知道拉萨当时的衣服是什么样子。演出尼泊尔时,就把藏服脱掉,演出唐太宗时,就穿一种龙袍。

笔者:咱们剧团在演出藏戏时所跳的舞蹈是拉卜楞地区的舞蹈还是麦洼当地的舞蹈?

琪:《松赞干布》中一共有四段舞蹈,从传入时选用麦洼本地的舞蹈,后来,知道这种舞步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自己又不会跳舞,就让上学的学生教我们。

笔者:在演出中有没有自己的程式化的动作?

琪:有,国王有自己特定的上场步伐、表情。

笔者:“南木特”藏戏的乐队中使用了哪些乐器?

琪:扬琴、二胡、笛子、鼓、嚓。

笔者:乐队的传承是怎么样的?有没有乐谱?

琪:是没有乐谱的,是由当地的一位很有天赋的老僧人,由他教授给年轻人的。

笔者:乐队演奏的曲调大概有多少首?

琪:大概有13—14首,比如国王有自己的步法,会用特定的音乐,大臣又有自己的步法,会选用另一种音乐。以前在县藏文中学有自己的藏戏团,在剧本的后面附有曲谱。

访谈2:南木特藏戏民间班社传承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香格普(山卡岭)村藏戏负责人:旦正加布(当地又名旦代,以下简称旦)

人物简介:旦正加布,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香格普(山卡岭)村人,74岁,1951-1955年,在扎西寺为僧,1955年还俗。

访谈时间:2014年10月14

访谈地点:香格普村

文化背景:“南木特”藏戏在安多民间的传承称为“南木特”,强调“南木特”藏戏给予人们的仪式意义。青海省和日村、夏河县的香格普村、合作市周边的隆桑村、新寺村、卡尔囊村、扎德村,碌曲县的二地村、卓尼县的江车村及四川省若尔盖县的降扎乡等地,在当地村民眼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南木特”藏戏是一种神圣的宗教仪式。民众通过作为宗教仪式的“南木特”藏戏的展演,表达对过去的一年中神灵对村庄及民众庇佑的感恩以及对来年生产丰收、生活祥和的期盼。

笔者:旦老师您好,能大概介绍一下咱们村子南木特藏戏的起源吗?

旦:香格普村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唐尕昂乡,地处赴拉卜楞寺朝拜的途经之地,每年过年,路逢前去拉卜楞寺朝拜的信众,村民们会以“空中抛举”的形式向路人表达新年的问候以及美好的祝福,但在一次抛举中因文化差异发生冲突,在村里老人的劝解下化解。在此之后,该习俗被取缔。当时,“南木特”藏戏在整个安多地区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村中老人的商议下,前往合作寺,恳请合作寺第五世赛赤活佛传授“南木特”藏戏。五世赛赤活佛欣然接受并亲自带领该寺僧人贡曲来到村中,委派贡曲担任传授“南木特”藏戏的重任。

笔者:您能说一下整个村子“南木特”藏戏的发展历史吗?

旦:是拉卜楞藏戏传到合作寺后传到该村落。1952至1958年连续演出;1958至1962年中断,1962至1964年间演出,1964至1978年中断;1962年,藏戏演出服装被没收,1978年开始恢复,1978年间大部分的服装从兰州购买回来的。1978年之前,只有《松赞干布》,1978年恢复以后排演《智美更登》,于1980年开始演出。1978年恢复时期,由于该村剧本被毁,我在合作寺剧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记忆、相关书籍,进行撰写剧本。

笔者:每年的展演时间是什么时候?有无特定的演出禁忌。

旦:(香格普)一年演两次,分别是农历的四月三、四号和农历的九月二十一、二十二号,一般在演出前的一个月组织人员开始排演。从开始排演至演出结束,主要演员不许行房事,需保持身体的洁净,不许抽烟、喝酒、吃大蒜。知合部落以前规定在演出的前一个月,不许抽烟、喝酒,不许吃大蒜、韭菜、少喝茶,喝由柏树熬制的水,有利于嗓音的保护。现今要求在演出前七天,做到以上禁忌。

笔者:展演“南木特”藏戏的场域有无特殊的布置规定?

旦:一般采用广场演出的形式,以“白色帐篷”为舞台,三面朝向观众,观众围场而坐。帐篷中央挂置唐卡和佛像。香格普村“南木特”藏戏演出剧目《智美更登》时,设置佛龛以三盏酥油灯供奉金刚菩萨唐卡,佛龛右侧挂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唐卡,左侧挂置释迦牟尼唐卡,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唐卡右侧挂置合作寺赛赤活佛画像。佛龛正前方置供桌,供桌两侧各置胜利幢一把,供桌上方摆放鲜花、苹果、橘子等供品。供桌后方摆放椅子,意为佛祖、君王的宝座,身后置宝伞,供桌两侧摆放长椅,为大臣座位。供桌下方铺方布以摆放信众供奉的糖果等。帐篷后方是演员的更衣室,放置道具、服装等物。

笔者:演出前还需要做什么准备?

旦:举行“南木特”藏戏演出这一天,也是全村人的集会,除了演出“南木特”藏戏的演员外,村民分别担任起观众、厨师、剧务等不同的角色,所有的一切,构成南木特藏戏“以戏代仪”仪式的全部要素。香格普村在举行“南木特”藏戏演出时在舞台的左后方搭建厨房,做饭(煮肉、烩菜)、熬制奶茶、为所有村民提供餐食。在舞台的左侧另搭建三座帐篷作为宴会厅,用以招待前来观戏的僧侣。

笔者:那您能描述一下“南木特”藏戏的整个演出的过程吗?

旦:首先要祭祀山神。甘肃省夏河县的香格普村、合作市周边的隆桑村、新寺村、卡尔囊村、扎德村的“南木特”藏戏演出之前,全体演员盛装在望得见本村山神的高地进行祭拜,村落的守护神是村中不同宗族集团共同认同的标志,参与“南木特”藏戏表演的所有演员,不分男女,通过煨桑、诵经等方式祭拜神灵,向保护神完成答谢、请罪、许愿等活动。演出之前的祭祀山神行为,是为了对本村落守护神表达敬意,答谢守护神这一年对这方土地的佑护,在表达集体意识的同时也是个体意愿的表达,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请求守护神的原谅,祈愿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祭拜山神结束后,演员回到演出场地,在场地内为圈而坐,集体诵经,起“净场”之效。诵经结束后,演员进入后台造型,准备演出。接着就是演出正戏。目前在夏河县的香格普演出的“南木特”藏戏有《松赞干布》与《智美更登》。通常先演出《智美更登》。在《智美更登》的演出过程中,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剧中举行的宗教仪式如诵经、烧垛等,均采用真实的表现手法,现场请僧人诵经鸣鼓,焚烧垛品,在表现王子目睹百姓们困苦难当、民不聊生的惨景后,开仓赈济救助众生的场面时,真实地将先前供奉在供桌前的糖果等向民众抛洒。在演出中,还有民众不断向供桌前进奉糖果、酸奶、水果等供品,在演出中有信众不断向剧中人物磕头,朝拜。演出结束后全村集体叩拜。藏戏演出结束后,全村老小,排进帐篷内进行叩拜。一般以额头轻轻触碰一下供桌,并献上不等的礼金以示供养。叩拜队伍中有年迈的老人,亦有妇女携襁褓中熟睡的婴儿一同前来叩拜,俯身将背在后背襁褓中婴儿的额头轻轻触碰在供桌前。在村民进行叩拜时,“南木特”藏戏中专门表演舞蹈的演员在空地处依然唱歌起舞,在村民们结束叩拜后,再由他们进行叩拜。最后是集体聚餐。在所有的演员结束叩拜后,当天的“南木特”藏戏演出结束。为“南木特”藏戏专门搭建的厨房为大家提供饭食,主要有羊肉、烩菜、糌粑、奶茶,全村人齐聚“南木特”藏戏演出的场域集体聚餐。

笔者:“南木特”藏戏中主要有哪些伴奏乐器?

旦:鼓、镲、笛子,有时候用过唢呐。现在只用鼓、镲在舞蹈时给出节奏伴奏,其余时间用录音。

访谈3:“南木特”藏戏专业剧团之黄南藏族自治州团长:仁青加(以下简称仁)

人物简介:仁青加,男,藏族,1966年生,青海同仁人,青海省藏剧团、黄南州民族歌舞团团长,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黄南藏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编剧。

访谈时间:2014年7月3日下午14:00

访谈地点: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

文化背景: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剧院、青海省藏剧团,本着继承和发扬传统藏戏艺术的目的,深入民间,挖掘整理“南木特”藏戏剧本、唱腔等,在民间“南木特”藏戏的基础上,重新修改、提升、创排大量优秀剧目。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剧院、青海省藏剧团先后获得国家的各种奖励及国家艺术基金的获批,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树立了民族自信心。同时,本着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宗旨赴各村寨、乡镇演出,深受民众喜爱。

笔者:团长,能简要介绍一下“南木特”藏戏的源起情况吗?

仁:“南木特”藏戏来源就是两个寺,一个是拉卜楞寺,一个是隆务寺。但是,这两个寺院里面,拉卜楞寺的藏戏流传的比隆务寺的广泛的多,隆务寺的藏戏比拉卜楞寺的藏戏历史更悠久。隆务寺的来源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形成的藏戏,是西藏往安多地区下传播的,所以它的历史比拉卜楞寺的长。隆务寺的藏戏从一开始演出到1958年以前,它是非常的封闭,因为它的藏戏只能是穿袈裟的寺院内部人观看,那个时候的老百姓想看藏戏是要打扮成僧人的样子偷偷的去看,一般俗人是不让看的,它以这样的形式一直保留下来。1958年,隆务寺演藏戏的部分僧人在隆务地区成立了一个藏戏团,但这个藏戏团不到一年就解散了。除此之外,隆务寺藏戏没有传播。隆务寺的属寺特别多,包括青海、甘肃等都有它的属寺,但它的藏戏没有传播,它是比较保守的,在隆务寺内部也延续了200多年,在1958年以后就没能演成,它的唱腔、它的演出的一些形式在民间传播的比较少,可以说近一半失传了。目前为止,原来我们团有两个老藏戏专家,他们两个不断的去学习研究,我们团演出《诺桑王子》的前半部分,下半部分的时候用隆务寺一些典型的唱腔,它的一些形式,将隆务寺演出的有些东西搬进来,我们可以说是隆务寺藏戏。目前在黄南地区的就二十多个民间藏戏团里面大部分实际演的主要是拉卜楞寺的藏戏。所谓的黄南藏戏,后来大部分是从1940年代至1980年代从拉卜楞寺传过来的,包括我们的江什加,很多的藏戏有些去学的,有些是拉卜楞寺的人过来教的,就这样传播的。1980年代初,藏族聚居地的很多东西可以恢复了,同时,老百姓非常期待看到藏戏,1980年代这个藏戏就大规模的,可以说像西方的文艺复兴一样藏戏也就在黄南地区复兴起来了。

笔者:目前青海省有哪些“南木特”藏戏班社?

仁:1980年代至今,民间藏戏(包括寺院藏戏)全部加起来有二十几个,现在活跃起来的只有十二家,现在很多寺院就不演了,改革开放以后就不演了,现在十二家里面有七家是比较活跃的。有些寺院就把藏戏不会当成一种娱乐的或者民间一个戏剧的形式,它是一种宗教的形式,比如说哪个活佛把“八大藏戏”里面的《智美更登》定在什么日子,什么样的形式去演,一年当中就在那儿演一次,而且是作为宗教仪式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这几年组织寺院的藏戏时,培养不起来,因为,一个动作也不能改,歌词也不能改,当时活佛怎么教的国王走几步就几步,多一步都不行。所以这些都调动不起来,我们现在就是能调动起来的有这么十几家,其中演的比较好的有这么几家。

笔者:具体是哪几个班社能说一下?

仁:寺院有隆务寺、德钦寺、曲格寺、和日寺、果格寺、琼贡寺、瓜什则寺、浪加庙;村庄有浪加村、江什加村、加毛、苏乎日村、和日村、扎毛牙什当村、娘加村、双处村、双朋西村、尖藏村;其他社会团体有河南县托叶玛完小藏戏团、河南县西倾乌兰牧骑藏戏团、泽库县文化馆格萨尔艺术团、同仁县双朋西小学藏戏团、同仁县逸夫中学少儿藏戏团。

笔者:现在咱们青海的“南木特”藏戏演出时是将隆务寺和拉卜楞融在一起,还是只演拉卜楞寺的这一种?

仁:刚开始传播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拉卜楞的那种演出形式,因为拉卜楞的藏戏的调大部分都是民间调,当地的曲子,再说他的乐器据说是从五台山学过来的。琅仓活佛特别喜欢戏剧,他曾经在内蒙待了十几年,期间每年冬天在北京。据我在1989年对他的采访,琅仓活佛说他和梅兰芳关系很好,他看过梅兰芳的很多戏。后来返回到拉卜楞寺来,嘉木样活佛给他下任务排演了《松赞干布》这个剧目,当时组织者是琅仓活佛,拉卜楞寺为什么演出的时候有些角色穿京剧的服装,就是受到了京剧的影响。后来拉卜楞寺把这些演藏戏的人派到拉卜楞寺的其他分寺,包括果洛、阿坝、甘孜,很多属寺院去派人去教,有些地方如我们泽库的和日寺等尼马河寺院,活佛专门派几个人去拉卜楞去学,后返回寺院演出,包括我们上面有个村子叫江什加,江什加的一个传承人叫李先加,李先加曾经在拉卜楞当过僧人,他的老师是我们那个双朋喜村的,他的老师是我们村子的,一个是拉卜楞寺的,一个不是,李先加在拉卜楞寺看了许多藏戏,1958年不是回不去了嘛,他回家以后,组建了江什加的这个藏戏,它是由拉卜楞寺的藏戏传过来的,但是拉卜楞寺的藏戏传过来以后,唱腔上有很大的变化,跟拉卜楞地区和这边很多地区唱腔不一样。因为隆务地区,夏日仓一世的道歌和嘛呢调。黄南地区是道歌曲调非常丰富的一个地区,所以自然而然的藏戏的很多唱腔里面有道歌,利用的特别多,跟拉卜楞寺不一样唱调。黄南藏戏就是传播过来以后,刚开始演出的时候,也许有可能穿京剧的服装,这个有后来包括很多寺院全部改进了。黄南这个地方民间的谚语,民间的说唱,也是整个藏区最多的一个地方,这是一个文化中心,融入这些因素的藏戏的导向,也慢慢的变了,跟拉卜楞寺有些不一样,所以就是这些方面藏戏就短短的几十年吧,六十年,它形成一个青海“南木特”藏戏独特的东西,它刚开始完全从拉卜楞寺传到这里,这的土壤里它又形成了自己的东西,在服装、道具、语言、唱腔,这些跟拉卜楞寺藏戏有非常大的区别,我们经常做这个,非常清楚。

笔者:仁团能给我介绍一下咱们剧团的详细情况吗?

仁:我们这个剧团就是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由我们这里有两个老先生,两个都去世了,都是藏戏专家,多杰太和华本加,他们两个就从1979年开始,接近民间藏戏,尤其是隆务寺的藏戏。1979年那时候隆务寺以前演藏戏的人都还在,道吉塔老师排了一个《诺桑法王》,由化贡加排了《意乐仙女》,可以说是《诺桑法王》的后半部分,这两个戏在1980年代排的,是非常的典型的民间的戏,第一次搬到舞台,尤其是后半部的《意乐仙女》,可以说当时是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界轰动了,这个戏是我们团的保留剧目。而且,从剧本层面看,这个剧还是一流的。我研究藏戏,所有的藏戏超越他是非常难,因为我们这个团的刚开始起点比较高。现在我们搞藏戏难度相当大,再超它是非常难,因为我们一步一步地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没有年年搞藏戏,三四年搞一台,四五年搞一台,但是,这一台是从剧本开始一直修改,剧本一直在讨论,再修改,再修改,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的六台戏,我们来排的这些都是精品,可以说是藏戏的精品。当时在1996年,在北京演出时,中宣部的一个专家说过,现在国内能与京剧和昆剧媲美的少数民族的戏曲,只有藏戏,而且这个藏戏不在西藏,就在青海,当时的评价相当高,因为这六台戏都是“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该拿的奖都拿了,全国少数民族的从《诺桑法王》《意乐仙女》《苏吉尼玛》《金色的黎明》《藏王的使者》《格桑花开的时候》,就这六台戏,从1980年代到现在这么多年,这六台戏可以说是藏戏的经典作品,现在恢复起来非常难,从演员到条件是达不到的,现在我们很多演员都已经退休了,他们是一个时代培养出来的,可遇而不可求。在我们这个团里,安多地区著名歌手这样的人特别多,人才特别集中,所以一唱根本不一样,第十世班禅大师到甘南视察的时候,我们在甘南演出,班禅大师就没有看甘南的节目,就直接看我们的《意乐仙女》。1982年演的非常震撼,班禅大师非常喜欢,1988年我们去日喀则演出的时候,班禅大师亲自打电话给当地的专员,在我们的跟前打电话,就说目前我们是中国藏族地区最好的一个藏戏团,“到你们日喀则去,也是你们的荣幸,你们一定要把这个剧团接待好”。当时我们的接待规格相当高,1988年因为这六台戏,我们团当时是最好的团,少数民族戏剧当中拿的奖最多的一个团。可以说是政府也认可,当然老百姓也认可,但是这几年,因为很多原因,我们从2007年到现在没有排一个藏戏,小戏排了,但是大戏没排,今年下半年也就是十二月以前上了一台戏。这个剧团呢,从1965年组建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都是革命文艺宣传队性质。从1981年开始演藏戏;1998年青海省批准命名为青海省藏剧团。1998年到现在,加起来一共100多个人,这里面藏戏演员就30-40个,乐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解散了,原来有个很好的乐队现在没有了,小型的乐队有,大型的乐队没有,就是这个情况。

笔者:咱们现在说的三四十个演员的年龄结构层次大概是多少?

仁:最大60多岁,今年还没有办退休手续,最小的是20多岁。

笔者:他们是来自民间还是这种专业?

仁:有些是大学毕业生,有这方面的特长,有些是青海艺校的,但没有一个专门学藏戏专业的,因为是青海、甘肃都一样,西藏大学有个藏戏专业,其他地方都没有学藏戏的专业,都是跟民间学、跟团里学,都是这样的。

笔者:那我们这边主要的学习模式和过程呢?

仁:我们从1990年代开始,思路比较开阔一些,不像西藏,也不像其他地方,我们每年把西藏的专家请到这来,西藏藏戏民间的团也好,专业团体也好,我们就不断的去学习西藏藏戏的程式化的很多东西,也派人去那面学,包括唱腔、包括鼓点,我的目的就是排一台戏,就能成为整个藏戏的一个综合,现在不是安多藏戏和西藏藏戏分得比较清楚吗,我把这些全都放在一起排一台戏,把所有藏戏的优点能吸收的吸收过来,我们去北京,去年已经定了,明年是我们团的团庆,团庆以前把这个戏要排下来。一个是现在我们的人员结构比较差,第二就是这几年的对藏戏这方面我们的投入比较少。第三就是我们压力比较大,我们以前这些藏戏全都是全国的精品,再排一个比以往更好的非常难,像果洛,我们海南这些剧团相对比较轻松,他们自主排的精品节目,剧目比较少一点。而我们这边的老百姓爱看戏,懂戏的人很多,你排不好,反而得不到赞美,而且还有很多质疑,所以我们排这个戏很有压力,准备了一年多,还在准备,这是一个大型的、可以说是能代表这几年创作水平的、比较好的一部藏戏精品,大概是这样的。

本文以“南木特”藏戏多维传承载体为核心,分别呈现三位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实录,以期呈现“南木特”藏戏在不同自然地理空间和区域文化空间中的独特叙事,以飨各位学友。

猜你喜欢
拉卜楞寺松赞干布藏戏
虚实相通:从松赞干布的“賨王”封号看中国古代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藏戏面具
拉卜楞寺“道得尔”仪仗音乐的历史梳理①
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夏季采药活动的调查研究
浅析巴塘藏戏在演出形态方面对西藏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松赞干布与石榴——解毒止泻说石榴
拉卜楞寺院羌姆仪式的动态过程与认同功能
九世班禅与拉卜楞寺间的史实考究
传统藏戏的新时代再造——评新编藏戏《朗萨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