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2022-10-10 12:09吴玉兵
学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个性化微课教学内容

吴玉兵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中心学校,甘肃张掖 734000)

教育作为我国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增强综合国力,培养和储备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育教学一直致力于改革和创新,不断探索更加适合教育教学需求的教学模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缜密、思维严谨的教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拓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奠定小学数学在小学学习阶段的重要地位。

一、对微课的认识

近些年来,微课作为全面兴起的一种创新性教育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整合、拓展并构建出结构化的教学资源,通过碎片化的学习内容与简短的学习时间,将教学资源和内容全面呈现出来,深受学习者的喜爱,微课凭借信息化、碎片化等优势,更加适用于自主学习的人群。微课主要以简短的教学视频为构成核心,同时涉及与教学内容和主题相关的教案、课件以及教学反思和总结反馈等辅助性学习资源,呈现出主题式、结构化的教学内容,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应用与传播,并及时得到相应的反馈和总结,因为其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全面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全面确认主讲人的讲授地位,主讲人能够将简短的教学内容、资源和时间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同时也可以设计制作出经典示范案例,强化学习情境,配备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工具,能够不断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微课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着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判断力和缜密的思维。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对于学生的思维、分析理解能力和推断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学科中复杂灵活的知识点。微课的具体应用能够全面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凭借较强的引导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公式时,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充分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运用思维分析能力来推断公式的构成。

其次,兴趣决定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教学内容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学生往往较难在几十分钟的一堂课内,从头到尾保持十足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尤其是数学学科相对枯燥的特点很容易导致学生上课走神,以致听不懂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长期下来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课堂教学质量更会直线下降。使用微课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并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后续的教学工作有序地开展。

(二)辅助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微课以视频教学为核心内容,涉及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教学进度控制,以及教学总结反馈等多方面内容,与教师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利用微课展开课堂教学,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呈现教师课前设计制作好的课件以及课程进度教学计划等,有利于教师合理把控课堂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进度的合理性,有效避免“头重脚轻”现象的出现。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充分发挥着辅助引导的作用,由于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自身的思维分析和逻辑判断能力有所欠缺,缺乏对外界事物的客观理解与认知,因而教师需要结合微课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微”的作用和意义,及时关注和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实际学习情况,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有重点地进行强化指导,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不断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

(三)促进各类教学元素有效渗透

微课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以多方面的优势特征帮助学生在简短的时间内快速抓住教学重点,并及时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微课在应用过程中充分凸显出“微”的作用,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微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指导,打造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辅助性的引导作用,并不会对课堂教学的完整性造成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式,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搜集和整合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大的便利性,同时更好地将教学课程中的各类教学元素进行融合渗透。例如小学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对学生而言较为复杂、凌乱,利用微课教学形式对所有数学知识点进行梳理,能帮助学生构建清晰完善的学习框架,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完善微课应用体系,明确微课教学主题

首先,有必要构建完善的微课教学应用体系,确保微课应用规范合理。微课应用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一方面,学校需要结合微课的使用情况对小学数学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安排,包括数学课程教学时长、课时设置以及教师配备等方面。学校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流程以及微课应用体系进行明确的规范和界定,确保数学课程教学与微课应用的匹配性与有效性,提高教师微课教学的应用能力,加强对教师信息知识和设备使用技术方面的辅导与培训。要求教师对微课应用形式、教学模式以及微课的合理选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全面的基础保障。在微课应用形式的选择方面,教师需要充分把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巧妙引入微课教学视频,注意微课视频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微课教学。

其次,明确微课主题,突出课堂教学主体。微课视频是教学内容主题式的全面呈现,以简短的教学内容和时间有重点地突出了教学核心主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围绕核心主题展开教学,利用微课教学时应当重点突出微课主题,明确教学目标,避免出现微课内容杂乱无章的现象,从而影响课堂微课教学效果,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微课在教学中始终发挥着辅助性的引导作用,对于教师和学生同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需要充分确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引,合理控制教学进度,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微课教学。

(二)微课设计制作个性化与教学个性化的结合

微课在设计制作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由性,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对微课的教学模式、内容及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制作,微课因此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无论是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上,还是学习态度、个人成长等方面。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结合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微课视频进行个性化教学,以便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将微课视频设计制作的个性化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有效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辅助性教学作用,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水平,确保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注重微课教学视频的重点性和可行性,可以灵活利用音视频、动画、图片等素材来增强微课视频的设计感和个性化特征,不仅能够极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课前预习阶段的有效应用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课前准备阶段和学生对内容的预习阶段。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等相关资料时,首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设计制作出完善的微课视频,通过线上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微课视频预习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做好课前预习,并做好问题的记录和总结,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解答与指导,同时也能够逐渐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也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合理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课堂训练、课后总结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定。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时需要充分按照课前制作好的课件开展教学,合理控制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进度,确保整节课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微课在课前的有效应用能够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夯实基础,促使学生将上堂课所学的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知识框架体系。

(四)微课在小学数学课中教学的有效应用

首先,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充分把握这一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一方面能够缓解学生对数学感觉枯燥乏味的认识,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与实际运用,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学生预习的内容与接下来课堂讲解的内容有效衔接起来,为学生梳理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既缓解了学生的情绪,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其次,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时需要注重思维教学,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直接目的,促使学生在接受思维教学过程中不断形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探究以及合作讨论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所要具备的良好能力,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事半功倍之效。利用微课视频重点突出重难点时,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例,将教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善于分析、联想,从而解决问题,尤其是对数学学科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点,可通过微课动态立体的生动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和学习。例如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部分教学内容涉及统计信息的分类整理、数据收集以及统计图的绘制,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数学思维。如以全国人口数量分布以及城市人口数量分布情况为例,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指标参数,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对城市及全国性人口数量进行统计汇总,并分别绘制出全国人口和城市区域人口数量分布的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正确发散学习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思维判断能力。

(五)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后巩固的有效应用

微课教学模式下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从课前预习到课中学习,再到课后的复习巩固都需要充分发挥微课的应用价值。微课在课后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和深度拓展,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框架,实现“二次学习”,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最后十分钟或者课后,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的课后例题通过微课进行展示,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点与实践运用的有效融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避免学生学过就忘。课后复习巩固环节往往更具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来看是对新旧知识的一种全面迁移,为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微课是发达时代的信息化产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辅助性引导作用,在很大限度地保证课堂教学完整性的基础上,能够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越来越受到更多师生的欢迎。同时,微课的有效应用需要建立在完备的微课应用体系和恰当的引入时机的基础上,在设计制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合理设计微课视频,确保微课视频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猜你喜欢
个性化微课教学内容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