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活血降浊方治疗老年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观察

2022-10-11 01:52袁海丽
光明中医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丹参黏度活血

袁海丽

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机体脑组织局部区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损伤机体对应的神经功能,进而出现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失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的一组病症。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病因基础,因此,凡可产生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也往往是引发脑梗死的常见病因[1,2]。现代医学统计研究已经证实,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缺乏适当的体育活动、精神失节等均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这些因素中的大多数为可控性因素。此外,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从而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病后康复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影响生活质量[3]。在脑梗死的临床分期中,将脑梗死发生后的14 d至6个月内称为脑梗死恢复期,在这个阶段,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治疗则以康复、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控压等对症治疗和康复理疗为主,在这个时期,有效的治疗会对患者疾病的转归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医治疗则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要治则[4]。本研究主要观察在基础治疗上应用自拟活血降浊方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90例在开封市中医院老年病科(2019年4月—2021年6月)进行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把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中25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观察组中26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观察对象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纳入标准经诊断、影像、实验室等临床综合检查确诊为脑梗死,且符合相关中西医诊断标准[5, 6];年龄在60岁以上,首次发病且病程在14 d至6个月内;患者知晓本次治疗方案,自愿配合。

1.3 排除标准存在明确的肝肾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循环障碍性疾病;病程在14 d以内(急性期)或6个月以上(后遗期);对治疗中使用的药物存在明显的应用禁忌;具有精神类疾病或不能自主表达自身意志。

1.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对症治疗,包括调脂控压、营养神经、维持内环境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支,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10011)治疗,每次1支,每天1次,疗程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拟活血降浊方,组方:生山楂18 g,制何首乌6 g,女贞子10 g,枸杞子6 g,丹参15 g,川芎9 g,石菖蒲6 g,葛根6 g。打碎制丸,每次6 g,每天3次。连服30 d。

1.5 观察指标

1.5.1 神经功能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进行检测和比较。

1.5.2 血液流变学于治疗前后应用血流变分析仪对2组患者的血流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进行检测和比较。

1.5.3 不良反应对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比较。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治疗前,2组血清神经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NSE、S100B蛋白、MB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例,

2.2 血液流变学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血浆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续表3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例,

2.3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共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3例(其中2例为皮肤瘙痒,1例为面红出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观察组患者共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4例(1例皮疹,1例眼胀,2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154,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心脑血管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脑梗死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预后差、致死致残率高的特点,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持续影响患者的生活,因此需要对其病情进行有效的监测,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7]。研究表明,血液指标是评价脑梗死病情的重要方面,简便快捷,对于医师快速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目前的临床诊疗过程,血液指标较多,其差异性也较大,而本研究通过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一些相关指标的水平变化来探讨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8]。

在临床对于脑梗死的研究中,发生脑梗死较常见的因素即形成脑血栓,其病因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引发机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也是造成脑梗死发生的重要病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红细胞易发生聚集现象,使血液的黏稠度显著上升,所以,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对于评价患者的病情以及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也具有一定的意义[9]。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是丹参的水溶性提取物,能够通过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而发挥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并且具有抑制疾病进展、促进患者恢复的作用[10]。还能够对患者的内皮功能和微循环起到显著的改善效果,而且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保持斑块的稳定,进而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通过多途径达到活血通络的目的[11]。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有所减退,且多数合并有基础性病症,用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易产生新的药物不良反应,从而加重疾病程度,影响转归。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虽然没有脑梗死的概念,但是中医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长期用药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12]。在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案里,补肾、活血、化瘀等也是常见疗法。本次治疗方案中采用的活血降浊方,是一种纯中药制剂,方中生山楂具有行气化瘀、化浊降脂的功效;制何首乌性温、味苦涩,具有补益肝肾、收敛精气的功效,能够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强筋壮骨;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入肝肾而发挥滋补肝肾的作用,补肝肾的同时又兼清虚热,肾得补而五脏俱安,精气足而百病消;有研究表明生山楂、制首乌中的成分能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女贞子能够降低血脂;而枸杞子、丹参、川芎不仅能够增加补肾之力,而且能活血化瘀;此外,石菖蒲行气化湿,现代药理学表明还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对抗脑损伤的作用;葛根补肾生津。全方合用,补中有清,共奏补肾、活血、化瘀、降浊的功效。现代医药研究分析也表明,山楂以及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其有效成分可以发挥降低血液黏度、对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而川芎和丹参可以发挥纤溶样作用,在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可以增强红细胞的形变能力,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1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积极的常规性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具有重要的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相关功能指标均有了较大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其水平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自拟活血降浊方,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更优,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增加,提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降浊方,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用常规对症治疗配合自拟活血降浊方,可以更加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过程未发生明显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猜你喜欢
丹参黏度活血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UHPLC法分析补肺活血胶囊中12种指标成分
浅谈氧化铝溶胶制备中溶胶黏度的变化
本草园——丹参
测试条件对橡胶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分析
内燃机油黏度特性和分类标准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治神经衰弱
丹参行情在震荡中上升
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