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临床观察

2022-10-11 01:52
光明中医 2022年19期
关键词:千金肺部炎症

邓 华

肺部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复杂,病因包括免疫系统受损、病原体微生物入侵等。西医的治疗方法大多以抗感染和抗病原体微生物为主,虽然近年来的西药种类不断增加,但患者自身的耐药性问题始终是影响最终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1]。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属于热病中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病因是患者外感风热病邪或六淫邪气,进而导致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随着当前中医的快速发展,中药在去热解毒、清肺化痰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或能有效改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性[2]。近年来,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逐渐被应用于治疗肺部感染患者,且大部分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为进一步探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对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了80例患者,现将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55.04±2.31)岁;病程18~80 h,平均病程(35.23±5.26)h。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6~63岁,平均年龄(55.34±2.45)岁;病程18~80 h,平均病程(35.28±5.31)h。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①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黄或带血)、舌苔发白或发黄;②患有其余的临床症状,如经常性寒战、恶心、胸闷、气喘、便秘等;③肺部听诊有明显浊音和湿啰音,支气管呼吸音较低;④使用胸部X片检查,存在片状或斑片状浸润性阴影,肺部出现明显炎性改变。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和精神疾病;有肺结核;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抗感染西药治疗,选取100 ml的0.9%氯化钠与2 g的头孢呋辛钠(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75,规格:1.0 g)给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患者需连续治疗2周。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方药组成:生石膏(先煎)30 g,鱼腥草30 g,冬瓜仁12 g,芦根、黄芩、知母、瓜蒌各15 g,桃仁、杏仁各12 g,川贝母、炙麻黄各9 g,甘草6 g。胸闷、胸痛情况严重的患者,可增加延胡索、郁金各12 g;针对邪热郁久、浓痰腥臭的患者,可增加薏苡仁20 g,金银花15 g,连翘12 g;针对咳血痰的患者,可增加仙鹤草20 g,白芍15 g,焦栀子12 g;针对有严重便秘和喘促的患者,可增加枳实10 g,大黄8 g。使用冷水煎服上述药方,每天2剂,患者需连续服用2周。

1.4.2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②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主要包括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啰音消失时间;③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变化,主要包括白细胞(WBC)指标和降钙素原(PCT)指标。

1.4.3 疗效判断标准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炎症指标均恢复正常,胸部X片检查正常,则为治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炎症指标明显降低,胸部X片检查结果有好转,则为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炎症指标呈下降趋势,胸部X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的病灶并未完全吸收,则为有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炎症指标和胸部X片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WBC指标和PCT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WBC指标和PCT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炎症指标变化比较 (例,

3 讨论

西医认为,肺部感染主要是患者的肺脏组织出现了炎性病变,按照患者的发病原因大致可分为过敏性肺部感染、感染性肺部感染、放射性肺部感染3种,因此西医治疗的重点是针对患者的病因对症下药。然而对于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患者而言,单纯的西药治疗虽然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患者仍存在反复发热、咳嗽不易消失、肺啰音消失较慢等不良情况,整体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认为,肺部感染等热病主要是由风、寒、暑、湿四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当患者的机体受到这4个因素影响后,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热气邪毒通过人体的脉络和穴位全方位入侵患者的五脏六腑,最终导致患者体内的脏腑功能和气血功能出现紊乱的情况。而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的根本病因在于患者自身的正气不足,易受到外邪热毒的侵扰,当患者体内的邪毒过于旺盛时,则会出现咳嗽、咳痰、舌苔发黄等症状。因此,在针对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的治疗上,中医提倡以清热解毒、祛痰止咳为主。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所以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能明显改善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整体治疗有效率。在薄华利[3]的研究中,通过在热邪壅肺证肺炎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其研究结果显示,增加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患者,该研究认为,在热邪壅肺证肺炎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能获得更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与上述学者一致。分析原因为,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中包含了多种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中草药,在减轻患者病情上有显著作用。其中,麻杏石甘汤中的麻黄具有开宣肺气、平缓喘息的作用;石膏具有清肺解热的功效;杏仁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诸药合用,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千金苇茎汤是中医治疗肺痈的常用汤方之一,其中的冬瓜仁具有清肺化痰、利湿排脓的功效,与石膏、杏仁合用,可发挥止咳平喘、清泻肺热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川贝具有清热化痰、补气益脾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甘草具有利尿、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中和药效,减少其他药物的毒性,诸药合用,具有清热宣肺、化痰平喘的功效。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通过中医的方法调节患者体内的正气,减少外邪热毒对人体的侵扰,进而有效缓解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患者的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提高整体治疗有效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WBC指标和PCT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以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能明显改善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患者的炎症反应。在莫沃深等[4]的研究中,通过在重症肺炎患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其研究结果显示,增加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患者的WBC指标和PCT指标明显低于采用西医治疗患者,该研究认为,在重症肺炎患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虽然本文的研究对象与上述学者的研究对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样可以证实,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在改善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患者的炎症反应上有较好的辅助效果。分析原因为,麻杏石甘汤中的麻黄能明显抵制肺部感染双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抵抗流感病毒、病原体感染、缓解炎症反应上均有明显作用;杏仁中的杏仁苷成分可以通过杏仁酶分解为氢氰酸和苯甲醛,抑制患者的呼吸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实现止咳平喘的治疗目的,不仅如此,杏仁苷在分解后生成的安息香成分,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还可以减轻疾病给患者机体造成的疼痛感。根据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千金苇茎汤除了清热止咳的作用以外,还能清除患者的气道黏液纤毛,加快支气管黏膜分泌物的增加,稀释患者的痰液,进而保护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不受细菌感染,加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的肺功能尽快恢复[5]。千金苇茎汤中的黄芩可以有效抑制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伤寒杆菌;桃仁可以有效抑制人体的急性炎症反应,在抗过敏、镇痛、镇咳上有显著作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患者的炎症指标,清除患者体内的病原菌,缓解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全面恢复[6]。

综上所述,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不仅可以缩短肺部感染热邪壅肺证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除时间,还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在提高整体治疗有效率上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千金肺部炎症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虎家“四千金”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千金”原来指男儿身
对炎症的几种常见误解
千金醉琴
拯救营地
“第一千金”切尔西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