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头皮针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30例*

2022-10-11 01:52宋明霞
光明中医 2022年19期
关键词:林氏头皮针刺

朱 源 宋明霞 陈 叶 徐 红

中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规针刺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着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疗效有限。20世纪中叶后,医家们开始采用头皮针疗法,对中风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本课题采用的是林氏头皮针,是在焦氏的基础上,加上林老研创的新穴(静区和小脑新区)形成的。为探索研究林氏头皮针改善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中风病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体针组和头皮针组,每组3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性别 年龄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西医诊断要点[1]及《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判定标准》[2],并经影像学确诊。

1.3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首次发病,且发病1周之内者;(3)年龄40~80岁;(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方法体针组: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急性期后(由神经内科医生进行评估,病情平稳的患者)予以针刺治疗[3]。(1)选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均取患侧)。(2)针刺操作:①肩髃:斜刺,向肩髎穴方向刺入,深为1.5~2寸;②曲池:直刺,令患者屈肘,针尖略斜向肘关节的内屈面,深0.8~1.2寸,局部酸胀,并可有电麻感放射至指端;③外关:直刺,进针0.8~1寸,局部酸胀感;④合谷:直刺,深0.8~1.2寸,局部酸胀感,有时可向指端放散;⑤环跳:直刺,针尖略偏会阴,深2~3寸,局部酸胀,或有电麻感向足部放射;⑥风市:直刺1.5~2寸,局部酸胀,有时可向下扩散;⑦阳陵泉:直刺,向胫骨后缘斜下刺入,深1.5~2寸,酸胀感可向下扩散;⑧足三里:直刺,稍偏向胫骨方向,深1~2寸,局部酸胀或有电麻感向足背放射;⑨太冲:直刺,深0.5~1寸,局部酸胀感。

针刺得气后留针,在上肢的曲池、合谷及下肢的足三里、太冲接通电针仪,调节频率为2 Hz,强度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30 min。每周3次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

头皮针组:在上述体针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林氏头皮针疗法[4]。(1)选穴:健侧运动区。(2)探压:在运动区定位的基础上,以点穴笔沿该穴区外周做到逐一按压检查,注意压痛敏感点。同时嘱患者仔细体会按压的感觉,在按压后感觉最异常的一个点(如胀、痛、麻等)施以重压(以患者忍受为度),此时让患者活动或感觉患处,若症状有好转,则该点作为进针点。(3)操作:①针具及体位的选择:选用华佗牌直径0.25 mm×4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头皮针的体位一般不受限制,最常采用的是正坐位。因针刺后不影响肢体活动,还可让患者在留针过程中活动患侧肢体,有助于提高疗效。体弱、易晕针或不能正坐者,可采取半卧位或仰卧位。②针刺操作方法:左右交叉针刺:即病左刺右,病右刺左;直刺进针:当针尖触及骨膜时,稍退后,卧下针体,沿头皮缓慢进针1寸许。针刺方向为向两侧偏前,与前正中线呈67.5°夹角;采用接力刺法:即第1根毫针刺入后,第2根毫针沿着其走向从第1根毫针的针尖处刺入。可根据毫针长度和所针区域长度来确定针数;运针:只提插不捻转;四肢部穴位的接电方法同体针组。头部穴位选择1组,针刺得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调节频率至100 Hz,强度至2档,每次通电30 min。每周3次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0~20分:极严重;25~45分:严重;50~70分:中度;75~95分:轻度;100分:生活自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理能力越好,依赖越小。(2)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肌张力进行评定:治愈:与治疗前相比较基本恢复正常;显效:与治疗前相比减少2 级或以上;有效:与治疗前相比减少1级;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1.6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肌力V级,生活可自理,语言清晰,症状、体征消失。有效:肌力提高2级,生活基本可自理,语言能力提升,症状、体征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非等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头皮针组总有效率为90%,体针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ADL评分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头皮针组的ADL评分与体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ADL评分比较 (分,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改善情况比较头皮针组总有效率为90.00%,体针组总有效率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改善比较 (例,%)

3 讨论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出现相关症状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病。

多数中风患者在急性期经过急救后,生命体征平稳,但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表现为偏瘫、麻木、言语謇涩不利、口角歪斜、神志不清等,对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尽早开展积极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中医学对于中风病的研究由来已久,概括来说,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之外风立论,唐宋以后多从内风立论,其病因病机制论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外到内,由简到繁的漫长过程,日趋完善[9]。现在普遍认为,中风之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气血不足、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思虑恼怒,或酒食饭饱,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导致气血运行受阻,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10]。

针刺治疗中风的有关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灵枢·热病》曰:“偏枯,身偏不用而痛……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针灸甲乙经》亦有相关记载,如“偏枯,臂腕发痛,肘曲不得伸……腕骨主之”。其后,又从单穴治疗逐渐发展到相对系统的选穴办法,如《千金要方》曰:“针风池一穴、肩髃一穴、曲池一穴……凡针七穴即差”。《针灸大成》中还有专门的中风章节,系统阐述中风不同时期的针刺方法,并重视“缪刺”法,即“先针无病手足,后针有病手足”。这里不难看出,古代医家选穴多以四肢部穴位为主。

现代研究表明[11-13],针刺可以兴奋脑动脉壁上的β受体,调节血管运动平衡,改善脑组织氧含量和能量代谢,有助于侧支循环建立,减轻脑组织损伤。同时,能减轻脑电活动的抑制,并促进再灌注后的脑电活动恢复,调节凝血、纤溶系统等的动态平衡,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现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方法繁多,但选穴还是同古人一样以体针为主,临床疗效有一定的局限。20世纪中叶后,医家们开始采用头皮针疗法,对中风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本研究中,2种方案均能够有效改善中风病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其中林氏头皮针联合体针组对于肌力、肌张力的恢复更为明显。采用的林氏头皮针疗法,是在焦氏的基础上,加上林老研创的新穴(静区和小脑新区)形成的,属中国头皮针五大流派之一,经过40多年的临床实践,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治疗原理,包括其他头皮针在内,迄今仍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解释,比较多的认为是运用了神经系统原理、生物全息理论及中医的经络理论等,这是值得后辈不断思考、探索、求证的。头皮针疗法,应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上述提到的原理之外,还可能与针刺头皮,并通过运针加强刺激,改变了大脑皮质功能区域的血流量有关。林老认为,头皮针治疗脑源性疾病,如腔隙性脑梗死、小儿脑瘫、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等,是通过在相应穴区加以头皮针刺激,改善脑血管供血供氧能力,继而修复、激活、再生受损、休眠、衰老的神经元,从而获效[14]。

林老作为一名资深的基础医学教授,能够西为中用,探索创新,值得后辈学习。本研究亦是笔者对于海派针灸的首次尝试与探索,存在很多不足与局限性。在日后的研究中,可通过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随访周期、增加观察节点等方式,深入验证林氏头皮针的有效性,为完善医疗服务、团队建设作出贡献,最终为广大患者谋福利。

猜你喜欢
林氏头皮针刺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头皮出油多会导致脱发吗?
王老五破案
香港林氏总商会荣获韩半岛和平奖章
换季时头屑头痒 其实是头皮“过敏”了
让头皮爱上做SPA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