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CT与病理诊断的比较研究

2022-10-11 07:17关雪婷莫泳康林桂丽张建发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锁骨敏感度食管癌

关雪婷,莫泳康,林桂丽,张建发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汕头 515041)

食管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和致命的疾病,是全球超过40万人死亡的疾病[1-2],也是我国癌症相关死亡的5大常见原因之一,5年总生存率<30%[3]。2018年全球新增食管癌病例超过48万例,占癌症总病例的3.8%。其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发展中国家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80%以上,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淋巴结转移的状态,是病理分期的基石之一,淋巴结转移和转移的数量是食管癌的生存结果的关键预后因素[4]。因此,准确诊断淋巴结转移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使用短径为10 mm作为阳性淋巴结的诊断标准[5],但该标准是一种临床估算值,没有任何病理证据,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以往病例的回顾,分析比较CT测量和术后病理获得的淋巴结特征,旨在探讨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短径的最佳诊断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9年食管癌数据库中选取3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44例,女性78例,年龄26~82岁,平均(61.8±8.2)岁。纳入标准:(1)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胸段食管癌;(2)术前1周行胸部CT检查。排除标准:(1)术后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2)术前诊断为远处脏器转移;(3)术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性病变;(4)术前进行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干预性治疗。本研究经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64排螺旋CT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以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快速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注射液)70~100 mL,注射速率2.5 mL/s,注药后35 s开始扫描动脉期,扫描结束后延迟35~40 s开始延迟期扫描。扫描范围包括锁骨上窝、胸部及肋弓下上腹部,深吸气后屏气扫描。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450 mA,准直宽度0.625 mm,螺距0.984,层厚5 mm,重建层厚1.0 mm,层间距0.8 mm。

1.3 图像处理

胸内淋巴结的分类标准参照美国联合癌症委员会和国际抗癌联盟2017年修订的标准[6]。根据手术切除的单个淋巴结的位置将患者分为锁骨上窝组、喉返神经组、胸内非喉返神经组、贲门和胃左组。排除不能确诊的和其他不能归入相应区域的病例。记录视野内淋巴结的位置、最大横截面积的短径长度及淋巴结数目。由两名医师共同确定,取得一致意见作为最终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诊断试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

2 结果

2.1 不同食管癌淋巴结诊断标准的ROC曲线

以胸部CT观察到的淋巴结最大短径,最大长径,横纵比,最大横截面积作为诊断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693、0.599、0.746。当以最大短径为诊断标准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见图1。

图1 不同食管癌淋巴结诊断标准的ROC曲线

2.2 以淋巴结最大短径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

锁骨上窝区、胸内非喉返神经区、贲门及胃左区淋巴结短径≥6.5 mm时,Youden指数最高,真实性最强。确定CT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短径为6.5 mm为最佳截断值。喉返神经区淋巴结短径≥7.5 mm时,其Youden指数最高,真实性最强。确定CT检查喉返神经区淋巴结短径为7.5 mm为最佳截断值。见表1。

表1 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最佳截断值的确定

ROC曲线分析显示(图2),以淋巴结短径≥6.5 mm为诊断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标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73.3%,Youden指数为0.633;当短径≥10 mm时,敏感度为15%、特异度95%,Youden指数0.100。以淋巴结短径≥7.5 mm为诊断喉返神经区淋巴结转移标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敏感度为55.8%,特异度为85.3%,Youden指数为0.411。当短径≥10 mm时,敏感度为23.1%,特异度为96.8%,Youden指数为0.199。以淋巴结短径≥6.5 mm为诊断非喉返神经区淋巴结转移标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40,敏感度为69.7%,特异度为60%,Youden指数为0.297。当短径≥10 mm时,敏感度为11.1%,特异度为93.7%,Youden指数为0.048。以淋巴结短径≥6.5 mm为诊断贲门、胃左区淋巴结转移标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敏感度为69.6%,特异度为71%,Youden指数为0.406。当短径≥10 mm时,敏感度20.7%、特异度96%,Youden指数为0.167。

图2 淋巴结短径诊断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

3 讨论

目前,常用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检查方法有超声内镜检查术、CT、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各有一定的局限性[7-8]。例如,超声内镜检查术只能观察到食管和胃壁附近的淋巴结,往往无法检测到远处淋巴结或器官的转移。18F-FDG PET/CT可能会遗漏直径<1 cm的病灶。CT无法判断正常大小的淋巴结是否转移。研究[9-10]表明,CT扫描对淋巴结转移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可有效用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1984年Glazer等[11]首次提出CT检查对淋巴结的短径比长径更敏感。而本研究结果表明,淋巴结短径、长径、横纵比、最大横截面积这4种不同的诊断标准中,短径的诊断价值优于其他诊断标准。

本研究表明,淋巴结短径≥6.5 mm可作为诊断锁骨上窝区、胸内非喉返神经区、贲门、胃左区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值,淋巴结短径≥7.5 mm可作为诊断喉返神经区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值。在临床工作中淋巴结短径≥10 mm常作为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但不同区域淋巴结的基础大小可能不一,若都采用此标准,其诊断敏感度会降低。探讨诊断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淋巴结短径的最佳值,有利于判断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对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价。Takemura等[12]测量了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转移淋巴结的短径,发现65%的样本的短径<10 mm,27%的样本短径<5 mm。研究[13-15]表明,17.63%的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最小直径<10 mm。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与10 mm相比,设定短径为6.5 mm可以更有效诊断淋巴结转移,灵敏度从17.1%提高到70.7%,而特异度变化不大。因此,关于淋巴结转移短径的界定值可适当缩小,对于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可能会更合理。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可由肿瘤转移引起,也可由炎症性肿大、增生性肿大或组织细胞增生引起,单纯以淋巴结大小作为诊断标准,会增加假阳性情况。一些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结,导致病理特征的发生,但不一定出现形态学改变,该方法又会导致出现假阴性情况。另外本研究受限于样本量不足,没有细分更多的区域。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不同区域淋巴结大小作为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有差异。在CT上除了能观察到的大小外,转移的淋巴结还可能通过边缘或形状等形态学的改变提示转移,因此,除采用淋巴结大小作为诊断标准之外,其他不同的参考标准,也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对象。关于如何更好地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锁骨敏感度食管癌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锁骨滋养孔解剖学研究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