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生产主义

2022-10-11 03:34丹尼·罗德里克
南风窗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产业政策法案范式

丹尼·罗德里克

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可能取代新自由主义的新的经济政策范式的文章。新框架赋予政府和社区组织更大的责任决定投资和生产,并且比旧范式更怀疑市场和大公司。我称之为“生产主义”,不过其他人肯定会想到更性感的称呼。

纵观历史,经济意识形态的钟摆从神化市场摆向依赖国家,然后回摆。从表面上看,我们似乎正处于另一次周期性调整之中。新自由主义的过度行为—加剧不平等、企业权力集中、忽视对实体和社会环境的威胁—或许难免引发反弹。

但是建立新范式需要开发新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模仿旧方法。当罗斯福新政和福利国家取代之前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政策制定者并没有简单地恢复以前的重商主义做法。他们建立了新的监管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采取了凯恩斯主义形式的明确的宏观经济管理。

同样,生产主义要想成功,就必须超越传统的社会保护、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管理。它需要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适应本质上的新挑战。

旨在重塑经济结构的国家干预,即所谓的产业政策,历来被指为无效且容易被特殊利益集团俘虏。古谚有云,“政府挑不出赢家”。但这种批评大多是过分的。尽管存在明显的失败,但最新系统性研究发现,鼓励贫困地区投资和创造就业的产业政策,往往效果出奇地好。

公共部门的举措,是现时一些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高科技成功的背后推手,包括互联网和GPS。每一家Solyndra往往都对应着一家特斯拉。前者是一家美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在获得5亿美元的联邦政府贷款担保后惨遭失败;而后者作为极其成功的电池和汽车制造商,也在发展的关键阶段获得了政府的支持。

尽管如此,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最有效的产业政策,需要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之间密切合作互动。政策必须直接鼓励提高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技能较低的劳动力的岗位数量和质量,无论他们选择(或负担得起)住在哪里。

未来,这些工作的大部分将不是来自制造业,而是来自医疗保健、长期护理和零售等服务业。在美国,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几乎所有私营部门新增就业岗位都发生在服务业,目前只有不到1/10的工人受雇于制造业。即使美国政策成功地让制造业和供应链回流,对就业的影响可能也十分有限。

韩国等东亚制造业巨星的經历,提供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其经济体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份额(按不变价格计算)迅速增加,但制造业就业率却在稳步下降。

这一观察很重要,因为美国的许多政策都侧重于促进高科技制造业,包括国会最近通过的、为半导体和相关制造业提供520亿美元资金的法案。该法案旨在加强美国面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并创造好的就业岗位。不幸的是,即使第一个目标实现了,第二个目标也可能难以实现。

绿色技术补贴亦然,这是拜登总统《降低通胀法案》的核心部分。绿色转型当然是新范式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但在这里,政府无法一石二鸟。针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不能替代好就业的政策,反之亦然。

支持中产阶级,让科技的收益遍布整个社会,需要明确的好就业战略。这一方针不会那么专注于与中国的竞争,目标将是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并将专注于推广对工人友好的技术。

担忧通胀,可能仍会主导当前的政策制定和随之而来的结构转型。价格稳定是追求生产主义经济政策的必要条件。但回归以货币紧缩和减少赤字为重点的正统宏观经济方针,将不会为政策创新和试验留下多少沃土。

猜你喜欢
产业政策法案范式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及分析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Industrial Revolution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美国禁止询问犯罪记录法案的立法与实践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中国制造,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争议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