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2-10-13 06:37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6期
关键词:德宏州茶树资源

杨 强

(云南省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芒市 678400)

1.德宏州地理位置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境,云南省西部,东经97°31′—98°43′、北纬23°50′—25°20′之间,东和东北与保山市相邻,南、西和西北三面与缅甸联邦接壤,国境线长达503.8km,东西最大横距为122km,南北最大纵距为170km,国土总面积1117223hm²,辖芒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5县市,州政府驻地芒市,距云南省会昆明649km,空距427km。

2.德宏州自然条件

德宏州属于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高黎贡山的西部山脉延伸,地势特点呈东北高而陡峻、西南低而宽缓的切割山原地貌。地貌类型有亚高山深切割峡谷陡坡地貌、中山深切割陡坡地貌、中山中切割长垣垄岗和圆垣状山坡地貌、中低山浅切割地貌、山间河谷冲积宽谷盆地间夹洪积扇及坝间峡谷地貌和岩溶地貌类型等。直观的地表景观主要由“三山”与“三江四河”构成,即:大娘山、打鹰山和高黎贡山尾部主脉,怒江、大盈江、瑞丽江,芒市河、南碗河、户撒河与萝卜坝河等。全州最高点是盈江县北部的大娘山,海拔3404.6m,最低点是盈江县西部的羯羊河谷,海拔210m,多数区域处于海拔800m-2100m之间。德宏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8.3℃~20.0℃,年均降雨量1376mm-1649mm,年均蒸发量1718.5mm-1935.2mm,年日照时间2320h-2466h。德宏州土壤分为7个地带性土类、5个区域性土类、18个亚类49个土属、53个土种。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主要分布于盈江县西南部低热河谷和北热带季雨林地带,海拔210m-600m;赤红壤,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低山丘陵缓坡的落叶阔叶季雨林地带,海拔600m-1400m;红壤,分布于中南亚热带中、低山常绿和落叶季雨林地带,海拔1400m-1800m之间;黄壤,主要分布于北亚热带中切割湿性常绿和落叶阔叶林地带,海拔1800m-2200m的逆风面的阴坡位置;黄棕壤,主要分布于南是的中山深切割和中切割阔叶苔藓林,海拔2200m-2700m;棕壤,主要分布于北温和中温带湿性苔藓高山栎类等落叶阔叶和冷杉等混交林地带,海拔2700m-3100m;亚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于北部大雪山至大娘山,海拔3100m-3400m。

3.德宏州古茶树资源概况

3.1 古茶树资源定义

本文所指古茶树资源,是指野生或人工栽培生长年龄达100年(含100年)以上的单株或单位面积分布一定株数的茶树群落和茶园。天然起源的古茶树分为野生古茶树、野生古茶树群落;人工起源的古茶树分为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

3.2 古茶树资源总量情况

德宏州古茶树呈块状分布资源共有646.5亩,其中,芒市144.6亩,梁河县336亩,盈江县219.8亩,陇川县185.5亩,瑞丽市63亩。古茶树呈单株分布资源共有1354株,其中:芒市442株,梁河县215株,盈江县66株,陇川县592株,瑞丽市39株(表1、表2)。

表1 古茶树资源按分布状况统计表

4.德宏州古茶树资源特点分析

一是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盈江县、陇川县、芒市等,占资源总量的85%,且野生型古茶树资源同样集中在这3个县市,是今后古茶树资源保护发展的重点区域;二是块状分布的天然古茶树面积388.5亩,占60%,起源为人工的块状古茶树资源258亩,占40%;起源为天然单株的共241株,占17.8 %,起源为人工单株的共1113株,占82.2%;古茶树资源块状面积主要分布在集体林地上,共529.5亩,占82%,单株主要也是分布在集体林地上,共1303株,占96%;按所有权来分,块状分布权属为国有所有的112.7亩,占17.4%,集体所有99.5亩,占15.4%,个人所有434.3亩,占67.2%。单株分布权属为国有所有的54株,占4%,集体所有235株,占17.4%,个人所有1065株,占78.6%;三是全州有古茶树群落69个,共468.3亩,其中瑞丽市8个、盈江县20个、陇川县41个;有古茶树景观资源2处,为盈江县苏典乡劈石村、陇川县护国乡边河村野油坝。古茶树名山1座,为梁河县青龙山古茶园,获云南省“魅力古茶园”称号;四是德宏州茶种植历史悠久,从调查的情况反映来看,上千年的一级古茶树、普通一级古茶树、二级古茶树、三级古茶树、准古茶树(接近百年)都相互交错,年龄最大的有1300多年,都反映了当地少数民族种茶的悠久历史,品种资源主要有大理茶、普洱茶、茶等;五是古茶树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方面的产品开发与应用,多地已将古茶树资源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经济支柱产业和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产业,为广大茶农增产、增收、财政增长、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5.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5.1 古茶树资源总量较小

此次调查显示全州古茶树资源不多,品种少,分布零星,代表性古树茶产品缺乏,不利于科学合理的产业化发展。

5.2 古茶树资源过度采摘利用

近年来商家炒作古茶树严重,夸大古茶树功能,古茶树茶叶价格节节升高,致使部分地区出现过度采摘、砍伐采摘、非法移植等破坏资源的行为,增加了保护发展古茶树资源的困难。

5.3 古茶树资源保护措施严重滞后

全州没有制定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措施,缺乏依法依规查处破坏古茶资源行为的法律依据;没有制定科学可行的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未能将古茶树产业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影响古茶树资源科学合理永续利用;没有建立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的专项资金,缺乏资金保障。

5.4 古茶树资源调查数据出入较大

2019 年以林草部门牵头开展的调查,虽然得到了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不足等的制约,致使调查结果没有全面反映全州古茶树资源,与2010年至2016年农业农村部门组织调查的数据差别较大,给地方政府制定古茶树资源保护发展政策措施带来偏差。

5.5 古茶树资源经营管理和加工利用问题较多

大部分茶农缺乏古茶树种植管理和采摘技术,出现粗放管理、野蛮采摘行为,导致部分古茶树生长势较弱、品质下降厉害。同时,加工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大、产品品质不高、没有区域性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等,都严重制约着德宏州古茶树产业的做强做大。

6.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对策和建议

6.1 开展古茶树资源补充调查

德宏州两次古茶树资源调查,由于调查的技术规程、标准、方法不一致,调查的结果出入较大,给地方政府在科学制定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决策中带来了混乱的信息。因此,必须统一调查方法和标准,由林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进行补充调查,彻底将德宏州古茶树的品种、分布区域、群落数量、单株数量等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来,为全州制定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6.2 编制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在摸清资源底数的基础上,做好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发展规划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规划纲要,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重点区域、资源培育、产品发展方向、保障措施等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计,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文件,规范和促进全州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发展。同时,加快古茶树(园)保护管理区的建设,通过区划古茶树(园)的保护管理区,落实管理责任体系,推动建立古茶山、古茶树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德宏州古茶树(园)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引领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6.3 建立古茶树资源保护与管理机制

一是将古茶树特异资源、野生茶居群和古茶园等列为重点保护对象,成立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建立州、县、乡、村四级保护管理机制,明确各级责任,确实抓好保护管理工作;二是德宏州古茶树应从资源保护、培育、利用等方面加大地方立法和政策的制定,纳入地方立法规划和立法工作计划,对古茶树资源保护补偿机制、资源认定程序、资源分类保护、保护范围、开发激励机制、资源培育扶持政策和保护举报机制等给予明确规定,制定具体的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确实依法依规保护和利用古茶树资源;三是加大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专项资金建设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古茶树资源保护资金投入机制,确实保障资源管护经费需求;四是要加大古茶树资源村规民约的制定,通过村规民约的形式有效管理古茶树资源,彻底杜绝把古茶树资源当做“摇钱树”过度采摘行为的发生;五是充分利用电视、新媒体等信息手段,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古茶树生长习性和管理方法等的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古茶树资源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古茶树资源的良好氛围。

6.4 加强古茶树资源经营管理技术服务

一是建立古茶树资源经营管理技术指导服务团队,加大古茶树资源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的管理技术培训,确保按照技术规范对古茶树进行科学管理、养护和鲜叶采摘,实现技术指导扶持全覆盖;二是加强古茶树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和修复古茶树分布区域生境,营造古茶树良好的生长环境;三是对部分生长衰弱的古茶树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主要施有机生物肥,提高抗性,加强长势;四是通过品种选优,扩繁优良古茶树品种,不断壮大古茶树资源;五是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维持好古茶树的健康长势。

6.5 科学合理利用古茶树资源

一是开展古茶树资源利用课题研究,促进科学可持续利用。分别在资源的采集、加工工艺提升方面取得研究突破,提高古茶树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具资金、技术、市场的茶企业,通过先进的加工工艺提升加工品质,创新品牌,开拓市场,推动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茶农收入,做强做大古茶产业。

6.6 弘扬德宏少数民族古茶文化

德宏州5个世居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茶俗,其中德昂族被誉为“最古老的茶农”,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各少数民族在待客、送礼、节庆、祭祀、婚嫁等方面都具有独具特色的茶俗文化,如德昂族的茶缘、茶婚俗、茶礼仪、茶解结、茶医疗,景颇族的竹筒茶,傣族的菜花茶、阿昌族的青竹茶,傈僳族的油盐茶,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特点。因此,通过进一步的挖掘民族茶文化、研究创新,大力开发具德宏少数民族特色的古茶产品品牌,向世界推介、展示德宏民族茶文化、茶历史,促进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和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边疆地区巩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德宏州茶树资源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中国西南 茶树和中华茶文化的起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农信社:云南省农信社与德宏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打赢德宏脱贫攻坚战的路径探析
茶的箴言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美丽的山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