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镜辅助钛内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2022-10-15 07:21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桡骨腕关节远端

周 维

( 丹东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 , 辽宁 丹东 118000 )

当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各类骨折疾病频发。其中,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类型。桡骨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一体两端。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复杂的结构,分析原因,主要是跌倒导致的腕关节过度背伸、桡偏,直接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限制了患者的生活状况,降低生活质量。另外,疾病所致疼痛明显,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所以,需积极治疗。分析疾病治疗工作,治疗的重点是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平整、解剖结构。结合疾病治疗经验,既往治疗中,多采取固定复位治疗,但是关节复位效果一般。另外,所致的相关并发症风险高,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与恢复效果。随着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关于骨折治疗开始采取微创术式,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患者的手术损伤。腕关节镜属于微创技术,辅助钛内固定器治疗能够更为精准、平整恢复骨折患者关节面,可以获得更好的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保护血供,固定效果好。基于此,本文就我院骨科 2018年8月-2019年6月患者为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详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n=80),经X线等检查确诊,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时间选自2018年8月-2019年6月。此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18岁成人患者;(2)闭合性骨折,合并腕骨脱位、骨折、腕骨间韧带等损伤;(3)术前腕关节功能正常;(4)手术治疗方案患者知情同意;(5)患者病历信息完整;(6)患者具备配合能力,遵医行为良好。排除标准:(1)>70岁高龄患者;(2)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3)先天腕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丧失配合能力患者;(5)血液疾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6)拒绝配合治疗或其他原因影响治疗的患者。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0例患者,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20-55岁,中位数(39.50±6.50)岁;患者的腕伤位置情况:左侧患者20例、右侧患者20例;患者的致伤原因:摔伤患者23例,车祸伤患者11例,运动伤患者6例;患者体质量22-28kg/m2,平均体质量(24.30±2.15)kg/m2。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22-56岁,中位数(40.50±6.60)岁;患者的腕伤位置情况:左侧患者18例、右侧患者22例;致伤原因情况:摔伤患者21例,车祸伤患者10例,运动伤患者9例;患者体质量21-27kg/m2,平均体质量(24.15±2.12)kg/m2。对照组与观察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组后的一般资料对比,在性别划分、平均年龄以及腕伤位置情况、体质量、致伤原因情况接近,具有研究的可比性 ,P>0.05。

2 治疗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前经X线片检查,测量患者桡骨短缩尺度以及桡骨远端关节面平整度。另外,做好治疗前准备工作,向患者介绍相关注意事项与配合要点,进行患者情绪安抚,确保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照组予以本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本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镜辅助钛内固定器治疗。术前冰敷、夹板外固定,患者有效消肿后进行手术治疗。予以患者麻醉,辅助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取仰卧位,应用电动止血带,腕中桡侧以及腕中尺侧入路切口,3-4间隙等入路建立观察通道,6U入路建立排水、工作通道,并行腕关节镜检,明确桡骨远端骨折线、移位情况基础上清理关节腔内血块。而后进行撬拨复位,以克氏针临时固定。取腕部掌侧入路并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切指浅屈肌、旋前方肌,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经C臂机透视复位情况,关节镜探查关节内软骨,软骨软化者行软骨成形术,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尺侧缘撕裂者行缝合修补术。另外,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并辅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以加速康复。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情况,包括透视次数、术后住院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腕关节负重后疼痛评分、握力、尺桡偏、腕关节功能评分,以及临床优良率、并发症情况(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最大间隙>1mm)、生活质量状况、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情况。

4 指标评价标准:腕关节背伸、掌屈活动度以量角器测量,腕关节负重后疼痛值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总分10分制),0分,即无痛,10分即严重疼痛,评分越高,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疼痛感主诉越强烈。握力以Jamar握力器测量并取3次平均值[1]。腕关节功能评分根据Mayo腕关节评分评估,总分100分,>90分为优,80-89分为良,65-79分为中,<65分为差[3]。评分越高,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呈正比关系。康复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本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例数×100.00%[2]。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人数/本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例数×100.00%。(1)生活质量评价: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 评估。评估项目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为0-100分之间,换算为0-100分[3]。治疗效果满意度:自制百分制问卷进行调查,全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调查问卷均有效收回,总有效率100.00%。调查问卷标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一般、不满意。满意度计算=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桡骨远端骨折例数×100.00%[4]。

6 结果

6.1 2组术中、术后情况对比: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术中透视次数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情况分析,详细数据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患者的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骨折患者组间术中以及术后相关指标对比

6.2 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关节内骨折最大间隙>1mm发生率情况分析,详细数据结果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x2=11.2500、15.2381,P=0.0007、0.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骨折患者组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6.3 2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术后腕关节背伸、掌屈活动度、腕关节负重后疼痛评分、握力、尺桡偏、腕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分析,详细数据结果见表3。以上指标经统计学计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骨折患者组间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6.4 2组临床优良率情况对比: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术后临床优良率情况分析,详细数据结果见表4。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4 骨折患者组间临床优良率情况对比(n,%)

6.5 2组治疗满意度情况对比: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问卷调查情况分析,详细数据结果见表5。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5 骨折患者组间治疗满意度情况对比(n,%)

6.6 2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期间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情况分析,详细数据结果见表6以及附表。经统计学计算,治疗前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接近(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6 2组骨折患者组间治疗前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n=80)

表6(附表) 2组骨折患者组间治疗前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n=80)

讨 论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平时骨折患者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分析原因,可能与女性进入老年期后的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另外,青壮年发生情况也较为常见,主要是外伤暴力较大所致。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类型,患者伴随关节内骨折情况明显,且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损坏。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原因,主要是跌倒情况下手掌张开着地后腕关节过度背伸、桡偏所致,且患者的疼痛感明显,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基本生活,降低幸福指数,需积极进行诊治[5]。结合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工作经验,既往治疗中以固定复位治疗方法为主。但是,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复位效果不尽人意,且患者的创伤性关节炎相关并发症风险较高,影响患者的满意度与安全性[6]。为了促进患者康复,提升生活质量,需优化治疗方案。随着骨科治疗工作的开展,腕关节镜开始广泛用于骨科治疗中,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腕关节镜是一种用于诊断、微创治疗腕关节损伤的新技术,从腕部微创小口置入迷你高清摄像头,评估、治疗患者的关节腔内病变,进行关节内损伤结构修补[7]。与传统术式比较,有效规避了常规切开手术所致的腕关节周围组织不必要的组织破坏[8]。另外,手术切口小、美观,0.5cm迷你小切口即可导入关节镜治疗,可以避免传统切开手术留下的明显手术疤痕。另外,术后切口疼痛少,术后恢复更快,术后形成的瘢痕粘连小,有助于关节功能康复。腕关节镜手术适应证:腕关节清理、关节韧带修复、骨切除、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治疗、腕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骨折以及治疗关节炎、腕背与掌囊肿切除术、腕关节囊松解术等[9-10]。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发现腕关节镜辅助钛内固定器治疗在腕关节镜下可以于微创切口内为骨折复位提供优良的视野,可以更为精准、平整的恢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关节面,准确分辨关节面平整性,并保护血供,固定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1-13]。相关研究指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可以有效维持桡骨关节面高度、关节面平整,促进恢复关节功能,有推广价值[14]。结合本文研究: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中透视次数为(2.0±0.5)次、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5.00%,以及关节内骨折最大间隙>1mm发生率为10.00%、术后住院时间为(6.50±1.50)天、术后临床优良率为95.00%、术后满意度为95.00%。观察组指标比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腕关节镜辅助钛内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好、安全性高,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满足患者疾病治疗需求。另外,观察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腕关节背伸、掌屈活动度为108.20°±8.20°、腕关节负重后疼痛评分为(2.10±0.50)分、握力为(45.20±5.30)kg、尺桡偏为(47.20±6.50)、腕关节功能评分为(88.20±5.50)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腕关节镜辅助钛内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促进患者康复,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好、安全性高,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文结果与杨顺,陈柯屹,程亚博[15],等人研究接近,根据Mayo腕关节评分评估疗效,优良率为90%。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以精准恢复关节稳定性,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情况下,患者疼痛感以及关节障碍等情况明显,直接影响基本生活状况。治疗方面,腕关节镜辅助钛内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获得肯定,可以凭借微创的优势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患者安全性高,满意度高,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治疗方式。另外,需做好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与照护工作,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与自我管理能力,辅助基础上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桡骨腕关节远端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复位效果、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的影响研究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桡骨头置换联合改良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及对骨折愈合、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桡骨头骨折治疗要点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
腕关节痛:骨关节疾病中不能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