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与多层螺旋CT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2-10-15 07:21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符合率肋骨

李 丹 谢 薇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超声科 , 山东 枣庄 277300 )

肋骨骨折为胸部外伤内常见疾病,主要原因为外部暴力损伤,检查方式主要为传统X线平片,辅助于CT诊断。但由于肋骨解剖原因,外伤时骨折于传统CT以及X线平片横断扫描时均会出现局限性,进而引发漏诊。近年随着疾病诊断技术发展,多层螺旋CT由于先进的扫描方式和后期处理技术可有效发现隐匿性骨折。肌骨超声对于特殊位置骨折、细微骨折以及隐匿性骨折均可敏锐发现[1]。为提升患者疾病诊断有效度,现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分别接受2种不同诊断方式,判定具体诊断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肋骨骨折患者84例,男44例,女40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为(45.16±4.27)岁;发病时间为4小时-3天,平均发病时间为(1.75±0.52)天;以术后结果为判定标准:单根肋骨骨折32例、2-6根肋骨骨折42例、肋软骨骨折5例,共肋骨骨折79例;伴肺挫伤3例、液气胸2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18例、道路交通伤21例、暴力打击29例、挤压伤16例。当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之后,需于就诊之后1-3天内接受影像学检查。

2 方法 :肌骨超声检查主要采用日立Hitachi二郎神、图腾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频率控制为10-18MHz,检查时叮嘱患者全身放松并充分暴露受伤位置,将探头置于患处,依据患处骨骼解剖状况,分别进行横向、纵向扫查,同时观察患者骨骼表面骨质连续和光滑状况,表面线状回声中断情况,局部是否出现无骨皮质凹陷、碎片隆起,局部骨表面和骨骼分离情况,骨折端是否发生移位,骨骼周围软组织水肿、血肿情况。多层螺旋CT诊断时主要采用飞利浦Ingenuity Core 128层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过头顶,扫描范围固定为:锁骨上区至肋弓下缘。层厚则为1-5mm,扫描电压120kV、电流160mA。当扫描结束之后,将原始数据传送至飞利浦ISP工作站,之后进行处理。

3 肋骨骨折诊断标准:(1)完全性骨折。骨折线贯穿肋骨骨干且断端出现错位、成角。(2)不完全性骨折。有显著外伤史且有可疑骨折位置疼痛史。CT进行诊断时发现患者有一侧骨皮质断裂、隆起或凹陷,邻近胸膜有明显增厚。(3)超声诊断时发现骨折局部皮下软组织局限增厚,皮下和肋间肌可见低回声区,骨皮质长轴线状强回声连续性错位、分离,也可清晰显示断端分离。

5 结果

5.1 肋骨骨折检查结果:采用肌骨超声进行诊断时阳性75例、多层螺旋CT诊断时阳性例数为73例,数据见表1。

表1 肋骨骨折检查结果

5.2 疾病诊断符合率、漏诊率:采用肌骨超声诊断时灵敏度、符合率、特异度高于多层螺旋CT,漏诊率低于多层螺旋CT,数据见表2。

表2 疾病诊断特异度、漏诊率(%)

讨 论

肋骨为胸廓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保护患者心肺的重要结构。虽然肋骨自身有较强弹性,且不易出现骨折等问题,但随着我国社会生活节奏加速,胸部损伤、肋骨损伤患者数量逐步增加。肋骨骨折主要为外部暴力所引发的肋骨弯曲折断,主要包括肋骨细微骨折、软骨骨折等多个类型,早期诊断和治疗为改善预后的重要方式,但基础性X线等诊断却会出现漏诊等问题[2]。为帮助患者尽早确诊,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多层螺旋CT以及肌骨超声等方式下诊断效果。

肋骨骨折为胸部创伤常见类型,可占各种类型胸部闭合性损伤85%左右,其中第4-9肋骨为多发位置[3]。早期诊断为帮助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方式。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实施主要优势为:薄层扫描时可对病变位置进行详细观察进而确定骨折严重情况和具体类型,但肋软骨骨折患者显示效果较差。螺旋CT有图像处理功能,可清晰、立体、多角度显示骨折位置、形态、数量、解剖结构,非常适合严重外伤患者[4-5]。同时也可用于判定患者心包积液、肺裂挫伤、血气胸以及肝脾和腹腔脏器损伤,尽早发现和处理严重合并症。超声进行诊断对于椎骨和颅骨骨折检查效果远远低于CT和X线诊断,且无效了解骨折全貌,使得应用受到较大限制。但在肋骨诊断时仅需判定肋骨表面骨皮质是否出现断裂即可确诊,无法显示肋骨内具体状况[6]。同时由于肋骨位置相对表浅,因此肋骨表面较为光滑,使用肌骨超声进行诊断时可有效显示肋骨骨皮质是否中断,对于轻微错位肋骨骨折也可有效显示。肌骨超声诊断时主要优势在于可有效显示细微骨折、隐匿骨折以及骨骺分离等状况[7]。同时肋软骨骨折也为肌骨超声诊断重要优势,但由于肋软骨为透明软骨,并未钙化,因此采用CT诊断时无法有效判定。采用肌骨超声诊断时不仅可像多层螺旋CT诊断一样进行肋骨骨折诊断,同时也可清晰显示患者肋软骨骨折位置,主要包括骨折断端位置,碎骨片具体数量、位置,也可判定患者软组织具体损伤情况,患者是否出现血肿或继发感染,观察骨折之后骨痂形成,并判定骨折愈合效果。采用肌骨超声进行诊断时也有自身问题,由于受到肩关节、肩胛骨影响,上胸侧后无法有效显示;当患者出现皮下气肿时也会受到气体影响使得声束被反射,不宜显示后方结构[8]。进行诊断时也可受到探头扫查时区域局限性,无法有效显示胸廓结构,同时对于具体肋骨定位也不准确,因此操作人员需保持充足耐心,依据患者胸骨角等骨性标志具体定位[9]。对比本次研究结果,采用肌骨超声进行诊断时患者阳性例数为75例,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此种情况主要原因为虽然采用螺旋CT重建技术可有效实现肋骨容积扫描,也可通过薄层扫描进行成像,清晰显示患者肋骨骨质细微结构,进而降低对患者漏诊。但受到自身检测原理影响,进而使得患者无法有效判定软骨损伤状况。但采用肌骨超声诊断时:骨折对于超声传播为天然屏障,由于声阻抗不同,因此软组织与骨骼交接位置即可形成强回声界面,声可在骨界面全部反射,利用该特性可有效分析骨折表面和软骨等多种类型骨折,因此疾病诊断符合率更高。但对于2种不同诊断结果可知,具体差异较小,因此可知2种诊断方式均可有效判定患者疾病状况。对比患者疾病诊断后特异度和灵敏度等指标时发现,肌骨骨折患者特异度和灵敏度指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但具体差异较小。此种状况则说明2种不同诊断方式均可诊断患者疾病。对比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分析认为对于肋骨骨折患者可采用肌骨超声进行诊断,不仅可提升诊断符合率,同时也可降低漏诊问题,和本次研究结果并无较大差异[10]。

综上所述,肋骨或者肋软骨骨折患者采用肌骨超声或者多层螺旋CT诊断时均可有效判定患者疾病状况,但肌骨超声进行诊断时效果更好,可有效判定患者肋软骨损伤情况。但在临床实际诊断过程中需依据患者自身状况选择合适方式。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符合率肋骨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诊断编码思路分析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产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思路分析
肋骨缺失应重视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迷人肋骨
日安,白天
肋骨四位像应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