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2022-10-15 05:25陈禹静温雪
社会科学家 2022年7期
关键词:省份广西海洋

陈禹静,温雪

(1.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 南宁 53004;2.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4)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己经转向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判断,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由资源消耗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期间提到:“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广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广西具有沿海沿边以及与东盟海陆相连的优势,是我国西南、中南地区通往东盟的便捷通道,是我国“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国家的战略、产业、政策的重要地区。广西海洋总产值从2011年的65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651亿元,十年间总产值翻了2.5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0.84%,也远高于广西全域地区生产总值7.33%的年均增长速度,广西海洋经济总量呈稳步上升态势,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也长期落后于东部其他沿海省份。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与措施,对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1]。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从定性和定量等方面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

在定性研究方面,黄英明和支大林(2018)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陆海经济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海洋和陆地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海陆经济一体化。[2]黄鑫和周珊珊(2018)研究发现我国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存在人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需要提升海洋经济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3]

在定量分析方面,狄乾斌等(2019)构建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杂系统时空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08-2016年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4]鲁亚运(2019)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6年我国沿海各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进行了测度排序,从营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做好顶层设计、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5]孙才志等(2019)从海洋绿色发展的角度对海洋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进行了研究,从敏感性、胁迫性、适应性和弹性等方面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对2000-2015年环渤海17个沿海城市进行了测度,发现这些城市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整体水平逐步下降,城市间的脆弱性差异也逐步降低。[6]崔曦文和朱坚真(2020)利用2001-2016年的数据对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劳动力、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对外开放、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等是影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7]丁黎黎(2020)从对象、理念和层次三个维度阐述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从立体式多模块的评判标准构建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8]孙才志(2020)从海洋创新的角度出发,从海洋创新绩效、海洋创新机制和海洋创新资源等方面构建了海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2001-2016年相关数据和Dagum基尼系数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发现我国海洋创新水平具有波动下降趋势,存在创新体制活力不足、创新资源禀赋差距大、海洋创新理念践行度低等问题。[9]刘波等(2020)运用2000-2016年数据对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发现其总体呈波动趋势,科研水平不足和创新能力弱是制约江苏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10]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大多从全国视角出发或仅关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对较落后的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研究偏少。因此,本文将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构建适合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与沿海其他省份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差距,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借鉴现有学者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研究,从海洋经济科技创新、协调稳定、绿色生态、开放合作、民生共享等五个方面来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1)海洋经济科技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不例外,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综合实力往往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任何一个国家或区域缺乏创新动力,都难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目标。因此,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实现海洋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要建立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海洋经济创新体系,打造极具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海洋新兴产业集群。

(2)海洋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就是协调稳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只有从多个角度出发,统筹兼顾,才能推动海洋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一方面,要科学利用、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才能做到海洋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平衡不同区域各方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统筹兼顾,实现海洋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海洋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3)海洋经济绿色生态发展

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发展路线,对海洋资源要采取合理适度可持续的开发策略,坚决避免过度开发现象发生,不断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面对海洋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要努力推动绿色环保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确保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4)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发展

改革开放为我国实现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条件,但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坚持走开发合作发展之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依托海洋资源和对外开放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坚持走开放合作的海洋经济发展道路就必须参考国际标准,努力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5)海洋经济民生共享发展

实现海洋经济民生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求,通过发展海洋经济,实现改善民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是其最终目标。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要鼓励本区域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海洋经济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确保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建设进程中将人民的力量充分展现出来,同时也能让海洋经济发展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颁布的《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测算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结合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可以进行横向对比的要求,参考史旻(2020)的指标定义公式[11],构建本文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三、广西与全国沿海地区践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比较分析

1.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

已有研究关于综合性指标体系测度的研究多采用仅包含样本和指标体系的截面数据而不包含时间序列的经典主成分分析方法,但这样计算得到的结果不具有时间维度上的可比较性。本文旨在测度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时间上的演变趋势和横向空间差异,故而经典主成分分析难能满足本文要求。Bonzo等(2002)首次提出面板聚类分析方法,此后同时涵盖时间和个体序列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被广泛运用到经济学多个研究领域。[12]本文借鉴Bonzo等(2002)的做法,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分析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与中国沿海其他省份的空间差异水平。全局主成分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建立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1个中国沿海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序立体数据表。在T年内的每一年设立一个时序立体数据表:Xt=(Xij)n×m。其中,T为样本时间段,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选择最近十年(2007-2016)的样本,即T=10;n为样本个数,文中的n=11;m为变量个数,共建立21个基础指标从不同维度衡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m=21;Xij为指标值。本文建立2007-2016年的时序立体数据表,将其按时间顺序构成Tn×m矩阵,Tn×m矩阵即为全局立体数据表:X=(X1,X2,…,XT),Tn×m=(Xij)Tn×m。

第二,为消除量纲影响,对基础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测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指标属性不尽相同,若对不同性质指标直接线性加总,则不能正确反映不同作用方向上的指标的综合结果,因此对所有逆向指标均通过取倒数形式实现正向化。此外,测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各项基础指标分别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级,若直接采用原始数值则可能造成主成分过于倚重具有较大方差或数量级的指标,通过均值化方法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第四,求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定义协方差矩阵V的前m个特征值为:,其正交特征向量为a1,a2,…,am,也称全局面板数据主轴ω。

2.数据来源

在上述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将广西与其他10个省份进行横向对比,以检视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本文测算的数据主要源于2006-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3.2006-2019年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

首先针对2006-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各主成分相对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得到各主成分的加权平均值,并以此作为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指数,测度结果如表2所示。然后将广西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其余10个省份进行横向比较,以清晰反映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的相对位置以及优势、劣势,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广西海洋经济水平提供方向。

表2 中国沿海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名以及评级状况

由图1可见,2006-2019年,广西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态势,从2007年-4.842上升至2019年的-1.402,14年时间共提升了3.440。近年来,广西依托西部出海口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枢纽等优势,在强化海洋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海洋渔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充分释放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从而带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但广西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某些年份出现波动甚至倒退的情况,2008年下降到-4.163,这说明广西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较大的挑战。从中国沿海11省份的平均水平来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从2006年的-1.431提升到2019年的2.267,14年时间共提升了3.698,表明中国沿海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但比较发现,广西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57,这是因为广西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东部沿海其他省份,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海洋经济的扩张,海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港口运输能力弱、对外开放水平低,从而导致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中国东部沿海的其他省份存在显著差距。

图1 2006-2019年广西和全国11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动趋势

4.2006-2019年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测度结果

进一步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协调稳定、绿色生态、开放合作、民生共享五个二级指标进行测算分析(见图2)。

图2 2006-2019年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二级指标变动趋势

从2006-2019年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个二级指标来看,科技创新、民生共享、协调稳定、开放合作均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分别从2006年的-2.471、-3.201、-3.693、-4.011上升到2019年的-2.012、0.921、-1.622、-2.242,依次上升了0.459、4.122、2.071、1.770,这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性指标变化趋势一致。绿色生态指标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从2006年的-2.607降低到2019年的-2.757,降低了0.149,与综合性指标变化趋势相反,是阻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比较五个二级指标大小来看,民生共享相对最高,科技创新次之,其次是协调稳定、绿色生态,开放合作最低,这说明科技创新、民生共享、协调稳定与开放合作是驱动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绿色生态维度指标的下降可能是影响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

5.广西与沿海各省份海洋高质量发展水平横向比较分析

首先对2006年、2017年和2019年的中国沿海11省份的海洋经济高质量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按照指数取值范围进行基本划分(当指数大于2.5时,级别为A;当指数大于0小于2.5时,级别为B;当指数大于-2.5小于0时,级别为C;当指数小于-2.5时,级别为D)。具体如下:

根据表2,2006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沿海11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逐步提高,上海始终排名第1,除此之外排名变化比较明显的省份中,广东由2006年的排名第4上升到2019年的排名第2,福建由2006年排名第7下降到2019年排名第9。从评级变化来看,中国沿海11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所处的级别整体上升。具体而言,2006年,大多数省份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级别为C和D,为A的地区只有上海。2017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级别为A的地区增加到3个,分别为天津、上海和江苏;级别为B的地区增加到5个,分别为辽宁、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级别为C和D的地区减少到2个,分别为广西和海南。2019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级别为A的地区为上海和广东两地;级别为B的地区有5个,分别为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和山东;级别为C地区有3个,分别为福建、广西和海南,不存在级别为D的地区。

根据表3,2006-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显著的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山东和广东的提升幅度最大,分别从2006年的-2.346、-1.386提高到2019年的2.373、3.042,依次提升了4.719、4.428。2006-2010年,广西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低于海南;2012-2019年,广西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海南。这一方面因为海南的总体经济规模较小,且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科技水平发展落后,海洋整体竞争力提升缓慢;另一方面由广西是东盟的国际交通枢纽,毗邻粤港澳大湾区、东盟等主要消费市场,具有较好地发展海洋经济经济条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的变化态势,海洋高质量发展潜力较大。横向来看,中国沿海11省份中,上海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天津,这是因为上海和天津分别位于中国经济较为雄厚的长三角和黄渤海地区,依托优良的海洋和港口条件,其外向经济高度发达,由此带动海洋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而广西和海南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背后的原因在于广西和海南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较小,海洋经济规模较小,海洋经济贡献度较低。此外,广西和海南的海洋科研经费投入、人均海洋专利授权数较低,这严重制约了两地海洋经济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多重因素叠加共同导致广西和海南两个省份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

表3 2006-2019年中国沿海省市海洋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综合指数

进一步考察2006-2019年中国11省市的海洋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排名(见表4)。

表4 2006-2019年中国沿海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排名

根据表4,2006-2019年,中国沿海11省份的总体变动幅度较为平稳,如上海一直居第一,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市。广东、山东、辽宁和广西排名有所上升,分别从2006年第四、六、八、十一名前进到2019年的第二、五、七、十名,这几个省份除广西之外,均属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比较强劲的省份。而福建、天津、江苏、浙江、海南分别从2006年的排名第七、二、三、五下降到排名第九、三、四、六。可以发现,2006-2019年期间,广西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居于沿海省份后几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水平的提升比较缓慢。

四、促进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前文分析可知,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10个沿海省份相比仍有显著差距;从二级指标来看,科技创新、民生共享、协调稳定与开放合作是驱动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绿色生态指标下降可能影响了广西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综上所述,提出如下促进广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第一,海洋经济科技创新方面,广西应加大在海洋科研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尤其是应注重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速度,提升海洋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搭建广西海洋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具有海洋相关专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加快现代海洋经济产业紧缺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广西海洋产业相关人才的引进机制,为高技术人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服务政策,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使相关高层次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住。广西应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鼓励企业与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深入的技术研究合作,建立产学院联盟,借助大湾区的科技力量,攻克在现代海洋产业领域和核心关键技术。此外,精准承接大湾区海洋产业转移,在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等地区推进海洋新兴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吸引更多大湾区企业到广西发展,全面提升广西海洋经济科技创新实力,增强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的贡献。

第二,海洋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方面,广西应加快北钦防三市资源整合和协调,错位发展,避免产业雷同,合作开发海洋油气等资源。继续推动陆海联动,将海洋经济作为沿海三市的重点发展方向,提升海洋经济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推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临海产业的发展,加快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此外,广西还应继续优化海洋产业的结构和布局,压缩第一产业的占比,以海洋服务业为主导,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海洋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第三,海洋经济绿色生态发展方面,广西应加强海洋生态保护顶层设计,坚持统筹协调海洋经济绿色生态发展。一方面要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广西沿海城市污水和垃圾废弃物处理设施,控制排入海洋中的污染物总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察管理。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区域海洋产业的发展特点,建设一批海洋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带动区域企业转型发展,引导沿海三市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方向转型发展。

第四,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发展方面,广西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政策优势带来的发展机遇,鼓励广西区内涉海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海洋领域相关产业合作,进一步提高外资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利用水平。此外,广西还应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扩大海洋产业的交流合作,引导大湾区海洋相关产业的资本和企业向广西转移。在滨海旅游方面,充分发挥北钦防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优势,扩大与其他省份的合作互动,打造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带联盟,建设一批一流的滨海旅游胜地,提升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拓展境外市场。积极推进东兴市沿边开发开放改革集成试点建设,加快海洋经济跨境贸易、跨境加工、跨境旅游和跨境物流等跨境产业发展,打造三百亿级中越边境深加工产业集群,探索形成陆海联动、沿海互济的高质量开放发展格局。

第五,海洋经济民生共享发展方面,广西应以沿海地区民生为根本,完善涉海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需求。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海洋经济特色产业,加大涉海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为沿海地市提供更多海洋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推动海洋保护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沿海居民的海洋文化素养,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要加强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优化旅游产品以及服务结构,将涠洲岛、三娘湾等建设成广西特色旅游休闲区,提升沿海地市居民在滨海旅游业中的参与度,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居民的收入增长。发展远洋捕捞及水产品加工产业,提高涉海相关产品供给效率,提供多样化就业岗位并改善涉海就业人员收入待遇。

猜你喜欢
省份广西海洋
广西贵港
《广西戏曲》
16省份上半年GDP超万亿元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爱的海洋
22个省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