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辅助栏目开展有效教学
——以《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课为例

2022-10-17 22:12北京李春忠金剑昆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思美苏两极

北京 李春忠 金剑昆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与之前岳麓、人教等版本历史教科书相比,栏目设置更加丰富,除了课文正文之外,还有单元导语、课前引言、学习聚焦、史料阅读、学思之窗、思考点、历史纵横、历史地图、历史图片、问题探究与学习拓展等。高中历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辅助栏目,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以《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8 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课为例,本课除了课文正文外,辅助栏目还提供了历史地图、历史图片、文字史料、学习聚焦、思考点、学思之窗等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理解“冷战与国家格局演变”的正文内容有着重要的补充和深化作用。

从教材内容角度看,“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课共有三个子目,子目一是“冷战与两极格局”,主要讲述了冷战的形成;子目二是“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主要讲述冷战的发展;子目三是“两极格局的瓦解”,主要讲述冷战的结束。本课不仅内部三个子目的内容相对独立且又相互关联,而且与其前、后课之间的关联性也比较强。本课从横向梳理了二战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突出国际关系的变化,不仅承接第七单元的最后一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的内容,而且为第八单元后几课及第九单元的课程学习提供了背景条件;从纵向上又包含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世界和第三世界这三条线索。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头绪众多,学生要清楚认识二战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具体史实,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科书提供的各种辅助资源,提升教与学的实效性。

一、抓住课时标题,紧扣学习聚焦

1.抓住课时标题,厘清历史概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大概念教学的理念,2022 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的大概念是课程内容所围绕的核心和基石,处于教学内容的核心位置,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领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课时标题,厘清历史概念,明确贯穿本课的主线。

例如“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课,通过对课时标题的分析,笔者发现本课的两个重要历史概念是“冷战”和“国际格局”。因此,在开始学习本课之时,首先要弄清这两个历史概念。

“冷战”,是指20 世纪40 年代中后期至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摘自统编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或局面。

——摘自徐蓝教授的《20 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种宏观论述》

在本节课的最后,可以通过引入历史材料,创设情境,回扣历史概念,形成知识线索。

材料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就意味着近300 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已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遭到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反对。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人教社《世界近现代史》下册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根据材料一,学生可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使国际关系格局从以西欧为中心过渡到美苏两极格局。再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可以得出二战后至今国际格局的演变线索: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两极结束——多极化趋势。

学生只有弄清了相应的历史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列问题情境的学习,才可能将碎片化的知识关联起来,建构出系统的、科学的历史知识体系;才可能掌握历史研习的方法、路径,拓宽自身的历史视野。

2.紧扣“学习聚焦”,充分把握课时主旨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学习聚焦”栏目位于课文正文每个子目的旁边,以精炼的文字对本子目内容进行要点归纳概括,可以说是每个子目知识的总括,不仅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把握本子目重点知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抓住每课的“学习聚焦”,并结合“思考点”与“学思之窗”的问题答案,自主撰写每节课的课时主旨。自主撰写课时主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每节课的核心知识,而且可以锻炼其历史表达能力,发展历史思维与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课学习完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结合三个“学习聚焦”、两个“思考点”和一个“学思之窗”,撰写本课内容主旨。

示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个大国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激烈碰撞,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在政治上,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对应的,1947 年9 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1948 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则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地缘上,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德国分裂。军事上,1949 年4 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 年,苏联和民主德国等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两极格局中也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中国的崛起以及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促使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冷战的发展,既有对抗又有缓和。美苏关系走向缓和,主要是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的。如: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德国统一;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也过于激进和西化,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学生通过撰写课时内容主旨,不仅可以充分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可以建立起“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的知识体系,培养阅读、提炼和归纳信息的能力,落实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灵活运用教科书中的图片史料,突出历史直观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的演变涉及的历史专有名词较多,比较抽象,对于2 000 年后出生的高中生来说也缺乏感性的认知,与已有的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科书中生动、形象、直观的图片史料构建历史场景图,通过情境教学,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这段时期的历史。

1.运用历史图片,承上启下建构知识间的联系

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108 页所给的《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示意图》,补充《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示意图》创设历史地图情境,并设问:德国在战后为什么会走向分裂?学生结合前一节课所学的“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可以分析德国分裂的原因,如冷战、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在教材所给历史地图材料的基础上补充两德的示意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图片直观感受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对抗的后果,还可以此为出发点,引发学生思考背后的原因,将本节课的知识与之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符合当前的教育理念。

2.结合图片史料,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记忆力

教科书正文部分对二战后冷战相关的内容有清晰的阐述,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地缘、军事等方面分析美苏冷战的表现,而且要突出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 年苏联和民主德国等东欧国家为了应对“北约”成立“华约”。在梳理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极格局的特点,可以利用教材111 页的《“北约”与“华约”的对峙示意图》及“第二次柏林危机时美苏坦克对峙场景”图片和112 页“古巴导弹危机”图片,以及《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8 页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图片创设情境,并设问:结合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和上述的地图、历史图片,同学们发现两极格局有何特点?通过历史情境并结合所学,学生很容易理解两极格局的特点:主导性——总体冷战,局部热战;不对称——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不完全——印度、印尼等国家处在两大集团之外。

三、活化巩固系统,夯实参与感受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巩固系统包括“思考点”“学思之窗”和“问题探究”与“学习拓展”,基本以“史料+问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正文或者辅助栏目提供的史料基础上,思考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1.充分利用教科书多个辅助资源,设计“思考点”

统编教材中设置的思考点相对简单,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使用,也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时,需要对思考点进行精心设计,发挥其夯实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最大功能。例如,本节课有两个思考点,其一是“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其二是“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是如何出现的”。

在厘清冷战的概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史料阅读”“学思之窗”创设情境,并结合课文正文内容、“学习聚焦”“思考点”“问题探究”等精心设计思考题:

材料一(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合影)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材料二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战后,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 年于雅尔塔

材料三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3.4.2 线粒体自噬及其在AKI中的作用 线粒体自噬通过选择性清除受损与去极化的线粒体以维持线粒体的质量及细胞内稳态。线粒体自噬首先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现,但其在AKI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肾脏为满足电解质重吸收及代谢废物排出的需求,需要拥有数量仅次于心脏的线粒体数目及氧耗量。增加的氧化应激、炎症以及ATP产生时的解偶联都与AKI相关,同时也可以促使线粒体去极化及功能受损,从而触发线粒体自噬[18-19]。

——《罗斯福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发表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

材料四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再插手。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五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

——《1945 年2 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

请学生阅读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美苏为什么从战时同盟走向对抗?

学生通过分析材料,由材料一可以得出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美苏冷战的基础(基本框架);由材料二可以得出②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综合材料三、四和五可以得出③战后美国实力强大,制定全球扩张大战略;战后苏联实力增强,制定保障国家安全的大战略;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激烈碰撞。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教科书正文及第109 页的“学习聚焦”进一步追问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在阅读与思考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出冷战的根本原因④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通过把教材正文、史料阅读、学习聚焦、思考点、学思之窗等栏目进行有机的组合,创设问题情境和任务驱动,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把握冷战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入113 页的问题探究,分析冷战的特点。

材料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材料的主旨意思是美苏之间“对抗是不可调和的”,但是又在努力“防止军事冲突”。学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冷战的特点:①冷战的发生是美苏两国在雅尔塔体系下,基于双方实力和国家利益的需要而发生的,对抗与缓和并存。但是美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有利益矛盾,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冷战的局面呢?通过追问,可以得出冷战的第二个特点②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对立和冲突。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而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方向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推动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实行私有制,保护资本家私有财产的最大利益。

2.合理呈现“学思之窗”,训练学生历史思维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正文阐述相对简单,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运用史料,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进而把握历史的本质。因此,在教科书中设置了“学思之窗”“史料阅读”“历史纵横”等辅助栏目。

“学思之窗”栏目基本都是通过“材料+思考题”的形式出现,材料紧扣课文正文内容、种类丰富多样。纵观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学思之窗”栏目的材料选取范围包括:历史典籍、经典著作、诗词歌赋、法律条文、历史图片、名人语录等,内容广博且全面。“学思之窗”都设置在正文旁,与正文内容相互映衬,对正文知识给予及时的补充,对学生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本节课的“学思之窗”选取的是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关于波兰问题的一段讲话,放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旁边,对于学生理解冷战形成的原因很有帮助。因此,在分析美苏冷战形成原因时,将本“学思之窗”合理地融入其中(见前文示例),对学生理解和分析美苏从战时同盟走向对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综合运用巩固性辅助栏目,及时巩固检测

梳理学习课文基础知识是教与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本节课中“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化力量的成长”一目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教科书正文的基础上形成以下知识体系:

冷战的发展: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缓和与对抗并存;美、苏对话的同时,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与此同时多极化力量获得成长,西方集团出现分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起飞要求成为政治大国,西欧和日本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导致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尼克松访华等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1955 年,亚非国家召开万隆会议,诞生“万隆精神”。1961 年9 月,第一届不结盟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第三世界崛起。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在梳理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对教科书112 页的“史料阅读”和“思考点”进行重组,并适当引入教科书之外的材料设计检测巩固练习题:

材料一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五大力量将决定经济的未来,由于经济力量对其他力量的关键作用,这五大力量也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 时间的前途。这意味着,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

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摘译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二进入20 世纪70 年代,西欧六国的联合和日本经济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 世纪50 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如何出现的?

由材料一“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五大力量将决定经济的未来,由于经济力量对其他力量的关键作用,这五大力量也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 时间的前途。”可以得出,西欧、日本、中国等力量的崛起,有力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和美苏两极格局。材料二旨在表达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学生在阅读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答案:20 世纪70 年代,欧洲共同体实力增强,日本崛起,同美国相抗衡;从而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力量;日本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崛起,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检测知识,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是高中历史教与学的最主要的学习资源,承载着传授历史知识,帮助学生获得分析和判断历史的基本能力。在运用统编历史教科书开展教学时教师要以任务驱动、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正文及辅助栏目史料和问题,分析材料、理解正文,提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要逐层递进引导学生思维,还要激发一部分学生深入思考的兴趣。此外,教师还要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在理清时间线索的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从内外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逐渐渗透唯物史观的思维方法。

猜你喜欢
学思美苏两极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走向冲突:石油租让与苏联在伊朗的目标——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六)
学思践悟强思想 砥砺初心再出发
动物“萌主”在两极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地球的两极
我的学思历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学思结合敲响语文学习之门
浅谈美苏冷战的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