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幸福感
——访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武瑞

2022-10-20 19:26朱健
求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生态

本刊记者 朱健

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决定生死”“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局性、历史性、突破性好转。2022 年天津又相继印发实施了《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天津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及《天津市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个保卫战行动计划》,系统谋划了一系列任务举措。结合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天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成效,以及今后生态环境保护的努力方向、任务安排,进一步了解“十四五” 时期天津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本刊记者专访了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武瑞同志。

:2017 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天津”。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在加强,生态环境在好转,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显著变化。请问五年来天津主要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五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决定生死、关乎天津未来”的坚毅决心,统筹绿色发展、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局性、历史性、突破性好转。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扛起政治责任。紧扣“压实责任”这条主线,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领衔挂帅;实行市领导生态环境保护联系点制度,对口包区推动任务落地;各区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区委书记、区长既挂帅又出征,市级相关部门建立污染防治攻坚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严格做到“既管行业又管环保”。

二是坚持绿色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集中破解“钢铁围城”“园区围城”。7 家钢铁企业关停3 家,314 个工业园区关停取缔131 个、整合提升115 个,分类整治2.2 万家“散乱污”企业;完成120 万户散煤取暖清洁化治理工作,改燃并网1.1 万余台燃煤锅炉,实现平原地区散煤取暖、65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天津港全面停止接受“汽运煤”、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集疏港,铁矿石等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提高到65%,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绿色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三是坚持系统治理,决战决胜污染攻坚。坚定不移治污染、减排放,坚持“五控”治气,推动燃气锅炉完成低氮改造,钢铁行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火电、石化等25 个重点行业完成深度治理,淘汰近百万辆黄标车、老旧车,强化施工工地“六个百分之百”控尘措施。坚持“四措”治水、“三招”治海,全面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提高30%,农村、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每年10 亿吨污水“由废转清”。“一河一策”治理入海河流,开展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罚”专项行动,规范整治1035 个入海排口。坚持耕地、建设用地“两控”治土,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状况详查和质量类别划分,建立受污染农用地、建设用地名录库,严格做到“不安全、不利用”。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完善生态红线观测网络,严格监督破坏生态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牢牢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实施“871”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制定实施“1+4”规划,对875 平方公里湿地自然保护区实行升级保护;启动建设736 平方公里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实施造林绿化、环境治理等十大工程,蓝绿空间提升到65%,碳汇能力增长45%;严格保护153 公里海岸线,实施“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修复湿地531 公顷。持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蓟州、宝坻、西青等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海河(河北区段)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市生态状况指数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效能。制定生态环保责任清单,完善市级生态环保督察机制,建立群众有奖举报制度,坚决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保持“一年至少一部生态环保法规” 的节奏,制定修订6 部法规、20 余项地方标准;强化司法联动、行刑衔接,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全部设立公安驻环保工作组,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签订实施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

五年来,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 年均浓度从69 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9 微克/立方米,降幅达43.5%,优良天数从226 天增加到264 天,重污染天数从29 天减少到7 天;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25%提升到44.4%,劣Ⅴ类水质比例从65%下降到2.8%,12 条入海河流从全部为劣、到全部消劣、再到总体Ⅳ类,近岸海域水质明显改善。2022 年1 月至7 月,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更加巩固,从量变到质变的趋势更加显现,PM2.5 平均浓度为36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2%,优良天数比率为70.8%,同比上升3.3 个百分点;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质占比为58.3%,同比提升19.4 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同比下降2.8 个百分点;农用地、建设用地继续保持安全利用。

:2022 年6 月,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会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是高质量发展的大都市、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大都市、高效能治理的大都市、高品质生活的大都市”。总体来看,生态环境保护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更加突出的挑战。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及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仍然处于“三期叠加”关口,即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跨越这“三期”关口,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也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

一是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不断巩固提升。从1972 年中国政府开启环境保护事业,迄今正好跨越了半个世纪。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最开始的“三废”治理,到重点污染城市、重点河湖区域治理,到污染总量控制,到“三个十条”、污染防治攻坚战,再到今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奋进美丽中国目标,理论在不断深化、认识在不断提升、实践在不断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巩固提升: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

二是必须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当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大都市,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以高水平保护,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高品质生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前提,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必然要求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有利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推进高水平改革是破解矛盾、应对挑战的关键所在,实施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是高效能治理的重要要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提供前进动力、实现高效能治理、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良好生态环境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涵。当前,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三是必须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存在差距不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要一个过程,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偏公、用地结构偏散的问题依然存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源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生态环境治理的领域因子在拓展、标准要求在提高,基础设施短板依然存在,环境治理的复杂性、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环境治理能力还不能有效适应目标任务要求,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过程,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建设美丽天津的目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大气环境质量季节性、局部性的波动反弹仍然存在,夏季臭氧污染问题凸显,臭氧已成为影响达标天数比例的主要污染物。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并存,上游来水量少质差问题突出。近岸海域水质季节波动明显,汛期时入海河流污染负荷增大,汛期过后水质明显变差。

:虽然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和压力,但是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仍然是大有可为。请问今后几年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从哪几个方面重点发力,主要目标、主要任务是什么?

:2022 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和蓝天、碧水、净土3 个保卫战行动计划,提出了重点打好重污染天气、臭氧、柴油货车、黑臭水体、入海河流、渤海、农业农村以及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等8 个领域标志性战役,形成“1+3+8”攻坚行动体系,并组织召开了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深入推进攻坚任务落地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天津”,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纲领。

今后,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四高”为目标导向,统筹发展与保护、减污与降碳,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美丽天津。到2025 年,全市PM2.5 年均浓度要控制在38 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6%,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优良水体比例达到44.4%,劣V 类水体全面消除,12 条入海河流消劣成果巩固提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2%。

一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与保护,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双碳”工作,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健全碳市场交易管理,加强新增试点纳入企业配额管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提升清洁能源供给。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公转铁+散改集”和新能源汽车使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二是坚定不移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源头防控,综合施策,强化PM2.5、自氧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区域协同治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逐步扩大绩效分级行业范围。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控,强化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推进船舶、飞机等污染防治。坚决打好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加强对施工、道路、堆场、裸露地面等的扬尘管控,动态排查恶臭异味污染来源,做到“一源一策”、长效整治,持续开展油烟污染治理和执法监管,推动噪声污染防治。

三是坚定不移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坚持控源、治污、扩容、严管四措并举,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新、扩建一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持续打好入海河流水质提升攻坚战,深入实施“一河一策”,巩固提升12 条入海河流消劣成果,建设南部河流等一批水系连通工程,保障入海河流生态水量。持续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完成入海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强化港口船舶污染联合监管,强化岸线、岸滩、海漂垃圾清理。巩固提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平,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强化水源地专项检查。

四是坚定不移打好净土保卫战。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深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长效机制,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大对优先保护类耕地的保护力度,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开展质量跟踪监测。严格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确保不安全、不利用;强化风险管控与修复活动监管,防止二次污染。

五是坚定不移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坚持留白、留绿、留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海系统治理,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和生态产品供给,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强化生态保护,推进生态红线监管试点建设,强化生态状况评估,深入开展“绿盾”行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修复建设,持续推动实施“871”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1+4”湿地规划生态保护修复效果评估,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有序推进全域生态创建,继续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请问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目标任务落实?

: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硬战、苦战、持久战。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鼓足工作干劲不懈怠,突出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持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扎实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生动实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都市。

一是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标准。创新环境执法监管模式,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公检法联动机制,依法严惩重罚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等制度改革。

二是强化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加强经济政策与环境政策协同。保障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制定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深化碳排放权试点建设,探索推进排污权交易。全面实施环保信用评价。

三是强化生态环境科技支撑。聚焦节能减排降耗、生态修复、污染来源解析、臭氧和细颗粒物协同控制等领域,开展基础性、跟踪性、创新性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加强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实现一个平台管理污染排放。创新环境污染治理模式,推动工业园区、乡镇(街道)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加强系统整体治理。

四是强化生态环境统筹监管。加快补齐市、区两级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短板,实现生态质量、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推行污染排放量较大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制度,强化企业碳排放、污染排放强度监测评估,严格企事业单位污染排放总量控制。

五是加强生态环保铁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执法队伍能力建设,配齐配强各区、各乡镇(街道)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方法,积极宣传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和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凝聚全社会力量关注、参与、监督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形成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污染生态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盱眙生态藕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