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022-10-20 19:26
求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形态中国式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内涵和世界意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旗帜。所谓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就新在它塑造并示范了一种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能够创造更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塑造并示范了一种以建立、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制度基础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塑造并示范了一种切实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精神主动力量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塑造并示范了一种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中国共产党伟大奋斗的文明底蕴。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中创造出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理想。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源自中华民族的文明精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源自中国共产党的文明自信。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及其观念创新,由于注重以唯物史观的文明实践观点去揭示文明形态的本质属性,以世界历史的开阔眼光去阐发文明关系的本质要求,以人类解放的价值关怀去把握文明发展的本质承诺,既深刻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及其对人类文明思维方式的局限,也为实现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提供了开拓性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对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根本性突破。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对西方现代化模式弊端的整体性超越。

(来源:2022 年9 月19 日《学习时报》)

■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拓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五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更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路径。首先,“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鲜明特质。在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要充分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四个鲜明特质:全面性、协调性、发展性、人民性。其次,“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发展指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五个方面进行战略部署,指明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科学方向。一是发展物质文明,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二是发展政治文明,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三是发展精神文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四是发展社会文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五是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最后,统筹推进“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中国国情,其实践路径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符合人类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崭新道路。一是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为全面协调发展的新道路。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三是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理念,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道路。四是坚持“两个大局”发展视野,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新道路。

(来源:2022 年9 月19 日光明网-理论频道)

■从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化研究中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尤其对于中国现代化研究而言,更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从思想渊源上说,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有密切关系,它是支撑现代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重要思想观念之一。从实践层面看,俄国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制度的历史性飞跃,开辟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起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势必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后发国家赶超型现代化的成功范例,走出了一条未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非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设现代化的大国。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回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很多挑战和难题,超越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也超越了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苏联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现代化的新选择。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使对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来源:2022 年9 月20 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鲜明特征和时代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与西方议会政党制度下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使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引领时代潮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发展目标,致力于在发展中确立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具有伟大创造力的现代化。与西方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现代化。与西方自发形成的现代化不同,在推动现代化发展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近代以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题。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破除了西方现代化定于一尊的神话,破解了现代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思维定式,为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带动发展中国家实现“群体性崛起”,推动世界格局“东升西降”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样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桎梏,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现代文明新形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创造了人类现代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来源:2022 年9 月26 日《学习时报》)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和当代关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制度框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前者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决定要素。从后者看,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方向。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价值追求乃至社会制度的不同,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相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质:自主性,本土性,人民性。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加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社会发展的协同联动;更加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一个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战略目标,以全面依法治国为重要保障,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已然生成,让当今中国呈现出一幅政治昌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生态友好的美好画卷,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来源:2022 年9 月27 日《光明日报》)

■“驾驭资本”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深刻认识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问题。从单纯经济学视域进一步上升至哲学原理视域、上升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全面准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问题。首先,资本的特性、本质、行为规律和逻辑等问题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要科学认识资本的特性,关键是辩证分析其生产关系与生产资料的二重属性,即价值增殖过程与劳动过程、社会关系与人和自然关系、社会形式与物质内容的辩证关系。要从资本逻辑的深度来透视资本的行为规律。要全面把握资本逻辑的表现形式与社会效应。其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在超越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同时,也需要合理利用和控制资本,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这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和关键生长点。合理驾驭资本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驾驭资本应当遵循资本的运动规律,合理引导资本自身扬弃,控制其对抗分裂异化形式,发挥其伟大文明创造作用。合理驾驭资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的重要方面。只有扬弃资本统治,摒弃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才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只有抑制资本积累规律,摒弃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才能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只有批判资本拜物教,摒弃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才能开创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只有约束资本全球扩张,摒弃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才能开创人类共同发展的现代化。

(来源:2022 年9 月29 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猜你喜欢
新形态中国式道路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国式民主
新形态西装
图书馆未来的新形态、新趋势探索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另类行为
激活时装新形态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