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簇新绿与悱恻
——读叶小纲随笔《素手烹茶》随感

2022-10-21 20:11陈志音
音乐生活 2022年9期
关键词:音乐

陈志音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写过、演过、出版过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其中,2021 年3 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的《素手烹茶》一书,并非一本乐谱,而是作曲家的一册文集。

全书二百多页,四十余篇文章,共分为“爱尔兰的树”“鲁迅不鸡汤”“什么狼不吃羊”“瓦格纳意志”“反复的隐喻”“冬之旅”“人生不如戏”七个单元,如各自独立又一脉相承的七个乐章。文章并非按时间年轮划分,而是从内容与角色出发。叶小纲原本是我笔下的人物,但我发现他写人物的本事远在我之上。他从作曲家到作家、我从他的听众到他的读者,身份与角度的变化转换,心情、心态、心绪却一如既往。翻阅他在一年前那个冬日写下的代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曾自以为熟悉叶小纲的音乐语言,这版随笔“卷帙玲琅中竟探出半簇新绿与悱恻”。《 素手烹茶》并非一本专业的谈艺录或说乐书,人生悲欢世事百态、教科文体油盐柴米、世界环游名胜古迹,可谓无所不包,一网打尽。细细品读感叹不已:原来相比动态的音符,这些静态的文字同样引人入胜,精彩!

该书扉页作者题辞:献给我的父亲母亲(To my father and mother)。叶父纯之先生原可以纯粹是位作曲家,叶母原可以纯粹是位歌唱家。因为种种原因被命运之手拨弄得起落沉浮身不由己。早在多年前,笔者应某杂志约稿做人物专访时,叶小纲紧闭的心门曾悄然打开一条缝……这次重读随笔关于其父母的文章,仍感到清朗强韧与沉重压抑交集并存之力。两位老人的美丽崇高令人敬仰、敬重与感佩、感叹之情油然而生。 “春暮烟云/秋织万里锦……朝朝暮暮/花开花败/莫道百年一梦连。”叶教授与其高足邹航师徒合作的《织锦曲》原为一部电视剧插曲,他以此为题成文如一首音诗,“我将此音乐讴歌我大恩大慈的母亲,以及天下所有为子女艰辛奉献的父母。”引言深情漫溢扣人心弦。“母亲曾是一名机绣好手,为一家生计夜夜织绣到黎明……”浓烈的画面感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曾经有过的美丽极致,结局定是凄凉无边。”同一单元写尽人世悲欢。在《母亲的容颜》中,真切的回忆和细腻的描写令人不忍释卷。他写母亲这辈子从不求人,但为了儿子学音乐,可以破天荒拉下脸请香港的朋友寄几张唱片;他写母亲一夜黯淡中屏息织绣了整整一幅大床罩,“我想,母亲绣花时心里一定激荡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中那段悲怆的降D 大调旋律。”一下竟自泪眼迷蒙。他写父亲青年时代是位俊朗的美男子,“周身闪烁倜傥婉转的风华。他漂亮的双眸亮闪着经国济世的雄心和高迈隽永的抱负。”他写父母天国团聚直抒胸臆:“中国老百姓用他们各自卓绝的一生缔造了一部当代中国史,后辈无理由不砥砺前行。”正在悲天悯人感慨中无力自拔,突然话锋一转,关于狼和羊的趣谈顿时驱散雾霭阳光灿烂。叶小纲爱女儿是出了名的,“我同意孩子从小有一点儿叛逆精神,不被大人牵着走。”他笔下的小姑娘古怪精灵生趣可爱,七岁时给男同学打电话,问,什么狼不吃羊?傻小子答:不知道呀,小姑娘很得意:“色狼不吃羊!”有一次跟卖苍蝇拍的小贩讨价还价,大人被惊得一愣一愣,笑死人!如此鲜活传神的锦绣文字,怎不令我类文字的职业玩家倍感汗颜!

笔者对熟悉的作者,一向从兴趣出发,也就是从能够触发好奇心、引动吸引力的文章开始看。粗览过言简意赅的代序后,沉吟片刻顺手一翻:《茄丁面》!偏偏是谈南北美食的文字,不觉莞尔暗自一哂。果然资格吃货,看徐锡宜和曹丁两位指挥家争论,究竟是山西刀削面好吃,还是江浙南方面好吃,感觉格外有趣。叶先生借前者的嘴一口气报出大排、虾腰、黄鱼、罗汉上素等18 种江南地区好吃的面,又引据诗文“……柳叶乘风下树梢”以形容刀削面飘飞入锅的形态动势,好吃狗儿顿时满嘴分泌物奔涌、下咽咕咚有声——馋死了!嘿,你写你的音符,干吗写个面也让人如此沉醉?重点是,一会儿说《红楼梦》里几次提到面,一会儿说鲁迅先生名篇里的“乌鸦炸酱面”,云云。还深情回忆大学时代和同窗陈怡、周龙、胡咏言等周末冲出去吃面的往事,一一罗列诸如四川担担面、镇江锅盖面、襄樊牛杂面以及河南烩面、兰州拉面、广东煨面等十数种他吃过的全国各地的“名面”。笔者印象中有几回与叶先生同桌进餐,他的吃相极是温文尔雅,同在音乐会登台谢幕的风范并无二致,怎么文字出来却像个老饕?音乐家就是音乐家,说面也离不开音乐,本来由头为徐曹之争,说着说着引申出“山西出了个郭兰英,上海出了个朱逢博,都唱《白毛女》,都好听吧?”所以,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作者自言《音乐学院轶事》(上、下)文笔犀利,绝非妃红俪白之骈文。历数上音声乐系大名鼎鼎的蔡绍序、温可铮等前辈教授,谈及听周小燕演唱的场景:

“……她在台上犹如萧木落楚天,一袭高贵衣衫,女王般的尽孝与眼神。” 哇,真是神形兼备如在眼前!谈及其敢为鲁迅《两地书》谱曲,胆量来自又是听过的《南方来信》,“在上海歌剧院演时由毕业于上音的当家大青衣林明珍演唱。音乐调性布局、高潮安排、语言与音乐结合极佳……谱曲方式聪睿。”这里的文献价值已然超越了阅读快感的维度。从郭兰英、李谷一到朱逢博,叶教授认为,中国声乐舞台的最大的成功者,有时并非“学院派”。“她们的成功,源自对艺术的执着探索与忠诚,而非什么方法。换言之,‘方法’只是为艺术服务的。”你看,身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在随笔里真诚袒露真实心声,原本这就是他的艺术观、教育观、人生观。“万 物 皆 逝,为 艺 术 永 存!All passes ,but art endures!”在大洋彼岸某世界大团楼廊看到这行字,他的第一观感是触目惊心不禁悚然:“是,一切皆浮云,唯艺术永存。”

叶小纲幼时曾亲历“华东六省一市戏曲会演”,从中获得艺术的滋养与感悟在《人生不如戏》(一、二)的字里行间萌芽开花。全国数百种地方戏曲,南北剧种与曲种天下两分共享太平。上篇他喻北方戏曲为黄钟大吕,南方戏曲则婉转如莺。写豫剧泰斗马金凤,“老太太枝头傲菊般一声大吼,台上腾起一片尘土,气壮山河”;说越剧名旦金彩凤,“她饰王熙凤,一出场皓眉四盼,齿白唇红,泼辣妩媚兼而有之……”

这一家评语独具一格自成一派也是没谁了。叶教授观察入微,“金老师已高龄,衣着素瑾,但依然杨花入目,清然美丽……我倏觉得人生其实大苦,眼眶渐湿……美丽行将湮灭,人类是否会沉思一两天?”下篇主要谈父亲叶纯之先生越剧音乐开篇之作《林启容》和导演沪剧《王魁负桂英》的前因后果,“想起父亲艰难的一生,我只能把心酸抑在心底。” 两篇尾声收笔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叶小纲文学作品如音乐作品般华彩绚丽且富于逻辑。越读越发现一条“规律”、一则“真理”交融互感清晰可辨。终归是位职业音乐家,他的文字如何能和他的音乐分割间离?从开篇《寒春风》到末篇《进京城》,所谓随笔大篇文章,基本无不与其音乐创作始末与斐然作品成果紧密相关。“既见君子,慨然歌之,是音乐家一份职责。”《樱花满天红》是叶小纲联同歌唱家张立萍、薛皓垠等为中国抗“疫”前线全体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而作的公益歌曲,根据新华社的统计数据,十多个小时点击量超过百万。“幸好人类能歌,白纸黑字可直抒胸臆,不带任何哲学包袱的机锋。”

笔者也是第一时间聆听过该作,深切感动于音乐文辞歌声中实实在在的真挚。“音乐的旨趣在于从重复的隐喻中获得新生”!世事本无完美,但叶小纲却是一位孜孜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可敬。

《仰望别处》等篇都谈及作曲家行走西藏的创作成果,如《纳木错》《巴松措》,叶小纲第一次到巴松措就赫然见到神秘的南迦巴瓦雪峰真容,有缘。这令笔者不由联想到《地平线》,这是他早期的成名作,将交响音乐和中文诗歌、声乐演唱有机融合浑然天成的理念与作为,是其入选《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最为充分的理由。“青藏高原有数不清的圣湖,若为每个圣湖作首曲,风格奇思妙想,诚意巨大艺术体量,就无暇世界爱不爱搭理了。”嘿,想到就干吧!

《马勒与余隆》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抢活儿的人来了!原本心存戒备很少现场聆听马勒交响曲的叶小纲,听了余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出的“马勒二”,竟然有了全新的体验,他写的“现场乐评”让我这老乐评人心悦诚服。这样的文章,只能出自最职业的作曲家与最专业的评论家之手。我肯定写不了,一般的乐评人肯定也写不了。读一遍不解渴,因为不甘心、不过瘾,必须反复多读才能平复内心起伏跌宕的波澜。在阅读过程中,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数度拍案叫绝大声喝彩:Bravo!“马勒的音乐像失落的圣域或秘符……绝美无双与绝望交织成宏大的圣辉与光耀”,天呀!如此形容多么奇异而动人。在其高度文学性与专业性交融化合的语言中,简述作品一至三乐章的结构形式内容,突出指挥艺术的独特个性与审美体验。“余隆处理得不似伯恩斯坦般煽情,仅点到为止,吊了半丝上天明媚的胃口,我认为非常准确。”叶小纲如是说,真正考验指挥的是第四、五乐章,“余隆的表现极有敬畏感,他缜密链接那些一连串的刹那。”作曲家认为指挥家“真正分量在于纷繁迷蒙的尘世中对艺术的坚如磐石,毫不动摇。”大赞、共鸣!

我特别喜欢同书名主题文章《素手烹茶》,这篇文章讲述《三迭——为筝与长笛而作》的缘起、过程、演出、版本,感觉是篇创作谈,但其蕴涵的信息量却大得惊人。“有个色彩性的主题,漫不经心的乐思行空拾翠。”全曲听起来意念澹泊素手烹茶,舒服得很。略过凄厉的东京版与秀雅的西雅图版之间的差异不谈,笔墨行走触及日本演奏家三桥贵风(尺八)和吉村七重(筝)的文字,实在是动人心弦。原本题献并首演的演奏家夫妻,再见时竟已劳燕分飞各西东。“经历犹如深雕的石碑,日子终究会显示走慢了一些。”结语,如哲人的箴言谶语般令人陷入遐想冥思。

原本文学艺术形同连体婴儿,哪能分得开?虽然都是形象思维,但文学语言毕竟更直接、更具体,音乐尤其是器乐更隐晦更抽象。如果先听过叶小纲的音乐,可能会更理解他为什么要写或能写那样的音乐;如果先读过叶小纲的随笔,可能会更希望去聆听他的音乐,也能更听懂他的音乐?这品味、寻味、回味“茶”的过程,好像是在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探矿”,他会带着读者不断发现奇异、奇妙、奇特的“宝藏”。作曲家文思如乐思一般锐敏活跃且笔法清灵精准,有趣的灵魂、深邃的哲思,幽默的言语、流丽的行文,其经历阅历与学养素养尽在嬉笑怒骂字里行间。《买了买了,早就买了》《下半日一点钟》等文有调侃、自嘲,读着读着忍俊不禁,偷偷笑了;《涣之先生》《爱自己胜过爱他人》等文有感喟、追思,读着读着悲从中来,默默哭了,莫名其妙又哭又笑似着魔中邪般悲欣交集。

《素手烹茶》耐人寻味,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音乐
开启你的音乐之路
奇妙的“自然音乐”
鸟的音乐
他用音乐悬壶济世
黑暗中的她赤着脚,随着音乐起舞……
音乐从哪里来?
能播放189种音乐的可口可乐
音乐类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