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二外法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2022-10-22 04:36张姗娜
科教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指路产出导向法驱动

张姗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北京 100083)

引言

外语课堂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以下简称POA),目的在于消除外语教学中实际运用与理论学习相脱离的弊端。不少英语教师研习践行POA 取得了明显效果,而在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尝试中,由于学生一般为零起点,语言积累非常有限,应用POA 这种重输出的教学方法并非易事。

笔者从事法语教学多年,接触POA 后,看到一些小语种教师在该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的努力和成绩,也萌生了想把该理论运用到自己课堂的想法。但笔者注意到,上述小语种学生均为专业学生,与笔者授课对象有很大不同。笔者就职于国内一所理工科院校,教授外语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二外法语课程。虽然都是外语,但学生面对二外课程时,无论是时间精力的投入,还是学习深度和广度的主动拓展,和专业学生相比会有不小差距,这会给新教学法的实施造成一定困难。但笔者还是迎难而上,积极践行教学改革,尝试在二外课程中实施POA 教学理论,以期能提高教学效果。

1 教改背景

POA 理论逆转了传统的“输入-输出”理论和教学顺序,提出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即让学习者先就某一话题或知识点尝试产出,由于语言有限而输出困难后,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输入,帮助学生吸收消化输入内容,提高后续输出能力。这样做是有意制造语言“饥饿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如此一来,对于零基础的二外学生就无法使用该教学法,学生只有先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储备和输出能力,方能实施。

基于此,笔者选择11 月中旬进行首次POA实践教学。此时我校英专大三学生已完成语音和三个左右课程单元的学习,具备一定语言储备。教学内容则选取《新编大学法语》第1 册第4 单元Les directions 的语法部分进行教改试验。语法目标为命令式,交际目标即口语目标是能用法语进行问路和指路;书面目标是整理对话内容,形成书面文字。

2 教学设计

POA 理论将教学流程分为“驱动-促成-评价”三大环节。驱动是指对学生提出产出要求,让学生尝试产出,意识不足,激发学习欲望。促成则是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评价自然就是对产出成果进行即时或延时评价。三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循环下还可以包含和嵌套若干个小循环,使学习过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把学习难点逐个击破,使产出目标逐个达成。

2.1 教学流程总循环

总驱动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问路和指路,掌握命令式的变位规则和用法。教师先展示一张巴黎市的局部地图,给出起点和终点,询问学生如何问路和指路。学生在尝试产出过程中认识到自己语言的不足,激发学习意愿。

总促成是语法教学的核心环节,旨在通过几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对道路的问答,以及对建筑物位置的准确表述。为完成这一目标,在总促成环节内又设计三个“驱动-促成-评价”次循环。

总评价采用课后延时评估的方式,要求学生整理课堂对话,形成书面作业提交,教师批改后在下次上课时进行点评。

2.2 教学流程次循环

2.2.1 次循环1:学会表示位置的介词及短语

该循环驱动环节时,教师要求学生使用位置介词或短语描述出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学生产出困难,激发学习欲望。教师展示图片,给学生提供语言素材。

促成环节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介词和短语。教师加大任务难度,要求每人至少说出三种位置,让学生边学边练,学用结合,在活动中熟练掌握位置词汇。练习结束采用即时评价。

2.2.2 次循环2:掌握命令式的变位规则及用法

该循环驱动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掌握命令式的变位和用法。教师给出一些表达指令、建议、命令等场景,让学生进行操练,发现产出困难,激发学习兴趣。

该循环促成环节是要逐步提高学生使用命令式的表达能力。围绕此主题教师设计两个活动,使学生循序渐进,加强对命令式的理解和运用。这两个活动分别形成更次一级的微循环,操作如下:

(1)微循环1:了解命令式的变位和用法。

驱动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用命令式来表达指令、建议的学习兴趣。教师给学生展示地图,确定起点和终点,启发学生一段一段指示路线。

促成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观察并总结命令式的变位规则、体会命令式的作用。教师启发学生指路时,分别给出现在时和命令式的例句,要求学生模仿造句,观察规律。

评价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总结命令式的变位规则,初步了解如何指路。教师要求学生逐个回答问题,给出即时评价,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微循环2:熟练运用命令式。

驱动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使用命令式产生足够兴趣和信心,教师给出练习,促进学生熟练使用命令式,掌握特殊动词的变位规则。

促成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熟练使用命令式,熟悉特殊动词的命令式。教师给出题目,要求学生模仿例句填空作答。

评价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使用命令式,包括特殊动词来表达建议、命令等含义。教师要求学生逐个回答问题,给出即时评价,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而次循环2 的评价主要采用课堂即时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在各个微环节的表现进行点评,对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体纠正。

2.2.3 次循环3:使用命令式指示道路

该循环驱动环节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命令式来指示道路。设定场景的真实性、所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及学生产出遇到的困难,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的驱动因素。

在促成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篇示范对话,配以图片和听力文本,要求学生找出对话中指路所用的高频动词、短语及表达方式等,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语法点和语言点,然后分小组进行对话练习。所有小组使用同一张地图,但每个小组选择不同起点和终点来设计对话。

该循环评价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教师巡视各小组活动情况,随时纠正和点评。之后随机抽取3 组进行对话表演,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 总结

3.1 正面效果

教改试验使笔者感觉和以往相比发生了一些积极的改变和效果。学生们课堂注意力集中,听讲认真,促成环节配合积极。尽管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还是倾向于传统的听讲记笔记、跟着老师按部就班做练习这样相对被动的学习习惯,但在小组讨论和展示阶段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展示环节共选取了3 个小组,其中2 个小组成员是主动要求展示,这让笔者感到惊喜和欣慰,也说明学生们有自我展示的强烈欲望。之前笔者对学生还是被动的刻板印象,没有太多感受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这样的锻炼机会。POA 教学法的尝试给师生双方都带来的新的体验和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

3.2 问题和不足

首先是教学时长。笔者对促成环节活动的数量设计存在偏差,对学生进行促成活动的时间估计不准确,导致教学过程远超预计时间。笔者计划在45 分钟完成上述教学流程,结果却整整多出一倍时间。这既是因为学生对POA理论的熟悉程度不够,也是笔者在实践中缺乏经验所致。今后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多实践摸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做到更好。

此外笔者感受到,即使按时完成教学任务,POA 实施起来的确比之前所用的传统教学法更花时间。之前笔者在三个学期内完成二外法语全部教学内容,时间尚且紧张,用POA 后岂不是更捉襟见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灵活实用POA 教学法,不一定要“课课俱到”。可以从每学期的教学内容中挑选使用POA 的合适单元和最佳知识点,做到少而精,同样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看教学效果。学生们的展示并不完美,存在困难和问题。小组做展示时有的学生顺手拿起写有对话内容的纸张或平板,在教师提醒尽量不带辅助工具时,学生容易出错。如,忘记动词变位、用错方位词、记不熟新学句型,口头表达不够流利更是司空见惯,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展示环节超时。这和学生的法语水平有一定关系,二外学生不像专业学生会在课下进行大量长时间的学习投入,仅靠课堂上的有限时间不足以使学生的接收能力瞬间提高,口语输出也无法在短期内突飞猛进。此外笔者的教学设计存在不足,也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结合POA教学流程的三要素“驱动-促成-评价”,笔者简单总结一下教学得失。

评估“驱动环节”质量的指标有三个:交际真实性、认知挑战性和产出目标恰当性。交际真实性要求产出的交际活动必须真实发生,才有驱动的意义,否则还是纸上谈兵、脱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应区分二语环境和外语环境的差异,设计不同交际场景,才能真正实现学用结合。据此可知笔者设计的驱动存在问题。只给学生展示巴黎地图并笼统提问:假设你处于某地,该如何问路和指路呢?既没有考虑使用法语问路和指路可能分属不同的学习环境,也没有明确交际的四要素:话题、目的、身份和场合。这方面应该进行改进。如问路可以设计为:你在巴黎市区旅游,从卢浮宫出来后想要去邮局,应该怎样问路?指路可以修改为:你走出学校东门时遇到一位留学生,英语汉语都不太会,简单交谈得知对方是法国人。他想去清华大学南门,请你为他指路。这样更真实具体,学生才会有产出动力,产出才更有意义。

促成环节的设计也有不足。该环节在总循环下嵌套次循环、微循环的目的是要逐步提高学生在本课某个知识点或语法点的运用能力,因此促成活动应围绕此知识点来进行设计。而笔者微循环2 所设计的驱动练习是使用命令式给出健康生活的好建议,这和本课的交际目标指路问路并无太大关联,应予以修正。

总之,POA理论对二外法语教学还是有积极作用和很大帮助的,笔者还需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继续打磨教学流程、思考教学设计,争取把该理论运用得更好,让学生更受益。

注释

①②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3):387-400.

猜你喜欢
指路产出导向法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木牌指路
Tell the Way(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