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优良种质选育及仿生态栽培关键技术

2022-10-27 10:58日孜旺古力·阿不都热合曼,米拉吉古丽·依布拉音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种质杂交果树

葡萄是木质藤本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在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葡萄不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可以满足人体所需营养,而且可以加工制作成为葡萄干、葡萄酒、葡萄汁、葡萄籽油等食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葡萄需求越来越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 550~3 500 h,光照资源丰富,有助于葡萄进行光合作用,可以满足不同品种葡萄的热量需求,受到地形和气候影响,昼夜温差大,有助于葡萄糖分累积,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葡萄栽培创造有利的条件。新疆葡萄含糖量高达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葡萄主产区,2021年,葡萄产量达到314.2万t,然而也存在鲜食葡萄品种单一、选育技术落后、缺乏优质葡萄品种等问题,导致新疆葡萄产量不高,影响到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因此,必须加大优质葡萄品种的培育,满足消费者对葡萄的需求。仿生态栽培技术是一种模仿生物自然规律栽培的方法,有助于改善葡萄种植生态环境,提高栽培产量。通过探讨新疆葡萄优良种质选育及仿生态栽培技术,有助于优化新疆葡萄产业结构,促进当地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

1 优良种质选育

优良种质选育是葡萄品种改良、育种繁殖的基础,通过种质研究,可以选择适应性较好、丰产、耐存储的葡萄品种。中国葡萄种质选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渐选育了一批抗逆性、抗寒的品种。

1.1 野生选育

野生葡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口感酸涩、皮厚、粒小、产量低,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1957年,开展东北山葡萄选优和人工驯化栽培山葡萄工作,随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开展山葡萄优良单株的筛选工作,并先后选育出了长白山6号、长白山9号、通化3号等优良山葡萄品种。野生山葡萄属于雌雄异株,在选育时,研究人员从野生山葡萄中发现了两性花山葡萄品种,改变了过去山葡萄需要栽培雄花授粉的历史。

1.2 杂交育种

20世纪70年代,为了选育抗病、丰产的两性花山葡萄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以“双庆”为父本,以单株雌花作为母本进行杂交,选育了“双丰”、“双优”等品种,提高了山葡萄产量。随后研究人员在华北地区开展毛葡萄、刺葡萄的优株筛选,在陕西、湖南省开展白色野生葡萄的优株选育工作,安徽省在本地野生葡萄基础上选育了“林洼3号”品种,这种葡萄单穗重达100~150 g,含糖量达到15%~25%,抗逆性较强。

1.3 品种培育

九十年代后,为了提高葡萄抗病害能力、抗寒能力及改善葡萄品质,研究人员开始对抗寒葡萄与不抗寒葡萄品种进行杂交,通过杂交、回交代、重复杂交等模式选育了70、80个组合,发现山葡萄在种内杂交和种间杂交植株的果实总酸和含糖量与亲本比较接近,杂交品种酸度和糖分越多,则杂交选育出来的高酸低糖植株越多,说明葡萄酸性与糖分具有遗传性能。其次,通过对杂交品种的抗霜霉病进行研究,发现山葡萄种间杂交选育出来的品种抗霜霉病较强。抗病性主要由亲本抗病性决定,杂交组合中亲本越多,则选育分离出来的抗病单株越多,说明亲本抗病性能遗传到后代。此外,通过对杂交选育品种花型、果穗重量、果粒大小等进行研究,发现雌能花与雄花、雌花与杂交选育的后代花型遗传概率相同;在果穗种类大小方面,杂交后代遗传亲本概率在30%~90%;在果粒重量方面,杂交选育的品种受到亲本之间影响较大,大果粒亲本选育出来的葡萄果粒较大,小果粒选育出来的葡萄果粒较小;杂交选育的品种果皮色素和单果含量出现变异性。1998年开始对中国野生葡萄抗真菌病害和抗寒性能进行研究,选育了一批抗病害、抗逆性较好的野生葡萄种质和株系,获得了中国野生葡萄与欧洲葡萄F1优系列品种。将无核葡萄和无核葡萄、无核葡萄与我国野生葡萄等进行杂交选育,选出一批大颗无核、大粒抗病品种。通过无数农业科研人员的选育,中国先后培育了一大批抗寒、抗逆性、糖分高、粒大的葡萄品种。

2 葡萄仿生态栽培关键技术

仿生态栽培是模仿生物自然规律栽培农作物的方法,可以克服短期种植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能的目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栽培时,根据果树生长发育周期和生长规律,对果树进行集约化管理,模拟野生果树结构,进行密植、覆盖免耕和病虫害防治;模拟生态系统的循环规律,对农作物合理施肥;根据植物异株克生规律进行间作、轮作、套种。由于葡萄种质培养周期较长,对生长气候环境要求较高,通过仿生栽培技术,可以为葡萄栽培创造有利的条件。新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通过仿生态栽培技术可以模拟葡萄生长温度、湿度,提高葡萄种子成活率及育种有效性。

2.1 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又称暖棚,是由山墙、后墙体、支撑骨架及覆盖材料构成的温室,这种温室在室内不加热,通过后墙体吸收太阳能后进行放热,保持大棚内部温度,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温度。日光温室透光率在60%~80%,可以让大棚内部温度保持在21~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区域,夏天日照时间为14~16 h,冬天日照时间为8~9 h,充足的太阳光可以为葡萄选育和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调节大棚内部温度,在春夏或秋冬气候温差较大时,调节大棚温度,避免发生冻害。日光温室搭建跨度在8~22 m,高度在3~4.5 m,山墙和后墙体厚度在25~40 cm,在大棚内部相隔4~5 m的位置设置4~5 cm通风口。温室骨架采用热镀锌钢,这种材料质量轻、稳定、抗风雪能力、抗腐蚀能力较强;温室后屋面板采用白色防水涂料,这种材料防水性能较好,使用寿命长;覆盖材料选择PC板,这种材料透光性能较好,有利于紫外线照射,可以降低外部环境对内部的影响,提高温室保温效果。

2.2 整形技术

不同葡萄品种对栽培管理要求不同,在葡萄树较小时,需根据树形进行适当修剪,增加葡萄树藤蔓之间的通透性,以免树枝叶生长旺盛,太阳无法照射到果实,影响到葡萄果实品质。在葡萄枝干萌芽后,需预留1~2个壮芽,在新梢长到40~50 cm时摘心。第2年,需预留3~4个新梢作为主蔓,第3年在每1个主蔓上保留2~3个侧蔓,在主蔓20~30 cm位置预留1个结果母枝。通过3年整形,葡萄树可以进入结果期。在整形时,还需及时将枝蔓引缚在篱架上,以免大风、雨雪天气折断枝蔓。在葡萄树生长第2年,将主蔓绑缚在篱架上,将基部位置向生长方向弯压,与地面呈35~45°,用木钩或铁钩固定。葡萄树采用V型篱架,这种篱架结合了棚架和篱架特点,篱架高度为2.5~3.5 m,地面高度为2 m,并在地面60 cm位置设置一道铁丝,在距离地面1.2 m位置设置一道0.8~1.2 m横杆,横杆前端设置5根铁丝,在葡萄幼枝主干60 cm位置培养2个主蔓,2个主蔓的母枝向V型两边生长,形成V形。这种树形栽种密度大,可以避免结果树枝向上生长,缓解葡萄树长势,让果树处于均衡生长的状态。

2.3 套袋技术

果实套袋是改善果实外观和减少农药残留物的重要途径,在不影响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不仅可以有效隔绝农药、环境对果实的污染,而且可以防止病虫害与裂果,让果实表面色泽光亮,提高水果品质。在第一次整理果穗后,需喷洒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溶液等杀菌剂进行杀菌消毒,待药液干透后开始套袋,袋子选择普通专用商品袋,这种袋子透气性较好,将袋子吹涨后,将果穗轻放在袋内,袋子口部位置直接绑在果枝上,套袋后,除了袋子上部口袋位置,其他部位要全部密封或粘合。

2.4 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栽培过程中,葡萄容易出现霜霉病、白腐病、褐斑病、蚧壳虫、红蜘蛛、斑叶婵等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会造成不同叶片褪绿,果树停止生长,叶片残留大量白色斑点,果实颗粒受到感染,表面出现花纹,影响葡萄外观和品质。因此,在葡萄选育过程中,需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日光温室内部安装频振式灯光,通过光线、声波、颜色和味道进行诱杀害虫,远距离光波吸引害虫靠近灯光,在灯光下部安装袋子,袋子内安装挥发性农药,当害虫靠近灯光后,灯光附近的高压电网会直接触杀害虫,同时农药也可熏杀部分害虫,这种频振式灯光可诱杀斑叶婵等鳞翅目昆虫,不会诱杀非鳞翅目昆虫,是一种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防虫方法。防虫网是将聚乙烯材料经过拉丝制作成为网状织物,直接覆盖在棚架上面,可以直接切断害虫繁殖途径,避免害虫进入到大棚内。若发现葡萄病虫害比较严重,则需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尽量选择无毒、高效的药剂,禁止连续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剂,以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

葡萄优良种质选育可以改善当前新疆葡萄品种相对单一的局面,满足市场对葡萄的需求。仿生态栽培技术改变了传统果树栽培对环境的依赖,结合果树生长规律,为果树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降低环境对果树的不良影响,提高果树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猜你喜欢
种质杂交果树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果树夏剪有诀窍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基于SSR 标记和表型性状构建苦瓜核心种质的研究
从“80后”变“90后”袁隆平许下这样的生日愿望
果树为何嫁接后才能结出好果子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吃老鼠的糖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