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双株优质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2022-10-27 10:58王洁,孟翠,刘旬胜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除草病虫害

玉米双株种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科学技术,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农业种植方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保证玉米双株具有适宜的种植密度,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减少资金投入量,节约种植时间,提升玉米种植产量。

1 玉米双株栽培技术的应用特点

1.1 便于田间管理

玉米双株栽培技术实现了玉米产业化种植,解决传统玉米栽培技术中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升了玉米栽培效率,在保证玉米栽种质量的同时满足高效种植的技术要求。首先,双株栽培技术主要依赖宽窄行技术,确保播种大小垄层次清晰,且便于开展田间管理工作。其次,双株栽培技术有利于进行除草工作和灌溉工作,高效进行施肥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了施肥成本,提升了玉米栽培效率和质量。

1.2 土地利用率较高

玉米双株栽培技术应用前提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主要利用大小垄密植的方式进行种植,有利于田间作物吸收充足的营养成分,同时降低玉米作物之间的相互竞争,有助于玉米植株吸收充足的营养成分。首先,大小垄分开种植的方式便于玉米吸收水分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借助小垄密集、大垄稀疏的特性,其土壤透气性相对较高。其次,宽窄行种植方法相比于传统密植方法,种植密度相对较高,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

1.3 经济收益相对较好

玉米双株种植模式是保障农民经济效益的根本前提。首先,利用双株种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决种植土壤面积不足、种植效率相对较低等问题,有效提升玉米产量。其次,高效管理模式下的玉米种植方法,可以降低玉米种植成本,进一步提升玉米种植管理效率,实现标准化的玉米种植工作,解决传统玉米种植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后,收割玉米后增加了玉米秸秆数量,有助于强化土壤肥力,同时降低了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增加了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率,获取相应的种植收益。

2 玉米双株种植技术要点

2.1 综合实际情况,选择高质量的玉米品种

在应用此类种植技术的过程中,尽量选取高质量的玉米品种,可以将玉米产量提升至50%。玉米双株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其纯净度和耐密度相对较高,应用效果较好。在选种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种子纯净度与含水量。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通过农田示范基地引进新型品种进行种植,做好试运行和试验检测工作。在确定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投入应用,使其具备丰产性和抗病性优势,提升玉米总产量。

2.2 科学整地

为了提升双株玉米种植效率,促使双株充分吸收营养物质,需做好选地整地工作。首先,优质肥沃的土壤适宜实施双株种植技术,有利于植株对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其次,土壤结构较好而且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水性,避免在酸性值偏高的土壤中种植,有利于玉米发育成长。再次,为了降低上茬植物中的农药残留,禁止选择上茬种植过大豆和小麦等作物的土地,有助于保证茬口适应性,充分保证土壤肥力。最后,在种植双株玉米前,需进行整地工作,利用松土、深翻、耕作等方式,保证土壤深度达到25 cm左右,确保不会出现漏耕状况,做到先松原垄沟,再松新垄沟。

2.3 施肥技术

为了确保玉米可以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防止玉米缺少营养成分,需在合适的阶段进行施肥,首先,在玉米出芽后期清除杂草、合理施肥,满足玉米成长过程中对肥力的需求。其次,应以有机肥为主,采用一次性施洒的方法,或施加有机肥。最后,化肥可以快速补充玉米发育所需养分,尿素为常用的化肥原料,还可以利用有机复合肥等肥料。

2.4 播种技术

播种技术为玉米双株种植中的重要环节。首先,严格控制播种地温,在地温达到7℃左右时才可以播种。其次,将玉米播种时间控制在3~4月,利用点播的方法,播种方法以二垄空一垄形式为主,注意采用标准化操作技术进行播种,保证播种均匀。最后,玉米播种量可以达到每公顷7万株左右。

2.5 田间管理技术

田间管理是玉米种植后期管理重要工作。首先,及时查补田间缺苗状况,若出现粉种、烂芽现象需尽快补种,利用浇水补栽方法。其次,在出苗后可以利用铲前深翻方法,避免发生病虫害现象。最后,为了防止人力资源短缺,全面提高除草效率,确保杂草不会与玉米争夺营养,在玉米拔节期间可以进行适当追肥,有利于促进玉米早熟,避免玉米植株倒伏。

2.6 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作为双株玉米种植需要关注的重点,需依据当地特点,开展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首先,避免发生地方性病害,利用相关预防措施,在关键时间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其次,进行病虫害初期杀菌工作,将杀虫工作重点放在黏虫和玉米螟幼虫期。最后,在收获期间进行晾晒,避免玉米脱粒。

2.7 强化补苗除草等管理工作

在应用此类种植技术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出苗情况做好补苗工作。将带土玉米苗移栽至缺苗位置,做好浇水和施肥等工作,保证移栽后的玉米苗健康生长。做好除草工作。当玉米苗生长至拔苗阶段时,科学选择玉米苗再中耕处理,拔除杂草。

2.8 适时收获

当玉米处于收获阶段时,要及时收割。针对成熟较早的品种,一般情况下,在授粉后的45 d就可以进行收获。针对中晚熟品种,具体收获时间要确保在授粉后的55 d。在收获过程中要结合天气变化情况,科学合理配备人力和机械动力等。在应用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过程中,需积极培训操作人员,使其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和使用方法,规避各类风险因素,保证收获工作平稳进行。

综上所述,在实施玉米双株高产栽培技术时,不仅需要配备专业化的操作技术,同时需要进行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玉米产量。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除草病虫害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无花果田间管理
柔顺的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除草的女人
抢种暮春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