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戈壁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研究
——以酒泉市为例

2022-10-27 10:01武永霞白秋燕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酒泉市戈壁生态农业

武永霞 白秋燕

(甘肃政法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1 生态农业“双生”循环发展的重要性

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于农村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农业方式。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共同发展是其本质。结合农业与第二、三产业共同改进传统农业经验,发展农林牧副渔的同时,运用的是现代科技下的管理体制及规划,解决了发展和环境及资源利用保护的矛盾,实现了生态工程的圆满,促进“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循环发展。

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已经实现了系统性的内外双生。生态农业的内生主要是农业公司内部的产品自我循环,是在农产品选择、饲养、生产、加工、销售、废物或者排泄物回收的基础上的内部封闭的生态循环。生态农业的“外生”是指与自身与外界不同类的生产者之间的循环,是在相互再生产环节有联系的企业之间形成的无浪费、无害残留的生态循环。生态农业的“双生”循环是能够统筹系统内外,继而实现上文提到的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

甘肃省作为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不仅面临经济快速发展的压力,还面临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任务,因此,经济与环境协调,并且可持续发展是其必须践行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手段。酒泉市在经济“双循环”模式下的戈壁生态农业发展非常迅速,与传统农业相比,戈壁生态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是高投入,但也是高收益。此时继续对其扩大投资规模,提高社会资本对戈壁生态农业的关注及聚集度,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资本市场流动性,促进甘肃省经济发展。

2 甘肃省酒泉市戈壁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现状

甘肃省酒泉市于2008年正式开展戈壁生态农业研究,十几年的发展过程十分坎坷,发展期间经历了“初创探索—拓展壮大—技术提升”三个阶段,在戈壁发展生态农业,需要高效节水和集成技术,才能提高产量和效益。目前,酒泉市是全国最大的非耕地设施农业生产、非耕地日光温室基地、有机生态无土栽陪的示范区,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甘肃省酒泉市戈壁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现状(如图1所示)。

图1 酒泉市戈壁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现状图

2.1 政策支持,规模扩张

充分有效利用无效资源实现高效生产的目标。一方面,为促进戈壁农业建设,酒泉市成立农业指导小组,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从2018年开始,市财政每年都会拨出专项资金支持戈壁农业的建设。投资农业保险公司,银行也以农业保险公司为担保,向其提供多笔贷款和数亿元的投资金额。为推进戈壁农业发展,各县也在全力进行资金支持,整合力量,做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竞争发展”。

2.2 科技支撑,创新发展

张掖市肃州区总寨镇沙河村的农业产业园,大型种植户为推进戈壁农业发展作出巨大努力,推出多种类型和结构的戈壁日光温室,探索有机栽培方式,研发实用的戈壁农业方法,制定戈壁农业标准等。同时,研究蔬菜,目的在于筛选出适合在戈壁种植的品种,示范并论证了新技术,这些都促进了戈壁农业发展。防御集成和室内温度监测等控制系统体现在太阳温室的智能操作应用,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反映温室蔬菜的生长和旱地的管理,继而反映在通用技术中心的监控画面中,方便种植户介入管理,也便于种植专家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当地“中国十大农业技术推广标兵”成为农业高产高效的典范,重在对于技术标准制定不断进行创新,研发新技术、示范新品种、组装新设备,且引导着肃州区完成了800平方米的戈壁日光温室建设。充分利用新成果成立戈壁农业研发推广的服务中心和专家库,促进专业合作社和大种植户之间的联系,“把更多的技术和业务能力投入到土地中,为农业提供服务”,充分合理利用“农民课堂”,举办讲座,并进行现场实习,紧密结合农民的教育和农业的高水平发展,可以帮助更多的农民了解并掌握更先进、更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2.3 废物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新型农业发展过程中,废弃物得到充分且有效的利用。目前,戈壁日光温室主要是有机物种植,每公顷种植需要有机物67立方米。稻草、蔬菜尾部、家畜类粪便等,都属于农业废弃物资源,转化为有机物,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质地作用极大。实现对资源的无害化循环利用,可以解决农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利用有机基质,能够更快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酒泉市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达到技术力量的尖端,促进高端农业的发展,进行场地建设和示范全过程的服务。

2.4 经营模式创新,产业共赢

经营过程中,酒泉市结合戈壁农业建设与“三个转变”改革,建立“公司+农户+技术”“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多种模式共同发展,通过获得订单、最低利润分配、二次利润回馈,与小农企业共同发展。前期,种植品种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确定,技术人员对种植人员进行指导,后期,根据合同购买价格,进行统一采购、贴标、销售,有效保障农民收入。

3 甘肃省酒泉市戈壁生态农业循环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期初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农业投资回收期较长

一方面,戈壁生态农业作为新兴农业,目前面临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的形势。戈壁农业园区与农业区的村庄,两者距离较远,园区用水基础配套设备,存在投送线路长、工程量大的问题,加之基础配套设备投资金额不足,便形成矛盾;另一方面,酒泉市农业基础底子十分薄弱,服务业与工业发展比较落后,财政收入不足。在农业发展中,戈壁一直属于一块真空地带,要想发展新型农业,那么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必须是从零开始展开,从头开始建起。虽然酒泉市每年都积极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的资金,每年可以获得大约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园区用水的基础配套设备的修建和维护,但戈壁农业建设规模达到数亿元,这些属于杯水车薪,由此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这一问题依旧存在,根源问题未得到解决。

因此,戈壁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一个见效相对缓慢的产业,投资回收期较长。

3.2 引进的企业与合作社融资贵融资难,制约生态农业规模化发展

戈壁农业由于条件的限制,自身难以引进外地龙头产业企业入驻代言,并提供发展资金和经营渠道,本地的小型企业以及合作社,无论是在知名度、项目数量、项目质量和对产业发展所提供的资金支持都存在困难。当地的小型企业和合作社从金融机构借款存在融资难和融资贵两个难以逾越的鸿沟,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各类经营主体对于发展戈壁农业的信心,导致戈壁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进程受到严重影响。

如果戈壁农业规模扩张,在戈壁滩上建造温室属必然,但建造成本极高,除了建造温室,给温室配置技术人才和设备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据测算,在酒泉市建设一座戈壁高标准的日光温室,成本需要22万元。如若每年建立10000亩面积大的戈壁日光温室,不考虑建成之后的维护和保养,仅是建设,便需要投资上亿元资金。但目前引进的多为小型且是新注册成立的企业与合作社,其资金实力远不如外地的龙头企业,可以有效担保的抵押资产,相对较少。融资难和融资贵制约了戈壁农业规模的扩张和持续均衡性发展。

3.3 戈壁农业农产品品牌不突出,未能凸显绿色产品优势

戈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需要更高的投入及更高的品质,同时,也具有更高的收益。一方面,戈壁农业的农产品需要具备绿色无污染的特点,产品需要具有自身的品牌效应,但由于目前的区域品牌宣传、品牌经营和品牌形象方面的影响力度比较小,导致戈壁农产品面临的处境十分艰难,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都非常低,后果便是产品的竞争力薄弱、销售渠道单一,产品销售困难。因此,该区域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的进度比较滞后;另一方面,在产品绿色认证与有机认证方面进展缓慢,对戈壁农产品的绿色宣传和推广,绿色营销造势,打造绿色品牌知名度宣传力度严重不足,未发挥出戈壁农产品的优势。

3.4 销售体系不健全,经济利益短期内难以实现

戈壁农产品大部分都以原料的形势存在,但是由于原料作物的产品门类不丰富,并且农产品的增值空间比较小,所以农产品企业从事瓜果蔬菜和米面粮油加工的企业少,规模小,而且瓜果蔬菜所运输和储藏的冷链仓储建设也比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戈壁农业发展的速度。由于缺少大型且专业化的企业与合作社进行引领和带动,没有建立起来比较完善且稳定的外销渠道,从而导致目前该地区的戈壁农产品主要以该地区的内销为主,没有畅通的外销渠道和正确的营销方针,戈壁生态农产品难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4 对策及建议

发展戈壁生态农业,能够对实施农村振兴战略起到推动作用,两者相辅相成。酒泉市有甘肃省最大的戈壁滩,土地资源空间大,适合发展戈壁农业,应继续坚持园区、企业、循环利用、产业化四者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努力提升产业规模,增加产业效益,提高科技水平,探索更多的农业发展模式,为全省发展生态农业作出示范。

4.1 坚持思想指导,增强产业发展信心

成立农业领导小组,用以协调、推进戈壁生态农业的建设。将戈壁生态农业作为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可促进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工作计划,分解工作目标,广泛进行宣传和动员,统一协调、推进,采取典型的成功模范指导、执行监督任务、制定承包方案等,思想认识统一,坚定信念。

4.2 学习典型成功案例,做到规划先行

针对产业园区,实行规模化打造。甘肃省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应发展要求,确定2022年戈壁农业的发展目标,与社会企业进行积极的沟通协作,截至目前,戈壁生态农业建设的参与者力量逐渐强大,有企业近13家,外加金瑞丰、西域瓜果等40个合作组合,建设钢架大棚、温室,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4.3 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为促进戈壁生态农业快速发展,聘请多位知名大学和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成立生态农业研究所,全力支持戈壁生态农业发展。既可以自主进行研发组装和集约化育苗,又可以研究不同类型的日光温室,从墙体结构设计到施工技术。对戈壁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设施建设进行准确分析,制定与之匹配的生产标准体系,减少环境污染,从很大程度上改善戈壁的生态环境,提高产业质量。

4.4 强化绿色引领,着力推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

膜下节水一体化设备,节水效果明显。温室苗圃用水量约629m,大田节水521m,年节水巨额资金。各类农业废弃物,如尾菜、高粱秸秆、牲畜粪便等,可用以生产基质罐、基质枕头,也可作为温室效应的生物燃料,每亩温室可转化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60余种。

4.5 坚持品牌营销

在品牌牵引下,建设自身独特的品牌营销体系,注册品牌——“戈壁雪润”,利用好“一带一路”契机,向日本、西亚和欧洲开辟重要分销渠道。努力提升戈壁有机农产品的知名度及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与此同时,建立更多的合作基地和行政管理机构,增加农产品品种,创建更多品牌。

4.6 努力扩大资金投入,提高综合利润

市政府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财政预算支出特别资金,用以建设生态农业园区、树苗基地、顶尖企业、协同组合等重要经营实体。投资省农业保险公司,鼓励其担保银行融资。积极整合资金,大力支持高风险绿色农业的发展。此外,甘肃省设立了戈壁有机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支持国家农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综合全面性开发,建立戈壁有机农业园示范点。

综上所述,发展戈壁农业,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进行改革的目标,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继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实现生态农业的“双生”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结合现有的雄厚科技力量和独特的区域资源优势,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单一化的产业构造向多元化的产业构造进行转变,从单一资源优势向整体经济优势转变,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进行转变,整合资源优势,遵循循环发展原则,促进戈壁生态农业优化与进步,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下甘肃省生态农业的循环发展,促进西部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图2 戈壁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流程图

猜你喜欢
酒泉市戈壁生态农业
戈壁里的水波
月夜戈壁
甘肃省酒泉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更正
戈壁深处“战味浓”
酒泉市洪水河水库坝址方案比选
酒泉市丰乐河灌区智能化量水系统规划设计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酒泉市肃州区洪临灌区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浅析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