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以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为例

2022-10-30 01:42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技能职业

熊 彦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我校紧密对接“健康江苏”战略,精准对接长三角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围绕构建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养老等相互衔接的健康服务新模式,科学组建高水平专业群,探索医学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文章通过分享我校护理专业群建设经验,为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群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对接健康产业需求,明确专业群建设内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加强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病理、护理、助产、康复、心理健康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1]。可见,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健康人力资源结构、规模、能力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医学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迫在眉睫。为此,我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基础相通、资源共享、技术相近、岗位相关”的专业群组群逻辑,组建了以护理专业为龙头,助产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及药学专业为支撑的高水平护理专业群。旨在做强护理专业、做优助产专业,健康服务升级的同时,扶持康复治疗技术、药学等新兴现代健康服务专业,打造涵盖全生命周期、突出全人群和健康照护的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

2 “健康中国”背景下护理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

高职复合型人才是指不仅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还应具备胜任技术技能岗位转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2]。随着“大健康、大卫生”发展理念的提出,医学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要求,亟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新途径。在此背景下,我校将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和药学的理论和技能,能够提供临床护理、母婴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服务、养老照护等健康服务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确定专业群建设思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发挥龙头专业成熟建设经验,整合群内各类优质资源,加大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专业群育人、科研创新及社会服务功能,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职业教育改革经验。

2.1 创新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立德树人、厚基强技”为专业群人才培养出发点,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贯穿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全过程。秉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天人合一” “面向人人”“君子不器”的绿色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创新构建了“二主线、三并举、四递进”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二主线”即以职业素质培养和岗位胜任力培养为主线。深入挖掘专业群“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及地方文化,凝练出“内修气质,外练技能,内外兼修,风华无双”的专业群育人理念;“三并举”是以核心课程融合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为突破点,使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职业岗位需求相融合,实现职业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执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融通;“四递进”是指按认知规律,通过“职业感悟训练—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技能训练”分四阶段递进式开展学生职业认知、校内技能训练、医院或康复机构等临床见习与顶岗实习等,实现职业能力螺旋递进式发展。创新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专业群主动对接大健康产业链需求,开辟了具备全方位健康服务能力、拥有临床思维和人文关怀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图1 护理专业群“二主线、三并举、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2.2 构建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群建构的核心内容,也是落实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3]。我校通过组建由行、政、企、校专家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基于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协同共建共育机制。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对区域大健康产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以职业素质及岗位胜任力培养为依据,动态调整专业群课程结构,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设计课程体系,重构了“共享基础、模块教学、互选拓展”护理专业群课程体系(见图2)。第一,搭建了公共素质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两大底层共享平台,实现职业基本素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全群共享,夯实职业通用基础,培养学生职业通用能力。第二,根据各职业岗位特点及专业发展趋势,设置“四大课程岗位”模块,即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及岗位方向模块课程,支撑各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首岗适应,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岗位能力。第三,满足专业群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特定技能习得转向多维度技术技能训练[4],开设“1+X”证书背景下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包括与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的老年照护、母婴护理、AHA急救员、医疗护理员等若干个多元化的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学生多岗迁移及创新创业发展需求。重构后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的群聚效应,更有利于“精护理+懂助产+能康复+会用药”专业群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图2 护理专业群“共享基础、模块教学、互选拓展”课程体系

2.3 优化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通过优化专业群教育教学资源,可以有效破解单个专业普遍存在的资源稀释、分散、封闭、不均衡等瓶颈问题,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5]。我校护理专业群搭建了以教学名师、教授、博士领衔的课程建设团队,并吸纳行业企业专家积极参与资源建设。组织课程建设团队教师认真学习新教育教学理念、信息化新技术,从职业岗位胜任力培养、执业考试要求及技能考证需求出发,开发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拍摄微课、制作动画、录制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着力推进建成了专业群共享课程,包括“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微生物及免疫学”“药理学”,以及核心课程“成人护理”“健康评估”“护理技术”“母婴护理”“康复功能评定”“天然药物学”等在线开放课程。同时,在已建成的校级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基础上,加大资源提升建设及优化整合的力度,打破各专业教学资源的应用界限,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数字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建成包含执业考证库、临床案例库、岗位资源库、行业信息库四大特色资源的护理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校企“双元”合作开发专业群共享及核心课程教材,融入“课程思政”“1+X 证书”“执业考证”“技能竞赛”,积极探索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专业群教学资源数字化的优势,探索翻转课堂和混合式课堂教学,采用PBL教学法构建情境化教学环境,以完成临床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注重学生临床评判性思维的养成,缩短职业成长的周期。

2.4 打造智慧创新专业群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场所。我校护理本专业群现有校内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训基地41家,可为专业群提供医学相关专业实习岗位近1 000 个,虽能较好满足各专业实训教学及科研服务需求,但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校护理专业群围绕智慧、创新、全生命周期几个关键要素,秉持“集教学、培训、科研、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建设理念,以已建成的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为依托,校企合作共建与健康服务产业高度契合、特色鲜明、功能多元的护理专业群实训基地。通过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恒德护理院、南京金域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等32家单位深度合作,结合教育部“1+X”老年照护、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校内模拟病房、老年护理、康复技术、儿童护理及母婴护理等重点实训室硬件条件,购置了临床护理技能考试系统,用于护理岗位技能培训及考核;建成了AHA急救员培训基地、教育部“1+X”职业技能证书培训中心、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培养基地;与扬州恒丰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江苏省第二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项目建设,打造养老服务产品研发平台,为老年照护、临终关怀、康复治疗技术等养老健康服务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结合医学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针对专业群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高三难”痛点和难点,充分发挥我校作为综合性高职院校的优势,打造多专业交叉融合的专业群智慧创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通过打造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医学相关教育深度融合新模式,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对高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开发数字教材和云课程平台,构建“虚拟仿真+远程教学+临床实践”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整合实训资源,实现专业群内资源共享,不仅提高了实训基地的利用率,还有利于节约建设成本,推进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2.5 培育高水平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团队

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团队是引领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保障[6]。我校护理专业群以课程体系模块建设为依据,突破教师所属专业限制,打造共建共享且能够满足模块化教学的多层次、宽领域、有专长的双师型教师团队[7]。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双师素质教师培训计划和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聘用知名行业专家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遴选大师工匠担任学院产业教授,发挥其在专业领域中的先进引领作用。通过内培外引,培养更多的校内专业带头人,通过境外访学研修、学术交流、示范课及国培省培项目,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发挥团队带头人领头雁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力度,制定我校专任教师定期下临床实践制度,规定专任教师每年须进行至少1个月且每5年内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临床实践,确保专任教师临床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打造“互聘互兼”高水平教学团队,聘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省三八红旗手”“省五一巾帼标兵”“省最美医务工作者”等行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及临床实践带教,与校内同课程专任教师一对一结对互助、共同成长,为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2.6 提升特色专业群健康服务能力

我校护理专业群积极面向区域健康服务业开展紧缺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及技术咨询与服务,大力开展岗前岗后技术培训、技能鉴定、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学生终身教育等培训,通过打造“互联网+健康服务”技术应用协同创新平台,树立“送医三下乡”志愿服务品牌,落实AHA急救员及老年照护、母婴护理“1+X” 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加强执业护士、执业康复治疗师、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培训,以及提供成人学历教育提升等服务,充分发挥专业群的社会服务功能。围绕我市重点民生项目打造仪征市月塘镇国家级“康养特色小镇”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专业服务特长。在养老护理员、育婴师培训基地基础上,积极申报了江苏省护理员培训基地。结合健康养老服务业需求,开展了养老护理及高端肿瘤护理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探索了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不断提升专业群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西伦敦大学合作培养涉外护理人才,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开展护理、助产及药学专业教育。同时充分发挥专业群的健康资源优势,凸显社会服务职能,开发特色职业体验课程项目,面向中小学生提供大健康产业相关职业体验。进一步弘扬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全民健康素养,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3 专业群建设成效

护理专业群经过2年的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建设期内获批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项、省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3+2”分段培养项目1项;省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1个;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1个及省科普教育基地1个;建成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21门,校级优秀在线开放课程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建成涵盖6 469个资源(含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档等资源)的校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1个;立项建设了2部省级重点教材、4部校级重点教材及1部活页式教材。专业群教师获批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省科技副总1人,省五一创新能手1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及市英才培育计划培养对象1人。青年教师参加省微课大赛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外科护理教学团队参加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建设后的专业群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4 结语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在“双高计划”背景下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应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跨专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并加以推广示范,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技能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画唇技能轻松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