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创建设想与实施路径探究

2022-11-04 07:29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减体育课教学内容

杨 凯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山东 滨州 251800)

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释放课后学业压力,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职能部门相继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等文件。“双减”政策不仅为我国广大小学生课余生活提供了政策保障,也对我国小学课后学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多地的“双减”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各级学校课后服务有序开展。从开展科目上看,当前各级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不仅包含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传统科目,也拓展了社团活动等形式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分注重了师生互动与学生的特色体验需求。但就体育学科在小学课外活动的参与和开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以下3个突出问题:(1)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形式单一,教师活动创设能力不足;(2)小学生的体育参与度不高,体育项目参与比重不足;(3)小学生个性化体育发展需求满足率不高,难以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课后服务吸引力。体育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外活动载体之一,对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实现在“美育”“德育”“体育”3大方面的素养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双减”政策下,主动探索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特色构建和教学实施策略,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1 “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创建设想

1.1 “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育目标构建

笔者对“双减”政策文件内容和提出背景解读得知,课后延时服务作为“双减”政策的校园实施载体,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减轻小学生课业压力,丰富课余生活,发现并培养小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以达到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因此,探索“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的创建体系,首先要明确课后服务特色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构建探索:第一,在教学目标上,应严格以“双减”政策为导向,以课外活动组织和课后体育素养的拓展为教学和活动开展核心;第二,在教育目标设计上,以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成长为主要教育目标;第三,在教育结果上应以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身心健康发展结果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以上3个相互依存和具有关联性和成长性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的构建,可奠定体育学科在课后特色服务中的特色创建和学科优势。

1.2 “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教学内容创设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教学的内容创设不同于体育课堂教学,应在“双减”政策、特色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下进行有步骤、有目的的教学内容创新。笔者认为基于现阶段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特征和身心发育特点,小学阶段体育课后特色服务教学内容的创设可从以下3个层面进行:第一,加强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学习,着重实现小学生在团队合作、个人素养发展等方面的素质提升。通过系列的体育课后活动的参与学习,实现对小学生群体的精神教育和体育文化教育,可有效促进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品德教育和小学生个体在德智体美劳多个层面的全面发展。第二,活动创设应以团体活动为主,以特色项目为辅,鼓励小学生全员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小学生的耐力、毅力和三观教育。第三,加强体育游戏和教学情境创设,提升教学活力。构建特色体育课后服务教学内容,一定要注重体育游戏和富有活力和参与感的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升体育课后活动内容的丰富和新意,让小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乐趣,激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良性发展。

1.3 “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教学组织

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教学组织必须兼顾以下2点:第一,小学体育课后特色服务是一个整体性的教学组织,需要以学校管理者为统筹,以体育教师为主导,以多学科教师合作为整体性教学组织形式,确保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在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上的统一;第二,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组织过程中应注重教与学的结合,课堂强调娱乐性、健身性、游戏性和文化属性,使小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为“终身体育”意识的最终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1.4 “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教学教育成效评价机制创设

体育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本质是“传递体育文化”与“服务于小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因此,“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特色服务的创建应关照小学生群体的文化认知、团队协作、抗挫能力等优秀个人素质的长远发展,从而促进小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体育学科具有独特性、过程性和渐进性特征,其教学也具有较强的规律性,需要根据体育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小学生成长规律确定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后服务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及时评估教学质量和关照小学生身心变化情况,为后续的教学调整和改善提供教学实践参照。首先,构建以小学生行为模式、人格、体力和精神等要素为核心的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教学评价总表,构建纵向教学评估体系,对小学生个体与整体在课后服务的成长进行长期评估;其次,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宗旨,注重小学生在多个阶段的自立、创造力、适应力与身心健康的成长速率、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长、短期结合的阶段性评价机制,及时跟踪小学生的身心变化情况,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同步发展。

2 “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教学实施路径探究

2.1 采用区域合作模式,联合开发小学体育课后特色服务教学内容

体育学科不仅包含体育技能、体育活动,更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和思想价值成长,因此课后服务的特色创建需要强调科学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探索“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教学实施路径,就要解决小学体育课后特色服务教学内容的构建问题,从根本上为小学体育课后特色服务的长期高效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笔者认为,应采用区域合作与多学科联合开发模式,确保小学体育教育特色服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第一,明确运动技能、运动兴趣和身心健康并重的教学内容;第二,保证体育运动与社会适应力、社会发展、文化认知、思想价值成长协调发展;第三,保证教学内容的活泼、多样和开展过程中多学科有机融合与组织的有序配合,注重实现以体育学科为依托,实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与社会化能力的协调发展。

2.2 实行多学科、多主体参与的责任制管理组织模式,保障特色课后服务的执行力

在“双减”政策下进行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教学实施路径探索,必须采用合理的管理模式,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实施提供保障。笔者认为,在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上应注重以下2 个方面的协调发展:(1)构建多学科、多主体参与的组织管理模式是核心。小学体育课后特色服务是一个依托体育课外活动组织而进行的综合性教学设计,因此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需要多个学科教师围绕小学生整体和个体的成长进行共同参与和管理,整个课后服务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情境的创设也离不开管理层的协调与配合,因此应从组织管理主体上确定管理模式核心。(2)构建以体育教师为核心的教师实施主体,明确体育教师在课后特色服务中的地位和责任主体,构建责任制组织模式,提升特色课后服务执行力。

2.3 实行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评价标准,确保教学实施的目标性和教学成效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育宗旨来看,我国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共包含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4个主要目标,但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和管理者认知的不同,教学侧重点也不同,因此要实行阶段性与长期性结合的评价标准,确保教学实施的目标性和阶段性成效。首先,构建以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为指标的短期评价标准,从显性标准上精准评价课后特色服务的阶段性成效;其次,构建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为指标的长期评价标准,提升小学生在隐性评价标准上的能力水平,确保小学体育课后特色教育的开展成效。

3 结 语

小学体育作为我国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体育素养教育和体育运动启蒙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必须探索好小学体育课后特色服务的开展“特色”,帮助小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基础,获得体育素养和社会适应力等多方面的成长。

猜你喜欢
双减体育课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体育课上的“意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讨厌的理由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