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半年经济呈现“W型”复苏

2022-11-06 12:37刘晓光
中国服饰 2022年7期
关键词:拐点企稳复产

刘晓光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随着各项经济指标在5月开始恢复,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已经到来

2022年1—2月,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回暖态势,但到3—5月时,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分析此轮经济下滑的原因,主要是预期内的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的两大冲击,其中三重压力指的是从2021年三季度以来形成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两大冲击指的是3月以来新一轮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疫情冲击和乌克兰危机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二季度经济预计会实现正增长,但增长幅度比较小。而宏观经济的下滑也会影响微观个体,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的亏损程度在加大,青年群体的就业压力还在持续加大,企业和家庭的不利处境也导致财政收入下滑。

不过,此轮经济下滑在4月已经探底,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已经到来,接下来将开始回升。从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消费、投资、出口、工业增加值等多项指标来看,4月时已创下最低点,5月时则已有所恢复,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将迎来企稳回升态势。不过,与2020年的复苏进程相比,此次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复苏进程也更加脆弱,最终呈现的是一个非对称的“W型”复苏特征。

“W型”复苏指的是经济走势图接近“W”形状,先跌后涨,再跌再涨。也就是说,下半年在复工复产和经济刺激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有望进入到持续复苏的状态,但同时也会经受各项小概率事件带来的持续冲击,如果度过这一时期进入稳健复苏阶段,我国经济可能会面临“灰犀牛”冲击,因此下半年整体经济走势将呈现“W型”复苏态势。

与2020年相比,我国本轮经济复苏会面临不一样的挑战。从微观基础看,在近三年的持续疫情冲击下,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产品存货等在疫情后一直没有得到完全恢复。相关调研显示,企业的最高恢复时间段是在2021年上半年,大约恢复四成左右,所以企业韧性要比2020年更加脆弱。

从市场预期看,随着疫情反复和不确定性增多,各类市场主体信心都比2020年有所下降,比如企业对中长期的投资减少了,更多转向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居民对耐用品消费、负债消费、住房类消费也都变得更加谨慎。

从运行模式看,中国经济循环周转速度比2020年有所下降,比如企业的存货周转变慢,应收账款回收期拉长。

从外部环境看,在全球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欧美央行进入加息通道等因素叠加影响下,国外对我国商品的需求相比2020年在下降,我国出口的成本正在上升,贸易条件不容乐观。

这些因素都说明下半年复苏进程将面临的挑战增多。不过,下半年亦有四大因素助力经济企稳回升:一是疫情形势整体趋稳,各地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二是2022年出台的许多宏观政策的刺激效果将在下半年显现成效,助推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逐步改善;三是随着“十四五”规划项目的实施和落地,将为经济复苏提供新的基础性力量;四是2021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基数较低,这将有利于2022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实现较高的同比增速。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已经到来,下阶段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调控,以实现经济增速的合理目标。

猜你喜欢
拐点企稳复产
市场猪源紧张 猪价企稳回升
开局企稳复元打平再续精彩
复工
西藏,复工复产正当时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政策
拐点
多重利好袭来 股指震荡企稳
《廉洁拐点》
房贷新政能否锻造楼市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