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路径分析

2022-11-07 13:22李娜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目标

李娜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理念,其思想基础在于立德树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并以此为前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如果能够将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融为一体,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促进高职学生自身的发展。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育人方案和策略,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未来的个性发展打好基础。

一、体育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

在1993年,英国学者Whitehead提出了“体育素养”这一概念。我国部分学者表示,在参与体育活动或与体育相关的活动时,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体育技能、锻炼习惯等,这都属于青少年体育素养。和体育教育内容对比,体育素养的培养更加全面,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培养他们形成自信心,让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终身体育锻炼。在2016年,我国发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文件中,其中明确提出,我国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在同一年9月,我国体育总局发布了《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其中提出要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育素养。总而言之,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非常重要,这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课程思政与高职体育素养的关联性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把课程思政和高职体育教学素养结合起来,有助于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人格,并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在课程思政教育氛围下,学生会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合作观念,这对于其后续找工作是非常有利的。也就是说,把课程思政和高职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结合在一起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当前国家提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方式。

三、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近年来,其规模越来越大,针对高等教育发展,我国实施分流政策之后,高职院校的规模更是快速的扩大。然而,虽然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却不完善。就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而言,大部分高校还是没有转变传统的思路,在教学时,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于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体育课程的精髓和内涵。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各大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课程思政。但是,在高职院校中,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教师,他们普遍表示把思政元素引入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这和体育教师毫不相干,该思想明显不正确,同时也说明了当前的高职院校还没有深刻意识到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而这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四、高职体育教育的现实问题

(一)课程资源创新性不足

截止到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公共体育课程资源还是不够丰富多样。具体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体育课程资源比较匮乏,第二,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比较差。这造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以课程思政融入层面而言,在体育教师看来,思政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爱国等,教学时采取的主要方式就是播放视频,该观念明显缺乏创新性。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资源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而且效果不佳。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来看,他们一味地根据学校安排的教学计划指导教学,针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或者实践,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教学目标,而且照本宣科的情况比较严重,长此以往,教师的目标意识越来越差,在该情况下,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包括多个层面,除了能力目标之外,情感目标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不仅仅要落实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更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最终的目标为基础,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实现预期的目标做好准备。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不够关注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都没有了前进的方向,部分教师只关注教学理论知识,而部分教师只重视组织学生实践,结果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差,能力不足,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岗位,缺乏合作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这和课程思政理念是不匹配的。

(三)教学组织管理方法相对滞后

高职院校的教学组织管理方法和基础教育有明显的差异,具体体现在教学组织管理方式更加丰富多样。然而,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方法是非常传统,比如“讲授、示范、纠正”等,学生的学习是处于被动状态的,他们只是接受教师的传授而已,这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没有真正吸收知识。在该情况下,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就显得难度更大,原本学生就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对体育课程缺乏强烈兴趣,在机械化的思想政治元素灌输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差。

(四)实践活动比较单一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高职院校教师也会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但是活动类型非常单一,学生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已。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学生讲解规则,忽略了学生的品质和习惯,更是不重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造成思政教育和体育课程脱节,教师只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不符合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和目标。

(五)教学评价体系不能支撑课程改革

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考核方式来看,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技术达标,这影响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因为课程思政元素的评价和考核几乎和技术无关。而教学评价体系是否完善,这不仅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影响,更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够关注学生的意志和思想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这会影响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M=(mij)N×l,mij∈{1,0,-1}为编码矩阵,在生成初始种群时,令编码长度l=Int「log2N⎤[11],N为类别数.C为多类混淆矩阵.E=(ei)1×l为l个基分类器在验证集上的分类正确率.ε为M在验证集上的多类分类错误率.

(六)教学观念不够合理

学校的办学方针会影响教学观念,高职院校同样如此。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不够重视体育教育,虽然我国当前积极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制度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所以所有学校还是以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为目标,高职院校也是如此,一味地希望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忽略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甚至以文化课程取代体育课。当然,不排除部分高职院校比较关注体育教育,但是,在教学时,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不考虑学生的素质和品德,这也影响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率,无法真正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

五、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路径

(一)创新高职体育教学内容

在课程思政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合理且更贴合学生的需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理论为核心,虽然也引导学生训练,但是训练比较少。在后续教学中,教师需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提高体魄,并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形成正确三观等,保证学生毕业之后也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更好的个人品质。

(二)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来看,当前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明确教学目标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就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而言,目标应该涉及以下几方面。

1.技能目标

所有的课程都要考虑到实际运动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确保学生即使毕业之后,也能积极参与体育训练,保证技能不退化。

2.心理目标

体育教学不能纯粹的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最终目标,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来看,一个人如果拥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健身频率较高,那么就会具备更充足的精气神,而且能够有效抗压。作为高职学生,在毕业之后,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确保他们进入社会之后能够适应新环境,满足工作要求。

各项体育运动都能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好处,如改善呼吸系统、增强免疫力、强化肌肉力量等。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需按照对应的教育目标,对体育技能素养实施重点培养。

4.能力目标

此处的能力目标主要指代的是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目标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职业能力,比如竞争能力、团结能力、学习能力等,将其融入体育教学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意识

1.体育意识

高职院校教师在体育素养的培养中,需要坚持课程思政理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帮助学生形成体育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把体育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为学生后续发展以及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乐观精神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他们形成乐观精神。体育教学中避免不了体育竞赛,而在竞赛活动中,部分学生难免会失败,失败之后的学生会有强烈的挫败感,这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导致他们后续学习受影响。在该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双重鼓励,除了对胜利的一方进行大力赞扬之外,针对失败的学生,教师不能指责批评,而是要及时地安慰,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形成乐观精神,确保他们在未来遇到问题和挑战时也能够迎难而上,积极面对。

3.终身运动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终身运动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激发他们的自主运动意识,使得学生形成终身运动精神,这有助于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和我国提出的“全民健身”理念相契合。

(四)充分利用榜样力量

在体育素养教育中,爱国情怀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更要重视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我国始终致力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国民素质,这就要求高职教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师同样如此。而在该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榜样的作用,将榜样的力量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素养。比如为他们讲解姚明、刘翔等生平事迹,分析他们的成功案例,讲述其他体育新闻等,通过榜样的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并培养其爱国情怀。

(五)立足体育课堂教学

在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过程中,主阵地在于体育课堂,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他们的体育品德等。体育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需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融为一体,能够生成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体育模式,充分利用体育资源,这种教育对学生发挥的作用更直接且更深刻。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立足于课堂,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责任感等。而这些素质又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运动,最终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

(六)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高体育素养

高职院校要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仅通过公共体育课程也是无法达到的。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在活动开展时,教师要重视融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思政主题,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体育赛事的震撼,这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同时,思政课程主题的课外体育活动和公共体育课程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体育教师要丰富公共体育课的内容,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深受学生青睐的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培养他们形成体育素养。

(七)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所有科目的教学中,课程评价体系都非常关键,体育教学也是如此,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课程思政大环境下,教师需要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以原有的教学评价为前提,在其中融入思想品德,职业素养以及爱国主义等内容,让学生重视体育学习中非技能学习。此外,在体育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深刻探索课程思政评价模式,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体现出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掌握度,并反馈他们的综合素养。

六、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高职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必须改正当前的问题,作为高职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和思想,紧跟时代潮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服务。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促进体育活动的创新,发挥榜样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将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目标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