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彩排,防患于未“燃”
——立足体育课堂的消防教学实践探究

2022-11-07 13:22谢志敏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灌篮 2022年3期
关键词:火灾群体教学活动

谢志敏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在传统认知当中,学校体育教育与消防安全教育隶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教学范畴,两者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开展形式方面均无共通之处。若在此认知基础之上,将消防安全教育以独立个体形式强行融入体育课堂,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青少年学生群体消防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的预期目标,但却也在极大程度上将本就不多的体育教学课时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如此虽在消防安全教育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却使体育教学收效大打折扣。基于对消防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现状的客观认知,笔者认为建立起两者之间的科学联系并将其落于实践,是确保消防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收效的必备前提。

一、中学消防安全教育现状

2006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在该《意见》当中明确指出各地区不同教育阶段的基层学校,应将消防安全教育作为固定模块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当中。由此虽可见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群体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但该《意见》当中并未就如何在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给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在《意见》颁布之后的两年之内,相关部门又完成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下称《消防法》)进一步的修订,修订之后的《消防法》同样明确提出,各地基层学校应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在此后的几年之中,相关部门又相继颁布了多项与消防安全教育相关的政策与文件,但无一例外未就如何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给出明确且具有指导性的方案与建议。

(1)在本次研究正式开始之前,笔者就消防安全教育问题,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多所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负责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与研讨。通过交流,笔者发现大部分学校的消防安全负责人由不同学科的任课老师担任,负责人通常会将消防安全教育视之为一项独立存在的教学内容,并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定期组织开展单独的消防安全教学活动与实践演练,如此虽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群体的消防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得以提升,但却额外占用了学生群体本就不多的课外活动时间。

(2)由不同学科的任课老师担任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负责人,各有利弊。以班主任老师担任消防安全教育负责人为例,大部分班主任老师会通过班内黑板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对班内学生群体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但此种安全消防教育多以理论知识的教授为主而实践应用方面则涉及较少。笔者认为消防安全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若单纯通过理论知识教授完成教学活动,则很有可能在学生群体真正遭遇火灾时,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顺利转化为自救技能,如此无异于使消防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3)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初衷在于,青少年学生群体在遭遇火灾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与自救技能,尽可能地保证自身安全。但局限于理论教学层面的消防安全教育,无异于纸上谈兵,在真正遭遇火灾时所能给学生提供的参考与实践价值则十分有限,这就无法与国家相关部门赋予消防安全教育的预期目标达成高度一致。

二、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根据前期调查与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各地绝大多数基层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对既定体育项目技术技能的教授方面。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体育教学经验的基层教师,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开设初衷,不能局限于让青少年学生群体掌握某项运动技能,而应拓展至相关技术技能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实践应用层面。通过前期调查,笔者将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归纳如下:

(1)当前大部分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多围绕现行体育教学大纲展开。绝大多数体育教师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十分明确,即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实现教材当中所界定的预期技能目标,而对预期目标的设计初衷,则缺乏正确的认识。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现行教学大纲当中的教学内容及其预期技能目标的设定初衷,除大众认知层面提高学生群体体质健康水平、掌握既定运动技能之外,还将在体育课堂当中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应用于生活实践这一能力涵盖其中。

(2)当前绝大部分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学科局限性。此处的学科局限性,无非就是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鲜少对其他体育学科之外的教学内容有所涉猎。这一现状乍一看来并无问题,而细细想来则多有不妥之处。其实在不同教育阶段当中的各个学科之间均存在着某种显性或隐性关联,若充分利用学科或教学内容方面的相关关联,则能使不同教学内容之间起到相互促进的积极意义。如表面看似毫无关联的消防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之间,同样是存在着某些密切关联的。例如,通过科学系统的体育学习,学生群体的身体灵敏程度与反应速度会得以有效提升,而身体灵敏程度与反应速速度水平的提升则可在学生群体遇到火灾时,更为快速地做出身体反应并使其逃生过程更为顺利;又或者学生通过体育课堂的参与,所掌握的某些运动技能(如滚翻类动作),则可在实际遇险时帮助学生更好的脱离险境。

三、消防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

(1)通过对不同学科特点的客观分析与对比,笔者认为将消防安全教育与体育学科相融合更具优势。较之其他学科而言,体育本身就是一项实践远高于理论性的学科,而消防安全教育同样是实践性高于理论性。若将其与其学科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起到提高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作用,但单纯意识层面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尚需配合足够的实践演练。对比之下,体育教学活动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拓展方面,还是教学开展形式的设计方面,均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因此可将消防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将其落于实践。

(2)积极探寻并构建消防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之间的科学关联。表面看似毫无关联的体育教育与消防安全教育之间,实则存在着千丝万缕的潜在关联。例如,在火灾现场逃生时,被困者的身体灵敏程度及综合体质现状与其逃生顺利情况息息相关;与体育学科相关的技术技能,可在被困人员逃生过程当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帮助其在困境当中顺利撤离。通过与多名基层体育教师的交流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认为,体育教学与消防安全教育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这种认知本身就是不够严谨的。体育教学与消防安全教育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潜在关联,基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根据两者之间的连结点,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设计,从而模糊掉两者之间原本清晰的界限,从而使消防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实现科学有机的结合。

(3)根据以上观点,并综合消防安全教育及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设计出了一套消防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教学方案,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明确该教学方案设计以及教学活动开展目的。在该教学案例设计之初,笔者将教学方案设计及教学活动开展目的预设为如下几点:①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引导学生对当前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主要消防政策方针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并在日常生活当遵守消防相关消防法律法规。②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帮助学生群体建立基础的消防知识体系,并掌握火灾初期必要的处置常识。③通过系统持续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身体素质并掌握正确的自救与逃生手段。④熟练掌握火场撤离过程当中可能会用到的体育技术技能。

第二,明确该教学方案当中的侧重点与难点。在教学方案设计初期,教师应明确该教学方案当中的侧重点与难点,该教学方案当中的侧重点与难点均在于对火灾初期预判与处置以及自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第三,对教学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该教学案例当中,笔者将教学流程细化如下:①课程导入环节。在该环节当中引入真实火灾案例,从而提高学生群体对之后学习内容的重视程度。引用案例如下:2021年10月12日下午5:00许,位于厦门思明区某小区的一栋高层住宅楼突发火情。在接到群众报警之后,消防、公安及医护人员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救援,但仍有两人因伤重遇难,同时有其他被救人员不同程度受伤。②课程主体阶段。在该阶段教师应通过实战演练及细致讲解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火场逃生自救的主要方法,火场逃生自救的方法主要囊括如下几个方面:利用唾手可得的湿毛巾或衣物对口鼻进行遮挡,在进行火场疏散时,应避免置身于顺风方位,若高层住宅起火,被困人员则需根据具体着火位置选择合适的自救方式(如果在室内发生火情时,相关人员在判断火情处于初期可控阶段之后,应在第一时间使用家庭常备灭火器或楼道消防栓内的灭火设备,对起火点进行扑救,若火势已经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局面,则应及时拨打119报警;若起火点在其他楼层,则应遵循能往下跑不往上跑的基本原则进行自救,除非下方已被大火及浓烟封锁);遮盖护身逃生法,即将可就近拿到的棉被、棉大衣等用水浸湿并将其披盖在身上;封闭隔离法,若起火点在隔壁房间或走廊,无法通过安全出口进行疏散,则可退至一安全室内,并利用床单、毛毯、毛巾等物品将门缝塞住,如果条件允许可不断往门缝处浇水,从而避免火势及浓烟快速蔓延。③自救逃生训练环节。组织学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开展特殊姿势(弯腰并捂住口鼻)接力赛,也可围绕该逃生姿势进行其他形式的体育游戏或教学情境设计,将相关设计落于实践;将匍匐前进动作融入体育竞赛或体育游戏当中,并要求学生群体积极参与相关游戏竞赛,就相关游戏与竞赛的设计意图向学生进行详细阐述,使其明确知悉相关技术动作在火灾逃生过程当中的实际使用时机及作用;组织学生群体在运动场地进行原地打滚灭火训练,在该训练过程当中,笔者在可滚翻类动作的技术要领及应用场景通过视频形式更为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群体面前,在深化其对相关技术动作理解的同时,促进其更加快速标准的掌握相关技术动作。④就常见消防设施,对学生群体展开普及教育。消防栓及灭火器是最为常见的灭火设施,也是在火灾初期可控阶段,对火情进行有效控制的必要工具,同时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消防自救技能。⑤课堂结束环节。在该环节当中,教师应就当前学生群体在课堂学习与实践演练当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总结与点评。并进一步强调从火灾现场进行自救及逃生的基本原则:保持良好且稳定的心理状态,切忌方寸大乱;对起火位置进行初步判断,并以最快速度撤离至安全区域,不因贪恋财物而错失逃生良机;重视火灾逃生过程当中的个人防护,避免吸入过量浓烟或被火焰灼伤身体;在火灾现场逃生时,切记不要乘坐电梯,选择从楼梯或消防连廊逃离危险区域;在逃至烟火区时,应尽量放低身体姿态,或是以匍匐姿势迅速逃离;不到万不得已,切忌因惊慌失措而选择从高楼跳下。

四、结语

消防安全无小事,体育教师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将原本看似并无关联的体育教学与消防安全教育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如此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体育学科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选择方面的灵活性,还可将体育学科当中的相关技术技能应用于消防安全教育范畴,从而使学生群体的火灾逃生顺利程度得以有效提升。

当然,消防安全教育不仅可以融入体育课堂当中,还可根据其他学科独有的学科特点,在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当中进行合理融入。如,美术教师可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与消防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消防安全专题绘画活动;语文教师则可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相关的专题写作活动。将消防安全教育融入不同学科,可在不同程度上对青少年学生群体防灾意识与自救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火灾群体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中间群体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