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背景下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2022-11-07 13:22杨光许昌学院体育学院
灌篮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背景体育

杨光 许昌学院体育学院

一、前言

近些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产业的创新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与关注。体育产业作为我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如何推动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成了重点工作内容。基于此,本文将围绕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经济内循环的基本概念

“经济内循环”指的是结合本国市场规模特点以及国内需求,把内需当作以后经济发展的落脚点,推动生产、消费和流通等各个步骤在市场中的健康循环,从而达到“三循环”良好运营,最终逐步提升国内总需求,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增长与发展。

现今,我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人均收入也逐渐迈入中等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也迅猛的提升,体育产业也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奥运会、冬奥会等国际运动赛事的成功举办,更是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经济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举步维艰,到如今的国富民强,我国用踏实的脚步探索出经济发展的道路,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但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免受到一些发达国家的阻碍和压制。中美贸易战持续开展,5G技术的比拼、芯片的打压以及对我国的各种贸易壁垒等。在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长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为了推动经济的复苏,推进国际经济内循环成了发展的重点,“三循环”实现国内经济平稳发展已然成为趋势。

目前,在经济内循环背景下,“扩大内需”逐渐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扩大本国内需以后,良好的供给才能带动产业的发展,为本土市场开拓更多空间,体育产业更是如此。如何结合社会需求进一步扩大内需,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是需要思考的重点。结合经济学层面而言,经济内循环是在特定的内部保障需求与供给和谐循环发展。我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消费市场。在以往外循环经济中,我国逐步积累了经验和技术,为经济内循环积累了足够的底气。在世界经济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将目光放在经济内循环上,更符合当下经济发展的趋势,有效发掘国内体育产业的内在潜能成为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与此同时,经济内循环背景下,需要强调体育产业的内部需求,但也并不意味着忽略“经济外循环”。经济发展应当内外经济兼顾,将经济的内循环和外循环有机结合,实现二者的相辅相成、携手并进。内外循环模式才是最佳的经济发展方式,内循环与外循环二者不可或缺。结合目前经济情况来看,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内循环,以内循环为重点,同时兼顾对外经济贸易,重视经济的外部循环与发展,从而达到内外平衡的发展目标。

三、经济内循环背景下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

经济内循环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给我国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我国奥运会、冬奥会等多种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国家的体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尤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势态良好。国家对体育产业的发展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全民健身以及健康中国等理念的提出,让体育产业经济焕发新春。在我国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前景大好,为体育市场带来了新的动力,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资本的注入。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消费需求的逐步提升。奥运会期间,我国国民人均消费超过了三千美元,意味着体育产业消费需求开始变化,尤其是在体育服务方面的需求显著增多。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计突破了1.35亿万元大关。体育产业总值占比高达0.64%。经济内循环背景下,随着国民体育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为产业的整体创新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给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国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呈不断提升的趋势。结合体育产业的特点而言,其属于城市文化产业的一部分。结合相关资料来看,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国民收入的提升是体育消费需求提升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为体育产业创新与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的条件。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与激励,也让体育产业焕发生机,人才、资金不断地涌入体育产业,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二)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挑战

正如前文所言,经济内循环背景下给我国体育产业创造了诸多的机会和便利,但也让体育产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结合我国体育市场情况来看,存在消费者需求和供给不足等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体育产品种类较少,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比较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体育产业消费水平的提升,给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由体育产业市场主体不完善、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结合体育产业相关企业发展而言,体育企业的规模不大、创新能力欠缺、市场把握不足、应变水平较低、经营模式落伍以及营销方式单一等因素阻碍了体育产业的革新与发展。

结合我国体育消费者群体的特点来看,目前许多消费者的体育消费观念较为落后,许多消费者仍存在攀比心理、跟风心理以及盲从心理等。这些不良的消费理念对体育市场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市场的健康成熟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我国群众体育较之西方国家而言,有着一定的差距。举例而言,我国体育场馆的人均占有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体育产业内需的刺激有利于消费群众的数量,产业的创新发展也依赖于群众基础。因此,提升我国体育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更新消费者消费观念,提升人均体育资源占比等,都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实施,才能真正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促进体育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除此之外,结合我国体育产业核心来看,目前体育用品在体育产业中仍是占比最多的项目,非核心层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对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发达国家美国为例,体育健身娱乐以及组织管理产业在整个产业中的占比高达30%,除此之外便是娱乐性的体育运动联赛等。类似美国这种以核心层产业为主的结构模式,更有助于促进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为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带来帮助和便利。由此可见,我国体育产业核心层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应当充分重视这一问题,推动体育产业结构的科学发展。

四、经济内循环背景下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策略

(一)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在经济内循环背景下,我国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指导性方针来促进体育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各种国际运动赛事的举办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体育产业经济也迎来了一些发展新机遇。体育产业应当充分把握新的发展机会,克服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和困难,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首先,应当提高对核心层体育产业的重视与关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核心层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尤其是重视一些普及性高、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群众需求大的体育项目,促进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体育资源的高效流转。积极推动供给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深化产业革新,致力于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的新时代体育产业结构。引导体育产业相关企业把重点放在创新技术、优化服务以及提高产品质量上,有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水平。首先,应当重点关注体育服务业的地位,根据“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建议进行行业整改,进一步带动有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推动体育产业、旅游产业以及娱乐产业等有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有效推动体育产业新业态的构建。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扩大消费者群体,在全民健身的推动下更好地促进体育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二)提升体育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经济内循环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有着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困难和阻碍。目前国际体育产业的竞争渐趋白热化,创新能力以及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发展水平。只有紧随时代潮流不断地创新与变革,才能使我国体育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竞争的优势,立于不败之地。体育产业在创新发展历程中,要能积极实现集群化以及产业化。首先,体育产业相关企业应当充分把握大环境下给体育产业发展创造的条件和机遇,结合经济内循环的背景,构建成熟的市场,顺应时代的需求以及政策的号召,推动产业的商业化、规范化以及专业化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当以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大力推进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不同地区要注重发扬地方特色,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体育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有效防止产业结构的同类化,最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且具有良好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品牌。除此之外,体育产业还应当将科技创新当作发展的立足点,重视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培育专业性人才。加大科研的投入,致力于科技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加快产业发展速度。引导企业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以及科研水平,提升服务水平以及产品质量。充分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引入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致力于提升体育产业的整体水平。

(三)引导群众体育消费观念转型

在经济内循环背景下,我国国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是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如前文所言,我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有待发掘,目前许多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存在误区,消费观念和习惯有待改进。根据《全民健身条例》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等相关政策的要求来看,我国全面健身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相关部门应当搞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形成科学的体育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体育消费应当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理念,使体育消费发展成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既要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又应当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丰富体育产品种类,提高体育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最大化的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既要宣传健康生活的理念,又要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完善体育产业的建设,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构建完善的人才体系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体育产业也不例外。尤其在经济内循环背景下,产业竞争压力大,更需要有充足的人才队伍来推动产业的进步和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缺乏专业性人才队伍,没有规模化的产业链,从业者缺乏国际发展视野。因此,体育产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构建完善的人才体系,培育高水平、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体育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人才基础,进而探索出贴合我国国情且具有品牌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首先,应当充分结合体育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大力培育体育产业专业人才、营销和策划人才、产品开发人才、市场管理人才以及体育经理人等。通过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培养,让体育产业的发展有不竭的动力源泉,使得产业发展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因此,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进程中,应当将人才培养当作工作的重点。

(五)充分把握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方向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意识也不断地提升,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全民健身政策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群众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消费群体的增多给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极大的推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数十年中对体育产业的消费需求还会不断地提升,体育产业的创新与转型也必然成为发展趋势。在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应当充分把握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思路,构建科学的协调发展模式,促进体育产业同步发展。这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具有前瞻思维和意识,充分结合本国国情和市场发展特点,有效推进与未来市场的柔性对接,从而防止体育产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偏离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内循环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体育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体育产业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体育产业特点,对体育产业的体系、结构和环境等做出明确的规划,积极探索有效措施促进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背景体育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体育产业之篮球
跟踪导练(一)5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