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园消防教育,为学生构筑生命防火墙
——中学体育课堂中的消防安全教育实践研究

2022-11-07 13:22林志坚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灌篮 2022年3期
关键词:演练火灾消防

林志坚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全国火灾情况报告显示,仅2020年一年,全国各地消防部门就接到了近25.2万起火灾警情,报告当中统计在册的死亡人数高达惊人的1183人,其中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比例占到总死亡人数的17%,而在火灾当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则是相关人员对灾情敏感度不高而导致的报警晚,以及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导致的自救不当。基于以上两点,笔者及同课题小组成员决定,将消防安全教育实践在体育课堂当中做常态化处理,通过对教学方案的科学设计,将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消防安全演练、火灾自救等内容与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整合,从而在完成既定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对青少年学生群体灾情敏感程度、消防安全意识与防灾自救能力的切实提升。

一、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消防教育也在各教育阶段的基层学校当中得以普及。就整体而言,由于消防教育进校园的时间较短,因而导致其在实践过程当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而主要问题则集中在宣传途径较少、科普内容局限、实践力度不足几个方面。

(一)校园消防安全宣传途径较少

当前我国校园消防安全宣传途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如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建有消防博物馆/教育馆,部分社区也会定期举办消防教育类活动,以上场馆与社区活动可在青少年学生进行消防安全学习时,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反观绝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并没有以上相关场馆或社区活动,对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消防宣传只能仰赖于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而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消防安全宣传则局限于校内宣传栏、班级宣传标语/标识、学生手抄报、主题班会等几种常规形式,尚未构建起兼具科学性与系统性的宣传路径,因此导致宣传效果十分有限。

(二)校园消防安全科普内容局限

在本次研究正式开始之前,笔者就“学校消防安全”“安全教育”“消防科普”“消防演练”等关键词,在知网、维普网、万方网、龙源期刊网等权威学术网站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检索,并对相关检索内容与本课题小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层学校将消防安全科普的重点主要放在对灭火器的使用及火场应急逃生两个方面,尽管这两大重点的掌握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灾带给学生的伤害程度,但却远不够全面系统。

在对火灾及消防安全这两大主题进行过深入分析之后发现,火灾的前期预防、正确的初期处置与紧急自救同样重要。通过对多起火灾事故成因、发展过程以及最终结果的实际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严重火灾是可以通过前期预防与正确的初期处置将事故发生风险与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的,但却最终因前期火灾预防措施未做到位且火灾前期的处置不当,而造成十分严重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

(三)校园消防安全教育实践力度不足

通过对本校及周边地区多所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活动组织开展现状的调查可以发现,有近半数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尚停留在理论阶段,即使部分学校也会将单个学期为周期,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实践演练,而演练内容也大多局限于“火场撤离”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然而,通过系统的学习,本课题小组成员发现,火场撤离不应被视之为消防安全教育的全部,而仅仅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较之火场撤离,火灾的前期预防与初期处置同样重要。因此,基层教师应将以上两点同时纳入校园消防安全教育实践范畴,使学生正确掌握火灾安全隐患的排查方法及火灾初期的正确处置方法,从根本上杜绝消防隐患抑或是在火灾发生初期通过正确的处置而使火灾危害降至最低。

二、在中学体育课堂中贯彻消防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层学校,并未配备专门的消防教师岗位,而消防安全教育的重担通常会落在班主任老师肩上。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大部分班主任为通常意义上的主科教师担任,而这部分教师群体当中的绝大多数并不具备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储备以及系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实践优势。基于此,笔者及课题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可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组织开展及教学内容灵活性强这一特点,对体育教学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将消防安全教育科学的融入其中,从而在完成既定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群体的消防安全教育。

(一)拓宽校园消防安全宣传途径

当前我国各地绝大部分基层学校进行消防安全宣传的途径多以校内宣传栏、班级宣传标语/标识、学生手抄报、主题班会等几种常规形式为主。而以上几种常规宣传途径则因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致其所能起到的教育成果有限。基于此,笔者及课题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可通过如下几种手段对校园消防安全宣传途径进行有效拓宽:①在现有体育课堂基础上,划定出一个固定的消防宣传模块(可以消防知识问答、情境再现模拟、基础消防知识科普等形式展开),这一模块的时长可设置为3-5分钟,内容则可以是相关视频的观看或是消防安全相关的小游戏。②可尝试建立起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相关内容与消防安全教育之间的联系。如在组织学生开展滚翻类动作教学时,教师可将火场撤离相关知识与滚翻类技术动作相关联,在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向学生阐明最为常见的火场撤离姿势(匍匐撤离或弯腰撤离),但以上两种撤离姿势并非完美适用于所有场景,以撤离中途遇明显起火点为例,学生如仍旧采用匍匐或弯腰撤离方式的话,则极易被明火灼伤或引燃身上衣物,此时若能使用标准的前滚翻动作,则可大大降低以上风险。③以微课课件形式向学生群体发送课前自主学习视频,并就视频当中的相关内容在课堂当中的消防安全宣传模块组织开展知识问答竞赛。

(二)丰富校园消防安全科普内容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层学校,将消防安全科普的重点主要放在对灭火器的使用及火场应急逃生两个方面,尽管这两大重点的掌握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灾带给学生的伤害程度,但却远不够全面系统。在充分了解到火灾形成的主要原因、火灾的发展情况之后发现,若能够在火灾发生之前对生活环境进行定期排查,并就已经存在的火灾安全隐患进行提前排除,则可在极大程度上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其次,若在火灾突发初期,能够进行及时正确的初期处置,则可将火灾带来的影响与伤害降到最低。基于以上两点,笔者及课题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应将校园消防安全科普的内容由单一的火场逃生拓宽至安全隐患的排查与火灾现场的初步处置两个方面,从而使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得以有针对性的培养。

(三)提高校园消防安全教育实践力度

校园消防安全教育不应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相较之下,消防安全教育实践则更为重要。既然已经明确认识到了当前大部分基层学校在消防宣传内容与实践内容方面的局限性,那么,在之后的消防安全教育过程当中,则应有针对性的打破以上局限,从而使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收效得以切实提高。除在日常体育教学课堂中持续开展碎片化的消防安全实践小游戏之外,教师还应定期组织校内学生群体开展集全套实践要素于一身的消防安全实战演练(可尝试在学生群体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如此,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群体就相关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能使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与防灾自救能力通过实践演练得以有效提升。

三、消防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的实践应用案例

为从根本上提升本校青少年学生群体灾情敏感意识、火灾安全隐患意识与自救能力,笔者联合本校体育教研组的多名同事,于2021年下学期共同组织开展了一次校内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实践演练。

在本次实践演练正式开始之前,体育教研组的各位同事已经利用体育课堂中的消防宣传模块以及微课件视频形式,将基础消防知识、消防器材的使用以及应急情况的紧急处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地讲授,并在课堂实践过程当中,以体育消防小游戏的形式对学生群体的学习成果进行初步检验,在此基础上开展全员参与的消防演练是切实可行的(为客观检验本校学生群体对消防逃生知识、自救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遇到突发灾情的心理状态,本次消防实践演练并未提前通知各科任课教师及全体学生)。

(一)疏散逃生实践演练

在2021年10月18日的下午3时45分,一阵阵急促的火警警报铃声传入正在上课的学生与教师们的耳中。任课老师在听到警报声后,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教学工作,组织学生群体按座次依次有序进入楼道,并在教师的指挥下,以班级为单位,按照楼层顺序以弯腰、衣袖捂口鼻的姿势,快速从就近安全出口有序撤离,自警报声响起至教学楼内几百名学生全部撤离至学校操场,共计用时为4.5分钟,且撤离途中并未出现推搡及踩踏事故。

在学生群体全部疏散到学校操场之后,笔者在操场就学生的实际状态进行了观察与巡视,发现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紧张情绪(据这部分学生反映,教师在楼道放置的烟雾装置所产生的烟雾效果太过逼真,所以激起了部分学生的紧张情绪),还有部分学生竟然是背着书包撤离到操场上的。

基于对本次消防疏散演练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笔者对演练全程进行了全面且客观的点评。首先,应对本次演练的最终结果与整体演练目的进行了肯定。其次,在所处环境发生火灾之后,学生应第一时间拨打119。最好根据火灾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对相应火情(是否具有初步火情初期处置的条件)进行初步处置。最后,在火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学生群体应将个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应过度贪恋财务,像在本次演练过程当中,背着书包进行逃生撤离的行为是决不允许出现的。此外,学生群体应拉紧火灾防控这根弦,在灾情出现之后,能够迅速调整自身心理状态,避免因心态不稳定而造成学生之间的推搡与踩踏。

(二)火灾初期处置实践演练

在2021年11月15日,以本校七年级3班的体育课堂为例。笔者旨在通过本堂课的开展,使学生对火灾初期正确判断与处置能力得以颇具针对性的培养。

通过对火灾成因及发展规律的初步学习可以发现,部分火情出现的初期,是可以通过人为正确处置而将“严重火灾”扼杀于雏形,从而避免了严重火灾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当前笔者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是年龄跨度为13至16周岁之间的初中生,处于这一年龄阶段内的学生群体,能够对具体火灾情形是否适合进行初期处置有一个客观正确的判断。

在本次体育课堂当中,笔者根据当前所面对学生群体的实际现状,为其进行了火灾初期处置场景设计,具体设计如下:①某天七年级3班全体学生在学校室内运动场馆组织开展体育学习活动时,突然火灾警铃声大作。②该班学生群体在意识到有火灾警情发生之后,迅速在教师的指挥与带领下准备从安全通道撤离。③在准备撤离期间学生们发现浓浓的烟雾来自该运动场馆的安全出口处,而该运动场馆则只有这一处安全出口。④此时,学生及教师隐约可以看到起火点在安全出口所在走廊的某处,且根据过火面积的初步判断,断定此时的火情尚处于初期可控阶段。于是带班老师指挥学生脱掉外套并利用手头现有的瓶装水将衣服打湿,将湿衣服系于口鼻处,此时,老师手持场馆内的灭火器迅速前进至起火点,对准起火处进行喷洒灭火。⑤在起火点火情得以初步控制之后,学生群体则在教师与班干部的带领下,有序从安全出口撤出火灾现场。

在现实生活当中,火灾形成的原因不尽相同,且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也无法一概而论。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首先应思考如何在保证秩序与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在火场安全撤离。其次,若通过判断发现,当前火情正处于初期可控阶段,且具备火情处置条件与能力时,学生可尝试对火情进行初期正确处置,从而将火灾所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四、结语

面向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消防安全教育是需要每个基层学校持续开展的重要工作内容,该项工作内容与学生群体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学校可尝试建立起消防安全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如由美术教师组织策划诸如“我是消防小达人”这类消防主题绘画活动;由科学教师通过燃烧实验,使学生就火灾发生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寻求控制燃烧的有效手段。此外,其他学科教师也可根据特定学科特点,将消防安全教育内容科学的引入课堂当中,从而将消防安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体系当中的常态化内容。

猜你喜欢
演练火灾消防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消防意识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离奇的火灾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