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大豆种植效益的栽培技术研究

2022-11-07 14:45邹月超
新农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整地杂草经济效益

邹月超

(黑龙江省青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青冈 151600)

我国大豆需求量非常大,为此,必须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同时改善栽培技术,以使大豆产量更多。通常情况下,大豆种植产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环境以及技术等。其中,栽培技术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改善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是增加大豆产量以及经济效益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可使农业发展水平更强。

1 影响大豆种植栽培的主要因素

1.1 种植地

农民为了获取较多的经济效益,在种植大豆的时候往往会挑选适合大豆生长的地方种植。通常人们会认为,土地对农作物的影响很小,事实上,土地对农作物的影响非常大,一般优越的土地会使大豆生长更快,因为种植地会给大豆提供充足的养分,再加上阳光照射,就会使大豆良好生长。在选取种植地的时候,应当注重两个方面:地理位置及土层厚度,只有这两方面都满足要求,才能使大豆产量更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2 整地

整地属于大豆种植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如果整地工作做得非常好,不仅能够显著增加大豆的产量与质量,还能优化土地的质量,很大程度地减少杂草以及害虫等问题,避免不利因素发生。另外,整地还能使成熟的土壤被翻至土壤表面,从而促进土壤融合,利于大豆种植,所以,在大豆种植之前,应当先整地,这样有利于土壤渗透性的提升,可使大豆的根生长不受限制,更好生长。并且,还能避免灌溉较多而导致的土地板结情况。由此可见,整地对大豆种植的影响非常大,能够严重影响土地的蓄水能力,进而使灌溉水快速到达大豆的根部,使大豆更好地吸收有机物。要是处于雨季,降水量极其多时,土地还能高效排水,以防止水分较多而导致大豆的根部被侵蚀。在整地的时候,应结合垄沟作业,这样可以增大土壤的温度,提高大豆的生长率。

1.3 种子

大豆种子选取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种子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益、产量以及质量。因此,要想增加大豆种植的产量、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优良的种子。种子选取工作十分复杂,需要在众多的种子中进行筛选,以挑选出品质优良的大豆种子,这样才能保证大豆的发芽率与增长率,从而保障大豆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增加大豆的种植效益。经过研究发现,大豆种子的重量和产量具有线性关系,一般大豆种子重量较大,其产量就较高,所以,在挑选大豆种子的时候,可选择重量较大的种子。不过,也不能只看种子重量,影响种子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如气温、气候和环境等。我国土地又非常宽广,不同区域的环境、气候、气温相差悬殊,所以,在选取种子的时候,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大豆种子,尤其是种子品种,必须认真筛选。

2 改善大豆种植效益的栽培技术

2.1 大豆选种技术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最基础的就是品种选择,只有选择好合适的品种才能保证大豆的产量与质量,保证基本的经济效益。我国土地非常广阔,大豆种植的范围极其多,种植环境以及技术水平都不一样,有些地方的机械水平可能很差,这更需要挑选合适的大豆种子。要是在大豆选种过程中,没有注意环境、气候影响以及大豆品质影响,就会导致大豆无法适应当地的环境,从而无法大量生产,甚至无法发芽。另外,种子品质也有好有坏,在挑选时应当注意,尽量选择品质好的大豆种子,因为种子品质会影响发芽率,一般品质越好的种子成活率以及成长率越高,会加大种植效益。要是种子品质不佳,就会影响到成活率,就会降低种植效益,为此,必须重视大豆选种技术。

2.2 大豆种植技术

在种植大豆时,所选择的土地不仅需要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比如,涝灾发生率低、灌溉方便等,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土壤的肥力、土层和土质特点,必须要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尽量不要选择那些已经种植了多年大豆或者轮换种植了各种不同农作物的土地。所选择的土地肥力应满足大豆生长。同时,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把控好大豆种植的密集度,过于疏松和密集都不好,要确保每株大豆具备足够的生长空间,也给土壤足够的喘息空间,并不是肆意种植大豆,让土壤的负担过大。

2.3 大豆田间管理技术

通常大豆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杂草清除、杂草防治、施肥和浇灌等。对于杂草防治与杂草清除,可借助轮作的方法进行,并充分结合铲地、施药和施肥等技术,有效清除杂草,同时,运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在播种幼苗的时候,对土壤喷上除草剂,常用的除草剂有阔草清、异丙草胺、广灭灵以及素手。要是玉米与大豆轮作的区域,可运用圣农施和禾耐斯进行除草。在施肥的时候,需要注意药物的喷洒情况,喷洒必须均匀,同时具备充足的水量。以前经常使用二铵、尿素等化肥,它们不仅会造成土壤腐殖质降低,还会导致土壤发生板结情况,非常不利于对大豆生长。所以,为了增加大豆产量,提升经济效益,就对化肥进行了改善,将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并运用耕翻进行施肥,让土地的肥力更好。另外,浇灌也是大豆田间管理极为重要的一步,良好的灌溉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如果大豆缺水就会发生萎蔫,这时必须马上灌溉。

2.4 大豆病虫害有效防治

通常大豆病害包括孢囊线虫病、花叶病、霜霉病和细菌性斑点病。大豆虫害主要包括蚜虫与食心虫。要想使大豆没有病虫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选用抗病的大豆品种或者无病的大豆种子。另外,也可以对大豆运用磷钾肥,并排掉田间积水,让大豆植株具有良好的抗病功能。同时化学防治也能有效治理病虫害,不过必须在病虫害发生的初期应用。

3 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改善大豆栽培技术可使大豆质量以及产量显著提高,不仅使大豆种植环境更加稳定,而且还增大了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必须全面综合的考虑,结合气候、环境以及技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栽培技术,每个环节和步骤都不能忽视,必须严格做好每一步。同时做好施肥和防灾工作,可以设置大豆种植保护区,当大豆种植以后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大豆的产量。

猜你喜欢
整地杂草经济效益
拔杂草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