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究

2022-11-11 01:34柳雪珍甘州区城市园林绿化中心甘肃张掖734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28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

文/柳雪珍 甘州区城市园林绿化中心 甘肃张掖 734000

引言: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应用工艺手段将城市自然风景进行组合规划的创作方式,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将自然风景的美与人为艺术的美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极高的观赏价值,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吸引更多旅游人士观光,促进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各城市体现出差异化的地域特征,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应当体现出地域性特征,明确风景园林的基本风格,充分体现当地的人文风景特征,提升整个城市风景的观赏度,给予人们不同的观赏感受,尤其是对于具有特殊自然环境的城市来说,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规划原则,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展示和开发当地特殊景象,促进城市的发展与建设。

1、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主要内容

1.1 地域自然特征

城市的地域特征包括气候、地质地貌、生态以及水文等方面,以下将进行详细描述。首先是城市的气候特征,城市之间的气候差异因其区域维度导致,维度不同会影响不同区域的光照时长,再加上形成大气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动植物结构也将受到影响,这样就形成了差异性的气候特征。例如张掖市就属于我国维度较高的城市,因此出现了独特的冷温带干旱和祁连山高寒带半干旱半湿润两种气候特征,形成了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处于黑河中游的张掖国家湿地更是具有多种植被与动物种类。而苏州则体现出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其城市园林中大多为亚热带动植物,再加上该地区靠近海域,因此空气环境更加湿润,有利于居住和生存,苏州园林也成为了享誉全球的园林景点。各地域受到板块、温度、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与土壤环境,进而造就了差异化的地质特征。另外还有的地区会受到活跃地质活动的影响,出现地质内部构造变化的情况,在多种自然条件的影响下体现出独特的地貌特征,也成为了当地风景设计、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比如张掖市的丹霞地貌、云贵川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都是独特的地貌形态,现已成为不同地区自然风景的代表。

生态特征从广义上来看指的是城市地域空间内的植被覆盖情况,人们使用植被覆盖率评价城市的生态发展情况,因此生态特征也是风景园林规划的重要内容,规划设计工作中应抓住当地自然植被的生长特征,尊重植被的生长发育规律,使用艺术加工方法展示当地植被的特性,体现出城市自然景观的独特风格,比如北京颐和园内部植被规划与设计工作就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特征以及植被生长规律,选择了非热带植物进行种植,满足当地的生态与气候特征。

地区的水文特征将影响风景园区植被的生长,同时还会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规划设计工作中应重视当地水资源的开发,依靠水资源开展风景园林规划,将水元素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给予人们一种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观赏感知,比如苏州园林的沧浪亭与拙政园、张掖的芦水湾生态景区等,都依靠在水源附近,展示出充满自然趣味的城市水文,带给人们舒适的感受。

1.2 地域人文特征

受到地域自然特征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地域在长时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人文文化与民俗特征。自然与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自然环境与特征的不同将造就差异化的历史与文化,形成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理念,这不仅是地域独特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我国民俗文化多样性的具体内容。比如在信奉宗教的伊斯兰地区,其宗教文化直接影响民族的审美,设计人员也会将宗教文化理念体现在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体现出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而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云贵地区,其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则会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以及建筑结构文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实现沉浸式观赏。人文地域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合应用同时也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方式,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2、以张掖市地域特征为例分析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1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属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不仅为人们展现湿地景观,同时还保护了当地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与设计中体现出了景观生态学以及湿地生态恢复相关理论,规划设计工作在充分了解和参考湿地生态结构、特征、景观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当地湿地自然资源,落实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工作,充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适度开发湿地资源,并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体现出当地的人文、历史等地域特征,提升了整个湿地公园项目的综合效益,打造城市旅游文化,充分发挥湿地公园在生态保护、风景观赏、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功能。从自然地理特征方面来看,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区受到黑河的影响形成了天然的湿地生态,具有天然河流、草本沼泽以及湿草甸等自然要素,经过规划设计之后增加了人工湖、沟渠等不同的景观形式,最终形成具有综合效应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类型,具有较高的开发与保护价值。

2.2 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小游园园林规划设计

所谓的街头绿地指的是城市道路红线之外且与城市道路布置相协调和衔接的、小面积的公共绿地。尽管接头绿地的面积比较小,但却能够起到装饰街景的效果,给进入城市的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展示城市的环保、文化理念,打造现代化魅力城市。此外,接头绿地还体现出较多功能,比如景观游览、娱乐休息等,设计人员在规划街头绿地景观的时候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下的自然景观与街道规划进行景观设计,展示出街头绿地的功能性、自由性、灵活性、开放性以及便利性。作为城市的“橱窗”,其接头绿地承担着不同的城市调节功能,且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功能的增减,其中又以街头绿地的景观形象、生态绿化以及活动功能为最重要的设计要素,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要“精益求精”,在植物配置上选择具备加高观赏价值的自然风景与植被,使其能够适应城市不同温度与季节的特征,让每个时期的城市都展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使城市、自然完美融合,还可借助园林小品、立体绿化、空间美化增添趣味性,将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互补对应,从而达到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张掖市甘州区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其内部有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因此城市内的水资源条件比较丰富,这也为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小游园的风景规划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当前张掖市结合自身城市自然景观打造了“一路一景”为主题的城市道路“生态绿廊”和“立体花带”,带给每一个城市居民极致的视觉享受,真正做到了城景交融,更是体现出“春有繁花盛开、夏有绿树成荫、秋有斑斓彩林、冬有白雪碧树”的景观效果。

2.3 芦水湾生态景区园林规划设计

芦水湾生态景区也是根据张掖市独特的水文特征开发建设的园林景区,该景区位于张掖滨河新区,与城市融为一体,开发利用当地天然植物园的景观构造优势规划了生态景区,生态环境得以持续改善,该景区不仅能够提供自然景观观赏作用,同时还能够进行生态水源涵养,实现对城市植被与水源的保护,改善城市空气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修养养生的场所,打造健康的城市环境。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应在当前园林绿化工程、栽培工程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营造出优质的滨水景观,将水体、植物、驳岸及各类景观小品合理搭配运用,丰富园林景区的功能性,为人们提供景观优美、亲水多样的开放空间,同时也应广泛的运用水生植物丰富园林中的水体景观,从而构建丰富的城市生态景观,为城市风景增添色彩,赋予景区活力色彩。

3、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实践应用总结

3.1 融合人文古迹

不同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理念与信仰观念,因此地区的人文古迹就成为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还能够展现出当地浓厚、独特的文化底蕴,便于人们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应了解当地人文古迹与历史文化的内容,将其融入风景园林的设计中,体现出自然风景的艺术价值,提升整个园林的欣赏价值。比如,北京颐和园的设计中就保留了历史久远的古迹,作为百年前人们的游玩之地进行展示,并通过自然风景的合理设计将其融入园林整体中,形成了现代的“谐趣园”。

3.2 考虑气候因素

受到不同地区位置的影响,地区之间的气候特征差异较大,且气候特征也是影响当地自然资源的重要因素,而自然资源又是构成风景园林的关键内容,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应充分调查和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根据地域气候特征设计风景园林,引入自然植被,这样才能够满足风景园林建设的需求。比如,设计工作应考虑当地阳光的照射时间、阳光照射规律、气候变化规律等,避免风景园林设计与其相悖,保障设计方案的完整性与全面性。

3.3 突出地理特征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应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特征,在展现自然美的同时提升人们观赏的体验感。古有著作《园冶·卷一·兴造论》:“凡造作,随曲合方,能妙于得体合宜。”这就要求各地风景园林造景设计与规划应突出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在自然特征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造景手法创造适宜的景观。地质地貌特征、生态特征以及水文特征都属于自然地理特征,设计人员应根据地域之间的各种自然特性,对生态特征进行深度剖析,了解自然特征与规划设计中的结合点以及冲突点,实现自然风景园林规划与建设。不同的地域特征将造就不同的植被风景,而这同时也是风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很多地区都具有独特的植被,且受到特殊地理因素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分布特点与形态,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就可以在其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设计。大多数园林中的植被规划设计都以群落的形式存在,这样能够突出植被的鲜明特征,再加上修剪工作的辅助,能够提升整体景观的层次感与气势,在发挥植被特征的同时将其与园林整体设计融为一体,提升风景园林的美感,完善植被与当地古迹的搭配。

3.4 融入民俗风情

当地人文民俗与文化特征也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素,设计工作可以在园林自然景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上凸显当地的文化特色。比如,信奉狮子的地区,设计工作会充分考虑狮子要素在当地人心中的意义,将其作为吉祥、美好的意象融入园林建筑物外观设计中,可以在亭子的四个顶角放置狮子形象,也可以将园林内部小桥的护栏设计为狮子的图案,这样就能够体现出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提高整个风景园林的艺术水平。设计工作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应充分调查和了解当地民俗,在规划设计中合理应用文化与审美理念,避免出现与当地人文风俗不相符的设计元素,根据园林功能优化其布局设计,在文化展示的同时改善当地自然生态,打造生态美的城市景观。

3.5 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建设政策,同时还体现在各个行业中。城市在建设发展的同时更加应该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通过风景园林科学规划与优化设计改善城市生态,使得园林生态与当地自然生态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因此,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应保持生态审美观,呈现出园林的自然生态之美与和谐之美。设计人员应深挖园林风景本身的自然美学特征,不能够只注重表面形式。具体来说,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体现为资源节约、生态自然等基本特征,人们在展示风景自然美的同时还应通过结构性优化设计实现节约用水用地、补充地下水,发挥自然风景在生态条件改善、自然资源应用等方面的作用。针对当前部分风景园林中耗时耗力的纯人造景观部分,设计人员应结合城市发展与建设需求慎重考虑建设的必要性,并秉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思考是否存在设计效果更加、环保效果更好的替代方法。总之,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离不开自然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设计人员要做的就是在生态平衡与艺术设计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发挥自然风景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促进与改善作用。

3.6 注意保护历史遗迹

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国,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催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差异性文化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下,各地在自然生态、民风民情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同时也创造了承载一方文化与情感的历史遗迹。这样的历史遗迹不仅是地域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当地民风民情的重要载体。而具有强烈地域性的历史遗迹与当地的自然风景资源体现出较高的适配度,能够与风景园林设计结合起来,增加城市的可观性。比如,德国作为西方工业大国,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工业园区衰落的情况,其中遗留大量工业设施、货物等,如果不加处理则会对当地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对此人们尝试在原有工业园区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风景生态特征设计风景园林,拓展原工业园区的艺术功能,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城市的自然生态之美,同时还能够展示当地的工业历史与文化。对于其他地区也是同样的,各地的历史遗迹承载着当地特殊的历史文化,是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应注意保存和利用历史遗迹,实现自然景观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展示城市的个性。

3.7 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元素

设计风格与理念将会影响城市风景园林的整体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对此,人们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应当将传统设计理念与现代设计元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艺术性与时代感,丰富规划设计的内涵。设计人员应从整体规划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风格,展现出城市风景园林的活力以及时代新气息,满足人们对于城市风景园林全新的需求,发挥风景园林的功效。另外,设计人员还应将地域功能设计与复杂环境下的风景园林进行巧妙融合设计,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思考,勇敢尝试更多创新性设计思想,探索全新的设计方法,在保护风景园林的基础上给予人们文化欣赏、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自由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地域特征是城市风景园林的灵魂,规划设计工作应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文化特征,并将地域特征要素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提升园林鉴赏的艺术价值,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
《园林清音》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