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69例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临床病例回顾性用药特点与安全性分析*

2022-11-11 06:00钟露苗薛运华彭晓珊李璐璐谷丽红
中医药导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清风注射剂病症

张 冬,钟露苗,杜 娟,薛运华,彭晓珊,李璐璐,仇 萍,谷丽红

(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 300193;2.湖南省药品审评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湖南 长沙 411000;3.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天津 300071;4.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怀化 418000)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是中药注射剂,活性成分为盐酸青藤碱,辅料为依地酸二钠、亚硫酸氢钠、注射用水,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证,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以及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上述证候者[1-4]。

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等特点[5-7],已经成为现代临床治疗疾病的独特手段,在危急重症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8-11]。但药品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因患者年龄、体质、遗传、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原患疾病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也存在较大差异[12-15]。随着我国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不良事件逐渐增多,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就发布了“关于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启动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16-18]。

本次研究采取回顾性调研方式,以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设计的研究方案,收集临床实际应用中患者用药记录及患者基本信息,最后整理分析数据,总结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实际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相关风险因素[19-21],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及风险管理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取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长沙市中医康复医院两家医疗单位连续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住院病历,共7 613份,其中长沙市中医康复医院6 426份(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 187份(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

1.2 研究方法 病例信息以病例报告表(CRF)形式进行记录与填写,制定合理的排除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CRF进行排除,最终得到有效病例6 269例,其中长沙市中医康复医院5 988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81例。

1.3 排除标准CRF中关键信息缺失较多的,例如适应病症、用药情况存在较多缺失值;CRF中存在字迹模糊,无法辨识,或存在歧义的情况;CRF中部分内容出现明显错误。

1.4 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情况;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影响情况;不良反应影响用药剂量情况;不良反应转归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表示,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例数、频率或构成比描述,数据分析采用SAS软件。

2 结 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有1571例,占25.06%(1571/6269),女性有4 698例,占74.94%(4 698/6 269)。患者年龄为(58.8±12.3)岁,最小者12岁,最大者92岁。年龄<18岁的患者有2例,占0.03%(2/6 269);18岁≤年龄<40岁的 患者有464例,占7.40%(464/6 269);40岁≤年龄<60岁的患者有2 648例,占42.24%(2 648/6 269);年龄>60岁的患者有3 155例,占50.33%(3 155/6 269)。患者身高为(159.65±7.84)cm。患者体质量为(61.04±10.27)kg。6 269份病历中正清风痛宁的适应病症情况如表1所示,同一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病症。

表1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适应病症情况

2.2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情况 纳入研究的6 269例患者共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8283次。其中给予透皮的次数为6 973次,占84.18%;给予肌注的次数共948次,占11.45%;其他给药途径次数为362次,占4.37%。(见表2)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每日使用次数为1次的有4 295次,占51.85%;每日使用2次的有3 899次,占47.07%;每日使用3次的有17次,占0.21%;每日使用4次有47次,占0.57%,每日使用6次有3次,占0.04%;隔天使用1次有22次,占0.27%。(见表3)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单次用量为1 mL的有375次,占4.53%;单次用量为2 mL的有7 160次,占86.44%;单次用量为3 mL的有228次,占2.75%;单次用量为4 mL有501次,占6.05%,单次用量为6 mL有1次,占0.01%;不详的有18次,占0.22%。(见表4)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用药疗程为(8.22±5.12)d。最小用药疗程为1 d,最长用药疗程为25 d。用药疗程<3 d的有680次,占8.23%;3 d≤用药疗程<7 d的有1 424次,占17.24%;7 d≤用药疗程<14 d的有5 457次,占66.06%;用药疗程≥14d的有700次,占8.47%。(见表5)

表2 给药途径情况

表3 每日使用次数分布

表4 单次用量分布

表5 用药疗程分布

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期间合并用药共207种。其中使用最多的前6种合并用药为注射用血栓通、复方丹参滴丸、碳酸钙D3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银杏达莫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

2.3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 受试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共发生不良反应事件136例(2.17%,136/6 269),涉及不良反应176例次,详细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表现如表6所示。其中7例属于新发现的不良反应,新发现不良反应具体表现如表7所示。

表6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

表7 新发现不良反应情况

2.4 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情况分析 本研究共有13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表8~11中从剂量变化、不良反应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关系、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良反应的结局情况分别进行了统计。

表8 发生不良反应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剂量变化

表9 不良反应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关系

表10 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表11 不良反应的结局情况

统计不良反应/事件中的合并用药共包含117种,使用最多的为蜜炼川贝枇杷膏,使用次数为29次。表12显示了使用次数最多的前20位合并用药。使用合并用药所治疾病或用途共91种,最多的为咳嗽和抗过敏,分别为35次和25次。表13中列出了所治疾病或用途最多的前10位。

表12 不良事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前20种合并用药

表13 不良事件中使用合并用药所治疾病或用途最多的前10种

2.5 不良反应发生与适应病症关系 表14列举了不良反应与适应病症的关系,同一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病症。从中可以看出腱鞘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高,约为9.26%(5/54)。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1%(5/96),骨折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8/176)。

表14 不良事件与适应病症关系[例(%)]

3 讨 论

通过对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长沙市中医康复医院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6 269例病例的不良反应集中监测分析可以发现: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临床病例共发生不良反应/事件136例,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136/6 269),在不良反应中,症状缓解和消失的占73.53%(100/136),症状持续的占5.15%(7/136)。观测结果表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在临床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程度轻微,预后良好,医务人员需熟悉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在纳入研究的病例中,患者女性占74.94%(4 698/6 269);患者年龄为(58.8±12.3)岁,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92.57%(5 803/6 269),说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使用范围较广,在各年龄段均可使用,且以中老年为主。适应病症集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关节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使用集中在透皮治疗,每日使用1次,每次用量为2 mL,平均疗程为8.22 d,医务人员在治疗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集中在呼吸系统和皮肤黏膜及其附件、胃肠道,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治疗腱鞘炎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总体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在治疗时需要重点关注。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使用说明对比,发现新的不良反应7例,表现为眼睛瘙痒干涩、视物模糊不清、流泪不适5例,呃逆1例,便秘1例,在后续研究分析中需要进行重点研究,以及时进行说明书的更新。

鉴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病例存在着欠规范、欠完整的局限性,同时本研究对纳入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合并用药情况考虑不足;纳入病例的适应病症和用药情况较复杂。在未来的研究中会对试验设置、指标筛选等进行设计和优化,进一步验证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清风注射剂病症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9月,清风送爽 高远辽阔
青春期病症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Way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s rural area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携清风一缕,叹浮生轻狂
清风沐竹,忽而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