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作品选段《永远的花样年华》音乐学分析

2022-11-12 20:35孙艺佳
戏剧之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金环长笛唱词

孙艺佳

(台北艺术 大学音乐系,台湾 台北)

《永远的花样年华》(以下简称《永》)为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所演唱的经典唱段,这是一首情感丰富且音域宽广,难度较高的咏叹调。剧情发展到第九场——日军茶室,金环被捕后,日军长官多田劝诫金环投降并让她与日军站在同一阵线。此时,金环已经做好了英勇就义的准备,演唱的字句情真意切,将整部歌剧带入高潮。此唱段在旋律上主要以华北地区具有特色的音乐曲调为基础,唱词集英雄情怀与女性柔肠为一体,从多个角度刻画金环,其人物形象愈加丰富饱满。

在乐团配置方面,《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歌剧采用西洋乐团与民族乐团相结合的理念,《永》这首咏叹调主要以提琴组、竖琴、长笛、琵琶、二胡等为伴奏乐器,在不同阶段充分发挥乐器的音乐特色,使中西音乐相互融合。金环的演唱者孙丽英具有十分深厚的戏曲演唱功底,在唱法上将本就源于戏曲艺术的润腔演唱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旋律、字音、力度、音色、节奏润腔等诸多方面都展现了独特的个人魅力。

《永》为三段式曲式,A 段1-28 小节,宁静深情,B 段29-69 小节,稍自由,A段70-88 小节,激情地。全曲皆为4/4 拍,七声清乐与雅乐音阶交替、清角与变徵对比,从头至尾88 小节无间奏,一气呵成。

A 段以两个相同结构的音乐旋律为主,但在配器与润腔的使用上略有不同。1-14 小节为前奏,弦乐器饱满悠长的旋律线条娓娓道来,为听众营造出宁静平和、略带忧伤的氛围,同时为接下来音乐的发展起到烘托和对比作用。美好回忆被突然打破,前奏即将结束接入唱词时,节奏明快的弦乐拨音加入长笛活泼的旋律、短巧轻盈的节奏引入与唱词形成强烈对比,为音乐情感作铺垫。15 小节后进入唱段,在原本弦乐器的基础之上加入琵琶与长笛,交相呼应。在“山”“眉”“水”“发”等换气点加入琵琶旋律,增加音乐渲染力,同时在下一句唱词即将进入时加入短小轻盈的长笛旋律,与琵琶旋律和引子部分的长笛旋律相呼应。歌词用拟态的手法将“远山”“流水”与“黛眉”“秀发”相结合,作为一名年轻的战士,金环心怀祖国河山。故而在这一部分,琵琶在关键小节对音乐氛围进行渲染,再加上长笛短而有力的音响画龙点睛,突出金环在大义面前视死如归的精神。28 小节后演唱旋律返回到15 小节,伴奏在弦乐器的基础之上加入琵琶弹奏的主旋律,同时在唱到“胭脂红”时加入二胡拉奏的主旋律。其旋律更为悲情,织体更加厚重。唱词中写道,“也没有抹过胭脂红,也没有披过银婚纱”。此时金环的心理从一名战士变为一位向往青春和爱情的普通女子。二胡的音响效果加深了此时金环的遗憾和向往之情,突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渲染力。从谱面来看,A 段整体工整清晰又连贯,旋律线条出现大幅度连音符号,多用八分音符和附点音符,悠长深情。唱词中“远山”“流水”对应着旋律上行音阶与下行音阶,前后两句“我的”旋律线条相对应,最后“黛眉”“秀发”旋律整体向下,乐句结束。旋律与唱词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在创作过程中都与情感高度呼应,将音符与角色深深融合在一起,在极大程度上渲染了音乐氛围,衬托了歌剧的情感。“战火中的女儿”旋律从♭a、♭b、♭d、♭e急转直下至♭d,之间相差九度。“战火中”与“女儿”形成鲜明的音响与情感反差,戏剧冲突极强。此处音型也发生了变化,从中可以看出金环对于牺牲的不惧与女儿身的柔肠。演唱者孙丽英在诠释过程中共鸣位置主要依赖于鼻腔、头腔,真声比例多,音色圆润甜美,恰到好处的润腔使音乐更具感染力。倚音运用方面,演唱“让远山描我的黛眉”中的“让”时,在♭g音前加倚音e。“山”的♭d音前加b音。另外,在演唱中将“山”这一字由弱渐强,运用的则是拖腔这一技巧,给人以群山连绵的画面感。“我的”同时加入甩腔与滑音,声音抛出扬高再滑下,声断气不断做小停顿,使音乐表现丰富细腻,突出人物特征与性格。“战火中的女儿啊”中的“战”字,铿锵有力,表现紧张的氛围和坚定的决心。

B 段速度自由,旋律线条拉长,整体音域升高,由四度平稳音阶级进变为八度跳进。在乐团配器方面,以弦乐器为基础,引入琵琶,再由竖琴引入合唱,渲染音乐情感。唱词“明天我将会变成一颗星,从九天轻轻划下”衬托金环此时内心从不舍到甘愿牺牲的感情,在此加入琵琶伴奏。在即将到全曲高潮段落时,女声花腔将音乐推向顶点,只余下弦乐器,为之后的音乐发展做准备。在旋律上,以迂回上行又下行的音乐线条进行情感阐述,由弱渐强,感情愈发激烈,整体呈递进状态。从“落到高山、大海、大平原。变成常春藤、珊瑚花、芳草,野火春风又吐新芽”发展到音乐的高潮,增加音乐戏剧性,情感张力放大。由音高♭e引领,二分音符作为开端,作曲家精心设计了四句相对应的旋律,巧妙将音域和旋律线条延伸开来。在创作过程中,曲词在音乐性上达到高度统一,出现感情层次变化,逐渐升华。第一层“月亮你再照照我,星光你再看看我”金环内心充满了不舍。第二层“变成一颗星从天上划下”金环将自己比喻成即将陨落的星,内心充满悲伤。乐句结束采用下行音阶进行音乐处理,与主人公的心情相呼应。第三层,金环希望死后“落到高山变为常春藤,落到大海变为珊瑚花”,在采用下行旋律的同时将音乐线条拉开,音乐时值放大,也将她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无限放大,推动音乐向上发展。第四层稍自由,节奏加密,出现大幅度连音记号。与之前乐句结束旋律向下发展不同,这一乐句结束旋律向上发展,展现出金环此时决绝的内心活动,为引出主旋律的A段做准备。音乐层层递进,将音乐表现力与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连为一体,推动感情发展的同时也将剧情和唱段推向了高潮。从唱腔上来看,B 段运用情感带动音乐和剧情发展。“月亮,你再照照我。星光,你再看看我。”这两个乐句演唱时皆带有哭腔,借景抒情,更能将凄凉的景色与主人公不舍的情感相融合。“我”字在唱法上分别加入了两个前倚音,第一个“我”♭b音前加a,第二个“我”在♭a前加a和#g,经过润饰后更加贴合说话时的语音语调,声音更具感染力。“照照”与“看看”运用咬字法中的硬咬,加重字头发音。同时在演唱中展现叹息,这是情感的宣泄和不舍情绪的抒发,再一次进行感叹“战火中的女儿还是这样俊美,永远的花样年华”。“明天我将会变成一颗星,从九天……又吐新芽”旋律为主题变奏,在提琴组铺垫下加入合唱与琵琶,使音乐和感情进行升华。在倚音运用上,“天”字在♭g音前加e音。“从”字♭e音前加d音。“我”在演唱时运用甩腔,区别于上句“月亮你再照照我”的亲切感,在演唱到“常春藤”“珊瑚花”时加强语气感,其中“瑚”字由c音至♭b音,运用下滑音,为使用拖腔的“芳草绿”做准备,换气后铿锵有力的硬咬演唱“野火春风,野火春风,又吐新芽”。这一部分合唱戛然而止,唯留女高音独唱,展现演唱者的情感与技巧,并将音乐推向全曲高潮段落,带入再现部分,表达自己坚定的革命决心。金环这一人物从小女人转变成为意志坚定的革命战士。

音乐的A段标注激情澎湃地演唱。音乐结尾处进入情绪起伏较大的华彩段落,演唱难度较大。在弦乐器铺垫下加入竖琴滑音刮奏的音响效果,流水般的滑奏引入再现段落,为乐段之间架起桥梁,并在衔接处加入合唱,音乐情感激烈涌动。后接琵琶弹奏的主旋律,速度逐步渐慢、平缓,音乐情绪渐渐送远。最后一句前半部分所有伴奏同时停止,唯留女高音演唱,最后以管弦乐团加合唱强收结束。A段与A 段主题相同,变化再现。以强烈的抒情表现出人物的情感,整体线条再次拉长,音域升高且多级进和跳进音乐素材,加强戏剧张力,将音乐情绪推向最高点。几段旋律的末尾都以相同的素材收尾,前后呼应。唱腔上“让远山倾听我的呼唤……永远的花样华”整段加入哭腔。“唤”与“水”均用滑音技巧,“唤”字♭b音前加a音,“水”字♭g前加e音。歌曲减慢到“年华”,诠释过程中加入颤音直至收声,极具韵味。歌词从A 段至A段情感递进变化,“战火中的女儿呀,还是这样俊美、年轻、坚强”。歌词带动音乐基调,以外柔内刚的革命女性音乐形象结束。

猜你喜欢
金环长笛唱词
长笛与圆号的咏叹
粘鼠板防治金环胡蜂效果好
博采芬芳酿花蜜——“风流三部曲”唱词创作谈
1961电影、1978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的唱词文本研究
腊月里的一场河洛大鼓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论长笛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明代戏剧唱词“白”范畴非原型颜色词研究
迎春花
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