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艺术接受中受众审美心理的变化
——以罗丹雕塑《美丽的欧米哀尔》为例

2022-11-12 20:35马思婕
戏剧之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罗丹艺术作品美的

马思婕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19)

在整个艺术系统的循环中,艺术接受的审美心理既是一段完整的感受过程,又是一个可以抽离出整体且单独存在的动态过程,这使得艺术接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阶段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状态,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随着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不断加深,受众的审美心理也在发生着复杂而又有迹可循的变化。

一、罗丹及艺术接受活动中的《美丽的欧米哀尔》

奥古斯特·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思想者》《巴尔扎克》《老妓》《青铜时代》《加莱义民》等,他的作品普遍对受众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力,是19 世纪和20 世纪初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美丽的欧米哀尔》(又名《老妓》),创作于1885 年,是罗丹的代表作之一。据传塑像的人物曾经是一名头盔匠的妻子,是罗丹根据15 世纪法国诗人维龙的诗歌《美丽的欧米哀尔》创作而成。罗丹将诗歌中开头那句:“呀!欺负人的骄横的衰老,为什么把我摧残得那样早?谁能使我不自伤自捶,而不在伤痛捶击中死掉!”在作品中淋漓体现。谈及艺术接受,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接受者为主视角的活动。“接受美学”的概念是由姚斯、伊瑟尔等五位文学理论家共同创立,此后读者的中心地位被确立。此时艺术接受活动俨然已形成一个动态的闭环,意即在受众欣赏艺术作品时,也会被艺术作品传达出的意境所打动。宗白华在论述艺术的境界时指出:“从直观感相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个层次。”类比在艺术接受活动中,首先就是“直观感相的摹写”这一层次,伴随着注意、感知等审美心理因素,直观地看《美丽的欧米哀尔》,她弯着腰,无力地低垂着头,绝望地看着自己那干瘪的乳房、布满了一条条荆棘般皱纹的腹部和筋节暴露犹如枯柴般的四肢。其次,从浅层次的感官刺激到审美体验这个过程,常常伴随着艺术接受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情感等因素,主体将自身与艺术形象深刻结合,恰如一种“活跃生命的传达”的感受。第三个层次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升华到哲理层面的审美心理活动,以此达到人本质力量对象化高度,受众可在欣赏《美丽的欧米哀尔》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家、人物形象乃至当时整个社会的情境,从宗白华对艺术的境界描述中可视作“最高灵境的启示”,即一种极致满足的美感体验。

二、悦耳悦目的审美直觉

在艺术接受活动的初级阶段,需要欣赏主体进入一种特殊的审美注意或审美期待状态,在感知的基础上与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产生关联。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说”,他认为为了保持接受主体与艺术形象或艺术作品之间的美感,前者应该当对后者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距离意味着超脱,意味着强烈情感的滋生,意味着凌驾于世俗关系之上的思想的绽放。在接受主体最初看到《美丽的欧米哀尔》这个作品时,瘦骨嶙峋的肢体,干瘪下垂的乳房,突出了“老妇”的形象。而尤其显眼的隆起的下腹,呼应了“妓女”这个职业。可以说此时主体不论是处于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状态,主体对客体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较远的“心理距离”。这种状态下不免将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心理距离限定在一定的时空距离之中,停留在感官层次的感受。从美与丑的判断角度来看,罗丹的作品《美丽的欧米哀尔》所依据的人物形象无疑是又老又丑的,但经过艺术家不断运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同作用后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却成为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珍品。这是一个活生生被生活压榨殆尽的,想反抗又无力反抗的社会底层女性形象,整座雕塑富有罗丹鲜明的艺术特色,纹理的造型细腻地表现了老妓的生理特征,使雕塑极具层次感。不断的感官刺激以及“感觉”“知觉”共同参与审美的状态下,艺术接受活动方可不断由浅入深,艺术接受活动可以说是从接受主体感知作品才真正开始的。

三、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

如果说在审美直觉的感受层次主要是接受主体被动地去感知艺术作品,那么审美体验这个阶段就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审美再创造”,即主体主动将其知识、阅历、审美经验等内在条件融入欣赏艺术作品这一过程中。正是处在这样从被动到主动的环节状态之下,常常需要接受主体有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接受美学的观照下,艺术作品在未被接受之前只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空白结构,接受主体将主观以及客观因素相交融并且凭借自身的知觉经验、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因素将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确定。例如接受主体初次见到《美丽的欧米哀尔》这座雕塑作品时,大部分欣赏者徘徊在美或者丑的感官判断下,此时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疯狂交织,促使着欣赏主体的接受过程向着下一个阶段进行。加之罗丹刀下的《美丽的欧米哀尔》每一刀一刻都给人极强的艺术冲击力,从而可以引起接受主体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处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常常表现为体验越丰富,审美愉悦感也就越高级。对接受者来说,罗丹这个雕塑作品带给人们的也绝不是单纯的审美享受,而是一种悦心悦意的审美状态,可以理解为既有感官方面带来的刺激,又有理性方面精神满足的审美心理。

四、悦神悦志的审美升华

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作为艺术接受活动的最高级的一种状态,审美升华实际上就是指接受主体通过积极主动地审美再创造,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从而达到情感的共振、心灵的净化,引起精神上的审美愉悦而得到满足。以《美丽的欧米哀尔》为例,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时间和时代的洗礼,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审美升华状态下化丑为美,接受主体对《美丽的欧米哀尔》产生了理性的审美认同。古往今来,艺术史中对于现实美与艺术美孰高孰低的争论从未停止。事实上,现实美是人用审美的眼光介入现实生活,是存在于客观自然和社会中的美。而艺术美是艺术作品中的美,由创作者的审美意识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作出的美。艺术美虽源于客观现实,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机械复制,而是艺术家对现实美的加工、提炼与再创造,因此艺术美比现实美更具集中性与永恒性。现实丑的对象使人们很难从中获得审美感受,但当其转化为艺术的存在后,人们能够以无功利的心态对其进行审美。正如波德莱尔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美丽的欧米哀尔》雕刻了一个饱经沧桑的妇女形象,她的外形虽是丑陋的,但在充分调动了注意、感知、联想和想象等审美心理因素时,我们似乎也从作品中看到了对欧米哀尔不公正遭遇的鞭挞与批评,体会到了某种反抗与心疼,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获得了“本质力量对象化”后的理性满足,从而达到审美升华的境界,是一种悦神悦志的审美快感。

第二,受众艺术素养的提升,使得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格式塔心理美学认为,共鸣的产生原因应当是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在审美心理结构上的“同形同构”。也就是说,欣赏主体此时此刻被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或者人物命运遭遇打动,从而得到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以此方式与创作主体进行了一次深层的精神共鸣。

第三,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高度集中体现,《美丽的欧米哀尔》(又名《老妓》)是丑的,但是同时也是美的。狄德罗说:“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才融汇在一起。在这里,坏人会对自己可能犯过的罪行感到不安,会对自己曾给别人造成的痛苦产生同情,会对一个正是具有他那种品性的人表示气愤……那个坏人走出包厢,已经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这比被一个严厉而生硬的说教者痛斥一顿要有效得多。”在这样一种强烈的情感触动下,使得受众的某种情感得到宣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达到一种哲理性的顿悟以及对自我的超越感。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在艺术接受最后一个层次的感受中,接受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之上,深深地被艺术作品吸引和感动,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由此达到了接受主体与艺术形象之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并久久回味。

五、结语

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社会渐渐进入了一种娱乐化的消费倾向,受众越来越依赖于短暂且快乐的感官刺激而忽略了艺术作品所能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这恰恰与我们的期待的文化消费背道而驰。波兹曼在其《娱乐至死》中不断表达着自己对媒介时代的担忧,他说:“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德国接受美学家代表人物姚斯提出“期待视野”这一概念,主要是指接受者在自身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条件下,对艺术作品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然而对于文化艺术的正确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探索阶段,在大众文化流行的当下,适当的“期待遇挫”反而更能够激发起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了解欲望,增加其艺术魅力。一方面是因为每个人对同一艺术作品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同一人也会对相同的艺术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美丽的欧米哀尔》不受时空的限制一样,不断吸引着欣赏者一步步去了解这个作品背后隐藏的内涵,正可以说明艺术接受过程中受众的审美心理始终存在着变化。

注释:

①高岭.论《欧米艾尔》的美与丑[J].学科教育,2016,(44):109.

②邵亮.新编美术概论[M].2012.

③高宝宁.世界美术史[M].2017.

④张瑞麟.艺术概论 即扫·即赏·即学[M].2015.

⑤童伟民,严敏.美育向导[M].1992.

⑥《论戏剧艺术》,《文艺理论译丛》1958 年第1 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150 页。

⑦[美]尼尔 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91 页。

猜你喜欢
罗丹艺术作品美的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里尔克《罗丹论》节选
罗丹手稿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 Talk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Analysis of Silence in Conflict Talk with Face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