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浅谈信念感对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性

2022-11-13 07:54吴昱瑾
戏剧之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信念舞台生活

吴昱瑾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 102209)

信念感是表演艺术的根本基础,是演员创作素质里的“四感”之一。它不仅是合格演员必备的素养,更是衡量演员表演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信念感是演员塑造角色的前提,演员在虚构的空间和舞台上,必须要通过坚定的信念感的建立,才能塑造出真实、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就人物形象信念感的塑造来说,是与演员是否掌握正确的塑造方法相联系的。那么什么才是信念感?其重要性又体现在哪里?如何培养良好的信念感?如何将信念感与演员塑造角色相结合?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什么是信念感及其重要性

(一)什么是信念感

从字面意思解释信念感,首先是要相信,并怀着确定的意念。信念感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术语,表演技术的诸多元素之一,是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所谓的信念感是指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对于假定事物有着高度信任。信念与意志密不可分,人没有信念就不会有意志和行动。戏剧表演舞台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假定”的空间,信念感作为演员的必备表演素养,要求演员在假定的情境中,把剧本创作中虚假的环境、事件等一切事物当作真实存在,将剧中人物与自身情感融为一体,以塑造舞台生活的真实感。相反,如果表演缺乏信念感,不仅演员会跳戏,观众也会觉得演员在惺惺作态,弄虚作假,致使观众们与整场戏脱离开来。这就要求了信念感与真实感是密不可分的。信念感是表演的基础,同时也是衡量演员和其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

(二)信念感的重要性

信念感是合格演员必须具备的重要表演素质,能帮助演员准确真实地表现人物,达到成功塑造鲜明角色的目的。演员信念感的强弱决定着演员的作品能否让观众“信以为真”。信念感不仅能带领演员找到剧中人物的感受,同时,信念感对组织舞台行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真实信念感的演员能积极敏锐调动自身行动,带动对手行动,有时还会使舞台上出现更多即兴交流,从而塑造出更生动可信的人物形象,使观众受到人物情感的感染来达到共鸣。如我在实践话剧《拍案惊奇一枝花》中饰演的摘花楼小翠,一直带有较强的信念感。从第一幕开始就带着信念入场,在我表演的舞台行动中基本上都充满着热情。尽管我的戏份很少,台词也很少,但在场上却毫不“晾场”或感到尴尬。因为我的内心是有较强的信念感作为心理支撑的,它能带领着我正确并且有逻辑性地组织出一系列心理活动和外部行动。因此在良好的信念感的帮助下,我塑造出了一个生动俏皮同时又善良且怀有梦想的丫鬟形象。最后真实的表演过于深入,以至于观众观看结束后都忽略了我作为演员自身的名字,而小翠的名字和形象却印刻到他们的脑海中。这一点充分说明坚定信念感的建立在演员塑造角色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如何培养信念感

(一)“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基础。演员对人、事、生活都要特别敏感,就像海绵一样,搁在水里就能自然地吸收东西。多体验熟悉生活,对生活中发生的人或事有所感悟。作为演员,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也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要想塑造真实的角色,演绎真实的情感,演员必须走进生活中去,并且热爱生活。于是之曾说过:“凡是对生活玩世不恭、漠不关心就不大能演好戏,演戏这一行当容不下一丝伪装。”演员要善于主动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并将观察到的素材运用到角色塑造中,这对提高信念感有很大帮助。斯特拉·阿德勒曾提出:“表演和做事是一回事儿,表演的时候就是在做着某些事儿,并且让这些事儿不能走样。”她希望演员真心喜爱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在她的表演课堂上,她经常让学生们做的一个练习就是:观察玫瑰花。描述所看到的玫瑰花,把它如实表达出来并且所有的表达必须是自发产生的。这其实就是真听、真看、真感受。在想象的空间里,尽可能细致地去观看。同时锻炼想象力,在知识储备里留下更有价值的东西,锻炼更高层次的个人欣赏水平。虽然演员取材于生活,但是也要知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舞台表演要自然真实,但是台上的生活并不等于艺术品,观众要看的是戏,也就是经过提炼和润色的有美感的生活。于是之说过:“演员的创造不能只是演得像就算了,我们创造的形象,必须是一个文学的形象,可以入诗、入画的形象。”因此,演员首先要明白走进生活对于培养信念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还需要将生活中的“材料”不断打磨、加工,从而达到一种“没有表演的表演”的状态。

(二)“以假乱真”和“弄假成真”

学会运用“假使”和“想象”,把虚构事件在舞台上再现,从而使观众“信以为真”。想象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一件虚假的事,一个假物件,一个不存在的环境,演员要把它当真,脱离了想象力是不可行的。人最有信念感的时候是什么时候?答案是小时候。无论是小时候玩过家家还是扮演卡通片里的角色,小孩子全然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角色。因为第一,年纪小没有其他杂念;第二,没有观,可以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在意你演得好不好,不用背台词,不用想着舞台调度,完全就是生活中的样子。但是成人只要将这些行动搬到舞台上,有了剧本、调度、观众,就会感到不自在,没必要的思想包袱就来了。斯坦尼曾说过:“等你们在艺术中达到儿童在游戏中所达到的真实和信念的时候,你们就能成为伟大的演员了。”所以,优秀的演员不仅需要具备和保持孩子般的天真,还需要演员具备较强的信念感,并将其转化为真实的舞台呈现。即做到“以假乱真”和“弄假成真”。想要塑造出鲜明的、有层次的人物形象,并使观众真实相信,必须借助“假使”出的规定情境,并结合剧本与生活发挥丰富的“想象”。一定要敢想,使自己的想象力充满整个舞台,并让它环绕着你,尽可能地去发挥想象,敢于、善于拓展自己的想象力。比如,之前我在话剧《拍案惊奇一枝花》选角色前期,要反串饰演一位狡猾迂腐的官员,由于从未反串过,所以充满了挑战。可是我经过左思右想,始终不明白该怎样在举手投足间自然地演绎出男人气质。后来,我想到了运用假使的方法,先在外形上进行扮装,假使自己就是何大人,假使自己脸上有个大痦子,假使我有一副肥硕体型,这副体型是如何影响我的步态和坐态的等等一系列思考。又利用道具——“盆栽”和“烟袋杆”发挥“想象”,何大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些道具可以用来做什么?他在剧本中会有怎样的反应、做出怎样的行动、露出怎样的表情?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表演要捕捉行为的内涵,表现每个动作蕴含的思想。与此同时,通过想象力,有机地使用好每一件道具。最终,经过不断地排演和思考,塑造出了一个自然而又从容,同时又符合剧本角色的何大人形象。再举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人能快速简单分辨出生活中一些不同气味、颜色以及调味料品,在我品尝和感觉它们的同时,我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舞台上,演员更需要表现得和在生活中一样,很好地想象出“醋”与“葡萄酒”的不同口感,只有这样真实感才能随之而来。所以说,在培养演员信念感的过程中,“假使”和“想象”这两种技能是缺一不可的。

(三)“我就是”

什么叫“我就是”呢?正如斯坦尼所说:“哪里有真实、信念和‘我就是’,哪里就必然有真实的、活生生的(不是演员的)体验。”想要拥有“我就是”的体验,就要多做能提升信念感的练习和游戏以及无实物练习。从简单的行动开始,例如缝纽扣、熨衣服等生活细节,看似简单却非常有逻辑。因为合乎逻辑的顺序在互相交替的瞬间,就能造成强大而长久的信念。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使我在表演过程中有了良好的信念感,也为演员后期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还要再提一下。在我们演员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于是之先生就通过他曾经的一个反面例子告诉我们,演员在体验生活的时候,一定要去阶层中观察体验,并且不要奢望一下子找到典型,而是应该先去找一类人,再逐渐找到典型人物。同时,演员还应该反复模拟人物,并且在生活中做个敏感细心的人,把看到的有感受的事人都记下来。除了体验观察和找到典型之外,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要练,单独练习典型的外形动作,在反复的模仿练习中,演员自然而然就体会到了人物特定动作的内在动机和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天性下的“我就是”。

三、如何将信念感和角色塑造相结合

(一)信念感是塑造角色的根基

演员拿到剧本后,需做大量阅读和案头工作,分析角色,写人物小传。信念感是演员必须具备的创作素质,拿到新剧本时,演员首先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查阅剧作家和原著小说等相关资料和时代背景。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对所塑造的角色进行分析,梳理清剧中人物关系,并写出对角色的理解。比如,在实践过程中,我排演过话剧《北京人》,在一场曾文清要离家的片段中,我饰演愫芳这个角色。刚开始由于信念感不强,一方面对曹禺先生和剧本创作背景的资料查阅太少,以至于对人物的台词没有深刻领悟,对意思理解过于表面肤浅,导致内心空虚,在舞台上整个行动拖沓松散,没有规律,显得无所事事。愫芳在片段中本该是个关键人物却被我饰演得像个可有可无的过客,最后使得整个戏份被大量删减。因此,准备工作是演员将信念感与角色塑造相结合所要做的第一步。同时,演员要想演好戏,一定还要遵循生活的逻辑与真实。

(二)保持信念是使角色具有生命力的保证

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说过:“真实的体验不仅可以使演员建立舞台信念,也是调动观众联想和积极性的前提。”演员在舞台上要对自己所塑造的角色充满自信,并时刻保持真挚的相信状态。一个具有较强信念感的演员在舞台上是自信沉稳的,因为他的内心是充实和笃定的,他一定非常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信念感就像是舞台上支撑演员的支柱一般。演员需要在真实塑造角色的基础之上,时刻保持对角色与自身的较强信念,与此同时,丰富自己的外部动作,突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真挚热情的与对手产生交流,只有这样才会使观众信以为真。凡是欣赏艺术的,必然带着他们自己的想象与看法。同样一场戏,每个观众被触动的神经都是不一样的。就像屠格涅夫所说:“同情他人都是因为同情者想到了自己事情……”因此,演员演得越真实,信念感越强烈,越能使观众想到自己的经历,这样的角色就能感染人。反过来同理,若观众观看起来非常虚假、做作,那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也就不自信、矫揉扭捏、如坐针毡。

(三)不断持续的信念感是使角色鲜活的保证

演员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时刻保持信念,还需要时刻进行自我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物增光添彩。自我体验是保持信念的基础,因为体验的不间断,使得信念感能持续保持。演员体验越不间断、越深刻,信念感就越能持续。而且这种保持的作用更能使角色变得鲜活起来。例如,在实践话剧《窗户朝着田野的房子》中,我饰演的牛奶厂厂长阿斯塔夫耶娃。剧中,她是个性格多变的人。在创作初期,我总是抓不住人物性格特点,这个角色被我饰演得很平淡。后来经过思考和总结,一方面由于我信念感不强,另一方面没有进行角色体验。我只让自己努力保持信念感,忽略了角色的感受和体会。为了演好角色,我积极接触几位与她性格相似的朋友,观察她们和角色身上的相通之处,同时深入剧本,并持续保持着真挚的信念状态,与角色进行“换位思考”。站在角色的角度,替角色说话。深刻体验角色内心的活动和情感,后来经过反复排练,我的喜剧片段成功被选入期末汇报。通过扮演这个角色,我能深切感受到,演员都应该深刻体会角色的性格、内心、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不断体验,才能时刻充满信念感,才能使人物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根据以上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信念感是演员塑造舞台人物和表达真实情感的关键。信念感在演员塑造角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信念感的运用和保持,可以更加丰富角色的内心世界,使角色变得真实而富有生命力。因此在表演创作中要重视和善于利用真实和信念的力量,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为活灵活现,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同时,还能使演员充满信心,在与同演者交流中产生更多的火花,从而引起共鸣。表演是一门观察人、表演人的艺术。如今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大众对艺术作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一场戏中,能否使观众产生内心的情感共鸣,能否让观众将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信以为真”,关键就在于演员能否时刻运用信念感来塑造人物形象。舞台是一座无情的检验台,能洞幽察微,把一切与生活情理相背离的瑕疵都展现出来。由此可见,演员具备良好的信念感在戏剧表演艺术中多么重要。专业演员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舞台实践,希望在未来的戏剧艺术中,演员们能时刻运用信念感的力量,创作出丰满又真实且令人信服的人物角色。

猜你喜欢
信念舞台生活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信念的传承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