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莱希特间离法在戏剧创作中的运用
——以话剧《羊脂球》为例

2022-11-13 07:54李光耀
戏剧之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羊脂球演剧布莱希特

李光耀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22)

一、布莱希特“间离法”

(一)贝尔托特·布莱希特演剧观

贝尔托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是二十世纪西方戏剧史上一位具有独创性与颠覆性的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其创造的“史诗戏剧”(或称“叙事体戏剧”“辨证戏剧”)可称作戏剧划时代的变革。“西方古典戏剧一直严格遵循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最先提出、随后经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进一步发扬光大的“移情—共鸣”理论。”该理论重在强调戏剧必须最大限度创造生活的真实样貌,对于演员要求必须与角色融为一体,以紧凑、较强戏剧性的情节设置和逼真的舞台布景,使观众完全浸入剧作家精心创造的生活幻觉之中,从而让剧情与观众自身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布莱希特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融合了美学、文学和哲学,赋予了其演剧观的核心“间离法”的独特性。主张以“间离”的方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打破舞台上创造的生活幻觉,引导观众跳出剧情去思考戏剧所反映的问题及导演想表达的主题。

(二)“间离法”及其特征

1.间离法

“间离法”作为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核心,是一种区别于西方传统戏剧“幻觉主义”的逼真的审视戏剧,是对观演空间、文本空间等空间关系的重新发现和界定的演剧手法。在他所认为的“现实主义戏剧”当中的“间离法”,不仅仅表现在使观众对熟悉的人或事物产生陌生感从而制造认知上的间隔,抑或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使观众不是沉浸于剧情从而达到思考的效果,而是站在更高的水平上去最大化消除文本空间与观演空间的间距,使演员与角色、观众与剧情达到完全熟悉。“简言之就是从对剧本不充分的理解,经过不理解的震惊,达到真正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从认识-不认识-更高层次认识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对于布莱希特“间离法”的有效运用,在笔者参演的国外文学作品改编的话剧《羊脂球》中有直观体现。

2.间离法的特征

布莱希特叙事剧当中的核心理念即间离效果,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两个显著特征,分别是“情节再现的历史化和抽象虚拟的寓言化。”

(1)情节再现的历史化。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在《布莱希特与方法》一书中将布莱希特提出的“间离”解释为“对新事物的间离,就是通过恢复新事物的过去,为那个过去创造一种历史性。”布莱希特将新事物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再现于观众面前,创造出二度历史感,使人们跳脱出以往习惯性地对其所下的定义,从而因两次观看同一事物而站在更高处的角度去审视这一事物,自然就可辩证地看待这一事物的本质。

(2)抽象虚拟的寓言化。简单来说就是布莱希特创造的叙事体戏剧中并不着重刻画某一人物性格特征,而是将人物的“个人化”迈向“类型化”,强化了人物类型化特征,使人物的个性特质体现为群体特质,类型化特征的提取与放大是剧作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思路与举措。“将最能反映人事本质的每一个侧面集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高度浓缩的现实,让人们的生活百态显露其中。”

二、话剧《羊脂球》中“间离法”的运用

《羊脂球》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于1880 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该小说以1870-1871 年普法战争为背景,将当时法国各个阶层的代表性人物同乘一辆马车逃亡的故事进行戏剧性创作,从而揭露资产阶级在这场战争当中卑鄙、自私、丑恶的嘴脸。如何在其中埋下“间离法”的种子?笔者将进行两方面详细论述。

(一)文本创作中的实现

布莱希特“间离法”的表现形式更趋向于表现派,那么如何就现实主义作品在文本创作当中就埋下“间离法”的种子,让其在舞台呈现时迸发出惊喜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布莱希特演剧观所需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难题。以笔者曾参演的话剧《羊脂球》为例进行解构,为大家提供一个创作思路。

1.从小说走向剧本

《羊脂球》作为莫泊桑的一部极具讽刺效果的中篇小说,为了将其呈现于舞台之上,我们就要将小说转化成话剧剧本;从小说转向剧本,就需要“取出”小说当中的“故事核”,即“戏核”;厘清小说的整体故事架构,找出矛盾冲突,抓住故事核心内容,从而进行文本的二度创作。即可脱离小说带给我们的线性文本的时间叙事感,使故事当中的事件和情节不断弱化,达到在观感上可以带给观众复调、碎片的空间诗意感。

2.“间离法”在文本空间中的应用

在改编之后的《羊脂球》当中,编剧结合“间离法”的第二大特征“抽象虚拟的寓言化”做了以下3 种应用:

(1)鲜明地表现某类人物共性。前文提到将人物的“个人化”迈向“类型化”,提取人物鲜明的特征,是类型化的主要个性特质。编剧保留了原文中的核心故事,删去了原文中的一些人物,只留下重要人物并将各个人物突出的特点最大化呈现;

(2)“抽丝剥茧”成剧本。原小说故事太繁杂,考虑到在舞台上更好地呈现,编剧便要深挖戏核,将最具代表性的片段直接进行典型的概括和抽象使片段碎片得以保留并进行有机拼接;

(3)台词的当代化改编。编剧更改原文当中的大量对话,改为更适合现代人的话语,其间意思并未改变;并且编剧多次使用当下流行的梗,比如“绿帽子”“卖身”等等,这样直接拉近观众与故事间的距离,更轻松理解故事最本身要表达的内容。

(二)观演空间中的呈现

“间离法”在舞台观演关系与空间中的呈现,是布莱希特演剧观运用的另一重要方面。笔者所参演的话剧《羊脂球》中并未过多使用舞台手段,导演通过一些简单但完全适用的排演手段将《羊脂球》呈现于舞台之上。

1.观演空间的间离效果

观演空间指的是剧场内舞台、演员、角色和观众在进行戏剧演绎及观赏当中产生的互动而得以形成的空间感受。正常可见的观演空间包括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舞台上所呈现的东西,如:布景、服装、舞蹈、灯光、吊牌、投影、半截幕、音乐等等;不可见的观演空间即由剧情主导的在舞台上呈现的空间、时空转换、演员和观众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观演空间等;这两种观演空间是在戏剧演出当中交织出现,两者相辅相成。

2.导演手法的间离效果

编剧在文本空间当中已经介入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法”后,剧本预留给导演进行布式演剧观的二度创作空间将极其开阔。“幻觉与间离之间存在着对立、依存、转化等多重关系。”结合上面提到的“间离法”的两大特征,在小剧场话剧《羊脂球》当中,导演做了以下3 种运用:

(1)空间改造。导演对舞台空间进行三层阶梯式的改造,让整个舞台看起来错落有致。在视觉机制上就直接给予观众角色不同的身份地位,并且最底层舞台与观众席平齐,直接拉近了观演距离;

(2)打破“第四堵墙”。在角色出场时,演员从观众区出场在戏中走向舞台;为了最大程度实现“间离法”中的陌生化,导演将此剧中除了羊脂球之外的所有女性角色,均由男性扮演,这样就打破观众对于常态认知当中的女性定义,转而认真观察舞台上的女性形象,由熟悉到陌生到更深层次的认知;

(3)音乐的间离效果。在这部话剧当中,导演精选了与当时并不匹配的歌曲。如在马车行走当中,背景音乐为黑鸭子乐队的《铃儿响叮当》,歌曲曲调欢快悠扬,给观众以轻快的气氛,而在舞台上的演员随歌曲进行表演,展露着各自的丑陋;在剧中两个地方,导演选择了歌剧咏叹调来进行现场演唱,看似不属于一个国家的歌曲,不是同种风格的曲调,但注入这场话剧之中发挥出了惊人的能量,观众在欣赏歌剧的同时场上演员也进行着无声表演,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事件背后的内涵与主题表达。

三、结语

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是世界戏剧史上非常重要的流派。布莱希特演剧观是表现派表演的重要理论分支之一,但无论如何,在布莱希特的演剧实践当中他并不排斥体验派,在某一些戏剧创作中他更是肯定体验的重要性,提倡将两种表演流派相融合的戏剧创作。即首先要有体验的部分作为坚实基础,才能有充分的表现呈现在舞台上。就“间离法”而言,在表演方面仅仅是其产生的作用之一,另外还在导演技术、舞美手段、音乐处理以及戏剧结构和文本空间等戏剧各要素当中均有呈现。

对于完整的戏剧实践过程而言,剧本文本创作和舞台呈现相对来说是戏剧所有实践环节中最为关键的。在文本空间创作初期就需要构思好剧本结构的空间导向,舞台呈现阶段要使“间离法”这一技术得到充分发挥。演员更需要进行体验派和表现派两种派别表演方法的学习。我们在学习或者创作作品时,不要认定某一类派别就是唯一,而是要兼收并蓄,融合体验派与表现派两种表演创作方法,以此来体现“融合戏剧观”的新样式,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诉求则是当下戏剧发展所需要追求的新目标。

注释:

①杨蓓.论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理论在〈暗恋桃花源〉中的应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②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③张睦龄.浅谈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理论核心——“间离效果”[J].戏剧之家,2017.

④同上.

⑤(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⑥张睦龄.浅谈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理论核心——“间离效果”[J].戏剧之家,2017.

⑦林婷.对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理论的再认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猜你喜欢
羊脂球演剧布莱希特
演剧危险:雍正间演剧案件及其戏曲史价值
花园
献给母亲
“富社”天津演剧活动考论
小说《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分析
清宫演剧研究之回溯
布莱希特为什么要提出“叙述体戏剧”?
布莱希特教育剧对剧场的应用
明清时期立春节日演剧习俗考
谈莫泊桑小说《羊脂球》的主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