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的机制、成就与意义

2022-11-14 08:42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阿战略伙伴阿拉伯

丁 俊 朱 琳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以下简称“中阿”)的友好交往和相互合作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基础牢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的主旋律。”①《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中国政府网,2016年1月30日,http://www.gov.cn/xinwen/2016-01/13/content_5032647.htm,上网时间:2022年3月20日。新中国成立后,中阿友好交往与互利合作稳步发展,不断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自1956年与埃及建交至1990年与沙特阿拉伯建交,中国同所有22个阿拉伯国家全部建立了外交关系。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不断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集体对话与合作成为中国推动对阿关系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目标,中阿关系开始从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拓展。2004年1月,以“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和平与发展”为宗旨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以下简称“中阿合作论坛”)成立,标志着中阿双边合作向着机制化多边集体合作升级发展。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双方陆续建立了多种类型的集体合作机制,逐步构建起政治、经贸、人文等多领域协同推进、政府主导与民间参与并举并进的合作格局,为深化中阿传统友谊、推进互利合作、推动建设中阿新型伙伴关系做出重要贡献。②常华:《“中阿合作论坛”的成长之路》,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6期,第9页。2010年5月,中阿双方宣布“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中阿友好关系与集体合作迈上又一个新台阶;6月,中国与海合会建立战略对话机制,中阿政治互信与多边合作进一步深化。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合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阿合作也进入提速升级、全面发展的新阶段。2014年6月、2016年1月、2018年7月,习近平主席连续三次面向阿拉伯世界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中阿全面合作把舵定向,确定了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形势下,作为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然合作伙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秉承友好交往的历史传统,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积极推进和发展双边与多边关系,共同致力于加强政治互信,拓展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丰富合作内涵,于2018年宣布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各领域合作获得长足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新时代的中阿全面合作,不仅让中阿“两大民族复兴之梦紧密相连”③习近平:《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2018年7月10日,北京)》,载《人民日报》2018年7月11日,第2版。,为两大民族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历史进程注入强大动力,而且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合作、特别是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为推进中东地区治理与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2022年,中阿双方还将召开首届中阿领导人峰会,即将举办的“中阿峰会”必将进一步加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推进和提升新时代中阿全面合作进入更好的发展阶段。

一、新时代中阿合作的机制及其建设

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中国外交坚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新变化,不断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在国际交往合作中倡导伙伴精神、丰富伙伴内涵,推动国际社会朝着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方向不断迈进。①陈东晓等:《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建设与外交实践笔谈》,载《国际展望》2022年第1期,第4页。在具体外交方略方面,一是健全中国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扩大中国朋友圈;二是通过搭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助推合作伙伴互利共赢、共同发展;②杨洁勉:《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体系探析》,载《国际问题研究》2021年第2期,第17页。三是着眼于同一地区国家的整体合作进行战略设计,推进整体合作的外交理念、机制与政策。③孙德刚:《合而治之:论新时代中国的整体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第4期,第58页。新时代中国外交新理念充分体现在中阿关系与中阿合作当中。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视野下,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中阿友好合作与战略伙伴关系。中阿双方着眼新的历史方位,一方面不断加强双边合作,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双边合作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多边集体合作,推动中阿合作论坛、中国与海合会战略对话等多边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双向并进的机制化发展态势。

(一)中阿双边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的中阿合作关系不断提速发展,中阿双方持续完善和优化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夯实合作基础,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级,推动中阿关系全方位发展。中国已同12个阿拉伯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以下简称“阿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阿拉伯国家有:阿尔及利亚(2006年11月)、沙特阿拉伯(2008年6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012年1月)、卡塔尔(2014年11月)、伊拉克(2015年12月)、摩洛哥(2016年5月)、阿曼(2018年5月)、科威特(2018年7月)等;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阿拉伯国家有:阿尔及利亚(2014年2月)、埃及(2014年12月)、沙特阿拉伯(2016年1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018年7月)等。

1.中国—埃及双边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发展

埃及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自建交以来,中埃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历久弥坚,双方友好合作不断拓展,为中阿关系和中非关系发展发挥出先锋引领作用。1999年4月,中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4年12月,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随着中埃关系的不断提升,双方各领域合作持续发展,双边合作机制建设不断拓展和深化。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埃及,中埃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有力推进了新时代中埃全面合作提速发展。在中埃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下,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高层交往频繁密切,始终保持外交部政治协商机制,并根据议题需要建立相应磋商机制,如联合国问题磋商机制、非洲问题磋商机制、反恐磋商机制以及中埃经贸联委会机制、中埃贸易救济合作机制、中埃产能合作机制等。

中埃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不断推进合作机制建设,拓展双方合作领域。两国在银行监管、证券交易等方面签署谅解备忘录,为双方金融领域合作提供便利;在科技领域,建有中埃科技联委会,旨在推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联合研究;中埃还在航天技术和遥感领域以及通信技术领域签订合作协定,以推动和保证双方有关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在军事和安全领域,建有中埃防务合作委员会、中埃国防科技工业合作联委会,保证双方防务和军事领域共同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在人文领域,建有中埃文化联委会机制,推进双方人文领域交流持续开展,中埃友好协会、中埃友好城市、中埃文化年、互建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孔子课堂、鲁班工坊等多种人文交流平台与机制持续有效运行。中埃在新闻媒体、遗产保护、高校合作、典籍互译等领域也签订多项合作协议,不断助力两国人文交流,推进民心相通,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中国外交部网站,2016年1月22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1206_677342/1207_677354/201601/t20160122_8013941.shtml,上网时间:2022年3月26日。其中中埃文化年共执行项目多达100个,在埃及举办56个,在中国举办44个;2020年9月,中埃签署《将汉语纳入埃及中小学作为选修第二外语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汉语教学正式进入埃及中小学教育体系。此外,中埃在农林、能源、卫生健康和司法等领域的合作仍在不断推进,并有望实现机制化发展。

2.中国—沙特阿拉伯双边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发展

沙特阿拉伯是与中国最晚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但中沙关系自建交之日起就呈现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在中阿合作中实现“弯道超车”。2008年6月,中沙建立战略性友好关系;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阿拉伯,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决定成立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双边关系发展再次迈上新台阶,各领域机制化合作不断推进。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是两国政府间全方位、高层次、机制化的高端合作平台,下设政治外交、“一带一路”合作、重大投资合作项目和能源、贸易和投资、文化、科技和旅游以及财经分委会等。2016年8月,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签署了《中国政府和沙特阿拉伯政府关于成立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的协定》和《中国政府和沙特阿拉伯政府高级别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纪要》,同时签署中沙政治、能源、金融、投资、住房、水资源、质检、科技、人文等领域多项合作文件。①《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中国政府网,2016年8月30日,http://www.gov.cn/xinwen/2016-08/30/content_5103667.htm?_k=f4u4pz,上网时间:2022年3月25日。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沙方牵头人为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中方牵头人先后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和韩正,委员会会议由双方牵头人共同主持。作为中沙双边合作的高端机制化平台,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为新时代双方全方位合作发挥着重要的顶层规划和战略引领作用。

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成立以来已召开三次会议,下设的政治外交分委会、贸易和投资分委会也分别召开了三次会议;文化、科技和旅游分委会共召开一次会议。在经贸领域,还建有中沙经贸联委会机制,已召开五次会议;中沙在产能与投资合作领域共签署两轮中沙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谅解备忘录,举办了一次中沙投资合作论坛,并已签署多项合作协议,相关配套的沟通机制和工作机制也在进一步磋商中;中沙能源领域一揽子合作机制也在推进建设中。此外,由于沙特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伊斯兰合作组织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中沙双边合作机制与中阿合作有关多边机制间的双向互动也更为显著。2021年3月,中国首次向伊斯兰合作组织委派的代表,即由中国驻沙特大使担任。

3.中国—阿联酋双边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中国与阿联酋双边关系与相互合作也走在中阿合作前列。2012年1月,中国与阿联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8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阿联酋,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全面合作进入新阶段,各领域合作机制建设不断推进。在政治领域,由元首外交引领,双方高层交往互动频繁,两国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政府关于成立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成立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机制,以确保实现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各项目标。在经贸领域,双方设有经贸联委会、企业家互访、中阿(联酋)商务理事会等交流合作机制,着力推动双边经贸合作深入发展。双方还积极推动贸易救济合作机制化建设,以营造良好的经贸营商环境,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机制保障。在科技领域,中国—阿联酋技术转移中心已成为双方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机制化平台。同时,中阿(联酋)双方在“中国—阿拉伯国家科技伙伴计划”等多边合作框架下积极开展相关领域合作。在能源领域,除传统油气合作项目外,双方还建立了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共同挖掘两国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潜力,加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平利用核能等领域的合作。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国外交部网站,2018年7月21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234/1207_676246/201807/t20180721_9286004.shtml,上网时间:2022年3月25日。随着两国在产能与技术、金融与证券、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人文教育、军事防务等领域合作的逐步拓展和深化,相关合作机制与平台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除上述三国外,中国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双边合作机制也在不断建设和发展中。中国与众多阿拉伯国家间双边合作机制整体上都在不断优化,在政治、经贸领域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大体相同或相似,即建立两国政府间的战略对话机制和经贸联委会机制,为双边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提供顶层设计和基本保障。其他功能性双边合作机制则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合作领域的具体需求而定,如中国—苏丹执政党高层对话机制、中国—摩洛哥能源合作执委会等。“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是新时代中阿友好合作的新起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各领域的双边合作机制建设日趋完善、运行更加有效是中阿双边合作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善的机制建设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推动各领域合作,增加双方合作的稳定性和机动性。

总体来看,中阿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机制虽各有侧重,但两种机制能够有机结合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发展。

(二)中阿多边合作机制的持续建设与不断完善

中国在与阿拉伯各国不断强化双边合作、推进双边合作机制建设的同时,还高度重视与阿盟、海合会等组织发展关系,不断推进中阿多边合作机制建设,提升中阿集体合作水平,为“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发展提供机制化交往合作的高端平台。

1.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004年1月,中国与阿盟共同宣布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作为中阿集体对话与多边合作的高端平台,中阿合作论坛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宗旨,为推动中阿全面合作发挥出重要引领驱动作用。进入新时代,中阿合作论坛各项机制建设不断推进和深化。习近平主席对论坛建设和发展十分关心,多次亲自出席论坛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或致电祝贺,并对论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的重要讲话;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历史性访问沙特阿拉伯、埃及等中东国家并在阿盟总部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讲话;2018年7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的这三次重要讲话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中阿关系的发展历程与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的中东治理观与中阿合作的新理念、新方略,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与中阿合作论坛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阿合作论坛设有部长级会议、高官委员会会议以及高官级战略政治对话会机制。部长级会议由各成员国外长和阿盟秘书长组成,每两年在中国或阿盟总部或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轮流举办,必要时可召开非常会议;高官委员会会议由中阿双方轮流承办,每年召开例会,负责筹备部长级会议并落实部长级会议决议和决定,并举办中阿高官级战略政治对话,必要时经双方同意可随时开会。论坛框架下还分设有十多种对话机制,主要有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改革发展论坛、中阿企业家大会暨投资研讨会、中阿能源合作大会、中阿互办艺术节、中阿新闻合作论坛、中阿友好大会、中阿城市论坛、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中阿妇女论坛、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中阿图书馆与信息领域专家会议、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等。截至2021年7月,中阿合作论坛已举办9届部长级会议、17次高官会、6次中阿高官级战略政治对话。其他合作机制也都有序运行,多次连续举办会议和活动,有效促进了中阿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①《关于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网,2022年1月1日,http://www.chinaarabcf.org/gylt/200903/t20090306_6566932.htm,上网时间:2022年4月8日。

中阿合作论坛在中阿共同应对各类全球性问题、促进国际合作与全球发展方面也发挥出积极作用,并不断推进相关机制建设。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阿共克时艰、守望相助,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积极开展抗疫合作,并于2020年7月联合发布《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团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联合声明》,在国际联防联控和全球卫生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3月,为应对全球数据安全风险和挑战,中阿签署《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共同就重大数据和网络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推进全球数字治理做出重要贡献。在此背景下,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第三次中阿北斗会议共同签署《中国—阿拉伯国家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行动计划(2022-2023年)》等重要成果和意向书,进一步深化发展战略对接,拓展航空航天、5G、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合作,开拓数字、健康、绿色合作等领域新的增长点。

中阿合作论坛的建设受到中阿双方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双方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国外交部等有关部门和机构为论坛机制建设和有效运行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保障和提升论坛运行效率,中国外交部还于2016年7月专门设立论坛事务大使职位,委任资深外交官李成文大使担任该职。在中阿双方共同努力下,新时代的中阿合作论坛已成为驱动中阿合作的强大引擎、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支点、推进中东治理的动力之源、文明交往互鉴的宽阔平台。①丁俊:《中阿合作论坛为中阿合作注入新动力》,新华网,2018年7月12日,http://www.xinhuanet.com/webSkipping.htm,上网时间:2022年4月8日。特别值得关注和期待的是,根据中阿双方达成的共识,2022年将召开首届中阿领导人峰会,并将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列入峰会议题。“中阿峰会”的举办,无疑将是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与中阿集体合作机制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为进一步提升和深化中阿全面合作发挥重大战略引领作用。

2.中国—海合会国家战略对话机制的建设

自1981年海合会成立以来,中海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发展,双方日渐成为政治互信、理念相通、利益相交的发展伙伴。2004年,为扩大中海各领域合作,促进相互间贸易往来,创造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并同意启动“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的谈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联合新闻公报》,中国外交部网站,2004年7月7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hdqzz_681964/lhg_682782/zywj_682-794/200407/t20040707_9386931.shtml,上网时间:2022年3月25日。为中海双方建立机制化合作奠定了基础。2010年6月,中国—海合会建立战略对话机制并在北京举行首轮对话。中国外交部长、科威特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阿联酋外交国务部长与海合会秘书长共同主持对话会,并签署了中海战略对话谅解备忘录。③《中国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关系》,中国外交部网站,2021年8月1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hdqzz_681964/lhg_682782/zghgzz_682786/,上网时间:2022年3月25日。2014年,中海机制化合作提速发展,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战略对话2014年至2017年行动计划》,有力推进了新时代中海战略对话与务实合作。迄今为止,双方已成功举行三轮战略对话。2022年1月,中国外交部长同海合会秘书长举行会谈,并就尽快建立中海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中海自由贸易区、召开第四轮中海战略对话会等问题发布联合声明。①《中国外交部同海合会秘书处联合声明》,中国外交部网站,2022年1月12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hdqzz_681964/lhg_682782/zywj_682794/202201/t20220112_10481249.shtml,上网时间:2022年3月25日。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自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方在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快速发展。2010年,中海贸易额为927.7亿美元,至2020年,中国取代欧盟成为海合会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达1,614.1亿美元。2021年以来,尽管受到新冠疫情与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中海贸易仍保持发展态势,2021年上半年双方贸易额已超过千亿美元,达1,037.9亿美元。②《中国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关系》,中国外交部网站,2021年8月1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hdqzz_681964/lhg_682782/zghgzz_682786/,上网时间:2022年3月25日。推动建立中海自贸区是中海战略对话机制中着力推进的重点环节,双方关于自贸区建设的谈判已成功进行了9轮。2017年以来,卡塔尔断交危机使海合会对外合作受到冲击,中海自贸区谈判进程也受到一定影响。2021年,断交危机得到化解,海合会各国就战略合作和经济与发展一体化原则和政策达成一致,海湾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恢复中海自贸协定谈判创造了条件。③《中海自贸协定谈判势在必行》,中国经济网,2022年1月22日,http://bgimg.ce.cn/xwzx/gnsz/gdxw/202201/22/t20220122_37279085.shtml,上网时间:2022年3月25日。随着中阿多边合作的不断深化,中海自贸协定谈判有望快速重启。除了战略对话机制外,中海双方还建立了经贸联委会、能源专家组对话、中海经济合作智库峰会等多种交流机制。

3.中阿经贸论坛与中阿博览会机制的升级建设

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举办三届的“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成为中阿博览会的雏形。该论坛在“两会一节”(即宁洽会、中阿经贸论坛和中阿文化艺术节)框架下进行顶层设计。其中,宁洽会下设展览展示和投资洽谈类活动;中阿经贸论坛下设中阿经贸论坛高峰会议、基础设施及投资贸易类分会、国际金融合作分会、农业合作分会等活动;中阿文化艺术节主要开展中阿文化交流展演、文化产业合作等活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启动“主宾国”机制,阿联酋首次担任主宾国,标志着中阿经贸论坛“中阿共办”机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中阿经贸论坛举办期间,还举办了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中阿能源大会、中阿友好大会以及中国商务部牵头的中国—海合会国家投资洽谈会、中国贸促会牵头的中阿联合商会理事会研讨会等活动。

2013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中阿经贸论坛升级为中阿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至2021年已成功举办五届,基本形成了“中阿共办、部区联办、民间协办”的运行机制,①杨子实:《中阿博览会的起源、贡献与展望》,载《西亚非洲》2021年第4期,第78页。有效推动了新时代中阿经贸合作的发展。中阿博览会得到中阿双方领导人、各国政府有关机构及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连续5次向每一届中阿博览会的召开致信祝贺,充分体现出习近平主席对中阿合作与中阿博览会建设的高度重视。2021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致第五届中阿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近年来,中阿双方不断加强战略协调和行动对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阿携手抗疫,树立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典范。中国愿同阿拉伯国家一道,共谋合作发展,共促和平发展,实现互利共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更高水平,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②李增辉、刘峰:《习近平向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致贺信》,载《人民日报》2021年8月20日,第1版。

中阿博览会不断优化运行机制和顶层设计,逐渐形成了包括开幕大会、主宾国和主题省系列活动、展览展示、投资贸易促进活动和会议论坛等交流机制,科威特(2013年)、约旦(2015年)、埃及(2017年)、摩洛哥和阿联酋(2021年)先后担任中阿博览会主宾国;浙江(2015年)、福建(2017年)、江苏(2019年)、河南和重庆(2021年)先后担任中阿博览会主题省。近年来,中阿博览会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数字经济、高新技术、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重点合作领域,开展各项展览展示活动。在会展期间,还举办相关专项投资贸易促进活动,为参展商、采购商、贸易商提供对接洽谈的平台和机会;在会议论坛方面,逐渐形成了中阿工商峰会、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投资与产能合作大会、网上丝绸之路大会等机制性活动。此外,中阿博览会还与中阿合作论坛进行对接与合作,承接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一些机制性对话交流活动。

2021年8月举办的第五届中阿博览会共签约成果277个,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566.7亿元。其中,投资类项目199个,投资额1,539.2亿元;贸易类项目24个,贸易额27.5亿元;发布政策报告、签署备忘录协议54个。签约成果涵盖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产能合作、“互联网+医疗健康”、旅游合作等多个领域。③王莉莉:《共建一带一路,中阿合作不断焕发新活力》,载《中国对外贸易》2021年第9期,第8页。中阿博览会作为中阿合作论坛在经贸领域的延伸和补充,已成为中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流平台,对促进中阿经贸合作日益发挥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二、新时代中阿合作的成就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持续推进,谋发展、求变革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各国人民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人类社会对于和平稳定、合作发展的期待和愿望日益强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双方秉承历史传统,顺应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强化政治互信,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丰富合作内涵,在政治、投资贸易、社会发展、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各领域合作中不断取得丰富成果和显著成就。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政治互信、共建“一带一路”和人文交流三个视角列举相关成就并进行评述。

(一)中阿元首外交引领下的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秉承传统,开拓创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不断拓展和强化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与互利合作,中阿元首级互访互动频繁,政府间高层次交往密切。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阿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阿拉伯、埃及等中东国家。访埃期间,习近平主席同塞西总统就发展双边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埃共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全面推进和落实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中埃两国元首会晤空前频繁,不断为中埃、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把舵定向。自2013年以来,塞西总统先后7次来华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等重要活动。2022年2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塞西总统,提出中埃应携手努力,坚定朝着新时代构建中埃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埃及“2030愿景”对接,就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开展合作。双方还要共同引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加快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①《习近平会见埃及总统塞西》,新华网,2019年4月2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4/25/c_1124417073.htm,上网时间:2022年3月29日。元首外交引领下的新时代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成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

在访问沙特期间,习近平主席同萨勒曼国王就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成立中沙高委会达成重要共识,中沙共同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直接推动新时代中沙关系提质升级,引领双边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7年3月,萨勒曼国王应习近平主席邀请访问中国,双方一致同意把中沙关系放在各自对外关系中的优先位置,并共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声明》,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覆盖政治、安全、能源、军事、经济、卫生、教育、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进一步丰富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内涵,引领和推动两国合作高质量发展。2019年2月,中沙双方在产能、贸易、能源、海运等领域签署合作协议。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接受《中东报》采访时就新时期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总结到:中沙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地区和平发展的好伙伴,②《王毅接受〈中东报〉采访》,中国外交部网站,2019年2月22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860/1209_676870/201902/t20190222_7996513.shtml,上网时间:2022年2月25日。这一总结很好诠释了新时代中沙战略伙伴关系在地区治理与全球发展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与阿联酋自2012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双边关系快速发展。2018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阿联酋进行国事访问。访阿期间,两国元首一致决定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水平,建立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对强化两国政治互信与战略合作、引领中阿关系进入新阶段具有深远意义。基于两国领导人深化各领域合作、开创两国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中阿双方将在政治、经济和金融、教育和科技、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油气、军事和执法安全、人文等领域重点开展合作。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国外交部网站,2018年7月21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234/1207_676246/201807/t20180721_9286004.shtml,上网时间:2022年2月25日。2019年7月,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武装部队副总司令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领导人共同表示愿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继续加强两国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1年3月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访问阿联酋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和概括了新时代中阿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的三个特征,即“政治互信坚定有力、创新合作敢为人先、民意基础扎实深厚”,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上毫不犹豫地相互支持,在艰难时刻守望相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全面战略伙伴的真谛。①《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接受阿联酋通讯社书面采访》,中国外交部网站,2021年3月28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234/1209_676244/202103/t20210328_9180927.shtml,上网时间:2022年3月25日。

2013年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元首互访会晤多达数十次,除上述埃及、沙特和阿联酋三国领导人外,巴林国王(2013年9月),约旦国王(2013年9月、2015年9月),也门总统(2013年11月),卡塔尔埃米尔(2014年11月、2019年1月、2022年2月),毛里塔尼亚总统(2015年9月、2018年9月),苏丹总统(2015年9月、2018年9月),摩洛哥国王(2016年5月),吉布提总统(2017年11月、2018年9月、2019年4月),科威特埃米尔(2018年7月),科摩罗总统(2018年9月)以及索马里总统(2018年9月)等阿拉伯各国元首都访问过中国;中阿政府间高层互访(国家总理、副总理、副主席、王储、首相、外长等)则超过200多次;中阿领导人还多次通过互相致电、视频会晤或在其他重要多边场合开展互动交流,就中阿双边、多边合作以及重大地区与国际事务交换意见。

中阿双方频繁密切的元首外交和高层交往,为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和中阿全面合作深入发展发挥出重要战略引领作用。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阿政治互信与共识不断增强。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一系列重大核心关切问题上,中阿双方彼此相互支持。中国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争取和维护民族权益和尊严、反对外来干涉和侵略、自主探索适合自身传统和各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反对国际和地区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干涉阿拉伯国家事务,坚定支持作为中东和平根源性问题的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公正合理解决,不断重申“巴勒斯坦问题一天不解决,中国支持正义事业的斗争就一刻不停歇。”②王毅:《巴勒斯坦问题一天不解决,中国支持正义事业的斗争就一刻不停歇》,中国外交部网站,2022年3月24日,https://www.mfa.gov.cn/wjbz_673089/bzzj/202203/t20220324_1065-4962.shtml,上网时间:2022年4月10日。阿拉伯国家在涉台、涉疆、涉港、涉南海以及有关民主、人权等一系列重大议题上明确支持和声援中国,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敬佩和赞誉,对了解和借鉴中国国家治理理念和经验的愿望也日益增强。新时代中阿双方正在“更加紧密地团结与协作,在探索发展道路上交流借鉴,在追求共同发展上加强合作,在促进地区安全上携手努力,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上呼应配合,维护中阿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促进稳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进中阿人民福祉”,①《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致力于携手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

(二)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并推动实施以来,为提振世界经济、促进国际合作与全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为中阿合作注入新动力,搭建起新平台,拓展出新路径。阿拉伯国家是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与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规划和愿景相契合,受到阿拉伯国家广泛欢迎和积极回应,这些国家都在努力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中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稳步推进。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提出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新格局,得到阿拉伯国家广泛积极响应。2016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对新时代中阿全面合作与共建“一带一路”做出顶层设计。2018年7月,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发布《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行动宣言》,中阿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全面合作不断提速升级,开拓出新时代中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截止2022年1月,共有20个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协议,中阿双方在能源、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等领域合作日益取得显著成效和丰富成果。

自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阿经贸往来不断发展,双方贸易额逐步增长,中国已跃升为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2019年中阿贸易额达2,664亿美元,同比增长9%,2020年为2,398亿美元,在疫情影响下同比增长2.2%。2021年,中阿贸易进一步克服疫情影响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逆势增长,双边贸易额约为3,300亿美元(见图1),同比增长约37%,中国继续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②《中方赞赏阿盟外长理事会涉华决议》,中东瞭望,2022年3月10日,https://mp.weixin.qq.com/s/dBfxYenQxMeXCqCzsnmXbw,上网时间:2022年4月9日。中国与各阿拉伯国家间的贸易也都持续发展。2021年,与沙特、阿联酋、伊拉克、阿曼、科威特、埃及、卡塔尔等7国的贸易额均超过百万美元,其中与沙特的贸易额超过800万美元(见表1)。“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贸合作还快速催生和推动了一批中阿合作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双方经济合作搭建起重要平台,如沙特吉赞经济城中国产业园、中国阿联酋“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中国—苏丹农业合作开发区、阿曼杜库姆中国产业园等①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研究中心:《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阿集体合作站上新起点: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就与展望》,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网站,2018年5月,第4页,http://mideast.shis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95/d5/159cb-85b4c218c71efee7bb400c9/b5323cbd-a247-4fef-9296-e472c148c281.pdf,上网时间:2022年3月20日。。

图1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贸易总额(2016~2021年) 单位:亿美元

表1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双边贸易额(2021年) 单位:亿美元

在中阿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作为中阿合作主轴的能源合作保持稳步发展。2020年,中国从阿进口原油2.78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51.3%。除原有多、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外,中国还与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科威特、摩洛哥等国家达成“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和沙特阿美公司在辽宁开发投资规模达100亿美元的炼油和石化联合企业,促进了中沙及中阿能源领域战略合作。中国能源企业还积极参与阿联酋等国的上游区块开发,与阿曼、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科威特新签多个原油处理、石油储罐工程项目。同时,中阿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快速发展。2018年7月,中国国家能源局与阿拉伯联盟秘书处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中阿清洁能源培训中心,组织开展光伏、光热、风电、智能电网等方面的培训工作。2021年8月,中阿能源合作高峰论坛成功召开,论坛以“面向未来:开创中阿能源合作新时代”为主题,探讨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阿能源合作的新机遇和新路径。论坛签约成果共10余项,总投资超千亿元。随着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大量中阿能源合作项目连续签约和开工投产,如沙特红海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约旦第仕24兆瓦光伏项目、迪拜95万千瓦光伏+光热混合电站项目、伊拉克225兆瓦光伏电站项目、阿联酋艾尔达芙拉光伏项目、阿曼伊卜里光伏项目等。在核电领域,中国企业与阿联酋、沙特、阿尔及利亚、苏丹等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协定,并在铀矿勘探、核燃料供应、核电站运维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①郭艳:《低碳能源领域成为中阿合作新亮点》,载《中国对外贸易》2021年第9期,第15页。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阿“油气+”合作模式已初步形成,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成为新时代中阿合作的新亮点。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是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据统计,截至2020年,中企在17个阿拉伯国家投资总额达1,969亿美元。②刘馨蔚:《中阿基建合作需求旺盛 开辟合作新空间》,载《中国对外贸易》2021年第9期,第16页。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中阿基建领域合作项目日益增多,不少项目成为中阿合作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如埃及新首都标志塔“非洲第一高楼”及“斋月十日城”市郊铁路建设、卡塔尔世界杯体育场建设、阿联酋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建设、沙特吉赞城市商业港项目等。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国企业不断优化产业模式和经营模式,提高中阿合作的科技含量与装备水平,为业主提供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等一体化服务,③魏敏:《“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问题研究》,载《国际经济合作》2017年第12期,第61页。承接大量专业性工程项目,如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至努瓦迪布高压输电线路配套变电站项目、阿联酋乌姆盖万海水淡化项目、沙特拉比格三期海水淡化项目、阿尔及利亚矿肥综合体项目等。2021年以来,中阿又新签多个重大工程项目,如阿联酋铁路二期项目、沙特红海开发区项目、迪拜商业湾项目等。

中阿基建合作正向高新科技和数字领域延伸发展,着力打造信息通信和航空航天等“新基建”格局。华为、中兴已与近20个阿拉伯国家的电信企业开展固网、无线网、智能终端等领域合作,并与多个阿拉伯国家的11家电信公司签署5G技术协议;①孙德刚、武桐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科技外交》,载《西亚非洲》2020年第6期,第127-128页。中阿北斗技术应用合作也快速推进,2021年12月,第三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签署《中国—阿拉伯国家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行动计划(2022-2023年)》,双方将通过运用北斗/GNSS技术,在具有应用规模的重点领域联合实施不少于5个示范应用项目,还将增建1~2个北斗/GNSS中心。②《第三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中阿合作论坛网站,2021年12月10日,http://www.chinaarabcf.org/chn/ltjz/zabdhzlt/dsanj/202112/t20211210_10466167.htm,上网时间:2022年3月20日。中阿还积极开展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2014年12月,中国与阿尔及利亚成立航天合作联合委员会,双方签署《2015-2020年中国国家航天局与阿航天局合作大纲》,2017年12月11日,阿尔及利亚一号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2015年9月,中国与苏丹签订航天科技合作协定;2016年,中国与埃及签订《中国援埃及卫星总装集成及测试中心项目实施协议》和《关于埃及二号遥感卫星及后续卫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7年5月,中埃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国家遥感空间科学局关于成立中埃联合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的协议》;2016年,中国与沙特签署卫星导航合作谅解备忘录,在联合探月领域合作达成共识,并于2018年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沙特卫星“沙特—5A /5B”。③孙德刚、武桐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科技外交》,第127页。

中阿在社会发展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深化。强化医疗卫生合作,共建中阿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应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挑战成为新时代中阿合作的又一重点领域。2019年8月,第二届中阿卫生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双方就中阿卫生政策研究与交流、重大疾病防控、传统医药合作、医疗机构间的技术交流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未来中国和阿盟国家的健康挑战和应对策略。④《第二届中阿卫生合作论坛在京举办》,中阿合作论坛网站,2020年8月3日,http://www.chinaarabcf.org/chn/ltjz/zawshzlt/derj/202008/t20200803_6914661.htm,上网时间:2022年3月25日。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阿不断加强在科研攻关、疾病防治、疫苗生产和提供等领域的合作。2020年6月,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和阿联酋联合签署的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试验Ⅲ期正式启动。2021年3月,中国与阿联酋联合启动两国疫苗原液灌装生产线项目;4月,中国科兴公司与VACSERA公司签署在埃及生产科兴新冠疫苗的协议;5月,埃及从中国采购的首批科兴疫苗原液运抵开罗,埃及由此成为非洲大陆第一个同中国合作生产新冠疫苗的国家。2022年1月,中国科兴公司与埃及签署中埃疫苗冷库项目合作协议,科兴公司将在埃及援建一座可储存1.5亿剂疫苗的全自动化冷库,该冷库将成为埃及乃至非洲地区最大的疫苗仓储中心。①沈小晓:《中埃企业签署疫苗冷库项目合作协议》,载《人民日报》2022年1月21日,第3版。

“一带一路”建设为新时期中阿务实合作打造了新平台,增添了新动力,创造了新机遇。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日益显著,已初步形成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新格局。

(三)中阿人文交流超越文明冲突

中阿两大民族有着相似、相同的历史遭遇,中阿两大文明拥有许多共同、共通的价值理念,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阿盟总部演讲时指出的:“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②习近平:《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2016年1月21日,开罗),载《人民日报》2016年1月22日,第3版。“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助力民心相通,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丰富和拓展。”③丁俊、陈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述论》,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8年第5期,第36页。2016年发布的《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对新时代中阿人文交流做出整体规划,文件强调:“中国愿同阿拉伯国家一道,致力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进一步密切中阿人文交流,加强双方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广播影视领域的合作,增进双方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阿文化相互丰富交融,搭建中阿两大民族相知相交的桥梁,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④《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在中阿双方共同努力下,新时代中阿人文交流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交流领域不断拓宽,交流内容日趋丰富。

中阿合作论坛是新时代中阿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论坛框架下已成功举办四届中阿文化部长会议、九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艺术节框架下还定期举办中阿剧院高层论坛、中阿音乐论坛、中阿艺术大师工作坊、中阿动漫合作论坛等活动。此外,中阿双方已建立起40余对友好城市关系;中阿新闻交流中心、中阿电子图书馆门户网站已投入运营;中阿典籍互译工程已翻译出版超过50部中阿经典著作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已资助343个中译阿图书项目;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建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已成功举办10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并多次与阿拉伯国家智库和研究机构举行研讨会,共同交流探讨中阿合作与改革发展路径。2018年7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对该中心的工作给予肯定:“我倡议成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运作良好,已成为双方交流改革开放、治国理政经验的思想平台”,并勉励中心“要做大做强,为双方提供更多智力支持。”①习近平:《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新时代中阿人文交流呈现多边与双边、官方与民间多层并进、交互发展的态势。中国已与诸多阿拉伯国家政府签署双边文化合作协定年度执行计划,共同推动累计53个中阿部级政府文化代表团的互访。“一带一路”框架下汇聚了丰富多彩的中阿人文交流品牌活动,“欢乐春节”“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意会中国”系列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并支持105家阿拉伯文化机构与中方相应机构开展合作。②马思伟:《沿着“一带一路”走向文明交流互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网站,2018年11月23日,https://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8672/8676/201811/t20181123_836196.htm,上网时间:2022年3月30日。2020年以来,各项活动因受疫情影响纷纷开辟线上通道,中阿云展览、云演出等活动正在见证着新时代丰富多彩的中阿人文交流活动。新时代中阿旅游合作也快速发展。中阿旅游合作论坛、中阿旅行商大会等机制性活动为中阿旅游资源推介和合作洽谈搭建平台,助力打造文化和旅游交流品牌。2018年,阿拉伯国家公民来华旅游人数达33.88万人次,中国公民赴阿联酋、埃及和摩洛哥三国总人数超过150万人次。③同上。

中阿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领域交流合作也快速发展,成就突出。2014年,中阿在迪拜联合成立中阿卫视公司;2016年,中阿卫视频道通过尼罗河卫星覆盖中东北非22个阿拉伯国家。④《中阿广播电视开展多形式合作 见证中阿关系进入新的历史起点》,传媒头条网,2019年6月29日,http://www.cm3721.com/kuaixun/6483.html,上网时间:2022年3月30日。近年来,线上交流与合作在中阿传媒领域迅速发展,形成“互联网+领域”合作新模式。2020年11月,第四届中阿新闻合作论坛在线上举办;2021年12月,第五届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以视频方式召开,论坛通过了《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共同宣言》。中国央视台阿语、英语、法语频道已广泛覆盖阿拉伯地区,中国电视内容在阿拉伯世界日益受观众欢迎和喜爱。截至2021年3月,海外社交平台阿语频道订阅用户达50.7万,频道已上线40余部中国电视剧,总观看时长达5,300万小时。①沈小晓:《中阿加强影视交流合作》,人民网,2022年2月28日,http://ent.people.com.cn/n1/2022/0228/c1012-32360952.html,上网时间:2022年3月30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延伸之处,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民心交融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②习近平:《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新时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阿人文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与文明冲突,为增进中阿民心相通、助力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和人文滋养。

三、新时代中阿合作的特征、意义及挑战

新时代中阿全面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各领域合作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合作成果日益丰富,具有许多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中阿合作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需中阿双方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一)新时代中阿合作的特征

首先,新时代中阿合作体现了中阿人民追求和平、谋求发展的共同意愿,不仅受到中阿双方领导人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受到中阿人民的欢迎和支持。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双方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国土面积之和占世界陆地面积六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八分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成为新的时代重任;阿拉伯国家也都处于变革自强、谋求发展的关键时期,普遍面临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历史任务。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是中阿双方“准确把握历史大势,真诚回应人民呼声”③习近平:《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的战略选择,体现了中阿人民的共同意愿,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这既是新时代中阿合作的突出特征,也是中阿合作的动力之源。

其次,新时代的中阿合作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统领下中国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阿合作秉承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阿双方走和平发展、联动发展、共同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繁荣之路,体现了新的发展观、安全观和国际合作观,深化和丰富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

第三,新时代的中阿合作高举文明对话旗帜,倡导文明交往互鉴,积极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中阿民心相通。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都是曾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古老文明,两大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中阿双方在人文交流中共同致力于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积极处世之道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积极践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文明交往理念,向国际社会展现不同文明“交而通”“交而和”的伟大智慧,为当代世界文明交往交流与互学互鉴树立了榜样。

(二)新时代中阿合作的意义

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把集体行动同双边合作结合起来,把促进发展同维护和平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造福地区人民和世界人民”,①习近平:《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成为分享中国经验、促进阿拉伯国家发展和中东地区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不仅具有重要的地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

首先,中阿合作着眼于增强中阿人民的福祉,丰富的合作成果为中阿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有效推进了中阿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基础建设,特别是显著推动了诸多阿拉伯国家的民生建设,进而使中阿双方不断实现利益交汇与发展战略对接,“让两大民族复兴之梦紧密相连”②同上。,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为推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发挥出重要作用。

其次,新时代的中阿合作为有效破解中东地区发展难题、推进中东地区治理注入活力和动力,贡献出更多智慧和力量。中东地区长期治理不善,发展滞后,有些国家深陷战乱,动荡不宁。中东向何处去是世界屡屡发出的“中东之问”。“破解难题,关键要加快发展,中东动荡,根源出在发展,出路最终也要靠发展。发展事关人民生活和尊严。”③习近平:《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发展是广大阿拉伯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推进中东治理的有效途径。新时代的中阿合作,准确把握历史大势,聚焦改革与发展问题,携手破解发展难题,致力于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中东地区走出一条全面振兴的新路。①丁俊:《中阿携手合作破解中东发展难题》,载《中国青年报》2018年6月27日,第6版。

第三,新时代的中阿合作,致力于“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重大国际问题上尊重彼此重大利益和核心关切,支持彼此的正当要求与合理主张,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②《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促进南南合作与全球发展树立了典范,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正在为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着伟大实践。”③同上。

(三)新时代中阿合作的不足与挑战

新时代的中阿合作在快速发展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首先,中阿双方相互间的社会认知比较欠缺,存在突出的认知赤字。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话语霸权的影响,中阿双方面对面的直接认知不足,甚至存在一定偏差和负面认知,西方舆论鼓噪和散布的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张论”以及“文明冲突论”“伊斯兰恐惧症”等在中阿社会都不同程度的传播,对中阿合作带来消极影响。其次,中阿在不同领域的合作程度还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短板,一些领域的合作还比较滞后和薄弱,距离中阿“全面合作”的战略定位还有差距;中国与各阿拉伯国家间的合作还不在同一水平上,与某些国家的合作范围还比较有限、领域也不够广,合作动力明显不足。再次,中阿合作总体上呈现以官方主导、国企为主的态势,民间参与程度不够,甚至存在官方热、民间凉的温差。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在个别阿拉伯国家中还存在排斥甚至反对与中国合作的声音。最后,个别与阿开展合作的中资企业在产品质量、运营方式、商业信誉以及对所在国民情风俗的了解和尊重等方面也存在不足,某些唯利是图的短视行为既不利于企业自身长远发展,也对中国形象与中阿合作带来负面影响。④丁俊:《论中国与伊斯兰国家间的“民心相通”》,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6年第3期,第71页。

与此同时,新时代的中阿合作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首先,由于利比亚、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等一些阿拉伯国家长期处于社会动荡乃至战乱中,一些地区恐怖暴力活动频发,导致与这些国家的双边合作难以正常开展,已开展的合作项目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同时,中东地区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形势也对中阿合作的顺利开展增加难度,带来不少困扰和阻力。其次,域外大国霸权势力长期奉行单边主义,固守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不断介入并干预阿拉伯世界事务,在中东地区划分势力范围,拉帮结派,蓄意制造阵营对立和文明冲突陷阱,一些阿拉伯国家在开展与中国的合作中不断受到域外大国施压,有关合作项目频频受到干扰和破坏,对中阿合作的稳定发展带来长期严峻挑战。

尽管如此,中阿友好交往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中阿合作经得起各种风云变幻的考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是相互信得过、靠得住的天然合作伙伴。新时代中阿合作的历史车轮势不可挡,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同为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体,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应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对话,加强交流合作,为解决自身和世界面临的难题贡献智慧。”①翟隽:《在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21年第6期,第3页。新时代的中阿合作大有可为,前景广阔。2022年即将举办的中阿峰会,更是将进一步推动“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为新时代的中阿合作定向领航,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四、结语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与相互合作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基础牢固。长期以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合作的主旋律。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阿拉伯国家也处于变革自强、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双方秉承友好交往的历史传统,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把握历史大势,回应人民呼声,共同致力于强化政治互信,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建立起“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在政治、投资贸易、社会发展、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各领域合作中不断取得丰富成果和显著成就,以实际行动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破解发展难题,回答“中东之问”与“时代之问”。2022年将要举办的中阿峰会,必将进一步加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推进中阿全面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的中阿合作,不仅为中阿两大民族实现复兴的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让两大民族复兴之梦紧密相连,而且为促进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为推进地区安全稳定与全球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中阿战略伙伴阿拉伯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中哈发展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新时期中俄农产品贸易拓展研究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中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