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党参机械化栽培现状与效益分析

2022-11-15 01:56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马小龙张陆海刘鹏霞李淑玲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定西党参覆土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马小龙 张陆海 刘鹏霞 李淑玲

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经纬跨度大,海拔差异大,高寒、阴湿、干旱、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等气候特征明显,特殊的气候和立地条件为中药材种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21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470万亩,其中党参种植面积最大,超过70万亩。近年来,在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农机装备研发项目的支持下,甘肃省农机推广总站和定西三牛公司联合研发了2BY-6平作式移栽机、2BYX-6斜移式党参移栽机、2BY-3-3党参铺膜覆土露头栽培联合作业机,有效破解了全省党参机械化栽培无机可用的难题,是甘肃省党参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项创新。

一、甘肃党参机械化栽培现状

党参由于采用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种植,从而导致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低,制约了党参生产的发展,所以实现党参移栽环节机械化已成为甘肃省党参种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党参机械化移栽要选择生长健壮、均匀、头梢尾完整、条长无分杈,苗茎直径4—6mm,苗长20—35mm,头部留有1—2个芽眼的参苗,于春季3月中下旬开始栽植。农艺上要按行距250mm,株距80—120mm,顺沟平放,尾部不得弯曲,根系要自然舒展,然后覆土40—60mm后压实。甘肃省中药材全程机械化研究自1998年起步以来,省内各科研单位、农机生产公司努力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发了不同种类的党参移栽机具,总体上可归纳为平作式、斜移式、露头栽培三种机械化移栽技术。

1.党参平作式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设备。党参平作式机械化移栽技术就是利用轮式拖拉机带动机械将党参苗顺沟平放后进行覆土镇压作业,具有铺放整齐、成活率高、作业效率高、宜机械化收获等优点。2BY-6系列移栽机进行党参秧苗移栽作业时,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置苗、铺膜等工序,提高了药苗移栽效率。该机主要由三点悬挂、靴式开沟器、限深地轮、橡胶镇压轮、外槽轮式施肥装置、苗架等部件组成。

图1 定西三牛2BY-6移栽机结构示意图

图2 党参平栽式种植模式示意图

2.党参斜移式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设备。党参由于在平作移栽时,移栽太浅不利于根部生长,太深则不利于苗头发芽,斜移式机械化移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党参斜移式移栽机在前进的过程中,翼板两侧土壤受重力向沟内运动,形成斜面,投苗时苗头朝后,当种苗落到土壤时,使得苗根部深,头部浅,从而达到斜移效果。定西三牛公司研发的旋耕斜移式六行党参铺膜施肥种植机包括机架、施肥箱、侧边圆盘、辊筒总成、覆膜架、压力弹簧等部件,一次进地,可完成开沟、播苗、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工序。

图3 定西三牛旋耕斜移式移栽机结构示意图

图4 党参斜移式种植模式示意图

3.党参机械化露头栽培与设备。党参露头栽培技术按45cm定垄宽,平作起垄,垄向为南北向,在垄面相垂直的方向开互向定植沟,沟深5cm,株距12cm,行距20cm,党参苗头向外,苗尾互向,每一定植沟内平放一株种苗,然后覆土5cm盖苗,覆土时要留种苗根头于土外1cm,自然形成高3cm的垄,留垄距宽20cm。在垄面用40cm宽的黑色或白色地膜进行覆盖,覆盖时仍然将1cm的种苗根头部露出在外,然后把膜的两边和种苗头部用土覆盖并压实膜边,为防止大风揭膜,定植密度约33—50万株/公顷。露头栽培是党参种植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技术,较常规开沟栽培亩增产在20%以上,但目前种植主要采用人工栽培,需完成开沟、放苗、铺膜、覆土等4道工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严重制约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定西三牛公司研发的2BY-3-3党参铺膜覆土露头栽培联合作业机可一次性完成机械开沟、人工等株距摆苗、机械铺膜、机械覆土等多道工序,主要结构包括地轮、机架、开沟犁铧、摆苗机构、上土装置、覆土、铺膜装置等。该机与50马力左右轮式拖拉机配套(要求拖拉机装有爬行档和液压缸),机具作业幅宽1.6m,实际选用30cm黑色地膜,一次可完成3行党参种植,6人辅助往传送带上等株距摆苗(两人负责一行)。设计株距30mm,设计行距40mm,实测亩种植密度30865株,满足党参栽培亩种植22000—33000株的农艺要求。

图5 定西三牛2BY-3-3党参铺膜覆土露头栽培联合作业机结构示意图

图6 党参露头栽培种植模式示意图

二、田间作业试验

2021年3月27日在“中国党参之乡”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年家河村进行了党参种苗机械化移栽试验。

1.试验地情况。试验用地为旱塬田,前茬种植玉米,移栽前地块用全方位深松旋耕机整地,地表平整,无大土块、秸秆、杂草等障碍物。地面坡度小于5°,土壤类型为黄棉土,种植面积约为 0.2 公顷,土壤平均含水率为18%,容重为 1.02—1.19 g/cm3,土壤坚实度<280×103 Pa。试验设计为党参机械化露头栽培模式、党参机械化平作栽培模式、党参机械化斜移栽培模式和人工露头栽培对比试验,栽植药材品种为渭党1号党参。党参药苗选用条直、无明显侧根、根径4—6mm、长150—250mm的壮苗;配套动力为东方红 804 拖拉机,发动机标定功率为45.7kW,在移栽作业时,选用爬行挡作业。

2.田间试验设计。通过进行田间试验,验证机具设计亩投苗数、出苗率、产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党参生产采用不同处理的产量和影响进行综合评估。试验设置四种处理模式。

(1)党参机械化露头栽培模式。采用定西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党参露头栽培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机具作业幅宽1600mm,选用300mm黑色地膜,一次可完成3行党参种植,6人辅助往传送带上等株距摆苗(两人负责一行,每人负责在链板槽内投一株种苗),设计株距35mm,设计行距400mm。

(2)党参斜移式机械移栽模式。采用由定西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旋耕斜移式移栽机,作业幅宽1650mm,一次可完成6行党参种植,6人辅助往长槽式苗槽投苗。

(3)平作式机械移栽模式。采用由定西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2BY-6根茎类中药材移栽机,作业幅宽1650mm,一次可完成6行党参种植,6人辅助往长槽式苗槽投苗。

(4)人工露头栽培模式。四种处理在同一地块中进行,茬口、水、肥等基础条件相同。

表1 党参不同移栽方式对比试验有关数据

3.试验结果分析。在移栽环节,机械化露头栽培模式出苗率较平作式机械移栽模式高15.9个百分点,较斜移式机械移栽高10.1百分点;从党参产量对比看,采用机械化露头栽培产量最高,较平作式机械移栽产量高24.4%,斜移式机械移栽较平作式较机械移栽产量高20%。人工露头栽培虽然出苗率最高,但产量低于机械露头栽培4.9%,且党参品相较差,机械化栽培单价为8元/kg,人工移栽单价为7元/kg。

4.效益分析。人工露头栽培党参:3人每天作业1亩,人工每天150元,需要人工费用450元;采用平作式、斜移式机械化移栽党参:需机手1人,每天人工费200元,投苗及辅助人工7个,每个120元,每亩作业机械油耗费25元,折旧费6.5元,辅助微耕机每天100元,每天作业10亩,每亩成本145.5元,仅移栽环节较人工露头栽培亩可节本304.5元;采用机械化露头栽培党参:需机手1人,每天人工费200元,投苗及辅助人工7个,每个120元,每亩作业机械油耗费25元,折旧费6.5元,每天作业5亩,每亩成本239.5元,仅移栽环节较人工露头栽培亩可节本210.5元。

三、结论

从实验结果和效益可得出,党参种植上最优选择是机械化露头栽培作业,平作式和斜移式虽然在移栽环节效率高、成本低,但出苗率和亩保苗数都达不到党参栽培的22000—33000株要求。

1.工作效率高。中药材的种植技术要求严,作业质量要求高,人工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采用机械化移栽技术平均功效提高2—4.5倍,还能够增加中药材的附加值和产出率。

2.解放劳动力。采用机械化技术省工、 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可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事第二、三产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3.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定西三牛生产的2BY-6 根茎类中药材移栽机为例,按年作业300亩,每亩收费100元、成本30元、利润70元计算,养机户1台中药材收获机年利润可达2.1万元。中药材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中药材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定西党参覆土
相约定西
咱们定西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Lobetyoli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adix Codonopsis (Dangshen)
水稻机械直播同步悬摆式覆土装置设计与试验
复方党参口服液免疫增强作用的配伍相关性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HPLC法同时测定党参固本丸中7种成分
百病傻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