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弱视患者发病机制、眼部结构与治疗

2022-11-16 06:43于景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人人健康 2022年18期
关键词:物像弱视屈光

■于景(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关键字】 弱视;发病机制;眼部结构;治疗方法

1.弱视儿童的发病机制

(1)形觉剥夺 在婴幼儿时期因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先天性角膜混浊、先天性晶状体混浊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进入眼球的光刺激不足,使视网膜黄斑在正常接受光刺激方面的机会被剥夺,导致视功能发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视皮质无法将物像进行清晰的加工处理,所以就出现了弱视。

(2)斜视 其是由于双眼视轴不平行,针对同一物像视网膜非对应点会出现复视现象,使得非对应点所接受的物像是不同的,所以在皮质中枢不能将其融合成为单一的图像,进而出现视混淆现象。而因视混淆与复视这两类异常的视网膜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最终造成眼的黄斑区物像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引发弱视。

(3)光学散焦 屈光参差能够同时引发双眼异常交互作用以及形觉剥夺,进而造成弱视。远视性屈光参差是因为远视度数相对较高,眼的视网膜黄斑区不能接收到相对较为清晰的物像,因此极易导致弱视。而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要是因双眼视力相同,受调节因素的限制,使得视近、视远的儿童无法形成清晰物像,所以造成弱视,通常儿童远视度数大于5.00D时较为常见。

(4)其他因素 如环境因素、遗传、低体重或早产儿、微量元素缺乏、运动不足或发育迟缓方面的神经系统损害等。

2.弱视儿童的有效治疗方法

(1)遮盖治疗法 这种方法在临床治疗期间较常用,费用较低,疗效显著。在治疗期间主要是将优势眼遮盖住,提升对弱视眼的使用频率,帮助弱视眼锻炼视功能,有效提高其视物能力。

(2)屈光矫正法 大部分弱视儿童主要是因屈光不正导致的,临床采用佩戴眼镜进行矫正较为常见。即借助两个度数不同的镜片来使优势眼的视物功能受到抑制,对弱视眼进行足矫。如果儿童双眼是正位,可是存在高度或中度远视现象时,那么可以对其采取高度远视眼足矫。如果儿童存在远视屈光斜轴散光、逆规散光的问题,其治疗同样能够使用屈光矫正法。

(3)多媒体训练法 即帮助儿童把目光集中到多媒体画面上,对其进行精细目力训练、视觉生理刺激以及视与立体视为一体的训练。同时,再借助专家所开发的一些比较适合儿童玩的电脑游戏进行结合训练,促使治疗过程更具趣味性,增强儿童治疗的依从性、积极主动性和配合度,帮助儿童尽快恢复视力。

(4)药物治疗 儿童弱视常用的治疗药物为胞二磷胆碱,借助这类药物来将神经元活性进行改变。多巴胺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神经递质,能够对视网膜神经进行刺激,进而来提升神经元的活性。胞二磷胆碱则能够对儿童眼部神经进行刺激来使多巴胺含量提升,从而刺激神经元不断代谢,使神经系统修复和再生功能得以增强,延缓儿童视觉发育敏感期,进而避免弱视困扰。

研究表明,在弱视治疗期间,弱视类型与初始视力对视力恢复发挥的作用极其重要。恢复性弱视眼与持续性弱视眼的黄斑与脉络膜厚度无明显变化,眼间差异同样也没有太显著的变化。

猜你喜欢
物像弱视屈光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意象与物象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物 像 权
——可看得见的权利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虚实之间:《红楼梦》诗文中“月”意象的解构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