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16 13:03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不合格率监管部门食品

徐 超

(临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甘肃张掖 734200)

针对现阶段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责任主体应树立“问题意识”,以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为导向,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全方位地预防食品安全风险。因此,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展开讨论,旨在增强食品监督抽检力度,规范食品抽检、抽样的监督流程。

1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相关概述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工作,是通过监督、监测、抽样检测的方式监管食品市场、食品行业,以此控制因食物问题所造成的安全风险[1]。2021 年,我国市场监管部门以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存在的问题为引导,完成6 954 438 批次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检验后,共发现不合格食品样品187 368 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69%,较2020 年上升0.38 个百分点。

从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所抽样食品来看,市场上加工食品中食用油、油脂、肉制品、蛋制品和乳制品的消费量较大,监督抽检不合格率分别为0.84%、1.35%、1.26%、0.24%和0.13%,虽然低于总体抽检不合格率2.85%,但部分食品抽检不合格率相较于往年有所上升,如往年肉制品不合格率为0.21%。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形势更加严峻。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安全监督抽检力度,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改善食品行业的生产、销售环境,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

2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实践意义

食品是维持人们生存的重要物质,食品安全影响着国民的健康、生命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才能从根源上筛查不合格食品,预防食品安全风险[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明确食品安全生产标准、规范食品市场、督促食品生产过程中各主体高质量地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产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过程中,相关部门可通过具体的监督、抽检工作,强化食品企业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同时可警醒不法分子,使其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起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与义务。

3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存在的问题

3.1 重复抽检现象突出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本质是检验食品质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国家监督抽检某一产品的具体程序给出了明确规定。国家相关部门监督抽检食品时,其他机构禁止同时抽查,且上级监管部门、下级监管部门应避免抽检同一批次的产品。但在具体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时却存在“重复抽检”情况,此种现象不仅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不具有合法性,同时会增加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成本投入,影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进度,不利于食品安全监管效率的提升[3]。

3.2 监督抽检力度不足

近年来,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为通过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应深入分析食品安全风险产生规律,查找引起食品安全隐患的原因。但在具体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时,部分监督、抽检程序流于表面,监督抽检力度不足,无法及时发现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是由于食品监督抽检力度不足,部分企业会在利益的驱使下产生“原料掺假”“使用劣质原料”等不法行为,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4]。

3.3 监督抽检投入不足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范围较广,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多。但由于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上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部分偏远地区、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范围受限,最终使这些地区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不仅如此,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过程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支撑,若资金投入不足,食品样品在抽样、采集、存储时则会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导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失效。

4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有效对策

4.1 制定标准的监督抽检方案

为解决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重复抽检等现象,还应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标准的监督抽检方案。具体来说,按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定每年、每月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并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将食品抽检、食品监督、食品抽样等工作细分到各个主体[5]。在此过程中,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按照本省、本市所分配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开展各项工作,在自身辖区范围内落实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方案。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以“食品安全问题”为导向,明确监督抽检要点,同时依据规范化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标准,有序地处理各类问题。此外,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期间,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对重点食品项目的抽检力度,持续扩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范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与各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在相互配合下全面落实各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靶向性。

4.2 加大监督抽检力度

为降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食品的不合格率,有效落实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各地区还应加大监督抽检力度。①相关人员应深入分析食品安全风险诱因,不定期搜集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相关资料,关注民生问题。随后调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方向,切实突出食品抽检、监督的重点。②相关人员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基础,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后的整顿力度。例如,对于不合格食品的加工企业,各地都应强化筛查力度,不定期抽检该类企业的食品样品,发现问题后对其进行整顿或淘汰。部分企业在整改过程中还应通过动态化、跟踪式的监督抽检模式,督促其依法整改生产工艺,生产安全、健康的食品,以此突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管理价值,满足食品安全监管要求。

4.3 合理增加监督抽检投入

为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效率,扩大其覆盖范围,还应合理增加监督抽检投入。具体来说,为使各部门高效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还应适当增加抽检过程中的技术、设备投入,夯实食品抽检资源,用更先进的食品抽检设备提高我国食品监管效率。在采集食品抽检样品时,储存设备的质量会直接影响食品抽样检验的可靠性。因此,为确保食品抽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应引进先进的存储设备,为食品样品提供符合其运输、存储要求的环境,预防食品样品被污染,带来腐败、失真等风险。在食品运送过程中,可在配置一定数量冷藏车的同时,引进低温存储设备,为食品抽样提供良好条件,夯实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基础。

4.4 重视监督抽检宣传引导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的重视,还需要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经营户的助力。对此,相关部门还应重视食品监督抽检的宣传引导,通过向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户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认识到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重要性,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抽检工作。同时在日常生产、销售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后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过程中,若部分人员不配合、阻挠抽检或抽样工作,工作人员还应耐心与其沟通,使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恶意阻挠的不法人员,可根据相关法律对其进行惩治。对于部分偏远地区、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应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并在抽检过程中通过宣传引导,让更多人意识到食品安全监管的价值,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贡献一份力量。

4.5 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机制

(1)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期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需要明确省级、市级等各级监管部门的基本职责、抽检范围、抽检对象和抽检次数,统一为其制定抽检计划。让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能够依法落实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并根据相关规定汇总抽检数据、实施抽检方案,规范地完成食品安全抽检任务,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覆盖全国。通过更完善的顶层设计,规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程序,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标准化实施,保证食品安全监管抽检工作的实际效果。

(2)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需要重视抽检、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在选聘高素质人才的前提下,应加强培训。食品抽样、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抽检监督等相关工作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只有组建更专业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队伍,才能高效地完成监督抽检工作,确保食品抽样、食品监管的可靠性。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定期组织系统的培训活动,使其学习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持续总结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经验,改进抽检方案,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整体质量。

(3)为使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有效落实,还应在统一指挥、统一规划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前提下,建立系统的监管系统,使食品监管部门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后进行“双向追溯”。①追溯食品安全问题的来源,即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户、食品原材料加工企业和食品原材料种植户等。②追踪问题食品的去向,同时追查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的各责任主体,清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隐患,打击监管方、监管对象的不法行为,填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流程中的漏洞,消除食品安全管理盲区。

5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监督抽检可靠性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管理效果。为解决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重复抽检、抽检投入不足等问题,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同时制定标准化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条例,用具体、可参考的规范制度,引导相关人员有序地完成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明确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要点,从而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质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猜你喜欢
不合格率监管部门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食品造假必严惩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监管部门严查直企退换货
7省市电冰箱抽查不合格率12%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降低护理记录书写不合格率
品管圈在降低灭菌物品包装标识固定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在公安监管部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