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

2022-11-16 13:03徐小娟李雨霖吴美香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食堂管理工作食品

徐 魏,徐小娟,李雨霖,吴美香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近年来,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频频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一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意识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据统计,如今国内农村地区的学校数目远超城市地区,但农村地区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却无法优于城市学校的管理工作[1]。因此,努力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非常必要。

1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特点

参照国内惯有的管理实践经验以及人们的固有思维,各地政府部门肩负着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政府将监督工作主要下放到地方教育部门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等机关,交由这些机关集中管理全市各个义务教育学生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总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以下3大特征。

1.1 食品安全的公共物品属性

食品安全可被视为一类公共产品,但其同时还具备了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特征。所谓非竞争性是指随着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绝大多数的消费对象都能够同时获益,并不存在相互竞争的情况[2];非排他性则是指随着食品安全工作的优化,消费者将获益最大,而任何一个得益者都不会侵犯到其他人的利益范围[3]。

1.2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市场经济中,经营主体总是追求最高利润,但消费主体不愿面对食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有害危险,从而过分注重食品安全水平。然而,产品加工销售商牢牢掌控着产品风险数据,导致用户对产品状况评估无从下手。此时政府作为第三方,有权出面实施安全见证,既可保障用户应有的基本利益、安全消费,又可让生产商与经销商的基本利益得以保障。

1.3 食品市场的外部效应

企业成本函数的变动并不仅仅只是受到自身可控的变量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很多不能操控的外界因素的干扰,但其不会受到市场交换的制约,这一现象能够称之为食品市场的外部效应。食物的安全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体现为用餐条件的优化、生活品质的改善、医疗支出的降低等方面,人们得到的这些额外利益却不能反映到价格中,因此才会转变为外部效应,其不会受价格的影响。如果出现价格问题,政府部门可通过颁布相关政策进行干预,以此实现对价格的宏观调控,将价格引入规范到正常的道路上。

2 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食品安全危机

2.1 食堂安全

义务教育学生普遍对食堂管理和学生集中就餐的重要性意识不足,其主要因素就是思想的放松[4]。大多管理者都抱着侥幸的心态,自以为近几年来该校并未出现过食品安全管理问题,故依照旧例,对学校食堂进行粗放型管理,甚至不闻不问,从而造成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此外,当前很多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食堂经营非本校自主运营,而是采取商业承包的办法把经营权租给了私营企业,导致该校的工作人员在管理时碍于情面,没有真正做到有效贯彻实施规章条例。

2.2 饮用水安全

饮用水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应被视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一项重要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如今,很多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饮用水是煮沸的自来水,但也有一些学校提供专门的水源。然而,政府机关通过对校园饮用水的专项检查发现,很多义务教育学校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饮用水安全问题。不仅如此,校内自来水储存系统同样存在很大问题[5]。例如,很多农村学校使用集中烧水的方式获取饮用水,随后将其置于水箱中供学生饮用,而水箱的密封效果差,卫生状况难以得到保障。

2.3 校园内小卖部的安全

近年来,为保障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的食品安全,政府不断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增加硬件投入、完善食品采购管理制度等,但市场上仍出现小卖部的“三无”产品、“五毛”食品以及油炸、膨化和碳酸饮料等不健康食品,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3 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食品安全危机问题的成因

3.1 食堂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普遍较差,餐厅的功能区域划分不全[6]。例如,在部分规模比较小的学校,餐厅内几乎没有对区域进行划分,所有人员更衣、生鲜产品的粗加工、食品烹饪和备餐等都在同一个地方;有的学校食堂内不设产品储存仓库,购得的原材料随意堆放,非常容易导致食品污染;有些学校尽管设有仓库,但不按产品类别划分区域,肉类、鸡蛋、蔬果等随便存放;部分学校未设置专门的冷冻设施,使容易变质的食品长期不能得到妥善储藏。

3.2 食品安全监督缺失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之所以频频发生学生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食品安全监督不到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较分散,且很多地区没有设立专业的食品卫生监管机构,所使用的仪器也非常落后[7]。对教育单位来说,人员不足、器材短缺、交通不便等问题大大限制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此外,部分校园管理者没有意识到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未和周边的医院达成协作关系,甚至为了躲避上级领导的检查,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搪塞、敷衍,导致食品卫生检查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学校的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3.3 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差

风险防范意识较差也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频频出现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主要因素[8]。调查发现,很多地区的政府机关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时常常面临很多困扰,其主要原因来源于管理者缺乏正确的危机管理意识。正是因为学校管理人员常常意识不到危机的风险,对危机的敏感程度也不高,不注意风险管理与事前预防,而在危机出现后,又缺乏系统的预案加以处理,因此常常无法在事件扩大以前就避免风险。

4 完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

4.1 定期培训,提升教职工及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针对学校不同的管理人员应开展相应的培训。各地教育部门应定期对该校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帮助学校管理者树立起正确的食品安全管理意识、提升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学校管理人员应专门聘请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定期对该校教职工开展培训,提升食堂工作人员和教师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方案,保障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此外,还需把好食品采购关,进入到学校食堂的食品都需要进行验收登记与质量检验,及时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进行处理,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4.2 定期演练,提升学校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之所以常常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一部分原因是管理人员处理不到位。学校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不佳容易引发恶劣的后果,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也给学校、家庭带来困扰[9]。调查发现,在突发情况处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仅仅是技术原因,还包括人们在危机中的处理能力。虽然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应急能力,但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仍不太专业,因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紧急预案演习,并聘请专人指导,在预案演习中所有人员都必须清楚自己在情景中担当的角色,牢记操作内容,以便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4.3 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建立食品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尽管各级教育部门一直联合市监管局和有关单位,定期对校园周边食堂、摊位等开展整治工作,但实际上这些工作的开展效果却不佳。因此,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必须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教育的宣传活动,根据学校学生的能力特点,开设适宜的食品安全教育课程,尽可能通过演讲、播放视频、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达到宣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们掌握更多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这也能为校园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携手共同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5 结语

学校不仅应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还应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但如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食品安全却存在不少隐患,包括食堂管理松散、饮水设备清洁度不够和小卖部的商品质量缺乏保障等,这是由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食堂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缺失和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差造成的。对此,笔者提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应定期培训、定期演练以及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进而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问题。

猜你喜欢
食堂管理工作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