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形势下食品抽检监测与食品安全

2022-11-16 13:03王俊丽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食品监督

王俊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食品安全是保证人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其影响着人们生活、生产各个方面,如果有关部门不重视,就会影响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害。虽然目前我国已有了较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但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以保证食品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食品安全抽检概述

1.1 监测体系

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督有利于掌握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现状。相关单位应根据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情况,对食品安全进行评价。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分为风险监控和监管,要统筹好两种监控机制,了解并熟悉监管方式的特征,保证监管工作的质量,提高食品安全性。

目前,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分为两类。①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行业的食品抽样检验,食品监管机构负责食品安全有关产业部门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抽检监测处理。②食品安全的监督与处置工作,由食品安全主管机关及当地政府负责,各有关职能单位要进行长期的监督与追踪,并对不符合标准的食品进行严格的监管,目前的食品检测程序包括制定检测计划、实施食品抽样检测、检验数据评估与检验结果以及食品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检验等,并对食品质量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1]。当前两种监控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要将两套监控系统融会贯通,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此外,还要加强对抽检和监控数据的关注,及时发现问题,提高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2 食品抽检流程

①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方案。②严格按照规划的内容和要求进行食品取样,并根据取样检验结果对检验数据进行评价,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③查明不合格的产品并对劣质产品进行复查。④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检查。

1.3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必要性

为适应人们对食品种类的需求,食品种类不断增多,但食品质量却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随着现代食品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高科技手段在食品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食品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相关单位应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督,以确保食品质量。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督,有利于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使其安心选购所需的食品。

通过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可有效遏制不法商贩的违法行为,促进食品安全生产。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可有效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避免引发各种食品安全事故[2]。近年来,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过于注重食品的口味而忽视了原料和加工过程的安全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使用过期的原料冒充新鲜食材。对食品质量进行常规或不定时的检查,可有效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使消费者安心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 食品抽检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及商家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有待提升

当前,国家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其他相关安全法规,但在对企业和商户进行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方面,往往存在企业和商户不配合的情况,部分商家拒绝抽检,出现负面乃至暴力抗检的行为,如部分企业在检验期间以种种借口推诿,甚至直接抢货来妨碍检验;部分公司在抽查过程中,在检验员取样不注意时将样品转移,并且借口没有存货而规避检验;还有一些因地址变更或地处偏远的公司,在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络时,往往撒谎称该公司已经倒闭[3]。

2.2 监测食品标准不统一

目前国内尚未制定完善的检验规范,未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检验规范,制约了检验单位的正常工作,无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程度不一,使用的检验技术和仪器也不完全相同,难以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3 备份样品封存不当

如果对检验结果不满意,应在保质期内提交重新检验的要求。如果抽查者在现场采样时未正确保存样本,造成备用样本损坏,则不符合食品企业的复查标准,会对监督机构和抽样机构的信誉造成很大的损害。

2.4 监督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抽样检验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从事抽样检验的人员是否精通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否能够开展规范化的检验操作,将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有关部门的检验技术和质量都较差,将会对检验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4]。

2.5 食品生产流程复杂,监测难度大

从食品生产到出售,需经过多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对食品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增加了质检工作的难度。在督抽查规定中,被抽样单位须为有资质的或有经营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检验机关不能对未经许可的企业进行抽查[5]。

3 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水平的措施

3.1 落实普法宣传工作

①加强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②要对生产经营管理部门的有关辅助设备进行全面完善,对低端产品进行及时排查。③加强对经营者的思想品德建设,防止经营者使用劣质商品欺骗顾客,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2 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消费者应主动举报不法经营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健康,促进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消费者需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

3.3 规范样品抽样检测工作

在取样完毕后,在各单位的主管和取样检验机构的联合监管下,在密封处签名、加盖公章,并在样本上标明取样的具体时间和数量。为了避免样品被随意拆封或被调换,取样时应采用适当的密封方法。须向接受检验的单位提交一份备用的复验样本。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行业的规模和数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要建立有效的食品抽查监测工作机制。①全省大型食品厂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进行多次抽查,确保对全省各大生产单位的所有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如有违法情况要立即予以取缔。②县级、市级有关部门要对本地区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日常抽检、监测,各监管机构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本地区的食品监管工作。

3.4 提升食品抽检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

加强对食品检验者的培训,提高有关部门员工的思想品德。同时,要积极开展其他形式的培训,如先进事迹交流、公开研讨会等,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减少贪污、腐败等事件的发生。

食品质量检验和监测是维护社会治安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监督的精确度和有效性,需加强对监督技术人才的培养。①要对监督检验工作的开展进行正确的指导,使检验人员认识到食品检验的重要意义,从而对检验工作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各方面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检验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②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加强对检验工作的认识和学习,不断开发新技术,以提高检验人员的整体素质。③各级相关部门要以监督检验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定期开展出国培训和业务培训,并邀请海内外专业人士进行现场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素养,保证员工能正确处理各种质量检验问题。检验人员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工艺技术发展的需要。加强对食品检验工作的监督和反省,确保检验工作的公正,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3.5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

(1)建立完善的食品监管工作规范。在食品生产经营和流通监督管理工作中,各相关单位要密切注意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的食品监督管理工作标准,构建科学化的食品标准体系,避免食品标准不统一而增加食品安全风险,给不良企业留下可乘之机。

(2)健全组织结构。我国食品安全法规中,明确提出了应分开进行第1 次检验和第2 次检验。只有当食品制造商对初步检验的结论有不同意见时,才执行再检验。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首次检查和再检查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即第1 次检查不合格,第2 次检查反而通过,这会损害检测监督部门的信誉。因此,应加强对复审的组织建设,建立可信任的检验制度。

(3)共享检测资源。质检部门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主动承担责任,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测。同时,要统一各部门的网络资源,使各部门的检验监管数据能通过互联网共享,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质量。

3.6 融入现代科技,提升食品检验技术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的生物技术不断涌现,各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在某种意义上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须不断提升食品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检验食品质量,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4 结语

食品质量问题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必须切实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督,提高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管理意识。政府主管部门应提升食品检测技术,完善食品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提升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从而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食品监督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解艾兰:食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食品造假必严惩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监督宜“补”不宜“比”
热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