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2022-11-16 23:12赵乐乐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食品检验

赵乐乐

(嵩县食品药品检验所,河南洛阳 471400)

充分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能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保障,通过合理利用快速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检测是保障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从业者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越来越多的食品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进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充分发挥快速检测技术的作用,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合理使用快速检测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1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快速检测技术概述

1.1 内涵简述

快速检测技术是指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食品检测,进而得出准确检测结果的技术手段。快速检测技术需借助理化检验手段支持,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更精确的检测效果,在应用快速检测技术的过程中,通常从开始检测到得出结果至多耗费2 h。对于微生物方面的食品检测,在快速检测技术的支持作用下,整体检测时间能缩短60%左右,即30 min 就能得到检测结果[1]。因此,相较传统的食品检测手段,快速检测技术可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更精确的结果,同时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食品检测的时间,有助于将有效的实践应用到监管工作中。

1.2 特点分析

从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内容来看,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涉及实验室快速检验和现场快速检验两个主要方向。其中,实验室快速检验主要是指通过利用试剂、先进工具以及现代化手段对食品进行检测,并在2 h 内得到检测结果;现场快速检验则需借助食品检测现场能利用的基础条件,在30 min 内得出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因此,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主要有操作简单、准备工作简洁、技术应用条件要求较低、检测速度快以及检测复杂性低[2]。

1.3 价值作用

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合理利用快速检测技术,能有效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全面弥补检验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充分维护大型活动食品的安全性。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降低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整体成本,同时使用该技术的条件要求较低,在技术操作过程中无需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检测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3]。快速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能推进全流程食品检验发展,对于监测管理过程中的成品和半成品检测工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关检测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将在技术支持下得以及时处理。

2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常见的快速检测技术类型

2.1 免疫检测技术

免疫检测技术主要是根据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组合特质对食品进行检验,由于抗体和抗原之间的联系方式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在对食品安全进行检验时引入免疫放大法,对食品中所含的细菌进行检测,检测效果较好[4]。从免疫检测的子技术种类上来看,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化学发光和纳米磁微粒发光等技术手段都能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根据食品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免疫检测子技术进行操作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免疫检测技术的优势作用,也能使检测过程中的分离操作环节得到简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效果会得到全面提升。

2.2 纳米检测技术

结合以往的纳米检测技术使用经验来看,传统食品检验过程中的纳米检测技术应用方式主要依据固向酶标板,但通过实际操作可知在将固相酶标板作为载体进行实验时易出现接触面积不够、抗体掉落以及检测反应速率慢等情况。基于此,检测人员对传统纳米检测技术进行优化调整,针对实际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使用磁性纳米材料代替传统的固相酶标板作为实验载体,同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显色体系和磁分离技术使用优势对纳米检测技术进行创新优化,以此有效改进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为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持。

2.3 拉曼光谱法

拉曼光谱本质上属于散射光谱的一类,拉曼光谱通过光散射可呈现出弹性散射或非弹性散射,由此形成拉曼效应。合理的技术操作能充分发挥拉曼光谱法的长处,使食品生产加工和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的检测工作更顺利地开展,能有效避免其他外部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5]。此外,应用拉曼光谱法推进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可以结合物质结构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对食品中的物质含量进行精准检测。就目前的行业具体检测技术应用情况来看,拉曼光谱法在不同行业中的普及率较高,但由于该检测方式的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在食品安全监管行业的应用限制较大。

2.4 化学比色法

化学比色法需利用各类化学试剂或试纸对食品样本进行处理,通过观察化学反应对食品质量进行检验。在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需按照规范对食品样本和试剂进行融合,在发生化学反应后,根据标准比色卡对样品所呈现的状态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此对食品安全性加以判断。生物化学试剂本身包含一定量的显色物质,因此对于食品样本检测应尽量采取纸片接种方式加以检验,避免生物化学试剂本身含有的显色物质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化学比色法的科学性也越来越强,在整体的进步推进作用下,化学试剂、试纸等的检测精度相对更强。

3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快速检测技术实际应用对策

3.1 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愈发受到人们重视,食品行业本身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在此条件下人们的饮食结构也越发多元化,食品安全问题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因此,加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利用快速检测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整体效率至关重要。在推进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发展过程中,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执行力度十分必要,由于快速检测技术需立足于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才能充分落实,相关单位需在工作中对日常监督管理操作进行全面规划改进,通过充分发挥技术手段的作用,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同时要改进监督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通过建立良好的日常监管体系为技术应用、落实提供坚实的基础,进而全面减少食品安全漏洞,为人们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3.2 提高食品安全认证工作效率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设置合理的食品安全认证条件确保检测技术应用效率和安全监督管理有效性是必要的工作内容。要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应充分完善食品安全认证工作并提高相关工作效率。在推进食品安全认证工作效率提升的过程中,从业人员应根据食品生产安全性保证相关规范要求对安全认证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同时根据具体的食品种类,对安全认证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调整。由于安全认证工作涉及取样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全面完善取样方式,选择科学的手段进行取样检测。同时,由于ATP 荧光检测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在食品安全认证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ATP 荧光检测技术,以提高安全认证可靠性。

3.3 促进食品应急检测技术落实

应急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在以往的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若将该技术应用到高危食品安全检测环节中,能使其发挥出一定的检验优势。鉴于当下的食品行业发展情况,通过完善应急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从根源上消除或规避食品安全隐患,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食品公共卫生安全的维护和发展。结合实际应急检测工作要点进行技术分析可知,引入快速检测技术后,应急检测中的中毒因子判断准确性会大幅提升,检测技术的应用能为误食危险食品而出现中毒症状的人员抢救工作提供强大的助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食品中毒救助成功概率。在食品应急检测工作中充分落实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提高食品监督管理有效性有着积极作用。

3.4 注重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严谨性

食品安全监测管理中的快速检测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同时其应用要求和基础条件门槛相对较低,但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仍需充分注重食品检测的严谨性,尤其是在食品农药残留方面的检测技术应用,充分保障检测技术应用的严谨性。在实际的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技术人员应利用溶液测试和生化检测等不同的检测方式,推动快速检测技术落实,尽可能全面及时地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切断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流入市场的途径,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推进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发展需借助快速检测技术力量,以合理的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为基础,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保障。在实际的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从业人员需根据技术特点和内涵进行应用规划,通过充分了解技术使用的内在价值推进技术发挥优势作用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工作人员需充分了解具体的检测技术类型,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合理选择恰当的技术开展检测工作,并在工作中通过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认证效率、促进技术落实和注重检测严谨性等方面高效开展工作,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食品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食品造假必严惩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