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022-11-16 23:12戴启凤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化

戴启凤

(和县市场监督检验所,安徽马鞍山 2382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趋向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然而,在形势大好的发展浪潮中随之而来的是问题与矛盾的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难题之一[1]。近年来,国家也推出相关政策,希望通过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不断推陈出新,加强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应用力度,来解决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因此研究相关食品标准对食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食品安全的现状及标准化管理的概述

1.1 食品安全的现状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常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对食品安全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重视,落实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迫在眉睫。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及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决定了整个食品行业能否维持健康发展[2]。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会损坏相关企业、食品行业的公共信誉,还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带来更严重、更复杂的社会难题,甚至会严重损害相关政府部门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因此必须对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予以充分重视,尽可能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机制,从而保障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乐观,食品生产、加工、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剧毒农药、添加剂的滥用、误用,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带来的不良影响屡见不鲜。例如,市场上发现的在豆制品中加吊白块、面粉加增白剂、在水果上喷施催熟剂等现象都会引发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

1.2 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是指以实际问题或者潜藏问题为对象,提出一系列可反复使用的普遍性条款的过程,标准化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某一区域的秩序处于最佳状态[3]。无论食品加工环节还是食品流通环节,都需要科学、安全的标准提供保障与引导。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系列对食品各个环节操作行为的详细规定,这些规定来自食品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卫生监督控制措施、管理理念以及相关科技。对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而言,食品安全标准化是重要基础,而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是有效措施。

2 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2.1 标准化管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及生命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乃至社会的安定[4]。因此,相关部门要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严格实行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以保障食品安全。对食品生产企业而言,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不仅能够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更是企业获得长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及销售环节,先进科技的应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科学技术能够实现食品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细化。此外,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作统一,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管理的质量及成效至关重要,是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中之重。

严格依据相关标准实施食品管理工作,对提高食品企业的管理有效性很有帮助。对食品企业而言,食品安全管理无疑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如果想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就需要以食品安全管理为切入点,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借助该体系来提高自身产品的安全性与健康性。因此,食品企业应当对食品生产环节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大力监管食品生产设备、食品生产人员以及食品生产现场的情况,编制并实施详细、有效的食品安全生产管理规章,细化分配各部门及部门经理的工作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管理规章能够切实执行,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标准。另外,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是确保食品质量的重要举措,对食品企业这类肩负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的主体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因此企业有必要围绕食品管理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进行工作,保证食品管理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2.2 标准化管理有利于食品质量的监管

为进一步确保食品质量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必要对食品安全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5]。在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持续上升,并提出越来越高的民生需求,特别是对食品安全十分重视。人们不但对食品口味极尽追求,而且期望更加精致美观的食品。此外,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大量新食品类型不断涌现,进一步增加了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与复杂性。从实际情况来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暴露出检测技术不够先进、检测效率不高、食品类型过于复杂等缺陷,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构成阻碍。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既是确保食品质量以及食品安全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食品监督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部分食品企业还暴露出缺乏生产加工标准、未有效管理生产加工环节等现象,对食品生产监管构成负面影响。此外,国内食品类型以及食品企业数量依然在稳步增长,确实很难完全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截至当前,国内食品行业仍未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生产标准,相关监管部门面临着监管依据缺失的局面,对落实食品监管工作构成了一定阻碍。

2.3 标准化管理是监控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出于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无论是食品加工环节还是食品物流环节抑或其他环节,都需要保持全过程监督检验,而标准化正是确保食品检验结果可信度、真实性的基础。无论食品检验的哪个环节违背标准,都会极大影响食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与真实性。

在一系列食品标准的制约下,食品企业各部门才会对食品质量安全予以高度关注,才能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加工和生产食品。食品标准化管理不但有助于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而且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3 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为了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有必要对食品生产加工的所有环节实施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如原材料采购环节、食品物流运输环节、食品包装环节等。但很少有企业会严格管理原材料产地,实施统一标准化管理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从食品加工生产方面来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虽然提出了一系列食品卫生、食品工艺流程、食品加工场所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但仍然存在监督管理过于宽松、标准规范过于笼统等问题;从食品仓储物流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还未形成完整、统一的食品仓储、物流以及召回规范。总体来讲,我国食品标准化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3.2 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还缺乏支撑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相关部门推行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法律基础,但有关食品质量监管相关内容还有待补充。受法律制度滞后性的影响,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面表现得不够严谨,并引发了一系列食品质量监管问题。

4 强化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措施

4.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体制

为妥善解决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把握国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应学习引进欧美等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经验与方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尽可能避免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暴露出的缺位问题,协调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还应对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予以充分重视,借此编制并落实安全技术法律规范,为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提供充足依据。

4.2 落实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

以食品原材料为中心加强管理监督,这是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首要步骤之一。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为目标,大力实施标准化管理。从食品加工生产环节来看,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具体来说就是统筹监管厂房车间、加工设备、操作人员以及工艺流程,对这一环节的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培养相关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质量检验机制,增强相关人员食品质量安全检验能力,明确落实检验职责。

4.3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大力建设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不断优化现行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机制、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制度,全方位增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在构建及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有必要具体界定各部门的监管责任,督促有关部门明确自身职责,充分发挥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作用。相关企业可投资创建标准化检验机构,加强检验室的综合性、标准化食品检验能力,营造良好的食品检验环境,严格依据现行标准采购检验设备仪器,满足对不同食品标准的检验需求,以食品标准及检验要求为依据,合理选择检验手段及检验标准,在综合考虑检验技术及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编制完善合理的检验操作流程。

5 结语

饮食是人类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食品安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甚至会给社会秩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妥善落实食品安全工作,将安全可靠的食品供应给社会大众,是政府部门及食品行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有必要对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予以充分重视,这对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机制,对食品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包括加工环节、物流环节、销售环节等,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进而保障食品安全,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化
解艾兰:食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标准化简述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
热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