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的提升

2022-11-18 02:44
教育评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微时代理论课思政

●吴 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伴随着以微媒介、微传播、微互动为主要交互途径的“微时代”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深受影响,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力也面临着主流思想受冲击、主导价值遭弱化、主要渠道被挤占等方面的挑战。面对“微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通过升级教学相长、优化议题设置、转化话语体系、推动智识一体,实现高校思政课在教材、教师和教学方面引领力全面提升。

一、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面临的挑战

“微时代”是以数字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基础的,“微”指“微内容”,以微言微语作为发布或交互的内容,具有即时性、发散性和碎片化特征;“微”也指“微媒介”,通过微信、微博、直播或小视频等网络媒介、移动终端实现,具有便捷性、社交性和娱乐性功能;“微”还指“微传播”,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声筒”,既是发布者也是受众体,更是传播者。因此,“微时代”是“微内容”通过“微媒介”进行“微传播”,而“积微显著”的结果是传播快、受众广、影响大。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9.7%,互联网普及率达73.0%,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较2020年12月提升2.3个小时。[1]“微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或web2.0的交互平台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更渗透和形塑价值准则和思维方式。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微时代”的影响犹如双刃剑,它迎合了青年大学生的成长阶段对外在新、快、奇、趣的需求,对内在凸显个性、获得认同、宣泄情感的需要。“95后”“00后”大学生是网络空间的原住民,“微时代”不仅影响他们的行为倾向、话语方式,而且形塑着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面临的挑战。

第一,“微时代”思想纷繁冲击主流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力正受到“微时代”纷繁思想的冲击,互联网时代被称为信息爆炸的时代。“微时代”的移动互联更使信息以几何级数增长,信息裂变、信息过剩、信息锚定由此而生。自由开放的网络空间呈现、汇聚、催生了纷杂的思想观念,这其中有“情感在前,事实在后”的“后真相式”表达;也有以盈利为目的的炒作,通过夸张的标题、耸人的话语、煽动的话语“吸睛”,不惜以假乱真,真假混同赚取点击量;更有别有用心的所谓公知、学者、大V打着还原“真相”的幌子,打着学术的名义,有意歪曲与篡改党史国史,在网上肆意散布政治谣言。“微时代”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思想观念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冲击。一方面,五彩斑斓的新奇热点和吸睛话题悦人眼目、引人入胜,使高校思政理论课上的“低头族”越来越多,使大学生无暇也不愿费心尽力追问真实、真相和真理;另一方面,这些思想不仅冲击课堂教学,而且冲击主流思想和主导价值,使大学生被表象、假象、噪音、杂音迷惑、蛊惑,与事实理性背道而行,与主流思想渐行渐远,甚至落入错误思潮的泥沼。当代大学生是“微时代”中“微思想”的直接发声者,更是深处其中的主要受众。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拔节孕穗”的关键阶段,学生若接收雨露阳光、和风细雨,就能筑牢理性认同之上的正确三观,这也正是高校思政课的使命所在;若长期浸染于污风浊气、谣言盛行、谬种流布的网络空间,其尚未成熟建立的思想系统免疫功能则遭到破坏,容易形成片面、偏激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引领力提升实质上就是主流思想与多样化呈现的社会思潮争夺人心的较量。

第二,“微时代”价值多元弱化主导价值。青年进入大学前,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专注于学习,社会阅历较浅,思想价值观念往往建立在一定的情感认同而非理性认知和实践所得之上。进入大学之后,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接触社会和各种思潮的机会增加了,存在着寻求价值引领的主观愿望。与过去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相比,当代大学生不得不在家人的殷切期待中面对显著加大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竞争力,价值取向上更趋现实,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容易被物质和功利蒙蔽而相对弱化,存在着寻求价值引领的客观需求。面对价值引领的主客观需求,高校思政课一直以来都担负着以主导价值观塑造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责任。在“微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各种思想观念、文化观点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各式利益主体、价值取向越发多元多样,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遭受着来自国内外虚无主义、多元主义、相对主义、个人主义等诸多错误思潮的冲击,被弱化和解构,不断被释放的合理需求强化了人们之间在利益分歧和价值分野。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之间碰撞、转变与更迭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及其所有时期之和。“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对深处“微时代”漩涡之中的大学生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是标准错乱和价值迷惘,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时,选择“污”与“丧”,远离真善美,出现“恶搞”“戏谑”“吐槽”“怒怼”等表达形态。网络围观、网络口水甚至网络暴力频现,“键盘侠”“死忠粉”“圈层体”喧嚣尘上。在网络资本运作下,众多网络商家以大众化娱乐为载体,通过价值、情感营销增强粉丝黏性,将青年网民捆绑化、粉丝化,进而使他们审美视觉化、女性化、感性化、情绪化。网络空间靠利益驱动的价值取向,或为“圈粉”吸睛,增加点击量;或别有用心、混淆视听,都是“用心良苦”地利用技术手段为受众“量身定做”价值输送,也积极培养塑造意见领袖和青年偶像,在大学生的圈层群体中通过“回音壁”效应叠加影响力,虏获猎奇心强和竞争压力大的青年大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将青年时期价值观的养成称为“人生第一粒扣子”,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不断提高引领力,才能在主导价值取向与错误价值取向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第三,“微时代”技术赋权挤压主要渠道。在“微时代”,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认知社会、观念塑形的主要渠道,网络上信息真假交织、观念良莠混杂,容易对思想价值观念尚未定型且猎奇心理特征突出的青年形成干扰。青年学生通过网络观察到的社会,通常不是真实社会的镜面反射,所产生的舆论观点通常深受信息锚定和圈层效应的影响。技术筛选可以实现立场过滤使青年面对网络折射的社会,难以观其全貌;大数据算法可以做到青年喜欢什么,网络就推送什么,导致信息锚定。《纽约时报》称一个名为情绪分析的新兴领域正在形成——将人类情感的变幻莫测转化为硬数据。[4]该领域的先驱公司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交互式软件微信、微博、社交网站、在线论坛、公告板和聊天室等探测互联网的情感脉搏。情绪分析在更多的时候不是为了代表大众发声,而是影响大众发声,不是描述,而是重构一种可以有效调节和操纵的环境情绪,其方式可以影响个人观众或消费者的欲望、情绪和偏好。2017年《牛津词典》的年度热词是“青年震荡”(youth-quake),指年轻人的行为或者影响力带来的重大文化、政治或者社会变化。“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全面渗透,日益强化的锚定效应,深刻影响青年一代,不利于青年学生形成理性全面的认识,成为产生片面、偏激、错误思想的助推剂,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发展也给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如何以新技术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提升,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连接起来,矫正网络对真实社会的折射,矫正错误、偏激、片面的思想,用主导价值观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瞩目成就,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认同感和共识度,激发青年思想意识深处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这是“微时代”技术赋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带来的重大挑战。

二、“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提升的重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是高校思政课教材传播力、教学吸引力和教师主导力的集中体现,通过提升教材传播力、教学吸引力和教师主导力全面提升思政课的引领力,更好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的作用,是“微时代”背景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

第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传播力。“思政课教材是所有教材中最具历史使命的”[5],承载和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的理论成果的系统集成。浩如烟海的信息洪流在“微时代”中被碎片式截取、碎片化传播,如何在“微时代”的冲击下打好教材攻坚战,这是提升高校思想思政理论课引领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真”。“真”即“合规律性”,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具有科学思想的伟力,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6]这种“真”具有穿透历史烟尘的预见性、解释力和生命力,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微时代”激浊扬清、去伪存真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注重思想性、政治性、学理性,要加强经典教材建设和对原著、原典、原理的学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变迁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传递给学生,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让学生掌握正确认识世界之道,洞悉时代之势,解读中国之法。其次,凸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的“善”。善即“合目的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建设要充分结合大学生实际,带领大学生追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培养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美德。置身于“微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材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回应大学生的关切,回答“成长之烦恼”,充分挖掘专业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凸显特色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增加案例教材中的实证含量,增加活的现实、活的案例、活的内容,直面热点难点,真正能答疑解惑和指导实践。最后,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的“美”。“美”是真和善的统一,也是一种感性体验,高校思政理论教材的“美”指从形式到内容都要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要注重内容之美,就要深化内容剖析,强化学理支撑,以深厚的学科背景和科研出新攻坚克难,将热点难点讲透,兼具多学科知识,增加“理论”的温度、触感、质量,让理论深刻有力、棱角分明、情理并重;要注重形式之美,要强化视觉影响,注重排版设计,讲究议题设置和语言表达;要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技术,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让教材设计形式丰富、喜闻乐见。

第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提升“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关键要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微时代”背景下方寸大的媒介终端打开了万千世界,分散了大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专注力,使学习陷入纯粹个性化的境地,主要表现为“抬头率”不高,入眼、入耳尚难达到,入脑、入心更难实现,常常是讲者口若悬河,听者心不在焉。有吸引力的课堂往往是用“活的理论”解答听者的关切。大学生热衷关注“热搜”“头条”的同时陷于似懂非懂、人云亦云的困境中,渴望了解真相“是什么”,有着该“怎么看”“怎么办”的解惑需求。思政课教学要对症下药,准确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困惑不解和“心结”难点,直面痛点、热点、惑点,运用理论深刻剖析、正面回应,让理论入木三分、鞭辟入里,让学生能心服口服,记忆深刻。高校思政教学不仅要对杂乱纷扰的“现象”如何看做出回应,而且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套分析判断推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思政理论的课堂传授从纸间到心间、从理论到实践的价值功能。提升思政课堂教学吸引力,还要掌握好几个分寸:一要把握好供给和需求的分寸。当前“00后”思维活跃,在“微时代”影响下,对接触内容的趣味性、便捷性和互动性要求很高。对此,思政课不能置若罔闻,也不能有求必应,而要重塑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思考逻辑,增强对所处时代和自我的认同。二要把握好深入和浅出的分寸。思政课教学要了解哪里需要活跃气氛,哪里需要深入剖析,做到该高大上绝不低姿态,该接地气绝不端架子,既保证思政课不走样,也吸引住学生不走神。三要把握好轻描和浓墨的分寸。在围绕教学目标、大纲、要点的同时,把握好哪里需要轻描淡写,哪里需要浓墨重彩,使课堂讲授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四要掌握好线上和线下的分寸。线上资源、教学App、翻转课堂、微思政是思政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手段创新而不是取代。有吸引力的思政课堂更多的时候能从有信仰者感受信仰,从先受教育者领受教育。教师的真懂真信真知和传道授业解惑,是深化思政课引领的关键。

第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力。教师主导力指教师在思政课教学开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提升教师主导力是高校思政课引领力提升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这两个“关键”为提升“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导力提供了重要遵循。第一个“关键”在教师。思政课面对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要实现其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建构人格的关键力量是教师。马克思曾经说:“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9]“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六点要求,充分说明思政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思想彻底、理论透彻的专业知识,更是以真知真信、触及灵魂的全部人格面向学生。一个人是如此,一支队伍更是如此。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建立起一只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让这支有信仰的队伍讲信仰,讲信仰的人能理直气壮,说理解惑能让人信服,这是“微时代”靠引人注目、海量庞杂的信息流无法击垮的引领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的关键力量。第二个“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面对“微时代”给思政课带来的挑战,思政教师要以更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心中的认同感和共识度。这包括能够主动探究大学生特殊成长阶段特征和自我统一性矛盾被网络放大、激化的背景原因,不会因此对大学生出现种种短期行为产生刻板否定、教育恐慌;包括主动探究学生喜欢的网络载体、网络文化背后的特殊性和现实性问题,不简单否定,不加深认同鸿沟或激化逆反心理,而是建造价值共同体、奠定学生大格局;包括积极探索教师与学生的网络素养提升之道,探究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特点及规律,透过“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表象,读懂学生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也包括加强思政课教学的现代化程度,拓宽教育场域,用创造性的智慧将学生从线上拉回现实。

三、“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提升的路径

教育要改变人的命运,就必须紧紧跟上时代。“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广阔的可能。在“微时代”,学习模式向深度学习、自适应学习、个性化学习转化,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成为可能,学习模式的改变倒逼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要抓住机遇,引“微”入 境,从“变量”到“增量”,实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生关系、议题设置、话语模式、教学方式的升级和变革。

第一,升级教学相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的提升在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双向互动和有效统一。传统的思政教学强调教材、教师和以讲授为主,凸显教师的主导性而弱化学生的主体性,在“教材——教师——学生”的单向机制中形成了控制与被控制、讲授与接受的师生关系格局。“微时代”海量信息、平等交互和话语赋能是吸引青年群体的关键,更强调自主性、选择性和平等性。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在2019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上指出:“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将颠覆传统教学过程,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倡导学生形成新型的学习伙伴关系”。[10]“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提升需要升级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效统一,新技术的发展也为此提供可能。2016年美国自适应学习平台Knewton完成了5200万美元的F轮融资,自适应学习模式将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教学内容,这种模式将诊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反馈、线索和学习资源,这样的过程强化学习者自主控制、教师个性化干预指导。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学生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多维的互动,师生关系被视为“一种在学习资源之间的旅行和探险”[11]。给思政课加点“微”也成为思政课创新实践的时尚标签,在主渠道中引入“微思政”、在主阵地中搭建“微平台”、在主课堂中开展“微互动”、在主机制中实现“微评价”等都是其表现形式。无“微”不至,也要把握好分寸,充分借助“微”技术力量实现教学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微时代”带来的价值引领作用,而非陷入“技术+教学”的简单整合,或使技术工具僭越于教育之上,本末倒置。若短时间内广泛建设技术载体机构,大量涌现的网络文化作品,使泛化的“微”思政政治性不强、思想性不高、价值性不浓,反而遮蔽了“微”技术的正向功能,造成教育价值追求的矮化,触发受众逆反心理。质而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微时代”带来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但不能依赖,更不能泛化。

第二,优化议题设置。设置议题是“微时代”思想传播互动的高频词汇,在大众传播中好的议题不仅影响人们“想什么”,更会引导受众“怎么想”的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展开也往往伴随着设置议题作为课程导入或案例材料,优化议题设置能有效实现引起关注、平等沟通和形成共识的效果,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优化思政课的议题设置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要关切学生的需求。生动复杂的现实问题是学生每日接触、环绕的真实世界,他们置身其中还深受影响。人际互动、接纳认可、优秀标准、求学压力、就业、考研、出国等都是大学生关注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竖起“天线”,捕捉学生关注的大事小情、热点、痛点、槽点,这样的议题才能接上大学生的“地气”。二要从小处着手。“微时代”议题设置之巧在于落细落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联着学生精神家园和意义世界的大门,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往往是一个个议题。教师要选好紧贴时代、紧扣实际、关乎世情、国情、时情、民情的“案例”和“引子”,结合热点为何能“热”、网红为何能“红”、评论为何能“神”等一系列现象级的议题,将大学生的视角引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场域之中。三要建立优质议题的“中央厨房”。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已成为媒体融合的“标配”,融合策划、融合采集、融合加工、融合传播的理念也可以用以建设思政课优质议题的“中央厨房”。“微时代”背景下实证资源的生成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开端,优质议题可以从海量实证资源的云端筛选出来,按照一定的主题分类并结构化,形成思政案例库、教学备课库,这是思政课集中备课的“中央厨房”,也是每位教师的备课“小助手”。四要能见微知著。议题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引入理论和思想,对任何“现象级”议题的关注是一时热议,而能用以分析的立场观点方法则影响深远。对每一议题的分析解读,就是指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思考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和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式的过程,这是议题设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转化话语体系。“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话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文化符号,在键对键的圈层体中,将彼此紧密联系的是共同的话语体系。在“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多建立在师生平等化、伙伴化、共生化的互动关系上,这种关系的建立要提高思政课话语的亲和力。一要将宏观叙事的理论话语转化为具体而微的生活话语。理论话语是思政教学的知识性传授的主要构成,然而从教材到教学再到学生的内化于心,思政课需要更多的生活话语来贴近学生的实际,勾勒社会的实貌,解决学生的问题。大学生的主体发展特征决定了他们不易简单接受某种思想的单向灌输,而是在对各种思想激荡中,根据自我认知进行信息筛选和价值重构,形成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双向心理互动。思政课要有更多的探讨、体验和沟通,也要允许学生商榷、辩论和质疑,生活化的语言更接地气、有亲和力,更易于平等交互和对话。二要将知识性的刚性话语转化为情感性的柔性话语。思想政治理论课更侧重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人格塑造,而非像专业课给予庞大的理论知识讲授,这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的思想魅力,牢牢抓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让思政课上得“有情有义”“有人有己”“有滋有味”,避免纯粹理论宣讲的刚性表达和强行灌输。三要将异质文化话语转化为同质文化话语。“微时代”流行的网言网语形塑了当代大学生的话语风格,推崇简洁直观,如习惯性用符号或缩写,喜欢用表情包、图片等足够震撼的方式表达情绪。思政教师若不熟悉网言网语,教学内容容易被“边缘”对待,理论思想容易被“沉默的螺旋”吞噬,师生关系易被“圈层”排挤。因此,教学话语要与听者的话语同质化,尽量通俗化、接地气、同场域地表达思想、解读理论,让学生在微言中识大体、明大义。

第四,推动智识一体。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悄然改变,在无线4G、5G技术创造的稳定网络环境下,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慧课堂已经成为学生广泛使用的学习工具,个性化学习、分布式学习、泛在学习、体验式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而AIQ(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即个体运用个人工智能合作的能力商数也成为信息时代人才素养的重要考量,智识一体对师生教与学都必不可少。一要敢于引“微”入境。《未来简史》中提到:“过去半个世纪,计算机智能(computer intelligence)已经有了巨大进展,但在计算机意识(computer consciousness)方面却仍在原地踏步。”[12]“微时代”背景下师生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网络依赖程度、信息工具介入学习程度以及碎片化学习比率等方面。远离媒介的思政课堂容易出现教师站在道德制高点,而学生站在技术制高点的局面。对教师而言,降低焦虑,放下偏见,正视媒介的效用是跨越“数字鸿沟”的第一步。二要善于引“微”入境。除了慕课、翻转课堂、各类App,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能技术发展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智适应学习系统就可以实现通过搜集学生多维、有效的学习数据,利用该算法模型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精准测评,学生的学习记录在大数据的处理下被收集、参照、优化、聚合和分发,形成一定的学术学习轨迹、学习画像。教师根据所形成的智能反馈和评价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并有针对性的辅导、评价、考核,真正实现“因材施教”[13]。三要关注思政课的转识成智。2018年世界哲学大学的主题是“学以成人”,转识成智成为全世界教育目标的共识。这需要思政教师自觉按照八个“统一”要求讲好思政课,更注重“微时代”背景下体验式学习、智适应学习、终身学习的倡导,注重学生批判性、创造性和系统性思维的提升。同时,要注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他们在批判中建构、在比较中鉴别、在辨析中提升,不仅能甄别网络信息的真与假、是与非、美与丑,而且成为“微时代”网络空间中的一股清流、引人向上向善的生力军。

猜你喜欢
微时代理论课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