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优化路径

2022-11-18 11:08申厚坤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申厚坤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2]。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基础课程思政体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3]。公共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同样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在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公共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但也存在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深、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够,学生对西方价值观的理性判断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富含课程思政元素的教材等问题。因此,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推动课程思政与公共英语课程深度融合,成为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调查

(一)研究设计

1.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教学研讨,设计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调查问卷》。除被调查者基本信息之外,问卷共设计了17个题项,调查内容涵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学生对英语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态度、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个人看法等。为保证问卷的信度,课题组在小范围试测后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和优化。

本次问卷调查于2021年在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盐城市、泰州市等5个城市的12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对象均为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调查问卷704份,回收有效问卷70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教师访谈设计

为更全面地了解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现状,课题组对问卷调查对象的50位任课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其中副教授19人、讲师31人。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对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态度、在英语教学中处理中西文化的态度和方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对教材是否适合融入课程思政的看法、实施英语课程思政遇到的困难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要解决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这一难题,首先要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现状有所了解。调查组通过统计问卷中学生对课程思政概念的认知、公共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高职教师拓展课程思政内容、学生对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认同态度等题项的选择情况,获取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总体状况。

表1 学生调查问卷样本基本情况

1.学生对课程思政概念的认知情况

针对学生对课程思政概念的认知情况,课题组在问卷中设计了2个题项,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对课程思政概念的认知情况

由表2可知,只有49.57%的学生听说过课程思政这一概念,而50.43%的学生从未听说过这一概念,还有32.95%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一回事,可见课程思政的概念还不够普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还需要在高职院校进一步普及并贯彻落实。

2.公共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情况

针对公共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情况,课题组在问卷中设计了2个题项,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公共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情况

由表3可知,针对公共英语课程是否可以和思想政治教育融通这一问题,81.39%的学生持赞同态度,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共英语教学具有可行性。针对公共英语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融合这一问题,85.65%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英文电影赏析、英语演讲、英语竞赛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70%以上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教材课文内容和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来挖掘思政内容,而认为英语老师可以起榜样示范作用的学生也超过了一半。可见,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公共英语课堂来说,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用好教材,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中。

3.高职教师拓展课程思政内容情况

针对高职教师拓展课程思政内容情况,课题组在问卷中设计了2个题项,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高职教师拓展课程思政内容情况

由表4可知,针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拓展,只有26.99%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老师经常在讲解课文时对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进行分析,27.56%的学生表示老师有时会分析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而37.22%的学生不确定老师是否会分析,还有8.24%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分析。这说明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更多的是语言知识技能,而在拓展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方面做得不够。针对教师是否会拓展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这一问题,也只有29.55%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老师经常会这样做,而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的老师有时会分析或不确定老师是否会分析,还有8.09%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分析。可见,大部分高职英语老师仍是以完成现有语言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并未真正思考和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4.学生对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认同情况

学生对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认同情况的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学生对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认同情况

由表5可知,高职学生对外国影视作品中个人英雄主义的态度虽各有不同,但持不确定态度的学生占比最高,达55.40%,持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态度的学生占36.08%。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外国影视作品所反映出的西方文化思潮正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有一种片面的理解,认为育人任务应该是思政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的事情,英语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只要把英语课讲好,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从访谈中得知,有些教师还未完全领悟和理解国家倡导课程思政的真正用意,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清,将“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简单地理解为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往往生搬硬套,出现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两张皮”的现象。由此可见,高职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都有待提升。

(二)高职学生对西方价值观的理性判断意识和能力不够

塑造具有超能力的英雄、展示个人英雄主义是西方影视作品主题的突出表现之一。主张以个人意志为中心,突出个人英雄色彩,导致个人崇拜思想泛滥,这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与我国倡导的集体主义精神背道而驰。高职学生对西方价值观缺乏理性判断意识与辨识能力,容易受到个人英雄主义的不良影响。如何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辨识能力,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西方文化思潮并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高职英语教师需要特别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缺乏系统的思政元素

为了追求语言输入的“原汁原味”,目前的高职英语教材大多取材于西方文化素材,教材内容充分考虑了当今时代大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等,但是课程思政的内容占比相对偏少,部分英语教材中尽管也有课程思政的内容,但整体而言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其适用性也有待考量[4]。此外,通过教师访谈得知,因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收集、加工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素材,公共英语教师对从教材文章中挖掘思政元素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

要实现高职公共英语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使公共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必须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核心问题。具体可从师资队伍、教学目标、教材、教法等方面优化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增强课程思政意识,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教师是课程思政生成的关键因素[5],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通过系统培训,帮助高职英语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增强课程思政意识,提高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高职英语课堂的思政功能。

一是通过教研活动、理论学习、专题培训等形式,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加强思政教育,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公共英语教学应是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应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将显性语言教育与隐形思政教育相互融通。二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不断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约束和完善自己,坚守职业操守,尊重、关爱学生,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以高尚的思想启发学生,以优秀的品格感召学生,以扎实的学识引领学生,使课程思政真正成为广大英语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育人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三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下大功夫收集、整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等方面的英文素材,编辑英文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国故事集》等活页式补充教材,提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二)明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促进教学内容与育人目标融通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6]。由此可见,高职英语课程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之外,还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与育人目标融通。就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而言,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三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四是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五是锤炼学生的优秀思维品格,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六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6]。

(三)精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思政元素

在搭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框架的基础上,要仔细研究高职英语课程现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积极寻求与之匹配的补充材料,建成融入思政元素的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

1.利用现有教材内容,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现有的教材和课程资源的优势在于内容相对已成体系,以一定的教学理论和编写理念为指导,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基础[7]。面对当今众多高职英语教材,教师应选用契合社会文化情境、反映正向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批判性分析的优秀素材[8],精心提炼素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语言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在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与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塑造崇高的职业精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新时代职业英语 通用英语1》为例,本教材共有8个单元主题,其中的思政元素如表6所示。

2.结合当今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增补课程思政教育内容

为全面、深入地开展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教师应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结合当今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整理、编写新的思政素材作为主体课程教材的补充,在目标设定、语料选择、活动设计、效果评估各环节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新素材编写之中[7]。如China Daily、People’s Daily Online、Language Tips等英文网站上有关北京冬奥会、博鳌亚洲论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国智造”等方面的报道都是极佳的课程思政教育素材。根据日常教学安排,教师可适时补充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孔子、孟子、屈原等著名历史人物的英文材料,这将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表6 《新时代职业英语 通用英语1》中的思政元素

(四)精心设计课程,大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要发挥育人功能,首先必须要优化课程设计,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育人目标融通。一是要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完善课程教学标准,厘清课程内容的价值内涵,充分挖掘、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寻求思政教育的融入点。二是要根据英语教学特点,设计跨文化交际与思辨融合的语言交际活动,将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课程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其次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将课程思政贯穿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融合,采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增强学习者的参与感、体验感,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引发学生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实现思政教育与英语教育的无缝对接。

再次要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创建课后学习环境,充分营造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学习的氛围。学校应利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优势,组织编写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英文读本、英文中国故事集等,收集、整理正能量充盈的中外名曲和优秀影视剧片段;组织开展外语文化节或系列外语比赛活动,如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中英文歌曲比赛、中国优秀文化演讲、中外影视剧英文配音、英语辩论赛等,丰富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最后要改革课程评价方式,融入思政考核元素。高职公共英语的评价内容要对应教学目标,突出思政育人目标,考核评价要贯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性评价要涵盖对学生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德、能、勤、绩”的考核,除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之外,还要将学习态度、组织纪律、探索精神、合作精神等品德行为表现纳入考核范围。在终结性评价考核中,笔试部分可增加中国文化和道德修养方面的考核点,口试部分可增设谈论人生理想、职业精神、中国文化、国家风貌的考核点。在评价考核过程中,实施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机制,确保评价考核的公平性和客观性[8]。

四、结语

自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提出以来,全国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展开。要使课程思政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真正落地落实,就必须发挥公共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效应。高职院校要积极打造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团队,明晰育人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